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朝的钟鼓声刚在奉天殿外散尽,高阳秋便随着朱元璋、朱标父子往后殿走。
刚跨进后殿门槛,不等宫人奉上热茶,朱棣便从朱标身侧快步上前,脸上是按捺不住的急切,声音都比平日亮了几分:“秋哥,那无人侦察机,你那边到底搞好了没有?”
再过十多天就要提军出发,他心里可一直记挂着这能助军侦查的“利器”,恨不得此刻就能拿到手。
朱标见他这般模样,先笑着抬手按了按他的胳膊:“老四,你先沉住气。父皇已经命你月底出发,算下来还有十多天光景,时间足够用。秋哥办事素来稳妥,哪会误了你的事?”
朱标的语气温和,带着长兄对弟弟的安抚。他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弟弟向来是急性子,尤其关乎军务,更是半点都等不得。
高阳秋也跟着点头,语气笃定:“标弟说得对,你不用急。我已经让你二哥朱樉去收购合适的无人机研究公司了,他那边有早前派过去的精英智囊,现在已经熟悉了各类办事流程,效率很高。我一会回去就给你问问老二的进度,依着之前的消息,这两天应该就能有结果。”
他特意提了朱樉身边的智囊,就是为了让朱棣彻底放心。
毕竟,那些智囊都是朱元璋精挑细选出来的大明本土人,又经受过现代知识学习后才派到朱樉身边的,那些人非常聪敏,可以说朱樉在现代那么吃的开,这帮人功不可没的。
朱元璋在主位上坐定,方才三人在后殿外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地听在耳里,此刻见三人落座,他的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说道:“老四,你先去收拾收拾,咱今日给你放一天假。军备那边,你去找保儿商量妥当,就说跟着咱去办点事。你媳妇妙云跟咱那胖孙儿去现代也有些日子了,你这阵子光忙着军务,也该去见见他们了。”
朱棣闻言,眼睛瞬间亮了,方才还带着急切的脸上满是喜出望外,忙起身躬身:“谢父皇!”
这些日子,徐妙云和朱高炽在现代,朱棣根本没心思回王府,基本是一门心思扎在军营里,天天忙着军士校场操练和各种调度。
不过他夜里躺在军帐里,很多时候脑子里都是妻儿的模样。如今被自家父皇允许能去现代见他们,朱棣心里的激动几乎要按捺不住。
而朱元璋口中的“保儿”,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如今官拜大明曹国公,也是后来“大明战神”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
论起开国功绩,李文忠丝毫不逊于徐达、常遇春这些老臣,当年平定江南、北伐蒙元,他率军冲锋陷阵,立下的战功能堆成山。
朱元璋心里门儿清,后世传的“大明战神”是嘲讽李景隆的,但在他心里,真正担得起这名号的,一个是徐达,另一个便是李文忠。
这次朱棣出征倭国,朱元璋还是不太放心,于是便派出了自家大外甥为副帅辅佐自家老四,这样一来他心里也能放心不少。
朱棣领了旨意后,对着朱标和高阳秋拱了拱手,转身就往外走。
可他刚走到殿门处,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正是朱雄英。
小家伙一进来,看到朱棣要走,立刻张开胳膊拦住他,脆生生地问:“四叔,你要干嘛去呀?”
朱棣见了这大侄子,脸上的急切瞬间化成柔和,忙停下脚步,俯身给朱雄英行了个半礼。
虽说二人是叔侄,但朱雄英是皇长孙,真正的大明第三代继承人,规矩是不能乱的。
礼毕后,朱棣才笑着把小家伙抱起来,粗糙的手指轻轻摸了摸朱雄英软乎乎的小脸蛋,声音放得极轻:“四叔一会要跟你皇爷爷他们一起去你高叔叔住的现代那边,所以得先出宫准备些东西。”
朱雄英一听“出宫”二字,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胳膊紧紧搂着朱棣的脖子,转头朝着朱元璋的方向大声喊:“皇爷爷!皇爷爷!我也要跟四叔一起出宫!”
听到朱雄英闹腾的要出宫,朱元璋有些犹豫。
看出了朱元璋的犹豫,高阳秋直接请命说自己跟着去。
对此,老朱倒也放心,便直接同意了,对高阳秋说道:“那这样吧,你把咱的车开上,速度也快。”
这句话一出,不由让朱标朱棣两兄弟心中一阵吃味。
老朱得猛禽可是宝贝,就是朱标平时想要抓一下都不行的。而这次为了自家大孙,老朱直接就让高阳秋开上去,你说这能不让俩人吃味嘛?
从朱元璋手里接过车钥匙,高阳秋带着朱棣和朱雄英朱雄英叔侄俩便走向了外面停着的猛禽。
汽车出宫并不是第一次了,基本整个应天府都知晓,这个巨大的“钢铁怪兽”是洪武皇帝的座驾。
于是乎,高阳秋开车走在已经被水泥硬化出来的道路上,不少百姓都直接下拜叩头。
朱雄英从未在白天坐车出来溜达,他小脑袋在后座上探来探去,看着街上往来的商贩、挑着担子的农夫,小家伙兴奋得不停拍手:“四叔,你看那卖糖画的!还有捏面人的!”
朱棣被他的雀跃感染,嘴角噙着笑道:“等从现代回来,四叔带你来买。”
不多时,五军都督府的朱漆大门便映入眼帘。
府门前侍卫见是皇帝座驾驾到,忙躬身行礼,还有一个机灵的军士跑到里面通知众官员。
高阳秋三人才刚下车,不一会就见一个身材壮硕的大汉领着一群人走了出来。
这人正是李文忠!
“表哥。”朱棣见到来人,扬声开口。
李文忠见是朱棣抱着朱雄英,一旁还站着高阳秋这个国师大人,他忙起身快走几步迎出来,又惊又喜道:“四弟怎么来了?还把皇长孙和国师大人带过来了。”
说着便要给朱雄英行礼,朱雄英却从朱棣怀里挣下来,脆生生喊了声“保儿舅舅”,倒让李文忠笑得更欢。
“表哥,今日来是想跟你告个假。父皇允我今日准备带我去办些事情,军中操练和军备调度的事,还得劳烦你多盯一日。”
李文忠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了然点头。
“你放心去便是!军中的事有我在,粮草、器械都已清点妥当,绝不会出岔子。”
朱棣也笑了,知道请假的事已妥,便抱着朱雄英起身:“那我今日便先告辞,不进去了,月底出征前,咱们再细商军务。”
李文忠本想邀请几人进去坐一会,见朱棣匆忙,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去现代了,便不再多说。
对于高阳秋的事情,朱元璋也没瞒着李文忠,只不过李文忠这人素来明事理,朱元璋这个舅舅不说的事情,他从来不问罢了。
        刚跨进后殿门槛,不等宫人奉上热茶,朱棣便从朱标身侧快步上前,脸上是按捺不住的急切,声音都比平日亮了几分:“秋哥,那无人侦察机,你那边到底搞好了没有?”
再过十多天就要提军出发,他心里可一直记挂着这能助军侦查的“利器”,恨不得此刻就能拿到手。
朱标见他这般模样,先笑着抬手按了按他的胳膊:“老四,你先沉住气。父皇已经命你月底出发,算下来还有十多天光景,时间足够用。秋哥办事素来稳妥,哪会误了你的事?”
朱标的语气温和,带着长兄对弟弟的安抚。他可是知道,自家这个弟弟向来是急性子,尤其关乎军务,更是半点都等不得。
高阳秋也跟着点头,语气笃定:“标弟说得对,你不用急。我已经让你二哥朱樉去收购合适的无人机研究公司了,他那边有早前派过去的精英智囊,现在已经熟悉了各类办事流程,效率很高。我一会回去就给你问问老二的进度,依着之前的消息,这两天应该就能有结果。”
他特意提了朱樉身边的智囊,就是为了让朱棣彻底放心。
毕竟,那些智囊都是朱元璋精挑细选出来的大明本土人,又经受过现代知识学习后才派到朱樉身边的,那些人非常聪敏,可以说朱樉在现代那么吃的开,这帮人功不可没的。
朱元璋在主位上坐定,方才三人在后殿外的对话,他一字不落地听在耳里,此刻见三人落座,他的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说道:“老四,你先去收拾收拾,咱今日给你放一天假。军备那边,你去找保儿商量妥当,就说跟着咱去办点事。你媳妇妙云跟咱那胖孙儿去现代也有些日子了,你这阵子光忙着军务,也该去见见他们了。”
朱棣闻言,眼睛瞬间亮了,方才还带着急切的脸上满是喜出望外,忙起身躬身:“谢父皇!”
这些日子,徐妙云和朱高炽在现代,朱棣根本没心思回王府,基本是一门心思扎在军营里,天天忙着军士校场操练和各种调度。
不过他夜里躺在军帐里,很多时候脑子里都是妻儿的模样。如今被自家父皇允许能去现代见他们,朱棣心里的激动几乎要按捺不住。
而朱元璋口中的“保儿”,则是朱元璋的亲外甥,如今官拜大明曹国公,也是后来“大明战神”李景隆的父亲李文忠。
论起开国功绩,李文忠丝毫不逊于徐达、常遇春这些老臣,当年平定江南、北伐蒙元,他率军冲锋陷阵,立下的战功能堆成山。
朱元璋心里门儿清,后世传的“大明战神”是嘲讽李景隆的,但在他心里,真正担得起这名号的,一个是徐达,另一个便是李文忠。
这次朱棣出征倭国,朱元璋还是不太放心,于是便派出了自家大外甥为副帅辅佐自家老四,这样一来他心里也能放心不少。
朱棣领了旨意后,对着朱标和高阳秋拱了拱手,转身就往外走。
可他刚走到殿门处,就见一个小小的身影跌跌撞撞跑了进来,正是朱雄英。
小家伙一进来,看到朱棣要走,立刻张开胳膊拦住他,脆生生地问:“四叔,你要干嘛去呀?”
朱棣见了这大侄子,脸上的急切瞬间化成柔和,忙停下脚步,俯身给朱雄英行了个半礼。
虽说二人是叔侄,但朱雄英是皇长孙,真正的大明第三代继承人,规矩是不能乱的。
礼毕后,朱棣才笑着把小家伙抱起来,粗糙的手指轻轻摸了摸朱雄英软乎乎的小脸蛋,声音放得极轻:“四叔一会要跟你皇爷爷他们一起去你高叔叔住的现代那边,所以得先出宫准备些东西。”
朱雄英一听“出宫”二字,眼睛瞬间瞪得溜圆,小胳膊紧紧搂着朱棣的脖子,转头朝着朱元璋的方向大声喊:“皇爷爷!皇爷爷!我也要跟四叔一起出宫!”
听到朱雄英闹腾的要出宫,朱元璋有些犹豫。
看出了朱元璋的犹豫,高阳秋直接请命说自己跟着去。
对此,老朱倒也放心,便直接同意了,对高阳秋说道:“那这样吧,你把咱的车开上,速度也快。”
这句话一出,不由让朱标朱棣两兄弟心中一阵吃味。
老朱得猛禽可是宝贝,就是朱标平时想要抓一下都不行的。而这次为了自家大孙,老朱直接就让高阳秋开上去,你说这能不让俩人吃味嘛?
从朱元璋手里接过车钥匙,高阳秋带着朱棣和朱雄英朱雄英叔侄俩便走向了外面停着的猛禽。
汽车出宫并不是第一次了,基本整个应天府都知晓,这个巨大的“钢铁怪兽”是洪武皇帝的座驾。
于是乎,高阳秋开车走在已经被水泥硬化出来的道路上,不少百姓都直接下拜叩头。
朱雄英从未在白天坐车出来溜达,他小脑袋在后座上探来探去,看着街上往来的商贩、挑着担子的农夫,小家伙兴奋得不停拍手:“四叔,你看那卖糖画的!还有捏面人的!”
朱棣被他的雀跃感染,嘴角噙着笑道:“等从现代回来,四叔带你来买。”
不多时,五军都督府的朱漆大门便映入眼帘。
府门前侍卫见是皇帝座驾驾到,忙躬身行礼,还有一个机灵的军士跑到里面通知众官员。
高阳秋三人才刚下车,不一会就见一个身材壮硕的大汉领着一群人走了出来。
这人正是李文忠!
“表哥。”朱棣见到来人,扬声开口。
李文忠见是朱棣抱着朱雄英,一旁还站着高阳秋这个国师大人,他忙起身快走几步迎出来,又惊又喜道:“四弟怎么来了?还把皇长孙和国师大人带过来了。”
说着便要给朱雄英行礼,朱雄英却从朱棣怀里挣下来,脆生生喊了声“保儿舅舅”,倒让李文忠笑得更欢。
“表哥,今日来是想跟你告个假。父皇允我今日准备带我去办些事情,军中操练和军备调度的事,还得劳烦你多盯一日。”
李文忠闻言,先是一愣,随即了然点头。
“你放心去便是!军中的事有我在,粮草、器械都已清点妥当,绝不会出岔子。”
朱棣也笑了,知道请假的事已妥,便抱着朱雄英起身:“那我今日便先告辞,不进去了,月底出征前,咱们再细商军务。”
李文忠本想邀请几人进去坐一会,见朱棣匆忙,也知道他们肯定是去现代了,便不再多说。
对于高阳秋的事情,朱元璋也没瞒着李文忠,只不过李文忠这人素来明事理,朱元璋这个舅舅不说的事情,他从来不问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