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朝后,朱元璋刚回到乾清宫后殿,金英便进来禀报,说是工部尚书高恩求见。
朱标立在朱元璋一旁,脑子里正想是不是自家父皇昨日去兵器局的事情办妥了,便见高恩已经随着金英走近殿中。
一进殿,高恩激动行礼:“陛下神威,臣幸不辱命,昨日按照陛下的吩咐,我兵部兵器局匠人已经制出了全新火药,威力巨大...”
因为研发新火药是朱元璋秘密进行的,所以高恩在刚才的朝会上并没有多言。
此时,听闻高恩说改良后的火药威力巨大,朱元璋瞬间来了兴致,想要去一看究竟。
“金英,你去看看国师是否已醒来,如若醒来,让国师来一趟,跟咱去看看咱大明最新的火药。”
高阳秋自从被朱元璋口头封为了国师后,虽没有昭告天下,但朱元璋每次与身边亲近之人说起后,倒是都以国师称谓。
并且为了方便来往后世,朱元璋特意在坤宁宫附近找了一处偏殿,好让高阳秋来大明时有个居住的地方。
下首的高恩乃是第一次听闻国师之名,他瞬间想到了昨天跟在朱元璋身边一直叫叔的那个年轻人。
待金英走后,朱元璋看向了高恩道:“爱卿,就昨日你见到的跟在咱身旁的那个,就是咱口封的大明国师。只不过他生性低调,所以咱并未昭告,此时你心中知晓即可,万不可出去多言,明白吗?”
听到朱元璋到后来语气不善,高恩当然不傻,他当即俯首表态:“陛下放心,臣知晓轻重!”
高恩也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最早的一批人了,他自然是知道朱元璋说一不二的性格。
同时,他心中也在暗自琢磨,看来陛下最近改制朝堂,包括拿出很多神奇之物,包括太子妃开的那个受应天万千贵妇贵女追捧的美妆铺子,都与这个国师脱不了干系。
没多时,高阳秋睡眼惺忪地跟在金英后面走近大殿。
金英多精啊,虽然朱元璋说的是等高阳秋醒来带他过来,可并没有说没醒来该怎么办。
所以,去了高阳秋所在的宫殿后,金英直接让服侍的宫人把高阳秋唤了起来。
“阳秋啊,兵部工匠已经改良好了火药,走,你随咱出去看看。”
因为工部在皇宫外面,所以老朱并没有选择开上他的奥迪,而是带着高阳秋和朱标坐上了御辇。
兵器局。
高恩一回来,便组织兵器局的人把试验品带到了外面广场上。
朱元璋一来,就看到了兵器局广场上堆着的火铳、弹丸以及洪武大炮和一些炮弹。
见到兵器局当真才一天就拿出了成果,朱元璋走上前去,想要用手摸一下看看。
可他刚把手伸出去,就被一旁的兵部侍郎薛祥阻止了。
“陛下,万万不可!”
薛祥此时一脸紧张,他可是知道这些东西威力巨大。于是忙解释道:“陛下,这弹丸倒还好,但是这炮弹您可千万不能碰,这里面乃是灌了金汁的。”
朱元璋作为打仗出身的皇帝,自然清楚金汁是什么东西。
于是他赶紧把手收了回来,转头对着薛祥哈哈大笑:“好,好好,还是你们这些专业人才有想法。”
这些弹丸和炮弹昨天经过改良,高恩和薛祥这两位主事人最清楚其中的威力。
二人急忙把朱元璋和朱标等人请到看台上,然后对着下方的工匠说道:
“好了,开始吧,给陛下演示一番。”
快一个工部专业匠吏便指挥着普通士兵把洪武大炮推到了演示台上。
随着此人手中的火把点燃引线,很快,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便传遍了整个广场。
老朱站在看台上,注视着从炮口飞出的炮弹径直消失在眼前。他对身后的金英一伸手,金英很懂事的递上了一个望远镜。
而下方,高恩早已派人上去寻找炮弹的踪迹。
不一会,派出去的人回来,大声禀报道:“启禀陛下,此次炮弹射程为三百二十八丈!”
高恩和薛祥听到禀报,同时面色大喜,连忙恭贺道:“陛下天威!这新式火药做成的炮弹,射程远超当世并且威力也较之前更大!”
一般情况下,兵部的兵器局对铸造出来的每门炮都会有一个数据测试。
据之前记载,洪武大炮一般的射程射程只有一百八十丈到二百三十丈,即便是最高记录也才二百六十二丈。
可想而知,如果用这种新式火药取代旧式火药,对大明军队有多大的帮助。
之后兵器局又试验了火铳,换了新式火药,威力同样不凡。
之前火铳的射程只有十四五丈左右,现在基本都能达到二十丈。
朱元璋心中暗自计较,自己大明的火器射程和威力增加,在战场上,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输赢。
瞬间,他毫不吝啬的对着高恩等人夸奖一番。
不过朱元璋刚才是用望远镜看的,因此他看的格外清楚。
虽然射程远了,但是炮弹或者弹丸的威力较之前也没有变得非常大。
想着这几天查阅的资料,朱元璋把高恩叫上看台,吩咐道:“高爱卿,咱的炮弹全部都是实铁,你让匠人试试,把炮弹里面掏的再大一点,然后除了火药外,再加上些铁片之类的压紧压实。”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走,就一直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后,他特意命制作的炮弹被拿了出来。
这一次在大概的位置上,朱元璋吩咐摆上了不少木桩。
随着新的炮弹发射,众人只听一阵巨响。
接着他们便看到,原先立着木桩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狼藉。
木桩不仅几乎全被炸翻倒地,甚至有的木桩上面还冒着火焰。
看着这个炮弹造成的威力以及众人吃惊的表情,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很快有人来报:“陛下,经统计,一共十个木桩全被炸断,留下的弹坑位置也比之前要更深。”
听着这个结果,高恩等兵部之人比朱元璋还要激动。
自家兵器局出来的东西有这样的效果,他们如何能不满意?
“不错,不错!金英!”
“奴婢在!”
朱元璋大手一挥:“赏!人人有份!给高爱卿和薛爱卿赏两份!”
出宫前,朱元璋便让金英把中秋节赏赐剩下的卫生纸和肥皂那些多拿了一些。
此时,面对金英让随行的太监拿上来的一大堆香皂和卫生纸。
高恩和薛祥倒还好,可他们手下品级不高的官员此时却心里乐开了花。
要知道,这一块香皂,市面上可是要卖三两银子!
还有那个卫生纸,那更是金贵,已经成了高官勋贵的日常用品。
据说,有的勋贵收购一卷卫生纸,出价也已经到了六钱银子一卷!
排队领到这些东西的众人,此时难掩心中激动,均是跪下谢恩:
“臣等叩谢陛下赏赐!”
        朱标立在朱元璋一旁,脑子里正想是不是自家父皇昨日去兵器局的事情办妥了,便见高恩已经随着金英走近殿中。
一进殿,高恩激动行礼:“陛下神威,臣幸不辱命,昨日按照陛下的吩咐,我兵部兵器局匠人已经制出了全新火药,威力巨大...”
因为研发新火药是朱元璋秘密进行的,所以高恩在刚才的朝会上并没有多言。
此时,听闻高恩说改良后的火药威力巨大,朱元璋瞬间来了兴致,想要去一看究竟。
“金英,你去看看国师是否已醒来,如若醒来,让国师来一趟,跟咱去看看咱大明最新的火药。”
高阳秋自从被朱元璋口头封为了国师后,虽没有昭告天下,但朱元璋每次与身边亲近之人说起后,倒是都以国师称谓。
并且为了方便来往后世,朱元璋特意在坤宁宫附近找了一处偏殿,好让高阳秋来大明时有个居住的地方。
下首的高恩乃是第一次听闻国师之名,他瞬间想到了昨天跟在朱元璋身边一直叫叔的那个年轻人。
待金英走后,朱元璋看向了高恩道:“爱卿,就昨日你见到的跟在咱身旁的那个,就是咱口封的大明国师。只不过他生性低调,所以咱并未昭告,此时你心中知晓即可,万不可出去多言,明白吗?”
听到朱元璋到后来语气不善,高恩当然不傻,他当即俯首表态:“陛下放心,臣知晓轻重!”
高恩也是跟着朱元璋打天下最早的一批人了,他自然是知道朱元璋说一不二的性格。
同时,他心中也在暗自琢磨,看来陛下最近改制朝堂,包括拿出很多神奇之物,包括太子妃开的那个受应天万千贵妇贵女追捧的美妆铺子,都与这个国师脱不了干系。
没多时,高阳秋睡眼惺忪地跟在金英后面走近大殿。
金英多精啊,虽然朱元璋说的是等高阳秋醒来带他过来,可并没有说没醒来该怎么办。
所以,去了高阳秋所在的宫殿后,金英直接让服侍的宫人把高阳秋唤了起来。
“阳秋啊,兵部工匠已经改良好了火药,走,你随咱出去看看。”
因为工部在皇宫外面,所以老朱并没有选择开上他的奥迪,而是带着高阳秋和朱标坐上了御辇。
兵器局。
高恩一回来,便组织兵器局的人把试验品带到了外面广场上。
朱元璋一来,就看到了兵器局广场上堆着的火铳、弹丸以及洪武大炮和一些炮弹。
见到兵器局当真才一天就拿出了成果,朱元璋走上前去,想要用手摸一下看看。
可他刚把手伸出去,就被一旁的兵部侍郎薛祥阻止了。
“陛下,万万不可!”
薛祥此时一脸紧张,他可是知道这些东西威力巨大。于是忙解释道:“陛下,这弹丸倒还好,但是这炮弹您可千万不能碰,这里面乃是灌了金汁的。”
朱元璋作为打仗出身的皇帝,自然清楚金汁是什么东西。
于是他赶紧把手收了回来,转头对着薛祥哈哈大笑:“好,好好,还是你们这些专业人才有想法。”
这些弹丸和炮弹昨天经过改良,高恩和薛祥这两位主事人最清楚其中的威力。
二人急忙把朱元璋和朱标等人请到看台上,然后对着下方的工匠说道:
“好了,开始吧,给陛下演示一番。”
快一个工部专业匠吏便指挥着普通士兵把洪武大炮推到了演示台上。
随着此人手中的火把点燃引线,很快,一道震耳欲聋的声音便传遍了整个广场。
老朱站在看台上,注视着从炮口飞出的炮弹径直消失在眼前。他对身后的金英一伸手,金英很懂事的递上了一个望远镜。
而下方,高恩早已派人上去寻找炮弹的踪迹。
不一会,派出去的人回来,大声禀报道:“启禀陛下,此次炮弹射程为三百二十八丈!”
高恩和薛祥听到禀报,同时面色大喜,连忙恭贺道:“陛下天威!这新式火药做成的炮弹,射程远超当世并且威力也较之前更大!”
一般情况下,兵部的兵器局对铸造出来的每门炮都会有一个数据测试。
据之前记载,洪武大炮一般的射程射程只有一百八十丈到二百三十丈,即便是最高记录也才二百六十二丈。
可想而知,如果用这种新式火药取代旧式火药,对大明军队有多大的帮助。
之后兵器局又试验了火铳,换了新式火药,威力同样不凡。
之前火铳的射程只有十四五丈左右,现在基本都能达到二十丈。
朱元璋心中暗自计较,自己大明的火器射程和威力增加,在战场上,往往能决定一场战役的输赢。
瞬间,他毫不吝啬的对着高恩等人夸奖一番。
不过朱元璋刚才是用望远镜看的,因此他看的格外清楚。
虽然射程远了,但是炮弹或者弹丸的威力较之前也没有变得非常大。
想着这几天查阅的资料,朱元璋把高恩叫上看台,吩咐道:“高爱卿,咱的炮弹全部都是实铁,你让匠人试试,把炮弹里面掏的再大一点,然后除了火药外,再加上些铁片之类的压紧压实。”
这一次朱元璋没有走,就一直等着。
大概过了半个时辰后,他特意命制作的炮弹被拿了出来。
这一次在大概的位置上,朱元璋吩咐摆上了不少木桩。
随着新的炮弹发射,众人只听一阵巨响。
接着他们便看到,原先立着木桩的地方,已经是一片狼藉。
木桩不仅几乎全被炸翻倒地,甚至有的木桩上面还冒着火焰。
看着这个炮弹造成的威力以及众人吃惊的表情,朱元璋满意的点点头。
很快有人来报:“陛下,经统计,一共十个木桩全被炸断,留下的弹坑位置也比之前要更深。”
听着这个结果,高恩等兵部之人比朱元璋还要激动。
自家兵器局出来的东西有这样的效果,他们如何能不满意?
“不错,不错!金英!”
“奴婢在!”
朱元璋大手一挥:“赏!人人有份!给高爱卿和薛爱卿赏两份!”
出宫前,朱元璋便让金英把中秋节赏赐剩下的卫生纸和肥皂那些多拿了一些。
此时,面对金英让随行的太监拿上来的一大堆香皂和卫生纸。
高恩和薛祥倒还好,可他们手下品级不高的官员此时却心里乐开了花。
要知道,这一块香皂,市面上可是要卖三两银子!
还有那个卫生纸,那更是金贵,已经成了高官勋贵的日常用品。
据说,有的勋贵收购一卷卫生纸,出价也已经到了六钱银子一卷!
排队领到这些东西的众人,此时难掩心中激动,均是跪下谢恩:
“臣等叩谢陛下赏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