第228章 老子的枪,不救世,只认人-《人在末世开局一把枪》

  寂静被打破了。

  不是枪声,不是嘶吼,而是一种比死寂更令人心悸的节律。

  连续七个夜晚,那种源自地底深处的敲击声,像一只无形的手,搅动着第十七号据点里每一个幸存者紧绷的神经。

  最初,它只是单调的重复,如同迷路孩童的叩门:“你…在…吗?”林九用摩斯电码翻译出来时,所有人都觉得荒谬。

  但那声音在进化。

  第三夜,节奏变得急促而破碎,翻译过来只有一个字:“疼。”

  第五夜,据点按惯例播放高频声波驱逐地底生物,敲击声第一次带上了明确的指令:“别…放…音频。”

  而今晚,第七夜,那声音变得前所未有的复杂,像一段夹杂着停顿与重音的鼓点,充满了模仿的意味。

  林九戴着耳机,双手在键盘上飞速敲击,将声波频谱转化为代码,他的脸色一寸寸变得惨白。

  “它在说什么?”赵雷粗声问,手里紧紧攥着一把满是划痕的工兵铲。

  林九摘下耳机,汗水浸湿了他额前的碎发。

  他没有看赵雷,而是死死盯着角落里沉默如雕像的陈牧,声音干涩得像是被砂纸磨过:“它在复述……你那天在地铁站废墟里说的话。”

  整个指挥室的空气仿佛被抽干了。

  林九艰难地吞咽了一下,一字一顿地念出那段破译出的信息:“‘怕…死…更…怕…白…活。’”

  陈牧一直低垂的眼帘,缓缓抬起。

  他的目光越过众人,穿透锈迹斑斑的铁窗,最终落定在那道深不见底的地裂井口。

  那里是声音的源头,也是一切诡异的开端。

  他缓缓点头,声音平静却带着刺骨的寒意:“它不是在学。它是在‘记得’。它记住了被声波灼烧的疼,也终于开始理解,为什么有东西宁可忍受那种疼,也要坐在那里不动。”

  这个结论,比任何怪物的嘶吼都更让人恐惧。

  一个能理解“信念”的敌人,该如何战胜?

  “老子不信这个邪!”赵雷猛地将工兵铲砸在地上,火星四溅,“共情?那玩意儿是奢侈品!它懂个屁的疼!林九,把那东西给我搬出来!”

  赵雷说的是“模拟痛感笼”。

  一个由粗糙铁网和工业级震动器组成的简陋装置,原本是用来测试装备抗损耗度的。

  林九曾警告过,三级刺激足以通过高频共振让肌肉产生真实的撕裂感,虽不致命,但痛苦程度不亚于酷刑。

  半小时后,赵雷赤着上身,主动钻进了那个被他戏称为“痛笼”的铁笼里。

  他像一头被困的公牛,浑身肌肉虬结。

  “来吧,林九!”他冲着控制台方向咧开嘴,露出一口白牙,“开到三级!让地底下那个‘聪明蛋’也听听,什么他妈的叫‘疼’!”

  林九的手指悬在启动按钮上,犹豫地看向陈牧。

  陈牧没有阻止,只是默默地将一个高敏拾音器放到了通风井口。

  “三分钟。”陈牧只说了两个字。

  电流的嗡鸣声瞬间响起,铁笼剧烈地颤动起来。

  赵雷的身体猛地一僵,脸上的笑容瞬间凝固。

  他死死咬住牙关,额头、脖颈的青筋像一条条扭曲的蚯蚓,在他古铜色的皮肤下疯狂跳动。

  豆大的汗珠从他脸上滚落,砸在滚烫的铁板上,发出一声轻微的“滋啦”声。

  他没有喊,一声都没有。

  每一秒都像一个世纪那么漫长,他只是用野兽般的眼神瞪着前方,仿佛要将那无形的痛苦嚼碎了咽下去。

  三分钟后,电流切断。

  赵雷像一滩烂泥,瘫倒在笼子里,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

  他挣扎着,用尽全身力气撑起上半身,对着通风井的方向,用嘶哑到极致的声音,发出一声力竭的咆哮:

  “听见没?!老子疼!但老子他妈的没跪!”

  整个据点死一般地沉寂。所有人都屏息等待着,等待地底的回应。

  三个小时后,新的信号姗姗来迟。

  这一次,不再是模仿,而是一种带着明显困惑的、断断续续的节律。

  林九破译后,神情复杂地看着赵雷:“它问……‘为什么……不逃?’”

  这个问题,让赵雷的铁汉之躯也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因为它还不懂。”林九像是自言自语,眼中却闪烁着异样的光芒,“它只懂刺激和反应,不懂选择和坚守。我们得教它。”

  第二天,林九用据点里废弃的集装箱,搭建出一条狭窄而封闭的通道,直通地裂边缘。

  他发动了据点里所有还能动弹的人,在通道的内壁上涂鸦。

  那里有孩子用歪歪扭扭的线条画出的太阳和笑脸,旁边潦草地写着“妈妈”;有某个不知名的战士留下的生存记录:“今天,杀了三只尸狗,罐头还剩一个”;还有一行用指甲划出的血痕:“我想回家”。

  在通道的尽头,林九放了一台老式录音机,里面循环播放着一段磁带——一个苍老的声音,正在用缓慢而温和的语调,朗读着《小王子》。

  他把这条通道命名为,“人类日常博物馆”。

  “它想懂人?”林九靠在集装箱入口,对陈牧说,“那就让它看。看我们是怎么一边渴望着太阳,一边在泥潭里打滚;怎么一边计算着杀戮,一边思念着妈妈;怎么一边活着,一边碎着。”

  陈牧沉默地看着那条通往黑暗的通道,仿佛能看到那些无声的故事,正随着空气,一点点渗入地底。

  轮到他了。

  他从武器库里取出了那把早已没有子弹的m1911模型枪。

  这是末世爆发时,他从一家模型店里拿到的第一件“武器”,枪柄上被他刻了一行小字:“第一声枪响之地”。

  他用一根结实的绳索,将这把冰冷的铁疙瘩,缓缓垂入最深的那道地裂裂缝。

  当绳索的尽头传来轻微的松弛感时

  他没有像赵雷那样嘶吼,也没有像林九那样说教。

  他只是平静地对着井口说:“这把枪,打过七百二十三发子弹,杀过三百一十六个东西。但它最重的一次,是那天在地铁站,我对着一个快要变异的女孩,最终没有开枪。”

  漫长的沉默。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这次尝试失败了的时候,地裂深处,传来一声极其轻微的金属摩擦声。

  绳索的另一端,猛地一空。

  枪,被接走了。

  这个发现让据点的气氛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顶点。

  他们不再是单方面地试探,而是建立了一种诡异的、双向的“馈赠”。

  次日清晨,林九的设备截获了一段史无前例的清晰语音。

  不再是敲击,而是通过某种方式直接模拟了声带的震动。

  一个机械的、毫无感情的声音,用着陈牧的语调,清晰地说道:“我懂了。我不再攻击。”

  指挥室里爆发出短暂的欢呼,有人甚至喜极而泣。

  只有陈牧,在听到那句话的瞬间,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讥笑。

  “它终于学会骗人了。”

  赵雷不解地看向他:“什么意思?它不是说懂了吗?”

  陈牧摇了摇头,目光锐利如刀:“真懂的人,不会轻易说‘我懂了’。一个真正开始思考‘活着’和‘白活’区别的意识,在听完那么多故事后,只会问……”

  他的话音未落,林九的耳机里,真正的信号来了。

  这一次的信号微弱而迟疑,仿佛一个学生在课堂上怯生生地举手。

  林九转过头,满脸震撼地看着陈牧,复述出那个问题:

  “……然后呢?”

  当晚,陈牧没有休息。

  他找到一张泛黄的维修手册,撕下背面最干净的一角。

  他拧开一支快要没油的圆珠笔,在纸上写下了第一行字:

  “如果你能看懂这些字,说明你已经不是‘它’了。”

  他小心翼翼地将信纸卷成一个细长的小卷,塞进一枚空弹壳里,用蜡封住了口。

  赵雷看着他的动作,喉结滚动了一下:“你……真要亲自下去?”

  陈牧抬起头,眼神平静而坚定。

  他掂了掂手中那枚特殊的“子弹”,仿佛那不是一枚弹壳,而是一颗种子。

  “枪打不到的地方,得有人走过去。”他轻声说,“我下去,不是为了救它,也不是为了毁灭它。是为了告诉它——人这口气,从来不是为了赢,而是为了那份该死的‘不甘心’。”

  风沙再次掠过破败的城墙,吹得岗哨上的旗帜猎猎作响。

  第十七号据点的枪管依旧沉默着,但这一次,所有人都感觉到,那沉默里,有了前所未有的重量。

  那是一种决定,一种宣告,一种即将踏入深渊的决绝。

  夜色渐深,陈牧独自坐在指挥室里,没有立刻动身。

  他拉开一个抽屉,里面没有武器,没有弹药,只有一堆他多年来收集的、巴掌大小的纸片。

  他开始一张一张地翻看,仿佛在清点着自己最后的、也是最致命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