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家庭科学沙龙-《新鹿鼎记:理科生韦小宝》

  建宁在内务府的“赫赫战功”,不仅迅速填补了技术总局的资金缺口,更在无形中为韦小葆的家庭团队注入了一剂强心针。每个人都明确了自己的位置与价值,这个因韦小葆而凝聚的团体,内部凝聚力空前高涨。为了进一步巩固这种氛围,并将在各自领域钻研的成果进行交流碰撞,韦小葆决定将他之前偶尔进行的家庭科普,升级为一项固定的晚间活动——“家庭科学沙龙”。

  他将府中一间采光良好、较为宽敞的花厅略作改造,撤去了部分华而不实的装饰,增加了更多的书架、一张巨大的可供书写绘画的长桌,以及一块用深色漆木制成的“黑板”和特制的白色石笔。这里,便成了他们的“沙龙”举办地。

  是夜,华灯初上。花厅内烛火通明,长桌周围,七位夫人依次落座。双儿提前准备好了清茶和几样精致的点心;苏荃面前摊开着几张写满演算过程的稿纸;沐剑屏和曾柔带着她们最新整理的数据图表;方怡安静地坐在一旁,神情放松;阿珂依旧是那副清冷模样,但眼神中少了几分疏离,多了些不易察觉的专注;而建宁,则兴奋地东张西望,迫不及待地想分享她“讨钱”的丰功伟绩,以及她那个色彩愈发诡异的“烟雾弹”研究。

  韦小葆站在“黑板”前,看着眼前这群风采各异、却因共同的“事业”而联系得愈发紧密的家人,心中涌动着一种奇特的满足感。这不再是原着中那个靠着义气和运气维系的后宫,而是一个有着共同语言、共同目标的特殊团队。

  “诸位夫人,”韦小葆清了清嗓子,脸上带着轻松的笑意,“从今日起,若无特殊情况,每晚这个时辰,我们便在此聚一聚。不谈风月,不论俗务,只聊一聊我们各自手头正在琢磨的‘学问’,或是遇到什么有趣、难解的问题,大家一起参详参详。这里没有爵爷,没有公主,只有探索未知的同道。我们称之为——家庭科学沙龙。”

  他拿起石笔,在黑板上画了一个简单的光路图。“今日,我便先抛砖引玉。阿珂前次在织造局,立下大功。我一直在想,为何她往那里一站,效果便如此不同?除了容貌气度,或许还有别的道理。”他点了点光路图,“这便是我们能看到物体的原因,光线照射,反射入眼。而阿珂的姿容,可谓集天地灵秀,对光线的‘反射’效率与常人不同,更能吸引和聚焦视线。此乃‘视觉吸引力’的物理基础之一。当然,更深层还有心理学上的‘首因效应’、‘光环效应’……”

  他用浅显的语言,将美学、光学和心理学的一些基本原理糅合在一起,半开玩笑半认真地分析着阿珂成功的“科学原理”。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连阿珂本人,那清冷的嘴角也微微牵动了一下,似乎觉得这种解释颇为新奇。

  苏荃接过话头,她拿起一张稿纸:“相公所言,令我想到近日推演那船舶稳性时遇到的难题。我们引入了‘浮心’、‘重心’、‘稳心’的概念,但若要精确计算不同风浪下的船舶响应,仅靠静力学似有不足。我在想,水波传递,是否也如同声波、光波一般,有其特定的波动规律?若能掌握此规律,或可预判浪涌对船体的影响。”她提出了一个将流体力学与波动理论结合的前沿设想。

  韦小葆眼睛一亮,立刻在黑板上写下一组描述简谐波的微分方程符号:“苏荃姐姐此言,直指核心!这便涉及到更深的‘动力学’领域。你看,我们可以这样描述一个理想的波……”

  两人立刻沉浸到复杂的符号推演中,时而争论,时而恍然。沐剑屏和曾柔虽然看不太懂那些方程,但她们拿出整理好的福建赋税数据。

  曾柔指着图表上一处明显的低谷说道:“苏荃姐姐说的波动,似乎与这数据有些相似。漳、泉两府的赋税增长,并非平滑上升,而是有如波浪,有峰有谷。我们剔除掉天灾影响的异常值后,发现这波动似乎与当地生丝、茶叶的收购价格周期有关。价格高时,农户有余钱,次年投入增多,赋税便涨;价格低时,则反之。这是否也是一种……经济上的‘波动’?”

  韦小葆暂停了与苏荃的讨论,赞许地看向曾柔:“说得好!这可以称之为‘经济周期’或‘市场波动’。其背后是供给、需求、信息传递延迟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若能找到其规律,或许可以提前预警,甚至通过官府调控平抑波幅,这便是‘宏观调控’的雏形了!”他将物理上的波动与经济现象联系起来,赋予了数据更深刻的意义。

  方怡也分享了江西之行的见闻,她从江湖人的角度分析了当地豪绅与旧矿主勾结的动机和运作模式,其观察入微,补充了纯技术视角的不足。“……他们并非不知新法好,而是利益使然。可见这推行新物事,光有技术还不够,还需考虑人心和利益格局。”

  建宁早已按捺不住,抢着说道:“就是就是!跟那帮内务府的老梆子讲道理根本没用!我就直接拍桌子,告诉他们,这是皇兄点头、利国利民的大事,谁卡着就是跟皇上过不去!他们立马就怂了!”她手舞足蹈地描述着自己“智斗”内务府官员的经过,虽然过程毫无技术含量,但其展现出的“权力杠杆”的运用,以及打破常规谈判策略的魄力,倒是让韦小葆从另一个角度有所思考。

  “建宁此法,虽看似胡闹,实则暗合‘谈判心理学’中的‘权力展示’与‘底线施压’。”韦小葆笑着点评,“在对方只认权力和身份的情况下,迂回策略反而无效,直截了当的威慑往往是最优解。你这可以算作‘非对称谈判’的一个成功案例。”

  连沉默的阿珂,在众人讨论到光学与色彩时,也难得地开口问了一句:“若按相公所言,光由不同颜色组成,那我这件衣衫,在烛火与日光下看去色泽略有差异,又是何故?”引出了关于光源光谱与物体显色性的讨论。

  沙龙的气氛热烈而融洽,烛光摇曳,映照着每一张沉浸在思考与交流中的脸庞。理性的光芒驱散了后宅常有的琐碎与狭隘,共同的探索欲望消弭了彼此间可能存在的隔阂。在这里,苏荃的深奥推演能得到韦小葆的共鸣与完善;沐剑屏、曾柔的枯燥数据能被赋予宏观意义;方怡的江湖经验能被理性分析;建宁的胡闹能被解读出策略价值;连阿珂的清冷,也能融入对光与色的探讨之中。

  双儿默默地为大家续上热茶,看着这前所未有的一幕,眼中满是温暖的笑意。她虽不直接参与高深讨论,但确保沙龙的顺畅运行,便是她最大的满足。

  韦小葆环视全场,心中感慨。这个“家庭科学沙龙”,不仅仅是一个交流知识的平台,它更是一个熔炉,将来自不同背景、拥有不同特质的七位夫人,用“科学”这根纽带紧紧地联结在一起。她们不再是分散的个体,而是形成了一个拥有共同语言、共同目标、能够互相激发、互相支持的“思想共同体”。这个共同体,将成为他应对未来一切风浪最温暖、也最坚固的思想后盾和灵感源泉。夜渐深,而花厅内的讨论,却似乎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