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三国:貂蝉的榻上夫君》

  苏烨微微颔首道:“两方面原因皆有。气运反噬不过是引子,根子还在袁隗等人自身——”

  “正如前些年病亡的袁逢,”

  “若他体质强健些,纵使遭逢气运反噬与诅咒,也未必会丧命。”

  “更何况因**驾崩,董卓先行废立,又夜宿宫闱,最终**何太后与弘农王刘辩,致使汉室气运接连受损,”

  “对袁氏的气运反噬与诅咒威力已大减。”

  “此消彼长间,袁氏气运反倒大涨,”

  “本不该造成如此严重后果;”

  “可见主因仍在袁隗等人自身,气运反噬不过是火上浇油罢了。”

  “果然如此!”

  郭嘉等人闻言皆是摇头唏嘘。

  此时荀攸进言道:“主公!既然董卓有意任命您为荆州牧,我们须早作谋划!”

  荀攸继续道:“以董卓心性,必会大张旗鼓宣扬此事,意在挑动主公与袁术之争,使我等与袁术、孙坚相互攻伐。”

  “如此既能泄愤,又可牵制我军,令我等无暇顾及讨董联盟之事。”

  李严忍不住插言:“可主公当下并无收取南阳之意。”

  荀攸微微一笑,摇头道:"可袁术并不知晓此事,也未必肯信。"

  "何况我军早已驻守新野、邓县两地,与袁术军对峙近月。"

  "这般情势下,袁术极可能抢先发难。"

  "不可不防!"

  李严闻言恍然:"确是如此!"

  这般行事,正合那袁术的作风。

  "不知公达有何良策?"

  苏烨随即问道。

  荀攸不假思索道:"我以为南阳驻军宜按兵不动,静候袁术来攻;"

  "待其来犯时,再以雷霆之势给予重创;"

  "继而与之议和,言明暂不图谋南阳之意!"

  "可与之约定,待诸侯会盟讨董之后,再议南阳归属。"

  "想来袁术经此一败,只要不是蠢人,定会应允。"

  若不应允,打到其屈服便是。

  只不过如此恐将延误会盟之期。

  荀攸深知主公的谋划。

  虽说主公对讨董并无兴趣,

  但对洛阳数百万百姓却是志在必得。

  务必参与会盟,趁机迁走部分人口。

  毕竟欲成霸业,人口最为关键。

  "附议!"

  田丰此时也出言赞同:"目前尚不宜与袁术彻底决裂,以免遭人非议,说我们不顾大局,与董卓暗中勾结,有损主公声名!"

  此事极可能发生。

  他相信袁绍等人定会把握一切机会中伤主公。

  "善。"

  苏烨点头道:"便依公达之策行事。眼下正需时间消化各郡。"

  "我即刻传令黄忠、典韦,命其严阵以待;"

  朝廷诏令下达后,苏烨命张合率骁骑营出征,自己则亲率亲卫营前往助阵,准备与袁术一较高下。

  细算起来,他与袁术已有数年未见。

  上次会面,还是在迎娶荀采之时。

  苏烨暗自庆幸邻近的是袁术而非袁绍,毕竟后者更难对付。

  三日后,朝廷使者抵达南郡江陵,宣读圣旨。

  苏烨正式就任荆州牧一职。

  因董卓故意拖延行程并大肆宣扬,袁术提前一日便得知了这一消息。

  他本想截杀使者,却未能寻获踪迹,最终只得作罢。

  毕竟,他也明白此举于事无补。

  "董卓老贼,存心与孤作对!"

  "袁本初举兵讨贼,他不去寻袁绍晦气,反倒来针对孤?孤尚未对其出手,他倒先发制人!"

  袁术怒不可遏,拍案而起。

  阎象、纪灵闻言,相视无语。

  二人心想:主公与袁绍同出一脉,袁氏此番设计董卓,连老太爷都下了大狱,主公岂能独善其身?

  既享袁氏荣华,又岂能避开祸事?

  天下哪有这般便宜?

  "主公,苏烨既得荆州牧之位,必不会安分。为防其进犯南阳,末将 ** 主动出击——"

  "至少要先将其在南阳的驻军据点击溃,斩断其爪牙;"

  "否则他们随时可能威胁我军,干扰日后进军洛阳之大计。"

  纪灵上前一步,抱拳请战。

  袁术闻言,眉宇间闪过一丝忧虑:"可苏烨在新野的铉钾军与铉珷营战力惊人,前番交锋已见识过其威势,实在难以匹敌!即便依仗人数优势取胜,我军伤亡必定惨重,这岂不是得不偿失?"

  "不如与苏烨坦诚相商,说明此乃董卓奸计,请他顾全大局?毕竟我们曾为挚友,先前的小矛盾也未彻底决裂。他既未阻我接管南阳,亦无交战之意,想必仍念旧情,不会与我兵戎相见吧?"

  阎象与纪灵听着主公这番天真言论,不禁相视苦笑。

  阎象扶额叹道:"主公明鉴!区区旧谊怎能与切身利益相提并论?当初苏烨未加干涉,只因他身为南郡太守,既无立场阻拦,更无理由夺取南阳。然今时不同往日——"

  "如今他贵为荆州牧,名正言顺统辖全境,自然要索回南阳治权!时移世易,岂能同日而语?"

  纪灵沉声附和:"末将以为,此战在所难免!"

  袁术紧攥拳头:"当真非战不可?可有胜算?"

  "纵无胜算也要战!"纪灵铿锵有力道,"至少表明主公誓不妥协之心。莫非...主公愿拱手相让南阳?若真如此,就当末将未曾进言!"

  "荒唐!"袁术勃然变色,"我袁氏为谋南阳耗尽心血,这些时日投入钱粮人力无数,岂能轻言放弃?绝无可能!"

  "但我不能认输!"

  "一旦输了,我们就彻底完了!"

  "你们有什么对策?"

  说实话,他此刻实在不愿与苏烨兵戎相见。

  无论胜负都得不偿失。

  各路诸侯正值扩张势力的关键时期,若此时与苏烨决战。

  即便取胜,以苏烨军队的骁勇,自己也必将元气大伤,远远落后于其他诸侯。

  特别是那个该死的袁绍。

  倘若战败,后果更是不堪设想。

  不仅损兵折将,恐怕连南阳基业都要葬送。

  这笔买卖怎么算都亏。

  "这个......"

  阎象和纪灵一时语塞。

  纪灵毫无对策,也没有取胜把握。

  倒是阎象沉吟片刻说道:"主公,倒也不是全无办法。"

  "我们完全可以边打边谈。"

  "嗯?"

  袁术一脸茫然:"什么叫边打边谈?你有话直说,拐什么弯子?我根本听不懂!"

  他最讨厌这些文人故弄玄虚。

  烦死了!

  故意说得云山雾罩显得自己高明,就爽了是吧?

  阎象脸色微变,暗自叹息:"主公啊,您就算听不懂也该端着点啊。身为主公怎能如此直言不讳?"

  "半点威严都不留,日后何以服众?"

  好在他们二人都忠心耿耿,现场也没有外人。

  否则这番话传出去,袁术的名声可就毁了。

  谁会效忠一个毫无城府的主公?

  阎象赶忙解释:"回主公,边打边谈的意思是先与苏烨交战......"

  标题:

  ---

  **军事会议上的战略部署**

  “实力展现才是关键,不在乎小胜小败!”

  “让苏烨将军明白,即便他们能胜,也将元气大伤。”

  “借此机会,我们便可顺势提出和谈。”

  “届时,我随主公亲自与苏烨将军会面。”

  “以‘讨董救天子’的大义施压,迫使他暂时休战,将重心转向讨董。”

  “双方争议,留待讨董结束后再议。”

  “如此,既能争取发展时间,又能稳固我们在南阳的根基。”

  “待讨董落幕,局势必然截然不同。”

  “或许那时,我们已有实力彻底击溃苏烨,甚至一举拿下荆州!”

  “当然,若能先胜一仗更佳,这将为后续谈判增添筹码。”

  “主动权,必须牢牢握在我们手中。”

  阎象言毕,静候袁术决策。

  **袁术的回应**

  “原来如此!”袁术恍然大悟,“早这么解释,我岂会不解?”

  他无视阎象抽搐的嘴角,挥手道:“就按阎象之计行事!”

  “纪灵,你率主力与苏烨交战,以一日为限,无论胜负,必须撤军停战。”

  “之后,我再发出和谈邀请,明白吗?”

  **众人的反应**

  见袁术终于恢复理智,阎象如释重负。

  ——主公这一日之限,倒是神来之笔。

  纪灵抱拳领命:“遵命!”

  袁术补充道:“此战带上孙坚,命他为先锋。”

  “这人别的先不提,打仗确实很厉害。”

  “让他打头阵正合适。”

  袁术又添了一句。

  他怎么可能让孙坚闲着吃白饭?

  “属下明白!”

  纪灵巴不得让孙坚去啃苏烨这块硬骨头。

  真要拼起来,折损的也是孙坚的人马。

  正合他意!

  当天,纪灵就调集了袁术在南阳的三万精锐,留两万新兵守宛城,带着孙坚及其部众直扑新野。

  暗卫在南阳的耳目何其灵通?

  袁术军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

  敌军刚有动静,暗卫就用信鸽将情报火速传往新野驻军和江陵的苏烨处。

  苏烨接到军报时,刚接完朝廷使者的任命,正式成为荆州牧。

  他立即召集江陵城的文武官员:“袁术已派纪灵、孙坚率五万大军攻向新野;”

  “军情紧急!张合、许褚,你们即刻整顿骁骑营和亲卫营,我们马上出发,全速驰援新野。”

  “遵命!”

  张合和许褚肃然领命,匆匆离席整军。

  苏烨接着部署:“既受朝廷敕封为荆州牧,当尽快平定全境;”

  “子龙!”

  “末将在!”

  “命你率青龙营六千将士,以夏侯兰、甘宁、魏延为副将,火速攻取武陵、零陵二郡;”

  “配合戏志才、田元皓接管郡县政务,务必维持两郡稳定,可有把握?”

  “末将誓死完成任务!”

  赵云振奋接令。

  众将齐声应和:“定不辱命!”

  夏侯兰、甘宁与魏延三人同时上前接令。

  苏烨微微颔首,目光转向高顺和黄盖,下令道:“伯平!公覆!命你二人率领两千陷阵营与八千江陵水师,协同作战,速取长沙、江夏二郡。随后与子龙合兵攻占桂阳,并协助志才、元皓顺利接管各郡政务,可清楚?”

  “遵命!”高顺、黄盖齐声应命。

  苏烨复又点名:“蔡瑁、周泰、蒋钦暂归黄盖调遣,苏战配属高顺麾下。你等需谨记——多看、多学、多听,不得懈怠!”

  四人激动出列,高声领命。此刻他们心中燃起希望,终于有机会建功抵债了。

  ——包括苏战。这三弟同样背负着功勋赤字,这是苏烨刻意为之。纵然血脉至亲,他也绝不无偿供给,仅给予兑换权限上的便利。允许他们超额赊欠功勋,享受霸者级优惠,却迫使他们时刻保持奋进。

  他深知,唯有压力方能催生蜕变。三个弟弟天赋不俗,必当严加锤炼,目标直指超越曹氏宗族将领——曹仁、夏侯惇之流!

  最后,苏烨看向戏志才等谋臣:“公达、志才、元皓,荆南四郡及江夏的官员委派、民政 ** ,由你全权统筹。正方需全力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