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暴雨般的猛烈攻势!-《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

  于是,他真的带着人冲了上去!

  结果……

  “举枪!”

  “瞄准!”

  “射击!”

  不同于汉军的战术,这支由民夫组成的部队训练水平有限,因此依旧沿用旧时的密集阵型,以齐射方式应敌。

  若让他们采用汉军那种散兵线作战方式,恐怕打十枪能中一枪都算运气好,根本谈不上命中率。

  但用这种排队枪毙的方式,反倒弥补了他们射击不准的问题!

  砰砰砰!

  在指挥官的号令下,民夫们纷纷举起手中的火枪,对准远处敌人,扣动了扳机。

  从单兵射击的角度来看,他们大多数人压根没打中目标,命中率确实令人担忧。

  但是,湘军这边的队形非常密集,他们虽然射偏了,却歪打正着,命中了旁边的其他士兵。

  同时,民夫这边的阵列也格外拥挤,他们一开火,打出的子弹是密密麻麻地覆盖一片。

  结果冲在最前头的湘军士兵接连中弹倒下,顷刻间就被击倒了一大片!

  “第一排后撤,第二排上,第三排准备!”

  由于这些民夫训练程度较差,装弹速度极为缓慢,因此汉军为他们制定的是传统的多段式轮射战术。

  每次都有两千名士兵站在第一排放枪射击,射击完毕立刻后退到后方重新装填。

  而后面已经装填好的队伍则走上前,继续对敌军实施火力压制。

  如此安排,这群民夫便能够保持持续不断的火力输出,有效打击冲锋而来的敌人。

  湘军最初以为对面不过是群乌合之众,以为自己一冲就能把对方吓跑,届时岂不就是一边倒地追着砍杀?

  但没想到,对方并没有被他们的虚张声势所震慑,反而给予了他们惨重的打击。

  看到同伴成片地倒在血泊之中,湘军顿时士气大挫。

  他们先前逃跑时将武器全都扔光了,现在根本没有任何装备可以用于反击。

  既无武器,又无法震慑敌人,导致他们只能被动挨打,越打越心慌意乱,士气也随之不断下滑。

  反观对面那些民夫,起初看到湘军气势汹汹地冲过来时,心里还有些发怵。

  可当他们看到几轮齐射过后,敌军被打得尸横遍野、仓皇逃窜……

  他们内心的恐惧随即烟消云散,士气高涨,一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想要主动出击!

  而就在这个时候,紧随其后的汉军也抵达战场,开始向陷入困境的湘军发动猛攻。

  这支部队可不是临时拼凑的民夫,而是训练有素的精锐之师。

  所以当他们加入战局之后,立即势如破竹般地击溃了敌军。

  “击鼓进军!”

  见战机成熟,负责指挥民夫的汉军将领果断下令发起进攻。

  原本还略显迟疑的民夫们,看到正规军赶到之后,顿时士气高昂,呐喊震天地朝湘军冲去。

  早已胆战心惊,又几乎丧失所有武器的湘军,在前后夹击之下彻底崩溃。

  从战场上逃窜出去的湘军残部,在清河以北地区被尽数歼灭,无人逃脱。

  此役共击毙三万湘军,俘虏四万人,直隶境内的湘军势力至此被彻底铲除!

  消灭湘军后,汉军迅速调整兵力东进,全力进攻盘踞于鲁省的淮军余部。

  此前在高唐州之战中败退下来的淮军,尚未来得及休整喘息,便再次遭遇了汉军如狂风暴雨般的猛烈攻势。

  17日,汉军攻陷禹城,随即展开对鲁省首府历城的进攻。

  此次作战中,汉军首次投入了刚列装不久的150毫米榴弹炮。

  这种大口径火炮对守城部队造成了极大的杀伤,淮军伤亡惨重。

  趁着敌方士气低落,汉军发起猛烈攻势,城内守军无力抵抗,纷纷弃城而逃。

  仅仅一天之内,历城便落入汉军之手!

  占领历城后,汉军毫不停歇,立即向东推进,于18日拿下青州,19日夺取莱州,20日攻克登州。

  一路败退至登州的李鸿章,眼见汉军攻破城门,试图自缢身亡,但只吊了个半死不活,被自己的仆人救下。

  再想寻死时,还没来得及动手,就被汉军士兵擒获!

  “将军,我们抓到了李鸿章!”

  登州一战,汉军俘虏大批淮军官兵,其中还包括多位淮军高层将领的亲属,但最重要的目标无疑还是淮军统帅李鸿章本人!

  在先后消灭湘军残部与淮军之后,北方地区的敌人基本肃清,北方大部分区域也尽归汉军控制。

  接下来,汉军将乘胜出击,挥师关外,进军漠北,所向披靡!

  【钢铁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海军自造战舰“飞龙号”正式下水!】【第四更,求订阅!】

  就在汉军席卷北方的同时,南方粤省地区,汉军的工业建设进入加速阶段。

  1月,位于佛城的佛城钢铁厂正式启用。

  该厂设计年产能为50万吨钢。

  虽然放在后世动辄数千万吨甚至上亿吨产能的大厂面前显得微不足道,但在当下这个时代,一旦实现这一目标,天朝的钢铁产量将一举超越当时的世界头号强国——日不落帝国,跃居全球第一。

  1846年,全球钢铁总产量也不过80万吨左右,其中日不落占据最大份额,达31万吨,几乎占到全球总产量的四成。

  其余列强的钢铁产量普遍在十万吨上下,毛熊工业落后,仅年产不到两万吨,即便如此,这些国家依旧远远甩开了天朝!

  因为这一年,清朝境内根本没有任何一家钢铁厂,钢铁产量为零。

  钢铁是工业发展的基础材料,众多设备制造、大型基础设施建设,例如铁路钢轨、桥梁构件、建筑钢筋结构等,都离不开钢铁。

  因此,这座钢铁厂的建成投产,对汉军而言意义非凡!

  有了钢铁保障,汉军同步动工的兵工厂、造船厂、铁轨制造厂也都得以陆续开工。

  2月,汉军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艘500吨级近海巡逻舰——“飞龙号”正式下水。

  这艘战舰长度为52米,宽度达到8.4米,吃水深度为4.7米,最高航速可达35节,在18节航速下,其续航能力高达3200公里。

  舰上配备了两座双联装120毫米主炮,三座三联装57毫米副炮,并搭载了一组三联装324毫米鱼雷发射管。

  平时主要承担近海巡逻与巡查任务,负责扞卫天朝的海洋主权,并执行一定的护渔使命,确保出海渔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一旦进入战时状态,则可随主力舰队一同出征,依靠所装备的鱼雷作为鱼雷艇使用,快速逼近敌舰,实施鱼雷打击。

  军方特别是海军对飞龙号的表现极为认可。

  目前海军舰艇数量严重不足,在定远舰和致远舰尚未归建之时,可供调遣的战舰仅有四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