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灯火通明,华烛摇曳的光影洒在精美的桌案之上,珍馐美馔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晚宴正酣,汤和满脸兴奋,一手高高举着酒杯,一手紧紧握着一只烧鹅腿,油汁顺着他的手指流淌下来。
他涨红着脸,唾沫星子飞溅,正绘声绘色地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讲述着枪炮营在战场上的惊人表现。
“陛下,皇后娘娘,国师搞来的这些枪炮真是够威风!就二百人组成的枪炮营,最夸张的一次竟然能打得对面五千人溃不成军!那场面,简直是地动山摇,敌军被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一旁坐着的徐达、邓愈和李文忠等人,眼睛里满是羡慕之色。他们心里都在想,要是给自己一个枪炮营,领军作战绝对不比汤和差。
今日中午的宫宴规模宏大,宛如一场盛大的庆典,而晚上这场则是轻松随意的家宴。朱元璋心情格外舒畅,龙颜大悦,特意把自家的老兄弟们、外甥和养子都召集过来。
观音奴昨日已经被高阳秋送回了现代,而高阳秋因为今日大军凯旋归来,被朱元璋特意召来参加晚宴。
毕竟,高阳秋顶着大明国师的名号,这样的重要场合他必须到场。
再者,朱元璋心里还有两件事惦记着,一是高阳秋自上次之后有没有再给大明送过枪炮弹药,二是送到巴铁的那批锦衣卫如今情况如何。
“鼎臣,你这家伙可别说了快,不就是枪炮营威力大吗,你的国公位置都变相可以算是人家枪炮营给的。本来上位是要叫咱统兵的,可惜啊这泼天的差事让你这老小子得了去!”
徐达见汤和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有些不痛快,故意朝着汤和埋汰了两句。
要是换作以前,汤和高低得跟徐达顶上两句,两人说不定还会吵得面红耳赤。
可今天不同,汤和心里乐开了花,他刚刚进位世袭罔替的国公,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而且,高阳秋这个国师就坐在一旁,汤和还想给高阳秋留个好印象。
他心里清楚,国师在皇帝面前的能量可大得很,很多事情皇帝都要跟国师商量。
就拿这次让他顺利打下吐蕃的枪炮营来说,别看只有两百人,其威力却足以抵得上两万大军,甚至超过两万大军。
光凭这一点,汤和就不敢得罪高阳秋。
汤和哈哈一笑,放下手中的烧鹅腿,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哎呀,天德,你这话可就见外了。这枪炮营威力大是事实,但我汤和也没少在战场上拼命啊。再说了,这都是国师的功劳,要不是国师带来了这些宝贝,咱哪有这等好事。”
说着,汤和朝着高阳秋拱了拱手,满脸堆笑地说:“国师,您真是咱大明的福星啊,以后还得多多为咱大明出谋划策,带来更多的好东西。”
高阳秋微微一笑,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信国公过奖了。这枪炮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只要对大明有利,我自然会竭尽全力。今日大家难得相聚,咱们就痛痛快快地喝一场!”说完,高阳秋一饮而尽。
朱元璋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大家都别客气,尽情吃喝。不过,这枪炮虽好,但咱们也不能只依赖它。还得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素质。另外!”
说着,来住看向了朱标,说道:“标儿,你得多关注一下研部和工部,让陶成道和赵翥二人抓紧研究热武器,争取尽快把咱大明的火枪火炮提高一个等级!”
“是,儿臣遵命!”朱标一拱手,点头答应道。
老朱说这个可不是无的放矢。
尽管现在的大明已经收购了一家巴铁的武器作坊,可是体量毕竟还是太小了,而如果大批量购买军火,成本则有些高。
再说,朱元璋也不想大明的研部和工部成为两个废物部门,他还是希望大明本土能研究制造出更先进的武器,就算不如自动步枪和迫击炮那些,最起码也领先这个世界的其他国家不是?
这个话题过了,众人又开始闲聊起来买卖来。
汤和因为出征,所以当时钻石坊筹划的时候并没有通知汤家,老朱也知道府里都是汤和说了算,因此特意给汤和留着一份股子。
在坐的其他老兄弟们每家都有股份,所以朱元璋也没准备避讳什么,就准备跟汤和说一下钻石坊的原始股份问题。
可就在这时,二虎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陛下,收到急报,北方边境有一股敌军正在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而朱标和高阳秋二人则同时对视一眼,他们猜到了,这应该是王保保办的事儿吧?
否则,大明和北元这一年多来风平浪静的,北元也需要休整恢复元气,不可能会主动挑衅大明。
当然了,这事儿朱元璋也想到了,只见他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不知道在想什么。
众人则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朱元璋。
突然,朱元璋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何良策?”
汤和率先站出来,说道:“上位,我愿率领大军前往北方边境,只要给咱配上枪炮营,定能击退敌军。”
徐达也不甘示弱,说道:“上位,鼎臣刚刚征西归来,这次还是我去吧,我愿领一支军队,定保边境安宁。”
邓愈和李文忠也纷纷表示愿意出征。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此次敌军来势汹汹,不可小觑。天德,你这次带领主力部队前往边境,文忠,你负责后方粮草供应和接应。国师,你还有什么建议?”
高阳秋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此次出征,除了依靠枪炮的威力,还可采用一些奇袭战术。我可以提供一些新式的武器图纸,让工部工匠们尽快打造出来,先把北元那边拖住,总之,先保持敌不动我不动的姿态......”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国师所言。”
        晚宴正酣,汤和满脸兴奋,一手高高举着酒杯,一手紧紧握着一只烧鹅腿,油汁顺着他的手指流淌下来。
他涨红着脸,唾沫星子飞溅,正绘声绘色地给朱元璋和马皇后讲述着枪炮营在战场上的惊人表现。
“陛下,皇后娘娘,国师搞来的这些枪炮真是够威风!就二百人组成的枪炮营,最夸张的一次竟然能打得对面五千人溃不成军!那场面,简直是地动山摇,敌军被打得屁滚尿流,哭爹喊娘!”
一旁坐着的徐达、邓愈和李文忠等人,眼睛里满是羡慕之色。他们心里都在想,要是给自己一个枪炮营,领军作战绝对不比汤和差。
今日中午的宫宴规模宏大,宛如一场盛大的庆典,而晚上这场则是轻松随意的家宴。朱元璋心情格外舒畅,龙颜大悦,特意把自家的老兄弟们、外甥和养子都召集过来。
观音奴昨日已经被高阳秋送回了现代,而高阳秋因为今日大军凯旋归来,被朱元璋特意召来参加晚宴。
毕竟,高阳秋顶着大明国师的名号,这样的重要场合他必须到场。
再者,朱元璋心里还有两件事惦记着,一是高阳秋自上次之后有没有再给大明送过枪炮弹药,二是送到巴铁的那批锦衣卫如今情况如何。
“鼎臣,你这家伙可别说了快,不就是枪炮营威力大吗,你的国公位置都变相可以算是人家枪炮营给的。本来上位是要叫咱统兵的,可惜啊这泼天的差事让你这老小子得了去!”
徐达见汤和眉飞色舞的样子,心里有些不痛快,故意朝着汤和埋汰了两句。
要是换作以前,汤和高低得跟徐达顶上两句,两人说不定还会吵得面红耳赤。
可今天不同,汤和心里乐开了花,他刚刚进位世袭罔替的国公,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而且,高阳秋这个国师就坐在一旁,汤和还想给高阳秋留个好印象。
他心里清楚,国师在皇帝面前的能量可大得很,很多事情皇帝都要跟国师商量。
就拿这次让他顺利打下吐蕃的枪炮营来说,别看只有两百人,其威力却足以抵得上两万大军,甚至超过两万大军。
光凭这一点,汤和就不敢得罪高阳秋。
汤和哈哈一笑,放下手中的烧鹅腿,用袖子擦了擦嘴,说道:“哎呀,天德,你这话可就见外了。这枪炮营威力大是事实,但我汤和也没少在战场上拼命啊。再说了,这都是国师的功劳,要不是国师带来了这些宝贝,咱哪有这等好事。”
说着,汤和朝着高阳秋拱了拱手,满脸堆笑地说:“国师,您真是咱大明的福星啊,以后还得多多为咱大明出谋划策,带来更多的好东西。”
高阳秋微微一笑,端起酒杯,站起身来,说道:“信国公过奖了。这枪炮不过是些小玩意儿,只要对大明有利,我自然会竭尽全力。今日大家难得相聚,咱们就痛痛快快地喝一场!”说完,高阳秋一饮而尽。
朱元璋也笑着点了点头,说道:“好!大家都别客气,尽情吃喝。不过,这枪炮虽好,但咱们也不能只依赖它。还得加强军队的训练,提高士兵的素质。另外!”
说着,来住看向了朱标,说道:“标儿,你得多关注一下研部和工部,让陶成道和赵翥二人抓紧研究热武器,争取尽快把咱大明的火枪火炮提高一个等级!”
“是,儿臣遵命!”朱标一拱手,点头答应道。
老朱说这个可不是无的放矢。
尽管现在的大明已经收购了一家巴铁的武器作坊,可是体量毕竟还是太小了,而如果大批量购买军火,成本则有些高。
再说,朱元璋也不想大明的研部和工部成为两个废物部门,他还是希望大明本土能研究制造出更先进的武器,就算不如自动步枪和迫击炮那些,最起码也领先这个世界的其他国家不是?
这个话题过了,众人又开始闲聊起来买卖来。
汤和因为出征,所以当时钻石坊筹划的时候并没有通知汤家,老朱也知道府里都是汤和说了算,因此特意给汤和留着一份股子。
在坐的其他老兄弟们每家都有股份,所以朱元璋也没准备避讳什么,就准备跟汤和说一下钻石坊的原始股份问题。
可就在这时,二虎匆匆走进来,单膝跪地,禀报道:“陛下,收到急报,北方边境有一股敌军正在蠢蠢欲动,似有进犯之意。”
闻言,朱元璋的脸色瞬间变得严肃起来。
而朱标和高阳秋二人则同时对视一眼,他们猜到了,这应该是王保保办的事儿吧?
否则,大明和北元这一年多来风平浪静的,北元也需要休整恢复元气,不可能会主动挑衅大明。
当然了,这事儿朱元璋也想到了,只见他放下酒杯,站起身来,在殿中来回踱步,不知道在想什么。
众人则都安静下来,目光齐刷刷地看向朱元璋。
突然,朱元璋问道:“各位爱卿,你们有何良策?”
汤和率先站出来,说道:“上位,我愿率领大军前往北方边境,只要给咱配上枪炮营,定能击退敌军。”
徐达也不甘示弱,说道:“上位,鼎臣刚刚征西归来,这次还是我去吧,我愿领一支军队,定保边境安宁。”
邓愈和李文忠也纷纷表示愿意出征。
朱元璋沉思片刻,说道:“此次敌军来势汹汹,不可小觑。天德,你这次带领主力部队前往边境,文忠,你负责后方粮草供应和接应。国师,你还有什么建议?”
高阳秋思索了一下,说道:“陛下,此次出征,除了依靠枪炮的威力,还可采用一些奇袭战术。我可以提供一些新式的武器图纸,让工部工匠们尽快打造出来,先把北元那边拖住,总之,先保持敌不动我不动的姿态......”
朱元璋点了点头,说道:“好,就依国师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