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杏看着他的眼睛,也明白了他想说的话。
在她这几年陪伴、精心照料他时,老头的心,软了。
赵杏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
“我是。”
“爸爸……。”
这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者,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灵魂的清醒。
那也算是……清醒。
他要清醒着去见自己的儿子、霍斯。他承认了赵杏是霍斯所爱的、在上帝见证下,结过婚的妻子。
老头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那来过这世间短暂年轻的一生,都从来没有过心爱的女子。
霍斯。他爱的儿子啊!
*
詹尼尔去世,是埃莎和赵杏,帮着马丁,主持了伯爵的葬礼。
哈德里在狱中默默祈祷,为父亲送行。
普鲁士旧军官团的那个时代,真正地谢幕了。
哈德里作为从属的经济类轻犯,说是被判刑一年。
实际上,经过马丁在外进行工厂管理,配合盟军对经济恢复的推动;与西德新政权的人脉运作;很快,就被减刑为半年。
60多岁的他,也并未遭受什么歧视和虐待,这监狱中的半年,倒是很快就过去了。
当他被释放、重回艾兰德的那天,全家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对家族的清算,结束了!
*
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德是民主德国,被苏联控制;西德是联邦德国,被美英法控制。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在德国重建方面无法妥协,最终决定各自扶持政权。
但都要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
两个德国在各自老大的支持下,分庭抗礼。
回想1900年,威廉二世帝国海外扩张的狂妄,真是叹哉 !
好战、征战侵略,并不能让国家真正繁荣强盛,而是会给国民带去更多的伤害与痛苦。
如今一个国家,已经被分成两半,还分别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
慕尼黑是国土最南端、巴伐利亚最南,属于西德,也是美国人的地盘。接下来一切发展,听美国人的。
但艾徳勒克家的重工业,厂房已经被炸得粉碎,剩余的机器设备、成品、半成品,连原材料都被拉走偿还战争赔款,工厂都被贴上封条。
哈德里父子失业了。只能回到艾兰德城堡。
不仅如此,银行里财产全被清缴。
可以说,他们现在除了城堡附近的祖产和森林,身无分文。
连一战后再次创建的工厂,都不是自己的了。
即使如此,家族里的所有人,谁也没有提及并讨论,那一山洞的黄金储备。
他们低调地在城堡里,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缅怀着战争中失去的所有亲人。
而森林和乡下,这祖宗基业,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物质丰富,自给自足的生活。
比起那些还没有被放回来的战俘,他们已经获得了人身自由;
比起那些在战场上负伤的人,他们四肢健全;
比起失去全部家产、连块面包都要乞讨、没有干净水源可以喝的城里人,他们,还有一座位于茂密森林里的城堡。
米斯巴赫市也有陆续回来的战俘,如今都是难民。
他们穿得破破烂烂,或者肢体残疾。每个人都神情麻木,失去了生的意义,又没有死的勇气。
哈德里忙碌了那么多年,几乎从1901年回国,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奋斗,把自己忙成了一个69岁的老头。
他69岁了!
刚坐完牢回来,被轰炸毁掉的慕尼黑的家、被收缴的工厂、被封存的银行账户,他暂时都不想理会。
他第一次慢下来,在黑森林里骑马漫步。
和马丁、克劳夫、仁·慈,以及村镇、农庄里那些陆续释放回来的男人们,聚众打猎。
马并没有太多匹,好在有了小摩托车。
森林还是家族私有的。但现在一部分地区对所有附近的村民开放。
森林里能获得的食物,果实、鱼类、猎物,变成了大家的共享。
不过,美国人收缴了大部分人的枪支,大家都没有枪。但艾徳勒克家除外。
因为这是他们祖辈世居之地。一直在城堡和森林里生活,持有猎枪是为了打猎、生活,不具备攻击性。
这个老年硬汉还能猎到鹿 ! 仁·慈也猎到两头。
赵杏和埃莎、带着德西和大点儿的孩子们,都围在篝火旁,烤鹿肉。
这会儿赵杏的孙子女都大了,又能干活儿了。
里奇、布赫是两个大小伙子,赫米内是个混血的漂亮姑娘。
坐在一起老老少少,显得又是人丁兴旺。
可在赵杏看来,身边有太多的人不在了。霍斯、卡尔、伯爵夫妇,从小带大的罗切尔。
她的这对儿子仁·慈,也是被哈德里哥哥保护着,才活下来的。
此时大家穿着毛背心、披着羊毛披肩、裹着大衣,在温暖的篝火旁看火光跃动,男女老少闻着面前鹿肉的香味,都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N·C统治让德国的文化断层了,现在谁都不能提“爱国”、“民族主义”这样的字眼。
因为在德国,这样的行为,代表了那种群情激昂、无脑、疯狂地追随希·TL的形象。
以爱国的名义,却去追随以举国之力、犯下实施滔天屠杀罪孽的那个人,侮辱了这些词汇真正的含义。
就像日本的军国主义,以爱国的名义,让全体日本人民对外侵略中国与亚洲,犯下罄竹难书之罪一样。
这种“爱国”,没有再提及的必要。
宗教的意义也偏离了,曾经笃信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卷入了普鲁士极端的军国主义,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早已被扭曲。
当一个天主教教徒同时也是D 卫军集中营军官,他可以面不改色地,一次次按下毒气室的按钮,陆续将里面的几十万人灭绝时。
这样的宗教信仰,就没有了博爱与仁慈的意义。
但艾徳勒克家依然是天主教教徒。他们依然信奉上帝。
篝火温暖,艾徳勒克家的人心更暖。这个家族的幸存者,在国家持续多年的残暴狂乱中,手上没有真正地沾过血。
还尽可能地、救了要被屠杀的很多人,他们内心无愧。
哈德里父子,和仁·慈、克劳夫,这些幸存的男人,都做了特立独行的狼。
这会儿,哈德里这只老头狼,割下一块最嫩的鹿肉,递给赵杏。
她怀里正搂着小德西。
身体不适的埃莎,吃不了鹿肉,平常也带不了孙辈。
她是来凑趣的,裹着厚厚的羊毛毯,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上,静静微笑着,陪着丈夫和儿子们。
赵杏将詹尼尔伯爵送走了以后,就开始含饴弄孙、养老了。
她被德西和居埃昵称为“杏奶奶”。德西与她最亲近,平常总跟在赵杏屁股后边。
莱娜又给他生了两个弟弟,自然照顾这个老大的时间就少。
赵杏将鹿肉递给德西的小手抓着,对小家伙笑着说。
“德西,爷爷猎的鹿,来,尝尝。”
德西刚五岁,小伙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五官又很帅气。
穿着背带裤、小皮鞋,干净、梳理整齐的金发,像当年的霍斯一样,闪着耀眼的光泽。
小家伙很聪明,虽然到现在都没上过学,但城堡里的图书馆就是他的学校。
此时,法语、英语、中文都学了不少。他和弟弟们有好几位“家庭”教师。
而这个家里,有华国血统的人,七个!和他金发碧眼的家族人数比例,几乎1:1。
中国,已经是他熟悉,且不能分割的童年经历一部分。
仁·慈的孩子们,里奇、布赫、赫米内,都会说些中文,跟赵杏学的。
德西的中文,也是跟赵杏学的。
此时他看着这块肉,就问。
在她这几年陪伴、精心照料他时,老头的心,软了。
赵杏轻轻地握住了他的手。
“我是。”
“爸爸……。”
这是一个顽固不化的民族主义、军国主义者,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刻,灵魂的清醒。
那也算是……清醒。
他要清醒着去见自己的儿子、霍斯。他承认了赵杏是霍斯所爱的、在上帝见证下,结过婚的妻子。
老头不想让自己的儿子,那来过这世间短暂年轻的一生,都从来没有过心爱的女子。
霍斯。他爱的儿子啊!
*
詹尼尔去世,是埃莎和赵杏,帮着马丁,主持了伯爵的葬礼。
哈德里在狱中默默祈祷,为父亲送行。
普鲁士旧军官团的那个时代,真正地谢幕了。
哈德里作为从属的经济类轻犯,说是被判刑一年。
实际上,经过马丁在外进行工厂管理,配合盟军对经济恢复的推动;与西德新政权的人脉运作;很快,就被减刑为半年。
60多岁的他,也并未遭受什么歧视和虐待,这监狱中的半年,倒是很快就过去了。
当他被释放、重回艾兰德的那天,全家都沸腾了。
这意味着,对家族的清算,结束了!
*
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东德是民主德国,被苏联控制;西德是联邦德国,被美英法控制。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阵营,在德国重建方面无法妥协,最终决定各自扶持政权。
但都要非军国主义化、民主化和肃清纳粹。
两个德国在各自老大的支持下,分庭抗礼。
回想1900年,威廉二世帝国海外扩张的狂妄,真是叹哉 !
好战、征战侵略,并不能让国家真正繁荣强盛,而是会给国民带去更多的伤害与痛苦。
如今一个国家,已经被分成两半,还分别被美、英、法、苏四国占领。
慕尼黑是国土最南端、巴伐利亚最南,属于西德,也是美国人的地盘。接下来一切发展,听美国人的。
但艾徳勒克家的重工业,厂房已经被炸得粉碎,剩余的机器设备、成品、半成品,连原材料都被拉走偿还战争赔款,工厂都被贴上封条。
哈德里父子失业了。只能回到艾兰德城堡。
不仅如此,银行里财产全被清缴。
可以说,他们现在除了城堡附近的祖产和森林,身无分文。
连一战后再次创建的工厂,都不是自己的了。
即使如此,家族里的所有人,谁也没有提及并讨论,那一山洞的黄金储备。
他们低调地在城堡里,过着类似隐居的生活,缅怀着战争中失去的所有亲人。
而森林和乡下,这祖宗基业,给他们提供了一种物质丰富,自给自足的生活。
比起那些还没有被放回来的战俘,他们已经获得了人身自由;
比起那些在战场上负伤的人,他们四肢健全;
比起失去全部家产、连块面包都要乞讨、没有干净水源可以喝的城里人,他们,还有一座位于茂密森林里的城堡。
米斯巴赫市也有陆续回来的战俘,如今都是难民。
他们穿得破破烂烂,或者肢体残疾。每个人都神情麻木,失去了生的意义,又没有死的勇气。
哈德里忙碌了那么多年,几乎从1901年回国,就马不停蹄地开始奋斗,把自己忙成了一个69岁的老头。
他69岁了!
刚坐完牢回来,被轰炸毁掉的慕尼黑的家、被收缴的工厂、被封存的银行账户,他暂时都不想理会。
他第一次慢下来,在黑森林里骑马漫步。
和马丁、克劳夫、仁·慈,以及村镇、农庄里那些陆续释放回来的男人们,聚众打猎。
马并没有太多匹,好在有了小摩托车。
森林还是家族私有的。但现在一部分地区对所有附近的村民开放。
森林里能获得的食物,果实、鱼类、猎物,变成了大家的共享。
不过,美国人收缴了大部分人的枪支,大家都没有枪。但艾徳勒克家除外。
因为这是他们祖辈世居之地。一直在城堡和森林里生活,持有猎枪是为了打猎、生活,不具备攻击性。
这个老年硬汉还能猎到鹿 ! 仁·慈也猎到两头。
赵杏和埃莎、带着德西和大点儿的孩子们,都围在篝火旁,烤鹿肉。
这会儿赵杏的孙子女都大了,又能干活儿了。
里奇、布赫是两个大小伙子,赫米内是个混血的漂亮姑娘。
坐在一起老老少少,显得又是人丁兴旺。
可在赵杏看来,身边有太多的人不在了。霍斯、卡尔、伯爵夫妇,从小带大的罗切尔。
她的这对儿子仁·慈,也是被哈德里哥哥保护着,才活下来的。
此时大家穿着毛背心、披着羊毛披肩、裹着大衣,在温暖的篝火旁看火光跃动,男女老少闻着面前鹿肉的香味,都在感谢上帝的恩赐。
N·C统治让德国的文化断层了,现在谁都不能提“爱国”、“民族主义”这样的字眼。
因为在德国,这样的行为,代表了那种群情激昂、无脑、疯狂地追随希·TL的形象。
以爱国的名义,却去追随以举国之力、犯下实施滔天屠杀罪孽的那个人,侮辱了这些词汇真正的含义。
就像日本的军国主义,以爱国的名义,让全体日本人民对外侵略中国与亚洲,犯下罄竹难书之罪一样。
这种“爱国”,没有再提及的必要。
宗教的意义也偏离了,曾经笃信天主教的巴伐利亚,卷入了普鲁士极端的军国主义,个人对上帝的信仰,早已被扭曲。
当一个天主教教徒同时也是D 卫军集中营军官,他可以面不改色地,一次次按下毒气室的按钮,陆续将里面的几十万人灭绝时。
这样的宗教信仰,就没有了博爱与仁慈的意义。
但艾徳勒克家依然是天主教教徒。他们依然信奉上帝。
篝火温暖,艾徳勒克家的人心更暖。这个家族的幸存者,在国家持续多年的残暴狂乱中,手上没有真正地沾过血。
还尽可能地、救了要被屠杀的很多人,他们内心无愧。
哈德里父子,和仁·慈、克劳夫,这些幸存的男人,都做了特立独行的狼。
这会儿,哈德里这只老头狼,割下一块最嫩的鹿肉,递给赵杏。
她怀里正搂着小德西。
身体不适的埃莎,吃不了鹿肉,平常也带不了孙辈。
她是来凑趣的,裹着厚厚的羊毛毯,在一张舒适的躺椅上,静静微笑着,陪着丈夫和儿子们。
赵杏将詹尼尔伯爵送走了以后,就开始含饴弄孙、养老了。
她被德西和居埃昵称为“杏奶奶”。德西与她最亲近,平常总跟在赵杏屁股后边。
莱娜又给他生了两个弟弟,自然照顾这个老大的时间就少。
赵杏将鹿肉递给德西的小手抓着,对小家伙笑着说。
“德西,爷爷猎的鹿,来,尝尝。”
德西刚五岁,小伙儿长得虎头虎脑的,五官又很帅气。
穿着背带裤、小皮鞋,干净、梳理整齐的金发,像当年的霍斯一样,闪着耀眼的光泽。
小家伙很聪明,虽然到现在都没上过学,但城堡里的图书馆就是他的学校。
此时,法语、英语、中文都学了不少。他和弟弟们有好几位“家庭”教师。
而这个家里,有华国血统的人,七个!和他金发碧眼的家族人数比例,几乎1:1。
中国,已经是他熟悉,且不能分割的童年经历一部分。
仁·慈的孩子们,里奇、布赫、赫米内,都会说些中文,跟赵杏学的。
德西的中文,也是跟赵杏学的。
此时他看着这块肉,就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