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只要是阻止我大明收复云南的,车轮放平,屠!-《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征西大军已走半月有余,半月后的今天,朱元璋再次在城门口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誓师大会。

  此时的城门口人头攒动,旌旗招展,士兵们身着整齐的甲胄,精神抖擞地排列在道路两旁,宛如一道道钢铁长城。

  百姓们也纷纷赶来,站在远处翘首观望,眼中满是期待与敬畏。

  大明之所以拖了半个月的时间才发兵西南,主要是因为高阳秋之前给大明带回来枪支弹药都被运往了征西大军那边。所以,这次发兵迟了半个月。

  就在五天前,高阳秋再次送来了十万发子弹,还有十门迫击炮。

  这十门炮,外加一百发炮弹,朱元璋直接组成了一个火炮营。

  当然了,这个火炮营可不仅仅是十门火炮的火力,除此之外,朱元璋还另外给火炮营派了一队扛枪的。

  算上负责后勤的那些人,整个火炮营也基本达到了八十人的规模。

  不过可千万别小看了这八十人,这八十人可以说是整个征南军除了的核心了。

  或者说,朱元璋给征南军的两个枪炮营和一个火炮营是这次征南军的重中之重。

  毫不夸张说,这两百八十人组成的三个营,要比傅友德他们的中军都受朱元璋重视。

  之所以朱元璋会毫不犹豫把迫击炮配给征南军,也是因为云南那边情况复杂。

  现在的云南不仅有不甘心失败的残元势力,妄图在云南延续元朝的统治,还有不少土司站边残元。

  这些土司在当地拥有一定的势力和影响力,他们与残元势力相互勾结,妄图对抗大明也不是一天两天了。

  因此,为了达到快速决战以及震慑土司的效果,朱元璋这才果断把两个枪炮营以及一个火炮营派出去给征南军。

  午时,朱元璋和朱标出现在城楼上。

  从来到这儿,朱元璋的目光就没离开城楼下一队特别的士兵。

  如果顺着朱元璋的视线看去,就可以看到,在下方征南军的西北角,几十个穿着明光铠的汉子,正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十门黑黝黝的铁家伙。

  “标儿,走,随咱去亲自慰问火炮营,这目前可是咱大明最顶用的家当了,一定不能出任何闪失!”

  对于朱元璋这话,朱标自然是认可的,现代火炮的威力他之前也见识过,知道这东西不一般。

  看着龙行虎步离开的自家老爹,朱标毫不犹豫选择跟在身后走下城楼。

  不一会,校场西北角的空地上就热闹了起来。

  知道皇帝要来亲自慰问,傅友德这个征南军主帅和沐英这个副帅当然是立即赶了过来。

  此时,朱元璋也到了,八十人的火炮营正式开始接受朱元璋的亲自检阅。

  火炮营有两个统领,分别为一正一副,这俩人的身份很有意思。

  其正统领为朱元璋麾下锦衣卫千户,这自不必说。毕竟,除了锦衣卫,朱元璋可不信任任何人。

  枪炮营都是锦衣卫在管,更别说比步枪那些还要重要的迫击炮了。

  至于火炮营的副统领王二牛,严格意义上来讲,并不是军伍出身,之前反而是军器局下面的一个工匠头头。

  之所以让王二牛担任火炮营副统领,这也是实在没有办法的事情。

  本来吧,高阳秋也就是五天前才把这十门迫击炮带回了大明,而朱元璋又急着想要赶紧出兵云南,这就造成了时间并没有那么充裕。

  其实严格说,也不是朱元璋急着出兵云南,只不过收复云南是之前早就定下的国策,结果因为征西军那边两次八百里加急要枪炮营的弹药,这才导致了收复云南的计划一拖再拖。

  现在,弹药基本上可以暂时满足需求,老朱自然是不会放过云南的残元势力了。

  话归正题。

  要说这个王二牛,他的经历很是传奇。

  王二牛最开始只是个工部管辖的一名铁匠,最先因为他在应天城外开铁铺,手艺精湛被工部相中,所以工部直接把他收编了。

  之后,大明在高阳秋的帮助下收购了现代的钢铁厂,而这个王二牛是最早一批被派过去参观学习的。

  再然后,王二牛因为学习能力强,并且能够快速吃透现代炼钢知识以及结合大明产铁的现状帮助大明提高了铁的产量,而被工部破格提拔为匠人头领。

  要是换做之前,匠人其实在大明地位并不高,但是自从老朱听了高阳秋的话,决心在大明大力发展科技的时候,匠人的地位就获得了明显的提高。

  甚至,在几个月前,朱标组织建立研部,工部还专门推荐王二牛前往研部下属军器局。

  在那之后,王二牛就像是开了挂一样。

  他凭借着自身超高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不仅在军器局站住了脚,而且对于各种相关研究都略有涉猎。

  五天前高阳秋把迫击炮带回来后,高阳秋试着教了一下众人怎么用,其他人都扯淡,唯独这个王二牛不仅很短时间就了解了迫击炮的结构,而且还能做到百发百中。

  他的这一个能力,不仅让高阳秋懵了,就连老朱父子俩都蒙了。

  就这样,最后老朱直接金口玉言了,让王二牛随军出征,还给了王二牛一个火炮营副统领的位置。

  当然了,这只是临时性的,目的就是让王二牛在实战中把其他人教会,到时候征南军回来,他王二牛继续回研部。

  “二牛啊,感觉怎么样,紧张不?”

  朱元璋来到王二牛面前的时候,他正不知鼓捣着什么。

  突然听到身后传来朱元璋的声音,王二牛立即停下了手中的活计,转身下跪恭敬道:

  \"陛下...启禀陛下,我...我不紧张!”

  虽然话是这么说的,但是王二牛结结巴巴的发言还是透露出了紧张感。

  对此,朱元璋倒是无所谓,毕竟在他看来,王二牛也是头一回干这事儿,心里紧张在所难免。

  “你给咱说说,这次有没有信心帮助征南军把云南拿下来?”

  朱元璋一边笑着问王二牛,一边用手指敲了敲炮身。

  这十门炮不是那种抗日剧中的老款迫击炮,都是现代工艺的迫击炮,炮筒长三尺,炮架带轮子,两个士兵就能推着走。

  听到朱元璋问话,王二牛挠了挠头,笑道:“陛下放心,二牛虽然没上过战场,但是二牛敢保证,这一百来发炮弹肯定都不会浪费!”

  \"好!\"朱元璋大笑起来,\"此番南下,这十门迫击炮就是咱大明的拳头!只要拳头够硬,咱就不信那些残元势力和那些个土司不肯跪!\"

  视察完火炮营,朱元璋来到中军,把傅友德和沐英叫来说道:

  “惟学,英儿,咱给你们提个醒,把匝剌瓦尔密在曲靖布了十万精兵,还联合了大理段氏和乌撒土司,你们要重点小心那帮人。还有,只要是阻止我大明收复云南的,车轮放平,屠!”

  朱元璋口中所说的把匝剌瓦尔密是残元的梁王,在元朝被打到北边后,也是他在云南全境负隅顽抗大明的征途。

  可以说,大明在他手上已经吃过两次亏了。

  因此,朱元璋对这个残元的梁王可谓恨之入骨。

  包括对支持把匝剌瓦尔密的那些个土司,朱元璋都恨不得屠其全族。

  在说完正事后,朱元璋便带着朱标回到了城楼上。

  看着城下将士们士气正隆,朱元璋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三军将士听令!大明必胜!”

  随着傅友德一声令下,城外顿时响起整齐划一的军吼。

  而征南大军,也浩浩荡荡地出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