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明修栈道-《穿越摆脱苦情剧情》

  新加坡河畔的秦氏商行总部,近日挂上了一块崭新的鎏金牌匾。清晨的阳光洒在\"南洋秦氏贸易总公司\"几个大字上,折射出耀眼的金光。秦凌站在三楼办公室的落地窗前,俯瞰着码头繁忙的景象。

  \"少爷,\"陈掌柜捧着账本进来,\"上个月橡胶出口量增加了三成,锡矿生意也谈妥了。\"

  秦凌转身,目光扫过墙上巨大的南洋地图。上面新标注了十几条贸易线路,从马六甲一直延伸到暹罗湾。

  \"澳门何家那边联系得如何?\"他问道,指尖在珠江口的位置轻轻一点。

  \"何先生很感兴趣,\"陈掌柜压低声音,\"愿意用他们的船队帮我们运输'特殊货物'。\"

  秦凌点点头。他知道所谓的\"特殊货物\"是什么——那些伪装成橡胶、锡矿的精密仪器和设备零件,正通过这条新开辟的通道,源源不断运往内地。

  周五的傍晚,新加坡最豪华的莱佛士酒店宴会厅里,正在举行一场特殊的聚会。南洋各地的华人商会代表济济一堂,秦凌作为新任会长主持这场盛会。

  \"诸位前辈,\"秦凌举杯致辞,\"今日相聚,不仅为生意,更为桑梓。祖国百废待兴,正是我辈报效之时。\"

  台下,七十高龄的槟城橡胶大王林老先生颤巍巍起身:\"秦会长说得对!我林家愿捐建三所小学,就在闽南老家。\"

  紧接着,马六甲船运巨子陈家声表态:\"我的船队可以免费运送教学器材。\"

  秦凌微笑颔首,心中却明白这只是表面文章。真正的重头戏在会后——在小会议室里,五位核心会员将商讨如何将精密机床伪装成普通货物运输。

  周一清晨,秦凌亲自到码头监督一批\"橡胶加工设备\"的装船。这些庞大的木箱外面贴着\"新加坡制造\"的标签,里面却装着来自德国的精密机床。

  \"小心点!\"工头大声吆喝着,\"这批货要运往香港,都是精密仪器!\"

  秦凌与船长交换了一个眼神。这位广东籍的船长是地下党员,他的船上藏着特殊的暗舱,专门用来运送违禁物品。

  \"秦先生放心,\"船长用粤语低声道,\"老规矩,到公海就转暗舱。\"

  就在这时,海关官员突然到来:\"例行检查,开箱!\"

  秦凌面不改色,示意工人打开木箱。里面确实是橡胶加工设备——只不过是最新式的,其精度完全能达到军工厂的要求。

  \"都是普通机械设备,\"秦凌笑着递上雪茄,\"要不要试试?\"

  官员摆摆手,在清单上盖了章。他们不知道,真正的\"货物\"早就通过小船转运走了。

  深夜的私人俱乐部里,秦凌正在与几位关键人物密谈。柔和的爵士乐掩盖了他们的谈话声。

  \"这是最新的清单,\"秦凌将微缩胶片递给澳门何家的代表,\"需要走澳门的渠道。\"

  何先生仔细查看后点头:\"可以混在葡萄牙的货轮里。不过最近查得严,要加三成费用。\"

  \"钱不是问题,\"秦凌爽快答应,\"但要确保安全。\"

  这时,一位穿着考究的英国商人加入谈话。表面上是怡和洋行的经理,实际是我党在香港的地下联络员。

  \"伦敦那边有新消息,\"他低声说,\"可以搞到一批航空发动机,但要走印度支那线路。\"

  秦凌立即在脑中盘算路线。这条线要经过法属殖民地,风险很大,但值得一试。

  一个月后,秦凌的办公室挂上了新的联络图。上面用不同颜色的丝线标注着各条秘密运输通道:红色代表最安全的线路,黄色代表有风险的,蓝色代表新开发的。

  \"少奶奶那边需要的制药设备,\"李副官汇报,\"已经通过槟城林家的渠道运出去了。\"

  秦凌满意地点头。他最近整合了南洋华商的资源,建立了这张庞大的运输网络。表面上是普通的贸易往来,暗地里却在为祖国输送急需的物资。

  最妙的是,他还成立了\"南洋华商慈善基金会\",以慈善名义向国内捐赠设备。上周就有一批\"医疗设备\"顺利通关,实际是精密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