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里,林万骁刚结束一个冗长的视频会议,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就在这时,他放在桌上的私人手机响了,夏宁宁的电话。
他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柔和的笑意,接通了电话。
“喂,宁宁。”
“万骁,还在忙吗?”夏宁宁的声音很娇柔。
“刚忙完。曦曦睡了吗?”
“刚哄睡着,抱着他的小汽车,念叨了半天爸爸。”夏宁宁轻笑,“今天幼儿园老师还夸他,说他对数字很敏感,逻辑思维比同龄孩子强不少。”
提到儿子,林万骁的心瞬间柔软下来,疲惫也似乎减轻了许多。“随你,你数学就好。”他笑道。
“少来,我看是随你,算计得那么精。”夏宁宁嗔了一句,语气随即变得稍微正式了些,“万骁,爸前几天跟我通电话,又问起曦曦的教育问题。他说……京城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顶尖的附小、附中,还是比地方更有优势,为了孩子长远考虑……”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爸的意思,还是希望你能尽快回京。一方面,一家人能团聚,对曦曦的成长也好;另一方面,他觉得你在地方历练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到部委层面,拓宽一下视野,积累些宏观经验。他说……你的下一步,在部委沉淀几年,比在地方继续盘旋,可能更有助于……长远发展。”
夏宁宁没有明说,但林万骁听懂了。岳父夏弘文(如今已是地位显赫的真知局委员)这是在为他规划更远的未来。回京,进入部委,是许多地方官员梦寐以求的台阶,意味着更接近权力核心,接触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履历也将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能与家人团聚,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林万骁沉默了片刻。龙湖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他的思考和汗水,骤然离开,心中确有万般不舍。但他更清楚,岳父的眼光是长远的。局限于一方天地,即使做得再出色,格局和视野终究有限。想要在未来走得更远,承担更重的担子,部委的经历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前世记忆也告诉他,更高层面的风云变幻,需要他拥有更强的力量和更广的人脉去应对。
“爸考虑得周到。”林万骁缓缓开口,声音沉稳,“龙湖这边,大的框架已经搭起来,势头也很好,交给合适的同志,应该能平稳发展。回京,我同意。”
电话那头的夏宁宁似乎松了口气,语气轻快起来:“那太好了!爸知道你同意,肯定很高兴。不过……部委那么多,去哪个好呢?爸没明说,估计是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
这是个关键问题。部委选择,关乎他未来主攻的方向和积累的政治资本。
去发改委?那里是宏观经济的统筹部门,权力大,视野开阔,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发展规划,与他主政地方抓经济的经历也契合。
去财政部?掌管国家钱袋子,对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有深入理解,对于未来应对类似赵晋岳的金融攻击或许更有裨益。
去工信部?专注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他大力推动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思路一脉相承。
还是去……商务部?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也是未来的重要战场。
每一个选择,都指向不同的未来路径。
“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清楚。”林万骁当机立断,“我安排一下,明天就请假回京一趟,当面向爸请教。”
“这么快?”夏宁宁有些惊喜。
“嗯,龙湖这边刚经历了一场风波,暂时平稳,我离开几天问题不大。事关下一步,宜早不宜迟。”林万骁解释道。
挂了电话,林万骁立刻让陆星河安排行程,并向市委书记郑同林和省委书记顾沉舟分别做了汇报,只称家中有要事需回京处理。郑同林爽快准假。顾沉舟还在电话里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回去好好聊聊,听听长辈的意见。”
第二天下午,林万骁便出现在了京城夏家的四合院里。秋日的阳光透过石榴树的枝叶,在院子里洒下斑驳的光影。夏宁宁带着曦曦在院子里玩,小家伙看到爸爸,迈着小短腿就扑了过来,嘴里含糊地喊着“爸爸抱”,瞬间驱散了林万骁一路的风尘和思虑。
夏父还没有下班回家。林万骁陪着儿子在院子里堆了一会儿积木,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和天伦之乐。
傍晚时分,夏父的专车驶入院落。他身着便装,精神矍铄,虽居高位,但回到家,眉宇间的威严便收敛了许多,更多了几分长辈的温和。
晚餐气氛融洽,夏母沈静不停地给女婿夹菜,询问龙湖的情况。夏宁宁笑着说起曦曦在幼儿园的趣事。直到饭后,夏父才对林万骁示意了一下:“万骁,跟我到书房喝杯茶。”
书房里,茶香袅袅。夏弘文坐在主位的藤椅上,林万骁恭敬地坐在对面。
“龙湖那边,收拾得不错。”夏弘文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带着赞许,“尤其是最近应对金融风波,有章法,有定力,没自乱阵脚,反击也打得漂亮。”显然,京城这边对龙湖发生的一切并非一无所知。
“爸,您过奖了,都是被逼出来的。”林万骁谦逊道。
夏弘文摆摆手,切入正题:“宁宁跟你说了吧?回京的事,你怎么想?”
“我同意爸的安排。”林万骁态度明确,“在地方时间不短了,确实需要到更高层面学习锻炼。只是……部委选择上,心里还没底,想请爸指点迷津。”
夏弘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万骁:“有几个选项。发改委,权重,接触面广,是锤炼宏观把握能力的好地方。财政部,管钱理财,关系国计民生,能加深对财政金融的理解。工信部,贴近你抓产业的经历,未来‘制造强国’、科技自立是重中之重。各有优劣。”
他顿了顿,放下茶杯,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我个人建议,倾向于发改委。那里更综合,更能培养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你现在不缺抓具体工作的能力,缺的是站在更高处统揽全局的历练。而且……”
夏弘文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低了些:“未来几年,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重大的规划、项目、政策,都会在那里酝酿、协调。在那个位置上,你能看到更多,学到更多,也为将来……承担更重的责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这番话,几乎已经是明示。发改委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台阶,更是一个能参与到未来核心决策层预备役的绝佳位置。
林万骁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岳父的深意。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部委,更是为他铺设一条通往权力核心地带的路径。
“我明白了,爸。”林万骁郑重地点头,“我听您的安排。”
“嗯。”夏父满意地点点头,“具体操作,我会让人跟进。你回去后,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好,做好交接准备。预计……下半年吧,调动的事情应该就能落定。”
从书房出来,林万骁心中一片澄明。回京,进入发改委,前方的道路似乎被一盏明灯照亮。他知道,那将是一个与龙湖截然不同的舞台,挑战更大,竞争更激烈,但机遇也更多。他即将告别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角色,进入国家治理的中枢神经,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
他脸上不自觉地带上了柔和的笑意,接通了电话。
“喂,宁宁。”
“万骁,还在忙吗?”夏宁宁的声音很娇柔。
“刚忙完。曦曦睡了吗?”
“刚哄睡着,抱着他的小汽车,念叨了半天爸爸。”夏宁宁轻笑,“今天幼儿园老师还夸他,说他对数字很敏感,逻辑思维比同龄孩子强不少。”
提到儿子,林万骁的心瞬间柔软下来,疲惫也似乎减轻了许多。“随你,你数学就好。”他笑道。
“少来,我看是随你,算计得那么精。”夏宁宁嗔了一句,语气随即变得稍微正式了些,“万骁,爸前几天跟我通电话,又问起曦曦的教育问题。他说……京城的教育资源,尤其是顶尖的附小、附中,还是比地方更有优势,为了孩子长远考虑……”
她顿了顿,似乎在斟酌措辞:“爸的意思,还是希望你能尽快回京。一方面,一家人能团聚,对曦曦的成长也好;另一方面,他觉得你在地方历练得差不多了,是时候到部委层面,拓宽一下视野,积累些宏观经验。他说……你的下一步,在部委沉淀几年,比在地方继续盘旋,可能更有助于……长远发展。”
夏宁宁没有明说,但林万骁听懂了。岳父夏弘文(如今已是地位显赫的真知局委员)这是在为他规划更远的未来。回京,进入部委,是许多地方官员梦寐以求的台阶,意味着更接近权力核心,接触国家层面的政策制定,履历也将更加完整。更重要的是,能与家人团聚,给予孩子更好的教育环境。
林万骁沉默了片刻。龙湖是他倾注了无数心血的地方,这里的每一寸土地、每一个项目都凝聚着他的思考和汗水,骤然离开,心中确有万般不舍。但他更清楚,岳父的眼光是长远的。局限于一方天地,即使做得再出色,格局和视野终究有限。想要在未来走得更远,承担更重的担子,部委的经历几乎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前世记忆也告诉他,更高层面的风云变幻,需要他拥有更强的力量和更广的人脉去应对。
“爸考虑得周到。”林万骁缓缓开口,声音沉稳,“龙湖这边,大的框架已经搭起来,势头也很好,交给合适的同志,应该能平稳发展。回京,我同意。”
电话那头的夏宁宁似乎松了口气,语气轻快起来:“那太好了!爸知道你同意,肯定很高兴。不过……部委那么多,去哪个好呢?爸没明说,估计是想听听你自己的想法。”
这是个关键问题。部委选择,关乎他未来主攻的方向和积累的政治资本。
去发改委?那里是宏观经济的统筹部门,权力大,视野开阔,能接触到最核心的发展规划,与他主政地方抓经济的经历也契合。
去财政部?掌管国家钱袋子,对财政政策、金融监管有深入理解,对于未来应对类似赵晋岳的金融攻击或许更有裨益。
去工信部?专注于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与他大力推动新能源、高科技产业的思路一脉相承。
还是去……商务部?应对日益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也是未来的重要战场。
每一个选择,都指向不同的未来路径。
“这件事电话里说不清楚。”林万骁当机立断,“我安排一下,明天就请假回京一趟,当面向爸请教。”
“这么快?”夏宁宁有些惊喜。
“嗯,龙湖这边刚经历了一场风波,暂时平稳,我离开几天问题不大。事关下一步,宜早不宜迟。”林万骁解释道。
挂了电话,林万骁立刻让陆星河安排行程,并向市委书记郑同林和省委书记顾沉舟分别做了汇报,只称家中有要事需回京处理。郑同林爽快准假。顾沉舟还在电话里意味深长地说了句:“回去好好聊聊,听听长辈的意见。”
第二天下午,林万骁便出现在了京城夏家的四合院里。秋日的阳光透过石榴树的枝叶,在院子里洒下斑驳的光影。夏宁宁带着曦曦在院子里玩,小家伙看到爸爸,迈着小短腿就扑了过来,嘴里含糊地喊着“爸爸抱”,瞬间驱散了林万骁一路的风尘和思虑。
夏父还没有下班回家。林万骁陪着儿子在院子里堆了一会儿积木,享受着这难得的闲暇和天伦之乐。
傍晚时分,夏父的专车驶入院落。他身着便装,精神矍铄,虽居高位,但回到家,眉宇间的威严便收敛了许多,更多了几分长辈的温和。
晚餐气氛融洽,夏母沈静不停地给女婿夹菜,询问龙湖的情况。夏宁宁笑着说起曦曦在幼儿园的趣事。直到饭后,夏父才对林万骁示意了一下:“万骁,跟我到书房喝杯茶。”
书房里,茶香袅袅。夏弘文坐在主位的藤椅上,林万骁恭敬地坐在对面。
“龙湖那边,收拾得不错。”夏弘文开门见山,语气平淡却带着赞许,“尤其是最近应对金融风波,有章法,有定力,没自乱阵脚,反击也打得漂亮。”显然,京城这边对龙湖发生的一切并非一无所知。
“爸,您过奖了,都是被逼出来的。”林万骁谦逊道。
夏弘文摆摆手,切入正题:“宁宁跟你说了吧?回京的事,你怎么想?”
“我同意爸的安排。”林万骁态度明确,“在地方时间不短了,确实需要到更高层面学习锻炼。只是……部委选择上,心里还没底,想请爸指点迷津。”
夏弘文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气,目光深邃地看着林万骁:“有几个选项。发改委,权重,接触面广,是锤炼宏观把握能力的好地方。财政部,管钱理财,关系国计民生,能加深对财政金融的理解。工信部,贴近你抓产业的经历,未来‘制造强国’、科技自立是重中之重。各有优劣。”
他顿了顿,放下茶杯,声音放缓了些,却带着更重的分量:“我个人建议,倾向于发改委。那里更综合,更能培养全局视野和战略思维。你现在不缺抓具体工作的能力,缺的是站在更高处统揽全局的历练。而且……”
夏弘文微微前倾身体,声音压低了些:“未来几年,深化改革进入深水区,很多重大的规划、项目、政策,都会在那里酝酿、协调。在那个位置上,你能看到更多,学到更多,也为将来……承担更重的责任,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这番话,几乎已经是明示。发改委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台阶,更是一个能参与到未来核心决策层预备役的绝佳位置。
林万骁心头一震,立刻明白了岳父的深意。这不仅仅是选择一个部委,更是为他铺设一条通往权力核心地带的路径。
“我明白了,爸。”林万骁郑重地点头,“我听您的安排。”
“嗯。”夏父满意地点点头,“具体操作,我会让人跟进。你回去后,把手头的工作处理好,做好交接准备。预计……下半年吧,调动的事情应该就能落定。”
从书房出来,林万骁心中一片澄明。回京,进入发改委,前方的道路似乎被一盏明灯照亮。他知道,那将是一个与龙湖截然不同的舞台,挑战更大,竞争更激烈,但机遇也更多。他即将告别主政一方的封疆大吏角色,进入国家治理的中枢神经,开启一段全新的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