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朱棣朝会请命-《顶级带娃:我给朱元璋带大孙》

  辰时三刻,也就是早上七点四十五,明皇宫内外已然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文武百官身着朝服,佩戴着象征着品级的配饰,早早地便来到了奉天殿御阶之下等候。他们有的神色严肃,低头沉思着今日要奏报的事宜;有的则交头接耳,轻声交流着近日朝中的传闻。

  然而,高阳秋、朱标以及朱棣并不在这御阶之下的人群之中。

  朱标身为太子,朱棣贵为皇子,他们身份尊崇,地位特殊,此刻正身处奉天殿内静静地等待着朝会的开始。

  在这大明王朝,虽然依旧遵循着传统的时辰计时,但朱元璋为了彰显体恤臣子,在高阳秋的建议下,特意赏赐给五品以上的官员每人一块手表。

  这手表是高阳秋特意找手表工厂定做的一批,其制作精巧,造型美观,最重要的是,在表盘正中央,赫然写着“大明”两个字。

  所以,五品以上官员手上带着的可不仅只是一件实用的计时工具,更是一种身份和荣耀的象征。

  当指针准确地指向八点时,清脆的唱和声在殿外响起,文武百官们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冠,步伐整齐地陆续走进奉天殿。

  朝会正式拉开了帷幕。

  工部尚书赵翥双手捧着奏本,迈着沉稳的步伐出列,然后恭敬地躬身行礼,声音洪亮地说道:“启禀陛下,目前现有的三座水泥厂本月成绩斐然,出窑石灰多达五千石,水泥也有三千五百石,与上月相比,产量足足增加了两成。臣已安排将水泥调运至各城池的城墙修缮工程,经过两个月的试用,效果显着。修缮后的墙体坚致无比,远超往昔,使用水泥后,竟可节省糯米灰浆达三成之多......”

  朱元璋微微颔首,右手轻轻捻着胡须,眼中流露出思索的神情,缓缓问道:“咱听说这水泥用来修缮河堤比糯米浆更加省材料以及耐久,可有此事?”

  赵翥赶忙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圣明,所言极是。苏州府曾试用水泥修缮河堤,即便遭遇暴雨的冲刷,河堤也没有出现丝毫渗漏的情况。当地的匠户们都称赞说,这水泥修筑的河堤‘百年可固’。”

  朱元璋听后,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果断下令道:“着令工部之后在凤阳选址建造水泥厂,待水泥产出后,优先供给凤阳皇陵及大运河堤岸的修缮工程,务必保证工程的质量。”

  工部的汇报刚刚结束,户部尚书周斌便双手捧着账册,神情庄重地走上前。

  他微微欠身,说道:“陛下,应天钻石坊上月生意兴隆。上等钻石售出十颗,共得银一万八千两;中等钻石售出二百颗,收入白银三万两。两项合计,共入国库四万八千两。臣已按照陛下的旨意,将其中的九千六百两留在国库,其余的则对接内帑。”

  说完,周斌合上账册,又接着说道:“陛下,近日有一伙西洋蛮商来到了应天府。恰逢语道钻石坊正在举办活动,那些西洋商人对我们的钻石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想要出高价收购一批。”

  朱元璋微微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问道:“哦?是西洋人?究竟是哪国人?”

  周斌点点头,回答道:“准确来说,是红毛夷(也就是荷兰人)。他们提出愿意以胡椒、苏木十倍的价格来换购我大明的钻石。陛下,您看此事该如何处置?”

  朱元璋冷笑一声,眼中透露出一丝不屑,说道:“这些蛮夷之人,向来喜爱奇珍异宝。我们正好可以用这些于我无用之物,换取对我们有用的东西。着令你户部领头,会同市舶司严格审查,以后不许上等钻石流出境外。中等钻石和下等钻石可以允许出境,但必须让西洋蛮子用真金白银来交换,其他的物品一概不收!”

  “是,臣明白了。”周斌恭敬地答应一声,然后退回了自己的行列。

  紧接着,都察院御史神色凝重地奏报:“陛下,近日山东地区遭受蝗灾,庄稼受损严重,百姓生活困苦;浙江地区盐价飞涨,百姓怨声载道。还望陛下能够尽快采取措施,解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朱元璋听后,脸色变得阴沉下来,他愤怒地将奏折掷于案上,大声说道:“山东巡抚为何不报此事?户部速速调运五万石糙米,务必在半月之内运至灾区,以解百姓的燃眉之急。浙江盐价一事,吏部、户部以及督察院联合彻查,看看这盐引私卖背后究竟牵扯到多少官员,绝不能姑息纵容!”

  最后,朝会的重头戏终于来临。

  朱棣神情激昂,大步出列,单膝跪地,抱拳高声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事相请!”

  朱元璋抬起头,目光炯炯地看着朱棣,问道:“燕王,你有何事要奏?”

  朱棣挺直身躯,声音洪亮道:“倭国屡次侵犯我浙江、福建沿海地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百姓深受其害。儿臣愿率领大军东渡沧海,直捣倭国的巢穴,彻底消除倭患,还沿海百姓一个太平!”

  朱元璋听后,缓缓问道:“倭国与我大明隔海相望,路途遥远,海上风浪险恶,你打算如何进军?”

  朱棣早有准备,他不慌不忙地说道:“儿臣打算效仿元世祖征日的故事,建造海船五百艘。任命吴惟忠为先锋,趁着秋冬季节的北风渡海。先夺取对马岛,以此为跳板,再进攻倭国的太宰府,定能一举成功。”

  听到朱棣的这番话,有几位大臣急忙出列,焦急地奏道:“陛下,跨海远征耗费巨大,不仅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还面临着诸多未知的风险。不如加强海防,修筑工事,以守为攻,这样更为稳妥。”

  然而,朱元璋跟朱棣这出戏都是之前排练好的,哪里容得下别人打断?

  只见他摆了摆手,打断了大臣们的话,斩钉截铁地说道:“朕意已决!燕王朱棣,朕封你为征倭大将军,节制沿海卫所。即日起,你便开始筹备粮草军械,务必在月底出征,为我大明扬威海外!”

  朱棣听后,心中热血沸腾,他再次跪地,坚定地说道:“儿臣遵旨!定不辜负父皇的期望,定要让倭国知道我大明的威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