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次知晓了凭借朱雄英三岁半之前的个人物品可以两界穿越,朱元璋和马皇后变成了高阳秋家里的常客。
随着来往的次数越多,朱元璋对于高阳秋别墅里的现代设施也愈发喜欢,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心态。
至于朱标这个大明常务副皇帝,那可就爽了,几乎是成为可一言决断的人。
对此,众朝臣挺有些异议。
在他们心中,大明是朱元璋的大明,太子虽是嫡长子且性情温和,可朱标毕竟才参政一年时间,众人生怕他稳不住大明的局势。
为了更好的让朱标在朝堂站稳脚跟,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能穿越两界,朱元璋在朝堂进行了一番大改革。
凭借着对于历史的了解,朱元璋提前五年废除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宰相之位,并设立内阁及六部。
虽然胡惟庸带着众大臣反对,不过他毕竟才当上宰相没多长时间,面对老朱的铁口绝断,最终他也没翻出什么浪花来。
在提拔了几个看好的年轻官员,又镇压了一批不听话的文臣武将后,现在的大明可以说完全是朱元璋的一言堂。
包括淮西勋贵在内,此时已经没有一个人敢在老朱面前大小声。
最后,老朱为了大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听从了高阳秋的建议:
大朝会从每月两次改为每月一次,时间定为每月初一;常朝取消,增设例朝,取名灵感来源于后世的周例会,时间也改为每周一次。
安排好了这一切后,朱元璋便隔三差五带着马皇后来后世。
这天,正坐在别墅大客厅沙发上泡茶的朱元璋翻看着手机里的头条软件,突然看到了一篇名为“火药发展史”的文章。
出于兴趣,朱元璋点进去后仔细看了起来。
大概用了五分钟看完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目前的大明,热武器使用还不算广泛,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这倒不是老朱看不上热武器,主要是目前大明火铳火炮的装填方式都是从枪口或者炮口前面装填火药,这就造成装填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不好掌握比例。
举个例子,如果装填火药少了,火铳打不出令人满意的输出;而如果装填火药多了,极有可能引起炸膛。
所以,明朝火器最主要还是起个震慑作用,而不是输出武器!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朱一在视频中看到现代武器,他就十分想让高阳秋搞一把回来的原因。
不过限制于这个时代的限制,老朱也不可能让高阳秋以身犯险去搞武器,总得做好计划再行动。
这时,恰好高阳秋陪着马皇后和常衫儿逛街回来了。
一进门,他便看到老朱皱眉在盯着手机,不知研究什么。
出于好奇走过去,高阳秋只见老朱竟然在看火药发展史。
“秋啊,咱看这个火药好像现在的跟以前的还不一样。你看,这里说的古代出现的火药叫黑火药,还说后来经过发展有了黄火药,你能不能给咱说一下,这作何解释?”
对于老朱的这个问题,高阳秋还真知道。
虽说他不是专业的,可这里面涉及的一些常识,这也是后世比古代人眼光和知识强的地方。
“叔,您说的黄火药其实就是黑火药优化得来。
我们后世有一句俗语,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这里就充分显出了黑火药到黄火药的转变。
您应该清楚,咱大明的火药基本都是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根据一定比例配置,现在肯定已经有了固定比例对吧?”
高阳秋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你小子说的咱自然明白,可是咱大明目前的火药威力并不大!”
“叔,您别急啊,接下来我这不就说呢嘛。
咱大明目前的确实是黑火药,想要升级黄火药,提升火药的威力,这里就得提到我刚才说的白糖。
咱们只要在现有的火药配置基础上,让工匠师傅加入白糖实验,看看怎么配比合适,这就算是完成了黄火药的基础研制。”
闻言,老朱斜视了侃侃而谈的高阳秋一眼,没好气道:
“你以为咱不想吗?那白糖可是金贵玩意儿,咱的后宫里都不见得每个妃子都能吃上,哪里舍得用于火药中?”
听朱元璋这么说,高阳秋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一直就没给大明拿过白糖那些。
没有解释,高阳秋直接跑向了厨房,翻箱倒柜找出两袋白糖拿给朱元璋。
看到面前白花花的白砂糖,老朱已经见怪不怪高阳秋总能拿出些他大明当做宝贝的东西了。
抓了一把,感受着手上有些略微黏的感觉,朱元璋直接抓起一小撮放入口中。
“嗯,甜,绵!”夸奖了一句,老朱又问道,“这玩意怎么卖?”
“叔,我有个朋友就在制糖厂,我记得之前喝酒的时候他说过,好像糖现在的市价是一吨六千五。”
对于现代的计量单位,老朱已经很熟悉了,简单算了算后,他一拍桌子:
“买!”
接着,他看向高阳秋道:“秋啊,这事儿你帮叔联系联系,要有多少要多少!这玩意儿放我大明可是暴利,而且还能促进火药的进步,咱必须多搞一些。”
见老朱本来正说着火药,转眼却又提到了生意,高阳秋也有些无语。
不过对于这样的老朱,最近一段时间高阳秋已经是习惯了。
毕竟,无论是老朱还是说马皇后,二人都凭借着从现代弄回去的一些小玩意儿赚的盆满钵满。
最起码,老朱自己的内帑,现在已经有了四百多万两白银。
别小看了这四百万两,这可都是现银!
要知道,国库此时一年的收入也就千万两上下,而且大多还是以粮食为主。
反正目前国库真正的现银,绝对没有老朱的内帑多!
察觉到自己思路转变的太快,再看到高阳秋打量自己的目光,朱元璋不由讪讪一笑。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高阳秋一本正经道:
“秋啊,白糖的事情倒是也不急,你先记着点,之后联系一下再说。
咱们目前还是以改良火药为主,这样吧,要不等雄英放学后,咱们直接回大明一趟,你帮咱跟那些工匠说说!”
        随着来往的次数越多,朱元璋对于高阳秋别墅里的现代设施也愈发喜欢,甚至有些乐不思蜀的心态。
至于朱标这个大明常务副皇帝,那可就爽了,几乎是成为可一言决断的人。
对此,众朝臣挺有些异议。
在他们心中,大明是朱元璋的大明,太子虽是嫡长子且性情温和,可朱标毕竟才参政一年时间,众人生怕他稳不住大明的局势。
为了更好的让朱标在朝堂站稳脚跟,也是为了自己更好的能穿越两界,朱元璋在朝堂进行了一番大改革。
凭借着对于历史的了解,朱元璋提前五年废除了存在了千年之久的宰相之位,并设立内阁及六部。
虽然胡惟庸带着众大臣反对,不过他毕竟才当上宰相没多长时间,面对老朱的铁口绝断,最终他也没翻出什么浪花来。
在提拔了几个看好的年轻官员,又镇压了一批不听话的文臣武将后,现在的大明可以说完全是朱元璋的一言堂。
包括淮西勋贵在内,此时已经没有一个人敢在老朱面前大小声。
最后,老朱为了大明的可持续发展,更是听从了高阳秋的建议:
大朝会从每月两次改为每月一次,时间定为每月初一;常朝取消,增设例朝,取名灵感来源于后世的周例会,时间也改为每周一次。
安排好了这一切后,朱元璋便隔三差五带着马皇后来后世。
这天,正坐在别墅大客厅沙发上泡茶的朱元璋翻看着手机里的头条软件,突然看到了一篇名为“火药发展史”的文章。
出于兴趣,朱元璋点进去后仔细看了起来。
大概用了五分钟看完后,朱元璋陷入了沉思。
目前的大明,热武器使用还不算广泛,主要还是以冷兵器为主。
这倒不是老朱看不上热武器,主要是目前大明火铳火炮的装填方式都是从枪口或者炮口前面装填火药,这就造成装填过程不仅浪费时间,还不好掌握比例。
举个例子,如果装填火药少了,火铳打不出令人满意的输出;而如果装填火药多了,极有可能引起炸膛。
所以,明朝火器最主要还是起个震慑作用,而不是输出武器!
这也就是为什么老朱一在视频中看到现代武器,他就十分想让高阳秋搞一把回来的原因。
不过限制于这个时代的限制,老朱也不可能让高阳秋以身犯险去搞武器,总得做好计划再行动。
这时,恰好高阳秋陪着马皇后和常衫儿逛街回来了。
一进门,他便看到老朱皱眉在盯着手机,不知研究什么。
出于好奇走过去,高阳秋只见老朱竟然在看火药发展史。
“秋啊,咱看这个火药好像现在的跟以前的还不一样。你看,这里说的古代出现的火药叫黑火药,还说后来经过发展有了黄火药,你能不能给咱说一下,这作何解释?”
对于老朱的这个问题,高阳秋还真知道。
虽说他不是专业的,可这里面涉及的一些常识,这也是后世比古代人眼光和知识强的地方。
“叔,您说的黄火药其实就是黑火药优化得来。
我们后世有一句俗语,一硝二硫三木炭,加点白糖大伊万!这里就充分显出了黑火药到黄火药的转变。
您应该清楚,咱大明的火药基本都是把硝石,硫磺和木炭根据一定比例配置,现在肯定已经有了固定比例对吧?”
高阳秋话还没说完,朱元璋就打断道:“你小子说的咱自然明白,可是咱大明目前的火药威力并不大!”
“叔,您别急啊,接下来我这不就说呢嘛。
咱大明目前的确实是黑火药,想要升级黄火药,提升火药的威力,这里就得提到我刚才说的白糖。
咱们只要在现有的火药配置基础上,让工匠师傅加入白糖实验,看看怎么配比合适,这就算是完成了黄火药的基础研制。”
闻言,老朱斜视了侃侃而谈的高阳秋一眼,没好气道:
“你以为咱不想吗?那白糖可是金贵玩意儿,咱的后宫里都不见得每个妃子都能吃上,哪里舍得用于火药中?”
听朱元璋这么说,高阳秋才想起来,自己好像一直就没给大明拿过白糖那些。
没有解释,高阳秋直接跑向了厨房,翻箱倒柜找出两袋白糖拿给朱元璋。
看到面前白花花的白砂糖,老朱已经见怪不怪高阳秋总能拿出些他大明当做宝贝的东西了。
抓了一把,感受着手上有些略微黏的感觉,朱元璋直接抓起一小撮放入口中。
“嗯,甜,绵!”夸奖了一句,老朱又问道,“这玩意怎么卖?”
“叔,我有个朋友就在制糖厂,我记得之前喝酒的时候他说过,好像糖现在的市价是一吨六千五。”
对于现代的计量单位,老朱已经很熟悉了,简单算了算后,他一拍桌子:
“买!”
接着,他看向高阳秋道:“秋啊,这事儿你帮叔联系联系,要有多少要多少!这玩意儿放我大明可是暴利,而且还能促进火药的进步,咱必须多搞一些。”
见老朱本来正说着火药,转眼却又提到了生意,高阳秋也有些无语。
不过对于这样的老朱,最近一段时间高阳秋已经是习惯了。
毕竟,无论是老朱还是说马皇后,二人都凭借着从现代弄回去的一些小玩意儿赚的盆满钵满。
最起码,老朱自己的内帑,现在已经有了四百多万两白银。
别小看了这四百万两,这可都是现银!
要知道,国库此时一年的收入也就千万两上下,而且大多还是以粮食为主。
反正目前国库真正的现银,绝对没有老朱的内帑多!
察觉到自己思路转变的太快,再看到高阳秋打量自己的目光,朱元璋不由讪讪一笑。
随后,他清了清嗓子,对着高阳秋一本正经道:
“秋啊,白糖的事情倒是也不急,你先记着点,之后联系一下再说。
咱们目前还是以改良火药为主,这样吧,要不等雄英放学后,咱们直接回大明一趟,你帮咱跟那些工匠说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