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曹操忽然俯身触碰地面青石,疑惑道:"似石非石,质地却异常坚实。"

  袁绍随意瞥了一眼便不以为意:"不过是新式石材罢了。倒是伯渊如此耗费财力营建江陵城,莫非打算久居南郡?"

  虽然心生疑惑,袁绍也未深究。

  曹操虽未接话,却暗自将这种特殊建材记在心上。

  "伯渊,这位是当世大儒蔡邕先生。"

  荀爽携蔡邕前来引见。

  苏烨立即上前执礼:"晚辈苏烨,承蒙蔡先生拨冗莅临婚礼,不胜荣幸。"

  举手投足间,尽显谦逊之态。

  蔡邕却倍感舒心。

  "哈哈!此乃应当之事!"

  蔡邕抚须笑道:"我与慈明兄交情深厚,伯渊身为汉室肱骨,与采儿喜结连理,老夫岂能缺席?"

  "这是小女昭姬,琰儿,快来见过伯渊兄长。"

  话音方落,一名气质温婉、眸含诗书的十岁少女自蔡邕身后款款而出。

  "昭姬见过兄长。"

  蔡琰执礼甚恭,眸光却悄悄打量着苏烨,似要看清这位兄长的真容。

  "苏烨见过昭姬妹妹。"

  苏烨含笑还礼,暗忖:"这便是后世称赞的才女蔡琰。可惜年岁尚小。"

  昔日择选正妻时,蔡琰原是他心中首选。

  "小小年纪已有这般灵秀,日后必是绝代佳人。"

  "待她及笄之年,定要设法迎娶。"

  苏烨自觉肩负重任,决不能让这位才女重蹈覆辙。他必要护她周全,许她锦绣前程。

  自然,绝非贪图美色。

  转念又想:"不止蔡琰,蔡邕这般大才,也当早些收入麾下。"

  须知蔡邕此时尚在避祸期间。恰逢朝廷大赦,方能外出走动。

  (

  当前,蔡邕尚在野,可趁其入仕前招揽至麾下,助己培育英才。

  此人虽非官场良才,然执教杏坛定能大放异彩。尤其蔡邕乃当世名儒,若坐镇即将创建的书院,无异于活字招牌——既可扬名立万,更能持续吸引天下英才前来求学。

  为促成此事,苏烨特意设宴款待蔡邕一行,深谈良久方辞。临别时,他悄悄拉住荀爽恳请:"泰山大人可否设法让蔡大家多在江陵盘桓几日?"

  荀爽捻须诧异:"欲招揽蔡伯喈?此事殊为不易!纵使你如今位高权重,然蔡邕昔年显赫,更是名动九州的大儒,寻常手段岂能奏效?"

  "小婿深知其难,"苏烨胸有成竹地解释,"故需岳丈相助拖延时日。届时我自当备妥方案说服他执教书院——对了!"他突然眼睛一亮,"岳丈何不也在书院挂名?既可时常探望采儿,更能由华佗神医调理贵体,延年益寿岂不美哉?"

  倘若能让荀爽也伸出援手,那便再好不过了。

  论起效果,或许比蔡邕更胜一筹。

  "你这小子!"

  荀爽听罢,又好气又好笑地虚点了点苏烨:"不仅盘算着蔡邕,连我都不放过——"

  "该说你野心勃勃,还是胆识过人?"

  "嘿嘿!"

  苏烨咧嘴一笑,直言道:"实属无奈!您也清楚,我根基尚浅。眼看乱世将至,若不早早培养些得力干将,如何立足?"

  "比不得袁氏、弘农杨氏这等名门望族,门生故旧遍布天下。"

  "许多贤才,纵使我想招揽,人家未必愿意屈就。"

  "思来想去,唯有自己先栽培一批。"

  更何况,他日后还要推行诸多变革。

  唯有亲手栽培的心腹,才能用得称心、使得顺手。

  否则,未来的改革之路必将阻力重重。

  若连内部都难以理顺,更遑论对外大展拳脚。

  "言之有理。"

  荀爽抚须颔首,目露赞许。

  不得不承认,苏烨谋划深远。

  有此远见,方能行稳致远。

  "容我再思量几日。"

  荀爽并未当场应允,却也没直接回绝。

  "我会设法让蔡邕多留些时日。倒要瞧瞧,你究竟有何妙计说动他。"

  "若你真能留住蔡邕,老夫在你的书院挂个虚名,偶尔来小住讲学,也未尝不可。"

  "好好施展手段吧!老夫拭目以待。"

  说罢,荀爽挥袖离去。

  如今他无官一身轻,多年隐居着书立说,早对官场兴致寥寥。

  况且族中晚辈皆已成才,权柄尽数移交,即便自己久居颍川之外,亦无碍家族运转。

  【

  荀爽终究是上了年岁。

  他心中最割舍不下的,仍是荀采。

  即便她已为人妇。

  若能常伴荀采身侧,看她日渐成长;待她与苏烨育有子嗣,自己含饴弄孙,倒也算得晚年之乐。

  况且苏烨提及调养之事,他确实动了心思——人至暮年,难免畏死。纵是荀爽亦不能免俗。多活几载,多抱几个孙辈,总归是好的。

  不过这一切,须得苏烨先说服蔡邕。届时他挂个虚名,教学重任尽付蔡邕,自己从旁协助,便不必再劳心费力。若真要他主持书院?这般苦差,七旬老翁可消受不起。

  "此话当真?好!就此敲定!"苏烨冲着荀爽远去的背影高喊,"我定会设法说动蔡伯喈!"

  荀爽背身挥了挥手,身影渐没入暮色。

  苏烨摩挲着下巴沉吟:"如何说服蔡邕?"

  "寻常路数定然行不通。"

  "今日初识,攀交情收效甚微。"

  "看来得另寻他法——"

  "或许,该把儒道修行法提上日程了?"

  此概念前世小说多见。过去年余,苏烨断续尝试推衍:以灵气为基础的儒修之法终非上选,若强行融汇星辰诀,反显不伦不类。

  "真正的儒道,当修浩然正气,养心性,明本心。"夜风中,他的低语碎成几点星火。

  他立时着手推演起来。

  得益于过往积累颇丰,推导进展颇为迅速。

  脑海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灵感火花。

  约莫三十分钟后。

  【你以炼神诀与道家观想法为根基,融合前世记忆中的儒道精髓,结合内劲武道修心过程中对心灵蜕变的体会,参悟自身心境升华的感悟,最终开创出儒道修行秘典《浩然正气诀》。】

  【浩然正气诀】:修习者可通过研读典籍感悟智慧凝聚心灵之力,提升心境境界,凝炼心灵之种,最终驾驭心灵伟力。

  "成了!当真推演出来了!"当完整 ** 浮现于脑海时,苏烨不禁喜形于色。

  更令人惊喜的是,这部 ** 对他而言已然达到圆满境界。

  霎时间,实质化的心灵之力开始在他体内涌现,并以惊人速度持续增长。

  "嗡——"

  当能量积蓄至临界点,书房内的物件竟开始微微震颤,显现出影响现实之能。

  苏烨清晰感知到,识海中正孕育着一种迥异于精神力的全新力量。

  这种力量纯净而独特。

  恍惚间仿佛具备改天换地之能。

  当然这仅是错觉。

  在心灵之力尚未凝练至足够强度前,诸多玄妙尚难实现。

  "嗯...心灵之力对武者突破境界,尤其是见神不坏层次似有奇效;"

  "若能系统修炼心灵之力并壮大至特定程度,突破见神不坏的桎梏将大幅削弱;"

  "看来还需另创适合武者修习的心灵秘法。"

  苏烨暗自思忖。

  毕竟多数武者并不适合修炼儒道法门。

  说做就做,苏烨当即再度投入推演之中。

  有了前次奠基,这次进程更为顺畅。

  仅耗时五分钟。

  "成了!"

  苏烨成功推演出混元观想法,心中欣喜万分。

  他没有急于出关,当即在识海中尝试凝聚属于自己的心灵法相。与众不同的是,他选择以自身形象作为观想对象。凭借对这门 ** 的深刻理解,整个凝聚过程异常顺利。

  心灵之力如水墨般流淌,很快就勾勒出完整的法相轮廓。就在完成的一瞬间,苏烨明显感受到心灵之力不仅产生了质变,更变得凝练如实质。

  此刻他心念微动,身后立刻浮现出一道虚幻身影——这正是刚刚成型的心灵法相。不过由于修为尚浅,心灵之力积累不足,这道法相还显得十分模糊,更不具备强大威能。

  让苏烨意外的是,在提升心灵之力的过程中,他的灵魂与精神力竟也在同步增强。这让他恍然大悟:心灵之力本就与灵魂、精神力密不可分,三者相辅相成实属必然。

  收敛法相后,苏烨暗自规划:"日后只需持续观想,不断凝练心灵之力填充法相,使其逐步凝实蜕变,就能推动心灵之力的进化。假以时日,说不定还能衍生出特殊神通。"

  想到此处,他更加坚定了要长期修炼这门 ** 的决心。

  以下为

  他眼中精光流转,暗自思忖:"这套观想秘法也该放进功勋阁,好让黄忠他们兑换修习。"

  "特别是黄忠,此法能助他更快突破见神不坏之境。"

  "还需多创几种观想法门,绘制专门的观想图卷。"

  "毕竟心法修行艰难,若无具体参照物和观想图谱,初学者很难入门。"

  "看来得提升书画造诣,才能描绘出形神俱佳的观想图。"

  "另外还须精进心灵修为,使图卷更具玄妙意境。"

  这样盘算下来,待办事项着实不少。

  不过眼下无暇细想,闭关已近一个时辰,该去招呼宾客了。

  大婚之日就在后天。

  苏烨当即起身离开书房,前往前厅张罗事务。

  此时荀爽注意到苏烨,不由暗自讶异:"这小子气质怎又大变?"

  "更添几分英武沉稳,还带着书墨清气。"

  "更古怪的是他精神力愈发凝练玄妙。"

  "这短短时辰里究竟发生了什么?"

  莫非与他要说服蔡邕的物件有关?

  荀爽只能如此猜测——主要是那缕新增的文气太引人注目。

  "待忙完倒是要好好问问。"

  转瞬吉日已至。

  江陵城处处张红挂彩,喜气盈街。

  完成所有婚仪后,宴席大开。

  曹操、袁绍、吕布等人拉着苏烨轮番劝酒。

  可惜今时不同往日。

  苏烨的内劲修为已达丹劲后期,对酒力早已今非昔比。

  苏烨能以内力将体内酒精直接排出,气血修为也突破至后期,体魄与气血大增,酒量更胜从前。曹操、袁绍等人轮番敬酒,非但未能灌醉他,反而自己先醉倒不省人事。不过,吕布的酒量倒是与苏烨旗鼓相当,难以灌醉。

  好在苏烨早有准备,命典韦、许褚、黄忠、赵云等人接连与吕布拼酒,自己则适时抽身,步入婚房。

  房内,荀采静 ** 着,红盖头下难掩忐忑,听到脚步声轻声问道:“可是夫君?”

  苏烨含笑应声,上前掀开盖头,见她双颊飞红,眼中含情脉脉,不禁轻抚她脸颊柔声道:“如今终于修成正果,结为夫妻。往后余生,我必不负你,让你幸福。”

  荀采羞涩点头:“夫君,我们共饮合卺酒吧。”

  苏烨欣然应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