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数据房间的时空回响-《学神霸业:科技魔途》

  周振海的声音还在空气中震荡,像一根绷到极限的弦,悬在每个人的神经之上。陈默没有动,钢笔仍紧握在掌心,滚烫的触感顺着指缝蔓延至小臂,仿佛那不是金属,而是一段正在苏醒的活体电路。

  他抬起眼,目光穿透克莱因瓶内尚未消散的影像,落在数据房间边缘那片扭曲的虚空中。上一章裂隙残留的能量仍在波动,墙面符文明灭不定,像是被某种外力干扰的信号灯。

  “星轨。”他在意识中低喝,“重建稳定场,频率校准至大学实验日志第三阶段参数。”

  星轨无声回应。下一瞬,陈默右手疾划,笔尖在冰面拖出一道银线,迅速勾勒出新的符文环。光纹亮起,与旧有阵列交错咬合,原本模糊的空间轮廓重新凝实。数据房间回来了,但不再是单纯的投影——它带着一种熟悉的震频,与陈默记忆深处某个实验室的共振曲线完全一致。

  “找到了。”他说,“神经同步接口原型机项目,二零一五年冬,我大三上学期主导的那个课题。”

  林小满靠在墙边喘息,脸色苍白。她抬手摸了摸颈间碎裂的项链,残片边缘已不再发光。但她知道,还能再试一次。

  “让我来。”她声音很轻,却坚定。

  陈默回头看了她一眼,没阻止。他知道她要做什么。

  林小满将最后一片残片贴在额前,闭上眼睛。音节从她唇间流出,古老而低沉,不似人类语言,更像是某种信息编码的原始形态。能量开始流动,微弱却持续,如细流渗入干涸的河床。

  可迷宫的量子扰动太强。刚成型的共鸣场立刻出现波纹震荡,她的身体晃了一下,额头渗出冷汗。

  陈默立刻伸手扶住她肩膀,同时调动精神力,顺着两人接触点注入一丝稳定频率。双频共振瞬间建立,墙面骤然浮现出数十道幽蓝纹路,层层叠叠,组成一张庞大架构图。

  “学术筛选协议v3.0。”李维盯着那些符文,瞳孔颜色微微变化,“这不是教育系统升级包……是筛选器。专门用来识别具备高维感知潜质的学生。”

  张建国站在一旁,保温杯握在手中,指节泛白。他没说话,但眼神死死锁住架构图中央的一个节点——那里标注着“脑波档案调取权限”,下方列出多个合作单位,其中赫然写着:**湖南省重点中学教师培训中心**。

  “十二年前……”他喉咙发紧,“他就是通过这个渠道,拿到了我女儿的数据。”

  李维已经切断终端主控连接,改用光笔在空中逐个标注关键路径。自动解析已被封锁,任何试图读取完整协议的行为都会触发反制程序。他只能手动剥离信息迷雾,一点一点揭开真相。

  “名单。”陈默低声说,“查名单。”

  李维点头,指尖快速移动。当光笔触碰到协议末端加密区时,整幅符文突然剧烈闪烁,一股无形压力扑面而来。他的义眼猛地一颤,视野瞬间黑了一瞬。

  “别看!”他嘶声警告。

  可张建国已经伸出手,碰上了那片最核心的符文。

  他是普通人,不是实验体,系统未设防。

  刹那间,画面浮现。

  一间昏暗办公室,墙上挂着“科技无国界”的书法横幅。周振海坐在桌后,面前是一块曲面屏,滚动着数百份学生档案。每一份都附带脑电图谱、心理测评、家庭背景分析。筛选条件不断刷新:**a波异常稳定者优先,梦境复现能力达标者标记,家族无重大遗传病史**。

  然后,一个名字跳了出来。

  **张雨晴,女,17岁,湖南省某县第一中学高三(2)班,物理竞赛组成员,脑波同步率89.7%**。

  张建国浑身一震,保温杯脱手砸地,茶水泼洒,在低温中迅速结冰。

  那是他女儿的名字。

  林小满睁开了眼,看见他颤抖的手和僵硬的脸。她想说什么,却发不出声。太多东西压下来了——不只是阴谋,还有时间的重量,是早已埋下的陷阱,是一代又一代被选中者的命运轮回。

  “他们不是现在才开始的。”陈默声音低沉,“从九十年代末马鞍山基地开始,就在布局。教育系统、医疗体系、科研评审……全是通道。”

  李维咬牙继续操作,光笔划到最后一个节点时,整个数据房间猛然升温。

  墙面符文自燃,火焰呈幽蓝色,无声蔓延。空气扭曲,空间开始坍缩。

  “退!”陈默一把拉过林小满,同时启动钢笔屏障。一层半透明光膜瞬间展开,将四人护在中心。他命令星轨:“备份所有可见数据,最高优先级!”

  星轨回应极快。信息流如瀑布般涌入陈默意识,压缩成一段加密代码存入魔法核心。

  可房间仍在燃烧。

  最后一秒,所有符文汇聚成球,腾空而起,化作一个通体透明的克莱因瓶结构。瓶内不再是实验室影像,而是一间老旧的大学教研室。书架堆满文献,桌上散落着电路板和笔记本。

  镜头缓缓推进,停在一个背影上。

  那人穿着灰白色夹克,正低头调试一台设备。屏幕微光映出半张脸——花白鬓角,深陷的眼窝,鼻梁上架着一副老式眼镜。

  陈默呼吸停滞。

  那是他的导师,赵承业。

  三年前因实验室爆炸失踪的教授,官方认定已死亡。

  瓶内,赵承业忽然停下动作,像是感应到了什么。他缓缓转过头,目光仿佛穿透维度,直直望向此刻的他们。

  然后,他开口了。

  声音不大,却清晰无比:

  “你终于看到真相的起点了……”

  话音未落,瓶体表面浮现出一行细小符文,环绕底部旋转不止。李维立刻掏出备用设备,捕捉那段隐藏频率。数据显示,语音中嵌套着一段摩尔斯码变种,间隔规律异常,像是某种定位信号。

  林小满靠着墙,指尖微微发抖。她听见了那句话,也听见了藏在话里的另一层意思——这不是终点,甚至不是中途。

  这是回响。

  是从过去传来的召唤。

  张建国蹲在地上,手指抚过冰面上还未完全冻结的茶渍。他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陈默站在原地,钢笔依旧紧握,意识已与星轨深度连接。他在分析声纹特征,比对二十年来所有与赵承业相关的录音资料。

  结果弹出的瞬间,他瞳孔收缩。

  这段声音,录制时间标注为:**2003年12月25日凌晨4点17分**。

  早于周振海所说的“首次同步成功”整整六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