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一年内,盟军在西德的纽伦堡设立国际军事法庭,审判纳粹军政首领。
不仅如此,美国军事法庭在后续四年,又进行了12次补充审判。
直至1959年,法兰克福检察院仍继续在起诉集中营纳粹军官,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
1945年冬天,在纽伦堡审判中,60多岁的哈德里,先被关进了临时监营。
不仅如此,所有他名下银行账户和财产,都被盟军冻结、封存。
埃莎心急如焚。这样的清算他们之前早有预感。哈德里从加入N·C党的那一天就有预感。
作为法西斯战争链接中的一环。他和各大工厂的工程师、机械师们,曾经痴迷于武器的制造、精度的改良、杀伤力的完善。
武器没有罪,生产也无罪。
若是用于抵抗侵略、自卫、保护民众,便无罪。
但生产者将它们送到屠杀者、战犯手上的行为,有罪。
不仅如此,艾徳勒克旗下的克鲁托兵工厂是造迫击炮的,在战场上数量不少,葬送了多少士兵性命;
卡罗纳电气公司里面有好几条生产线,是搞军用工程的;杜克尼尔飞机厂不断改善设计,造了多款战斗机。
开迪尔汽车厂为德军造了摩托车、军用卡车、汽车。通通有罪。
如今,几大工厂的出厂产品在战场上,不是被苏军收缴,就是落于盟军之手。还没出库、在工厂里的,也直接连着生产设备被拉走。
如哈德里设想的,兵工厂也被收缴、贴上封条。
艾徳勒克家还有不少子弟为德军作战,盘点一下战后的幸存者。
哈德里的直系,只剩下两个儿子。33岁的马丁、31岁的克劳夫。三子罗切尔阵亡。
弟弟卡尔阵亡。卡尔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阵亡。
旁系亲叔这边,堂弟沃特及他刚二十一岁的儿子阵亡;仅有三叔家一名堂弟幸存。
再旁系的堂叔家子侄,仅余幼子两名。
家族里已经没人了。哈德里这支长子直系,就是唯一的实力。而他,也将面临战后审判。
1946年的冬天,纽伦堡军事法庭外,出现了几个黑色头发的人。
这是马丁带着赵杏和仁·慈来了。他们从米斯巴赫长途二百多公里而来,就是为了来见审判官员。
纽伦堡是N·C党精神大本营,希·TL曾在此颁布《种族法》。所以盟军在此审判。
在接待室,会说汉语、英语、德语的一位中国老年女子,黑发中夹杂着白发,引起了盟军下属审判官员之一、美国人比尔森的注意。
盟军中一半以上的人都会讲德语,因为很多美国人,是德国移民的后代。
比尔森的祖父就是巴伐利亚人。
赵杏能说熟练的英语。
这个十六岁来德国的中国人,曾经是萨米尔基金会总部的董事长私人秘书,她思维清楚、口齿清晰。
书记员记录下、并且接收了赵杏三人提供的证据和资料,后续提交军事法庭。
里面有: 马丁等人搜集的为父亲脱罪的证据。达豪集中营中犹太人、犯人、奴工幸存者的笔录。
他们证明,在被D 卫军押送到克鲁托兵工厂和其他工厂做奴工时,哈德里父子是如何躲过监视眼线,偷偷降低劳动强度,私下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饮食;
在有工人体力衰竭,即将被带回集中营处决时,哈德里绞尽脑汁、改动了工厂操作流程,使上百工人得以继续在工厂里工作、养病,不被带回杀害;
赵仁提供了赵仁和马丁去南京,救助中国难民的照片和证据。
萨米尔基金会是如何给红十字会捐赠的,当时的隐秘资金流动记录;还有赵仁被日军刺刀戳过后的腿伤。
比尔森看完听完,先不予置评。
如今审判清算中,有太多的纳粹高官,绞尽脑汁,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脱罪。
那理由和借口,五花八门的可多了,临时拼凑出的材料,也破绽百出。
每个人都说自己帮助过犹太人,自己是好人,自己是被逼无奈的。
可那些待审判的战犯,听到法庭翻译错一个德语句子,都还能毫不掩饰地咧嘴嘲笑。
德国人的傲慢,在盟军眼里,简直是名不虚传。
仅凭这些说辞、事后证据就能脱罪吗?当然不能。
盟军中,尤其英国、美国人,对德国的处置、战后管理重建,甚至瓜分德国的势力范围,都另有打算。
比尔森放下材料,倒是感兴趣地,问起这东方面孔母子三人的来历。
赵杏讲述了一个与二战无关的,四十五年前的往事。
“1900年在中国清朝,八国联军侵华,俄国士兵强奸了我。
我在庆国活不下去。哈德里带我来德国,让我安全生下两个孩子、并养大了他们。
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其中一个儿子,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时他在现场,他参与了救助中国难民。
他只出了力,还是哈德里这位德国人,在背后出了资金。
我也进过达豪集中营。哈德里一直保护着我们一家,直到战争的第四年才被抓进去。
当时,那位军官说,我们是低等人种,应该消灭清除。
他要将我和儿子、孙子们都挂在刑室的铁钩上,虐待致死。
我脚踝上,现在还有他施刑的伤痕。
是哈德里用N·C党员的身份与他交涉,救了、也保护了我们九个人。
比尔森先生。我是中国人,我儿子是俄国人的,但我们被德国人哈德里救过多次。
战争之下,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选择。
哈德里先生做了他身为一个德国人、为国家该做的事;也做了他身为一个善良的人类,该做的事。
他应该被审判,但他应该、被公平地审判。”
比尔森看着这母子三人。
他看着赵杏脚踝上鱼鳞般遍布的伤痕,和赵仁的腿上残疾,这才被这件事震撼了。
事实上,盟军的审判,除了对战犯真正的罪行认定之外,还有一双无形的手。
艾徳勒克发展了四十年的军工产业,潜在的核心价值不言而喻。
而这背后的巨大利益,当然也是哈德里保命的筹码。
工厂可以被关闭,但是制造业核心的技术、图纸、设计,甚至熟练操控机器的生产技师,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软黄金。
盟军高层对德国高精尖的制造业,本来就又爱又恨。
审判官员参考了证人的证词,哈德里父子确实手上没有沾血。
而在对战俘的审讯中,又发现这个家族的神奇之处。
他家参战的三子罗切尔在诺曼底已阵亡。
而次子克劳夫,竟然在几年的战争中,只给少将尼莱斯端茶递水,都没有拿过枪、从未杀过一人,堪称奇迹。
克劳夫很快就被盟军释放,回到了艾兰德。
不过他尽心服侍的那位尼莱斯将军,虽然没有加入纳粹党,却被认定为战犯,判了两年监禁。出来后应该快70岁高龄了。
哈德里被判一年监禁。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了,他对这个结果完全服从。
在他服刑期间,父亲詹尼尔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家族最后一个伯爵的一生。
老头在弥留之际,倒是想起来了什么,对着身边一直在照顾自己的赵杏,颤巍巍地扭过脑袋。
此时,赵杏和14岁的孙女赫米内,都一直是看护他的主力。
詹尼尔混浊无神的眼睛盯着她,最后从嘴唇间溢出了一句。
“霍斯……妻子……”
“他的……妻子。”
不仅如此,美国军事法庭在后续四年,又进行了12次补充审判。
直至1959年,法兰克福检察院仍继续在起诉集中营纳粹军官,将他们的罪行公之于众。
1945年冬天,在纽伦堡审判中,60多岁的哈德里,先被关进了临时监营。
不仅如此,所有他名下银行账户和财产,都被盟军冻结、封存。
埃莎心急如焚。这样的清算他们之前早有预感。哈德里从加入N·C党的那一天就有预感。
作为法西斯战争链接中的一环。他和各大工厂的工程师、机械师们,曾经痴迷于武器的制造、精度的改良、杀伤力的完善。
武器没有罪,生产也无罪。
若是用于抵抗侵略、自卫、保护民众,便无罪。
但生产者将它们送到屠杀者、战犯手上的行为,有罪。
不仅如此,艾徳勒克旗下的克鲁托兵工厂是造迫击炮的,在战场上数量不少,葬送了多少士兵性命;
卡罗纳电气公司里面有好几条生产线,是搞军用工程的;杜克尼尔飞机厂不断改善设计,造了多款战斗机。
开迪尔汽车厂为德军造了摩托车、军用卡车、汽车。通通有罪。
如今,几大工厂的出厂产品在战场上,不是被苏军收缴,就是落于盟军之手。还没出库、在工厂里的,也直接连着生产设备被拉走。
如哈德里设想的,兵工厂也被收缴、贴上封条。
艾徳勒克家还有不少子弟为德军作战,盘点一下战后的幸存者。
哈德里的直系,只剩下两个儿子。33岁的马丁、31岁的克劳夫。三子罗切尔阵亡。
弟弟卡尔阵亡。卡尔有两个儿子,其中一个阵亡。
旁系亲叔这边,堂弟沃特及他刚二十一岁的儿子阵亡;仅有三叔家一名堂弟幸存。
再旁系的堂叔家子侄,仅余幼子两名。
家族里已经没人了。哈德里这支长子直系,就是唯一的实力。而他,也将面临战后审判。
1946年的冬天,纽伦堡军事法庭外,出现了几个黑色头发的人。
这是马丁带着赵杏和仁·慈来了。他们从米斯巴赫长途二百多公里而来,就是为了来见审判官员。
纽伦堡是N·C党精神大本营,希·TL曾在此颁布《种族法》。所以盟军在此审判。
在接待室,会说汉语、英语、德语的一位中国老年女子,黑发中夹杂着白发,引起了盟军下属审判官员之一、美国人比尔森的注意。
盟军中一半以上的人都会讲德语,因为很多美国人,是德国移民的后代。
比尔森的祖父就是巴伐利亚人。
赵杏能说熟练的英语。
这个十六岁来德国的中国人,曾经是萨米尔基金会总部的董事长私人秘书,她思维清楚、口齿清晰。
书记员记录下、并且接收了赵杏三人提供的证据和资料,后续提交军事法庭。
里面有: 马丁等人搜集的为父亲脱罪的证据。达豪集中营中犹太人、犯人、奴工幸存者的笔录。
他们证明,在被D 卫军押送到克鲁托兵工厂和其他工厂做奴工时,哈德里父子是如何躲过监视眼线,偷偷降低劳动强度,私下给他们提供足够的饮食;
在有工人体力衰竭,即将被带回集中营处决时,哈德里绞尽脑汁、改动了工厂操作流程,使上百工人得以继续在工厂里工作、养病,不被带回杀害;
赵仁提供了赵仁和马丁去南京,救助中国难民的照片和证据。
萨米尔基金会是如何给红十字会捐赠的,当时的隐秘资金流动记录;还有赵仁被日军刺刀戳过后的腿伤。
比尔森看完听完,先不予置评。
如今审判清算中,有太多的纳粹高官,绞尽脑汁,在想方设法为自己脱罪。
那理由和借口,五花八门的可多了,临时拼凑出的材料,也破绽百出。
每个人都说自己帮助过犹太人,自己是好人,自己是被逼无奈的。
可那些待审判的战犯,听到法庭翻译错一个德语句子,都还能毫不掩饰地咧嘴嘲笑。
德国人的傲慢,在盟军眼里,简直是名不虚传。
仅凭这些说辞、事后证据就能脱罪吗?当然不能。
盟军中,尤其英国、美国人,对德国的处置、战后管理重建,甚至瓜分德国的势力范围,都另有打算。
比尔森放下材料,倒是感兴趣地,问起这东方面孔母子三人的来历。
赵杏讲述了一个与二战无关的,四十五年前的往事。
“1900年在中国清朝,八国联军侵华,俄国士兵强奸了我。
我在庆国活不下去。哈德里带我来德国,让我安全生下两个孩子、并养大了他们。
你们已经知道了。我其中一个儿子,日本人南京大屠杀时他在现场,他参与了救助中国难民。
他只出了力,还是哈德里这位德国人,在背后出了资金。
我也进过达豪集中营。哈德里一直保护着我们一家,直到战争的第四年才被抓进去。
当时,那位军官说,我们是低等人种,应该消灭清除。
他要将我和儿子、孙子们都挂在刑室的铁钩上,虐待致死。
我脚踝上,现在还有他施刑的伤痕。
是哈德里用N·C党员的身份与他交涉,救了、也保护了我们九个人。
比尔森先生。我是中国人,我儿子是俄国人的,但我们被德国人哈德里救过多次。
战争之下,每个人都有善与恶的选择。
哈德里先生做了他身为一个德国人、为国家该做的事;也做了他身为一个善良的人类,该做的事。
他应该被审判,但他应该、被公平地审判。”
比尔森看着这母子三人。
他看着赵杏脚踝上鱼鳞般遍布的伤痕,和赵仁的腿上残疾,这才被这件事震撼了。
事实上,盟军的审判,除了对战犯真正的罪行认定之外,还有一双无形的手。
艾徳勒克发展了四十年的军工产业,潜在的核心价值不言而喻。
而这背后的巨大利益,当然也是哈德里保命的筹码。
工厂可以被关闭,但是制造业核心的技术、图纸、设计,甚至熟练操控机器的生产技师,都是一笔不可多得的软黄金。
盟军高层对德国高精尖的制造业,本来就又爱又恨。
审判官员参考了证人的证词,哈德里父子确实手上没有沾血。
而在对战俘的审讯中,又发现这个家族的神奇之处。
他家参战的三子罗切尔在诺曼底已阵亡。
而次子克劳夫,竟然在几年的战争中,只给少将尼莱斯端茶递水,都没有拿过枪、从未杀过一人,堪称奇迹。
克劳夫很快就被盟军释放,回到了艾兰德。
不过他尽心服侍的那位尼莱斯将军,虽然没有加入纳粹党,却被认定为战犯,判了两年监禁。出来后应该快70岁高龄了。
哈德里被判一年监禁。这对他来说,也是最好的结果了,他对这个结果完全服从。
在他服刑期间,父亲詹尼尔以93岁的高龄,走完了家族最后一个伯爵的一生。
老头在弥留之际,倒是想起来了什么,对着身边一直在照顾自己的赵杏,颤巍巍地扭过脑袋。
此时,赵杏和14岁的孙女赫米内,都一直是看护他的主力。
詹尼尔混浊无神的眼睛盯着她,最后从嘴唇间溢出了一句。
“霍斯……妻子……”
“他的……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