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听闻董卓略作思忖,双眼骤然一亮道:“他定会与袁术、孙坚交锋,力图夺回南阳。”

  “正是!”

  李儒含笑颔首:“如此一来,袁术、孙坚便彻底与苏烨结下仇怨!”

  “以苏烨之能,袁术与孙坚断无胜算!”

  “最理想之结局,莫过于双方两败俱伤;”

  “纵使苏烨取胜,”

  “亦必元气大损;”

  “届时即便有心与我等为敌,参与诸侯会盟,恐怕也力不从心了!”

  “岳父以为如何?”

  他深知苏烨绝非易与之辈,岂会因一纸任命便轻易罢休?

  苏烨大可辩称任命出自天子,与董卓何干?

  “倘若苏烨败于袁术、孙坚之手,又当如何?”

  董卓追问道。

  “哈!”

  李儒闻言轻笑:“此事虽微乎其微,但即便成真,袁术、孙坚亦必损兵折将;”

  “同样无力参与讨伐我等之战!”

  “故此计乃无解阳谋,苏烨与袁术等人必入彀中。”

  见李儒胸有成竹,分析鞭辟入里,董卓当即拍案道:“好!便颁令授苏烨荆州牧之职,总揽荆州军政大权。”

  “岳父明鉴!”

  李儒当即微笑拱手。

  洛阳,袁府。

  “尔等何人?可知此处是何地?速速退去,否则休怪我等无情!”

  吕布率兵围困袁府,行至门前时,袁府侍卫倨傲呵斥。

  “哼!许久无人敢如此与我言语!”

  “随我杀入,抗命者——斩!”

  “杀!!”

  话音未落,吕布纵马挺戟,锋芒直劈袁府大门。

  血色罡气爆裂,直接将袁府门庭碾为齑粉。丈余高的围墙应声坍塌,扬起漫天尘烟。守门侍卫被狂暴气劲掀飞,肢体残破地砸落在碎石间,已然气若游丝。

  赤兔马铁蹄踏碎青砖,吕布领着铁骑长驱直入。寒芒过处,哀鸿遍地。反抗者皆成刀下亡魂,哭嚎声刺破云霄。

  "狂妄!"袁隗踉跄冲出内院,衣冠不整地指着吕布厉喝:"你这莽夫可知此地乃是四世三公的袁氏宅邸?"

  吕布漫不经心掏着耳朵,突然屈指将耳垢弹向袁隗:"老匹夫,睁眼看看形势。"他勒紧缰绳,画戟在对方喉间三寸处划出寒芒:"若非董太师钧旨,本将倒要问问——袁本初起兵 ** 时,可曾给你留过逃命的暗道?"

  袁隗面色倏地煞白,冠缨不住颤抖:"是...董卓..."

  "啪!"戟刃拍在他脸上,抽出一道血痕。吕布嗤笑道:"该叫太师大人。"他忽然俯身凑近,压低声音:"说来有趣,令侄在酸枣会盟时,可曾想过您这把老骨头?"

  满地血泊映着吕布森然笑意,他忽然扬鞭指向东方:"听说袁公路在寿春置了新宅?可惜啊,您这位叔父是住不上了。"

  "你......噗!"

  袁隗遭此讥讽,脑中轰然作响,面红耳赤间,一口鲜血喷涌而出,整个人直挺挺栽倒于地。

  "押下去!"

  吕奉先哪管这些,大手一挥,数名并州铁骑蜂拥而上,将袁隗及其身后袁基等人尽数拿下,径直押往天牢,更调遣精锐把守。

  事毕,吕奉先携袁府半数财物前往太师府复命。至于余下半数?自然落入了吕奉先及此番行动将士囊中——此乃董卓军中惯例,他可未曾逾矩分毫。

  天牢之中,袁基面沉如水,惶恐不安地向袁隗问道:"叔父,吕奉先所言当真?我们当真被袁本初算计了?他故意激怒董卓,好借董卓之手除掉我们,如此便可名正言顺继承袁氏基业?"

  初时他尚不以为然,难以相信。但身处这阴暗潮湿的牢狱,绝望之感油然而生,袁基不由得胡思乱想起来。有些事经不起推敲——若袁本初非存心,为何发布檄文前不先通传,让他们避开祸端?

  "定是如此!必然如此!好个狠毒的袁本初!"袁基面目扭曲,咬牙切齿。

  "啪!"

  袁隗缓过气来,扬手便是一记耳光,怒斥道:"住口!绝非如你所想!本初岂是这等人!此事纯属意外!"

  "况且当初是我命他们前往地方招兵买马,伺机举义讨贼;此番变故,皆是我谋划不周所致!"

  “相信我,董卓绝不敢对我们下狠手!”

  “汝南袁氏,四百年门阀,三朝宰辅,桃李满朝野;”

  “他若胆敢动我们分毫,必遭天下士族群起攻之;”

  “到那时,便是他的死期,绝无翻身余地!”

  “眼下不过是恼羞成怒,因本初举兵反他,才拿我们撒气;”

  “若真欲除之而后快,何不直接痛下 ** ?”

  “对!必是如此!”

  袁隗的辩解声渐低。

  袁基垂首不语。

  吕布的话果真未在袁隗心中激起波澜?

  非也!

  纵是智者,亦畏生死。

  越是聪慧,越易多思。

  袁隗乃当世顶尖谋士。

  当然,智者千虑,总有一失。

  此刻他心中正翻涌着更深的猜疑:

  “本初...你并非蓄意为之,可是?”

  这念头令他恐惧。

  若真如此,便是他亲手将自己推入绝境。

  诱杀何进、引董卓入京——这些皆出自袁隗之谋,由袁绍施行。

  如今袁绍在外招兵买马,他们却身陷囹圄。

  反差何其残酷。

  疑心既起,再难平息。

  袁隗暗忖:“若吕布与基儿所言不虚,袁绍早对我心怀怨怼;”

  “隐忍多年,只为等一个时机...”

  “而我交给他的屠刀,恰成了他反击的利器!”

  "莫非何进的早逝,董卓失控占据洛阳都在他的算计之中?"

  "正因如此,他后来在朝堂上故意顶撞董卓,就是为了借机脱身,前往地方发展势力!"

  "把我们父子留在洛阳,这是要致我们于死地?"

  "等等!不对!还有公路啊!"

  "就算我和基儿遭遇不测,公路作为嫡次子尚在,袁绍即便谋害我等,也拿不到袁氏的继承权,继承权会落在公路手里!"

  "没错!必然如此!"

  "所以本初没有背叛我们,没有暗害我们!"

  可越是试图说服自己,袁隗心中越是冒出新的疑虑。

  他忽然想起,袁绍似乎向来瞧不起袁术,从未将其视为对手。甚至在族中,袁绍的声望也远胜袁术。

  倘若他与袁基真的身亡,即便袁术尚在,恐怕袁绍也能获得大半袁氏势力的支持吧?

  思及此处,袁隗的目光逐渐涣散。

  真是作孽啊!

  连他都想到这层,身旁的袁基更不必说。

  尽管袁隗否认了他的猜测,但此刻袁基经过反复推敲,已然确信此事背后定有袁绍的阴谋。

  该死的袁绍!!!

  三日后,

  冀州渤海郡南皮城中,

  太守府内,

  袁绍阅毕洛阳传来的最新密报,随手将绢帛投入火盆化为灰烬。

  嘴角勾起一抹森然笑意,低声自语:"呵呵...终于走出这最关键的一步了。"

  "待我集结联军讨伐董卓之时,想必就是叔父与兄长你们的死期吧?"

  "多么美妙!只要你们都不在了,袁氏终将落在我手中!"

  "至于袁公路那个废物?我何曾正眼瞧过他!"

  "虽说他能逃出洛阳这个漩涡确实出人意料,不过...无伤大雅。"

  "正好让他去笼络族中那些不识时务的老顽固。"

  七月三十一

  **袁氏梦**

  “如此,吾便再无束缚!”

  “可肆意拉拢亲信,实现我袁氏筹谋百年的宏图!”

  “叔父莫怨我......”

  “要怪,就怪尔等太过偏心!”

  “为何庶出之子就要低人一等?”

  “我袁本初的文韬武略,哪点逊色于袁基、袁术?”

  “凭何要受这般冷眼?”

  “凭何我呕心沥血,却要替袁基铺路?”

  “我不甘心!”

  “所以......休怪我!”

  “是你们逼我的!”

  “但放心......”

  “尔等的野望,我自会继承!”

  “袁氏列祖的夙愿,便由我亲手实现——”

  “这江山,终将姓袁!”

  **回溯·数日前**

  南郡·江陵城·将军府

  “主公!洛阳急报!”

  甲三步履匆匆,闯入政务厅,向苏烨呈上密函。

  “哦?”苏烨眉梢一挑,接过竹简速览,忽而大笑:“哈!终究是成了!”

  “暗卫来报——”

  “董卓因袁绍檄文震怒,已命吕布拘押袁隗满门,欲祭旗出征!”

  “更妙的是......”

  “这老贼竟擢我为荆州牧,用以制衡袁术、孙坚!”

  “多年谋划,终得正果!”

  “诸君且共观之!”

  竹简传至荀攸、郭嘉等人手中,众人阅毕,齐声贺道:

  “恭贺主公荣膺州牧!”

  “霸业根基,自此牢不可破!”

  “袁氏兄弟当真‘仁厚’,竟如此配合主公大计!”

  满堂哄笑间,郭嘉轻抚下颌喃喃:

  “有趣......”

  “连吕布都看破袁绍借刀 ** 之策,不知袁隗......可曾醒悟?”

  家族内部的权谋交锋竟如此阴险!

  不惜一切代价也要达成目的。

  "袁本初,当真心狠手辣!"

  程昱不禁感慨道。

  扪心自问虽也果断,但较之袁绍仍略逊三分。

  至少,他绝不会对亲族下此毒手。

  "确实如此!"

  郭嘉闻言连连称是:"此举当真令袁本初声势大涨!日后必成大器!"

  "以袁公路之能,绝非其兄对手;"

  "届时袁氏势力必将 ** ,其中菁英多半会北上依附袁本初!"

  "于我等倒是意外之喜。"

  "既分化削弱了袁氏力量,对日后逐鹿中原大为有利。"

  袁本初这步棋着实高明。

  硬是从庶出无继之身,跃居家主之位。

  堪称权谋大家。

  "确是如此!"

  荀攸亦颔首叹息:"谁能想到显赫如袁氏,竟会落得这般下场!"

  "袁隗、袁基实在愚钝,竟毫无察觉与防备?"

  "为何偏要滞留洛阳?"

  "当真以为董卓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诛杀士族?"

  "何其天真。"

  "始终未能认清董卓其人,可悲可叹!"

  程昱捋须道:"说不定真是气运反噬惑乱心智所致!"

  荀攸、郭嘉等人闻言一怔:"确有道理,主公以为如何?"

  未等苏烨答话,田丰先开口道:"依我看,袁氏固有的士族傲慢方是取祸之道;"

  “他们若稍知收敛,也不至于狂妄至极,竟以为一个敢率兵攻占都城、敢行废立之事、夜宿禁宫、目无王法的枭雄,会因顾忌袁氏门第与士族间那点不成文的规矩而不敢动他们。”

  “自寻死路罢了。”

  袁氏一族傲慢无礼早已人尽皆知,

  这般行事倒也符合他们的做派。

  落得如此下场也是咎由自取。

  “诸位言之有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