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您……”郑森用惊讶的眼神看着自己的父亲,来的时候可没有这说法,刚想要问出口,被郑芝龙的眼神打断。
顾临渊也是十分好奇,郑芝龙为何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自己,郑芝龙现在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况且,按照正常路线发展,这时候的郑森,应该在明年就去了南方求学。
也就是崇祯十七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
这时候突然改变了主意,让其跟随自己的,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心中虽然有些猜测,但是仍有些不解。
“侯爷,森儿如果跟随您,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另外我郑家的商队也可以随时听您的调遣。”郑芝龙说道。
如果说没有来到海州,郑芝龙还不曾有过这种想法,到了海州之后,突然间就想到了如果自家的孩子跟随顾临渊,必然得到极大的发展,本来打算把郑森带到南方求学的想法瞬间搁置。
尤其是刚刚的沟通,郑芝龙对于顾临渊的钦佩无法言表,他郑芝龙从未如此钦佩一个人,但是顾临渊就是那第一个,一个人把辖区发展的如此繁华。
仅仅是从船上到侯府的路上,所见所闻都给了郑芝龙极大的心里震撼,比李岩的震撼还要深刻。
这也是郑芝龙迫切的希望能让郑森跟在顾临渊身边的原因。
顾临渊则是十分欣喜,本来还打算想着如何留住郑森,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开口,这以后培养好了,海军统帅将不会愁了。
这郑森也算是顾临渊来到这明末第一个有名的人物,但是表面上顾临渊不动声色的说道:“郑同知,这个自无不可,但是不知郑森是否愿意?”
郑芝龙看向郑森,示意其答应,郑森虽然崇拜顾临渊,但是留在这里,郑森还拿不定主意,看向自己的父亲后,最后说道:“侯爷,我愿意留下。”
“好,这样,你们先在海州待些日子,等熟悉的差不多的时候,郑森,你再来侯府。”顾临渊说道。
顾临渊让其父子转转海州的目的并不简单,对于郑芝龙而言,他本身就是海盗头子,他不会在海州久留,顾临渊为的是郑森。
直面海州发展的冲击,并且深入了解海州的执政理念后,他才会放下对大明的眷恋,真心的跟随自己。
“多谢侯爷。”郑芝龙开口谢过顾临渊,之后双方又聊了一些家常,郑芝龙带着郑森辞别了顾临渊。
“森儿,你是否好奇为何我非要让你留在海州吗?”郑芝龙和郑森走出侯府后,看到郑森疑惑的表情开口说道。
“是有那么一点点。”郑森如实回答道。
“森儿,这么久,你也清楚现在朝堂的局势,可以说乱中有乱,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为家族考虑,但是现在的大明已经经不起如此折腾。
各地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朝堂也无力管辖,自孙传庭逝去,大明最后的支柱也崩塌了,为父今日来此拜见镇安侯,也是为了以后谋一个出路。
这镇安侯不似表面那么简单,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创下这海晏河清的辖区,他有自己的目标,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况且我猜测现在的郑家产业,这位侯爷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总感觉这侯爷藏着其他的心思。
森儿,你这次跟在侯爷身边好好学。”
郑芝龙不愧为执掌沿海海商的头头,猜中了顾临渊的一些想法。
顾临渊确实不在乎郑芝龙的千余艘海船,也不怕任何人在沿海霍乱,仅仅是海州的岸防炮,就足以让所有木质帆船不敢靠近沿海四里之内。
更何况还有隐藏的大杀器,榴弹炮,这可是射程足有三公里,对一切木质帆船可以造成极大伤害。
在顾临渊眼中,钢铁打造的蒸汽动力船只才是最基础的,现在就等第一艘验证战舰出来,后续就可以扩大造船厂的规模,那时候才是顾临渊征伐全球的依赖。
“是,父亲,孩儿明白。”郑森回道。
“好了,侯爷让我们参观一下辖区,那我们就好好体会。”郑芝龙带着郑森开始实地考察。
三天后,郑芝龙带着复杂的神色登上了离开的船只,这三天时间给郑芝龙父子二人带来的震撼远不是可以口述的。
那可以掌握雷电的方式,长明的路灯,热闹的街角,还有那大酒店等,太多的东西迷乱了这位大明最大的海盗兼海商的头子。
那免费的小学教育体系,每年都可以给顾临渊带来海量的人才储备,各种军事院校,政治培养学院,这些都是顾临渊统治的基础,现在的郑芝龙明白了顾临渊的心思。
此时的郑芝龙对于顾临渊的感觉就是恐惧,深深的恐惧,结合着情报才发现这个人的深沉心思与对待敌人的狠辣无情,似乎他有着一个固定的目标,沿路谁阻碍,谁死!
郑芝龙在参观的时候,生出了一种留下来的心思,最终摒弃了这个想法,如果留下来,那么他郑芝龙创建的硕大家业就会沦为海州的富商。
郑芝龙不甘心如此,踏上离别的船只,神情复杂的看着这座城市。
郑森站在码头目送着自己的父亲离去,而后来到了侯府。
“你父亲走了?这样,郑森,你先去军事学院进行军事培训半年,之后我会把你调到海州水师那边,有没有问题?”顾临渊看到郑森自己过来,开口问道。
也没有询问这些日子他的感受,顾临渊相信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看到了海州情况,心中的想法基本一致。
“侯爷,家父已经离开,我遵循侯爷的安排。”郑森开口说道。
“好,现在军事学院已经开学了一段时间,你进去之后前期可能要辛苦一些,正常军事学院是要两到四年,所以你会很累,半年时间或者一年时间,我要你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不知道你能否做到?”顾临渊可以说对郑森有着极高的期许。
“侯爷,我可以的!”郑森郑重的说道。
“好,另外你可以把你媳妇也接到海州来生活。”顾临渊可是知道在崇祯十四年,郑森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多谢侯爷!”郑森说道。
“毛瑾,带郑森先去军事学院报到。”顾临渊对着警卫员毛瑾说道。
“是,侯爷。”
顾临渊也是十分好奇,郑芝龙为何把自己的儿子托付给自己,郑芝龙现在的日子过得还可以,况且,按照正常路线发展,这时候的郑森,应该在明年就去了南方求学。
也就是崇祯十七年,郑成功进入南京国子监深造,郑芝龙为儿子聘请教师教他读书,师从江浙名儒钱谦益。
这时候突然改变了主意,让其跟随自己的,这么做的意义是什么?心中虽然有些猜测,但是仍有些不解。
“侯爷,森儿如果跟随您,可以得到极大的发展,另外我郑家的商队也可以随时听您的调遣。”郑芝龙说道。
如果说没有来到海州,郑芝龙还不曾有过这种想法,到了海州之后,突然间就想到了如果自家的孩子跟随顾临渊,必然得到极大的发展,本来打算把郑森带到南方求学的想法瞬间搁置。
尤其是刚刚的沟通,郑芝龙对于顾临渊的钦佩无法言表,他郑芝龙从未如此钦佩一个人,但是顾临渊就是那第一个,一个人把辖区发展的如此繁华。
仅仅是从船上到侯府的路上,所见所闻都给了郑芝龙极大的心里震撼,比李岩的震撼还要深刻。
这也是郑芝龙迫切的希望能让郑森跟在顾临渊身边的原因。
顾临渊则是十分欣喜,本来还打算想着如何留住郑森,没想到对方竟然主动开口,这以后培养好了,海军统帅将不会愁了。
这郑森也算是顾临渊来到这明末第一个有名的人物,但是表面上顾临渊不动声色的说道:“郑同知,这个自无不可,但是不知郑森是否愿意?”
郑芝龙看向郑森,示意其答应,郑森虽然崇拜顾临渊,但是留在这里,郑森还拿不定主意,看向自己的父亲后,最后说道:“侯爷,我愿意留下。”
“好,这样,你们先在海州待些日子,等熟悉的差不多的时候,郑森,你再来侯府。”顾临渊说道。
顾临渊让其父子转转海州的目的并不简单,对于郑芝龙而言,他本身就是海盗头子,他不会在海州久留,顾临渊为的是郑森。
直面海州发展的冲击,并且深入了解海州的执政理念后,他才会放下对大明的眷恋,真心的跟随自己。
“多谢侯爷。”郑芝龙开口谢过顾临渊,之后双方又聊了一些家常,郑芝龙带着郑森辞别了顾临渊。
“森儿,你是否好奇为何我非要让你留在海州吗?”郑芝龙和郑森走出侯府后,看到郑森疑惑的表情开口说道。
“是有那么一点点。”郑森如实回答道。
“森儿,这么久,你也清楚现在朝堂的局势,可以说乱中有乱,每个人都在为自己,为家族考虑,但是现在的大明已经经不起如此折腾。
各地的起义军如雨后春笋一般,朝堂也无力管辖,自孙传庭逝去,大明最后的支柱也崩塌了,为父今日来此拜见镇安侯,也是为了以后谋一个出路。
这镇安侯不似表面那么简单,以二十多岁的年纪,创下这海晏河清的辖区,他有自己的目标,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况且我猜测现在的郑家产业,这位侯爷并没有太大的需求,总感觉这侯爷藏着其他的心思。
森儿,你这次跟在侯爷身边好好学。”
郑芝龙不愧为执掌沿海海商的头头,猜中了顾临渊的一些想法。
顾临渊确实不在乎郑芝龙的千余艘海船,也不怕任何人在沿海霍乱,仅仅是海州的岸防炮,就足以让所有木质帆船不敢靠近沿海四里之内。
更何况还有隐藏的大杀器,榴弹炮,这可是射程足有三公里,对一切木质帆船可以造成极大伤害。
在顾临渊眼中,钢铁打造的蒸汽动力船只才是最基础的,现在就等第一艘验证战舰出来,后续就可以扩大造船厂的规模,那时候才是顾临渊征伐全球的依赖。
“是,父亲,孩儿明白。”郑森回道。
“好了,侯爷让我们参观一下辖区,那我们就好好体会。”郑芝龙带着郑森开始实地考察。
三天后,郑芝龙带着复杂的神色登上了离开的船只,这三天时间给郑芝龙父子二人带来的震撼远不是可以口述的。
那可以掌握雷电的方式,长明的路灯,热闹的街角,还有那大酒店等,太多的东西迷乱了这位大明最大的海盗兼海商的头子。
那免费的小学教育体系,每年都可以给顾临渊带来海量的人才储备,各种军事院校,政治培养学院,这些都是顾临渊统治的基础,现在的郑芝龙明白了顾临渊的心思。
此时的郑芝龙对于顾临渊的感觉就是恐惧,深深的恐惧,结合着情报才发现这个人的深沉心思与对待敌人的狠辣无情,似乎他有着一个固定的目标,沿路谁阻碍,谁死!
郑芝龙在参观的时候,生出了一种留下来的心思,最终摒弃了这个想法,如果留下来,那么他郑芝龙创建的硕大家业就会沦为海州的富商。
郑芝龙不甘心如此,踏上离别的船只,神情复杂的看着这座城市。
郑森站在码头目送着自己的父亲离去,而后来到了侯府。
“你父亲走了?这样,郑森,你先去军事学院进行军事培训半年,之后我会把你调到海州水师那边,有没有问题?”顾临渊看到郑森自己过来,开口问道。
也没有询问这些日子他的感受,顾临渊相信这个时代的任何人看到了海州情况,心中的想法基本一致。
“侯爷,家父已经离开,我遵循侯爷的安排。”郑森开口说道。
“好,现在军事学院已经开学了一段时间,你进去之后前期可能要辛苦一些,正常军事学院是要两到四年,所以你会很累,半年时间或者一年时间,我要你作为优秀毕业生毕业,不知道你能否做到?”顾临渊可以说对郑森有着极高的期许。
“侯爷,我可以的!”郑森郑重的说道。
“好,另外你可以把你媳妇也接到海州来生活。”顾临渊可是知道在崇祯十四年,郑森迎娶福建泉州惠安进士礼部侍郎董飏先侄女。
“多谢侯爷!”郑森说道。
“毛瑾,带郑森先去军事学院报到。”顾临渊对着警卫员毛瑾说道。
“是,侯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