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两座火药工坊已经正式生产了,每天的子弹还有炮弹正在大量产出,产能提高了五成。”奚怀之拿着报告对着顾临渊说道。
“好,下个月解除军队武器训练的限制,还有,弹药生产任何环节都要仔细,目前产能还有些不足,你这边跟进一下。
如果兵工厂要扩充机床或者加大火药工厂建设,这个你提一份报告给我,我会审核,现在产能不足以应对大战。”
顾临渊对奚怀之说道。
“是,侯爷。”
顾临渊知道再过不久,大明王朝就要崩塌,留给顾临渊的时间不多了,以现在子弹还有炮弹的产能,不足以威慑所有势力。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是十一月底,马上十二月,最多五个月时间,神州陆沉。
顾临渊要抓紧时间尽可能的武装自己,扩大需求,现在有了郑芝龙的商船可以调用,基础资源上算是不会缺,也可以说算是雪中送炭的一部分。
当然,如果郑芝龙在海上切断顾临渊的航线,也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损失,事后顾临渊必然狠烈报复,不过现在郑芝龙没有那么傻,这时候能和顾临渊交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并且已经把自己的长子郑森送到顾临渊面前学习,就表明了其支持顾临渊的态度。
在十二月初的时候,顾临渊接到方海的来信,郑家在船队上给了李家极大的照顾,甚至帮忙建造商船。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信中还写了李家的李老头死了。
顾临渊想到李老头,可以说这个人倒是有趣,也是第一批投靠顾临渊的人,所以顾临渊当初和孔家对垒的时候就安排了李家前去广东那边,做好退路。
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李老头就坚持不住,倒在了南方。
顾临渊又接着看下去,似乎是得到了郑芝龙的支持,现在李家现任掌舵人是李家老大李乘风并且隐隐有些脱离管控。
方海不清楚郑芝龙和顾临渊之间最近的联系,所以认为李家得到了郑芝龙的支持,李乘风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件事。
得到郑芝龙的支持,李乘风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现在的李家占据了湛江大片土地,但是处处受限,因为方海掌握了湛江所有的武装力量。
哪怕李老头亲自交代一定不要有异心,李老头知道顾临渊这种心思深沉的人永远都会有后手,所以到了湛江后也是遵循顾临渊的意志行事,不敢有任何逾越。
此时湛江县令府衙,李乘风刚刚办完自家老爹的丧事,就接任了李家的大权,现在的李乘风意气风发。
大明内乱,湛江的新任县令暂时还没有回复,李乘风在李老头去世的时候就贿赂当地府衙,现在李乘风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县令。
而且最近又和郑家搭上关系,现在李乘风想不开心都不行,唯一的难点就是方海率领的万余城卫军。
之前李老头在任县令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和方海商量,现在李乘风接任了县令,自然想要独揽大权。
而且这白糖每年带来的收益有百万两,大头几乎都被城卫军拿走培养士卒,现在军队的指挥权都在方海那里,这让李乘风甚是恼火。
堂堂县令竟然指挥不了城卫军,这简直就是笑话。
“老二,最近白糖的利润我们需要变更一下,现在县衙里到处都要用钱,我们需要和方守备说一下,你这有时间送一份请柬到方守备那里一趟。”
李乘风自然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方海闹掰的时候,于是吩咐自己的二弟李想前去送上请柬,表达最基本的尊重。
李家的李想和顾临渊的前骑兵旅旅长虽然同名,但是却是不同的人生,一个是李家的嫡系老二,一个是安河村的村民,自然不同。
李想问了一句:“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好?老爷子生前就告诫我们不要背叛侯爷,这么做是不是不合适?”
李乘风和顾临渊没怎么见过面,当初让其拱手相让三艘海船的时候是因为有李老头在上面压制,李乘风再不愿意也必须同意,毕竟这三艘海船是李老头打下来的。
而且当初离开海州的时候,海州发展没有没现在这么快,而且湛江距离海州足有两千多里的直线距离,他顾临渊手再长,能伸到湛江不成?
这也是李乘风为何有自立门户的心思,他现在不想依靠顾临渊,想要自行发展壮大,按照大明现在的混乱,如果有了自己的士兵,未尝不能在后来封王拜将。
“不用多想,城卫军现在的训练资源都是由我们李家提供的,如果方海不同意,那么我们消减他们的开支,理由也十分简单,因为战乱,商贸受到影响。
到时候我们用这笔钱积攒我们自己的势力,到时候不需要再依赖他人。”李乘风早就想好了对策。
李想见说不过自家的大哥,便只能同意,李想可是当初随同李老爷子见过顾临渊,并且也和其打过交道,他知道顾临渊不简单,但是现在李家的掌舵人是李乘风。
方海在接到李家的请帖,第一时间就猜出了对方的目的。
李老头走了之后,李乘风自然不甘心李家的财富就这么被城卫军拿走。
李乘风似乎忘了,这白糖的制作方式还是顾临渊提供的,可以说李家已经借此赚了不少,并且依靠钱财顺利的接任了李老头的县令职位。
现在看来,李乘风似乎忘乎所以,打算独立出来了。
没有城卫军在暗中保驾护航,他李家的白糖生意如何做的下去,刚来的时候这里鱼龙混杂,盗匪横行,没有城卫军,李家能否活下去还未可知。
现在李老头不在了,内心膨胀的野心也得到了放大,现在看来,当初顾临渊让方海过来配合并且监视李家的举措十分高明。
“通知下去,今晚我会准时赴宴。”方海对着李想说道。
他方海倒想看看李乘风能出什么难题。
“好,下个月解除军队武器训练的限制,还有,弹药生产任何环节都要仔细,目前产能还有些不足,你这边跟进一下。
如果兵工厂要扩充机床或者加大火药工厂建设,这个你提一份报告给我,我会审核,现在产能不足以应对大战。”
顾临渊对奚怀之说道。
“是,侯爷。”
顾临渊知道再过不久,大明王朝就要崩塌,留给顾临渊的时间不多了,以现在子弹还有炮弹的产能,不足以威慑所有势力。
按照时间推算,现在是十一月底,马上十二月,最多五个月时间,神州陆沉。
顾临渊要抓紧时间尽可能的武装自己,扩大需求,现在有了郑芝龙的商船可以调用,基础资源上算是不会缺,也可以说算是雪中送炭的一部分。
当然,如果郑芝龙在海上切断顾临渊的航线,也会给其带来巨大的损失,事后顾临渊必然狠烈报复,不过现在郑芝龙没有那么傻,这时候能和顾临渊交好,自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并且已经把自己的长子郑森送到顾临渊面前学习,就表明了其支持顾临渊的态度。
在十二月初的时候,顾临渊接到方海的来信,郑家在船队上给了李家极大的照顾,甚至帮忙建造商船。
如果仅仅是如此也就罢了,信中还写了李家的李老头死了。
顾临渊想到李老头,可以说这个人倒是有趣,也是第一批投靠顾临渊的人,所以顾临渊当初和孔家对垒的时候就安排了李家前去广东那边,做好退路。
没想到仅仅几年时间,李老头就坚持不住,倒在了南方。
顾临渊又接着看下去,似乎是得到了郑芝龙的支持,现在李家现任掌舵人是李家老大李乘风并且隐隐有些脱离管控。
方海不清楚郑芝龙和顾临渊之间最近的联系,所以认为李家得到了郑芝龙的支持,李乘风自然也就不知道这件事。
得到郑芝龙的支持,李乘风确实有些得意忘形了,现在的李家占据了湛江大片土地,但是处处受限,因为方海掌握了湛江所有的武装力量。
哪怕李老头亲自交代一定不要有异心,李老头知道顾临渊这种心思深沉的人永远都会有后手,所以到了湛江后也是遵循顾临渊的意志行事,不敢有任何逾越。
此时湛江县令府衙,李乘风刚刚办完自家老爹的丧事,就接任了李家的大权,现在的李乘风意气风发。
大明内乱,湛江的新任县令暂时还没有回复,李乘风在李老头去世的时候就贿赂当地府衙,现在李乘风也算是名正言顺的县令。
而且最近又和郑家搭上关系,现在李乘风想不开心都不行,唯一的难点就是方海率领的万余城卫军。
之前李老头在任县令的时候,做什么事情都会和方海商量,现在李乘风接任了县令,自然想要独揽大权。
而且这白糖每年带来的收益有百万两,大头几乎都被城卫军拿走培养士卒,现在军队的指挥权都在方海那里,这让李乘风甚是恼火。
堂堂县令竟然指挥不了城卫军,这简直就是笑话。
“老二,最近白糖的利润我们需要变更一下,现在县衙里到处都要用钱,我们需要和方守备说一下,你这有时间送一份请柬到方守备那里一趟。”
李乘风自然知道现在还不是和方海闹掰的时候,于是吩咐自己的二弟李想前去送上请柬,表达最基本的尊重。
李家的李想和顾临渊的前骑兵旅旅长虽然同名,但是却是不同的人生,一个是李家的嫡系老二,一个是安河村的村民,自然不同。
李想问了一句:“大哥,这么做是不是有些不好?老爷子生前就告诫我们不要背叛侯爷,这么做是不是不合适?”
李乘风和顾临渊没怎么见过面,当初让其拱手相让三艘海船的时候是因为有李老头在上面压制,李乘风再不愿意也必须同意,毕竟这三艘海船是李老头打下来的。
而且当初离开海州的时候,海州发展没有没现在这么快,而且湛江距离海州足有两千多里的直线距离,他顾临渊手再长,能伸到湛江不成?
这也是李乘风为何有自立门户的心思,他现在不想依靠顾临渊,想要自行发展壮大,按照大明现在的混乱,如果有了自己的士兵,未尝不能在后来封王拜将。
“不用多想,城卫军现在的训练资源都是由我们李家提供的,如果方海不同意,那么我们消减他们的开支,理由也十分简单,因为战乱,商贸受到影响。
到时候我们用这笔钱积攒我们自己的势力,到时候不需要再依赖他人。”李乘风早就想好了对策。
李想见说不过自家的大哥,便只能同意,李想可是当初随同李老爷子见过顾临渊,并且也和其打过交道,他知道顾临渊不简单,但是现在李家的掌舵人是李乘风。
方海在接到李家的请帖,第一时间就猜出了对方的目的。
李老头走了之后,李乘风自然不甘心李家的财富就这么被城卫军拿走。
李乘风似乎忘了,这白糖的制作方式还是顾临渊提供的,可以说李家已经借此赚了不少,并且依靠钱财顺利的接任了李老头的县令职位。
现在看来,李乘风似乎忘乎所以,打算独立出来了。
没有城卫军在暗中保驾护航,他李家的白糖生意如何做的下去,刚来的时候这里鱼龙混杂,盗匪横行,没有城卫军,李家能否活下去还未可知。
现在李老头不在了,内心膨胀的野心也得到了放大,现在看来,当初顾临渊让方海过来配合并且监视李家的举措十分高明。
“通知下去,今晚我会准时赴宴。”方海对着李想说道。
他方海倒想看看李乘风能出什么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