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悄无声息地漫过实验楼走廊的窗台,陈默的手指终于落在了回车键上。屏幕上的进度条开始缓缓移动,合成流程正式启动。他没抬头,只低声说了一句:"开始了。"
沈如月立刻从副操作台前坐直身子,眼睛紧紧盯着主控屏。她一夜没合眼,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但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漏掉任何数据变化。昨晚陈默让她召集助手重新调整参数,所有人都以为是常规优化,只有她心里清楚,这是一次瞒着所有人、替换配方的秘密行动。
炉温缓慢上升,初始阶段一切平稳。陈默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桌面,目光扫过每一行实时反馈的数据流。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凌晨三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军工所代表走进来,深灰色呢大衣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站在观察窗前,注视着真空反应舱里那块正在缓慢结晶的银灰色材料。
"您来了。"陈默点头致意。
"听说今晚有新测试。"军工所代表声音低沉,"我得亲眼看看。"
"正好。"陈默站起身,"这一版,比之前更稳定。"
设备运行到升温中期,第三组加热环突然出现输出波动。警报灯闪了一下,沈如月猛地抬头:"温度场偏移0.7度!"
陈默立即调出电路监控界面,发现备用线路已经自动接入,但补偿不够精准。他快速切换控制权到手动模式,输入修正指令,同时对沈如月说:"冷却速率下调15%,我要它慢一点,稳一点。"
沈如月立即执行。几秒钟后,曲线重新归于平稳。
军工所代表看了他一眼:"你还懂电路?"
"不懂也得会。"陈默笑了笑,"设备老了,总要有人照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炉温突破一千度。材料表面开始泛出微弱的金属光泽,结构扫描图显示晶格排列整齐,无明显畸变。
"抗镓层在起作用。"沈如月小声念着质谱仪传来的分析结果,"离子扩散路径被有效阻断了。"
陈默没有回应,继续盯着高温稳定性曲线。他知道,现在还没到松口气的时候。
当温度升至一千一百八十度时,主控屏突然跳出红色预警——材料表面检测到异常能量辐射峰值,数值持续攀升。
沈如月脸色变了:"这是......相变前兆?"
军工所代表皱眉:"要不要中止?"
陈默抬手制止。他的视线锁定在监控画面上,那块材料边缘正泛起一圈极淡的蓝白色光芒,像是电流掠过金属表面。
就在这一刻,一段信息毫无征兆地浮现在他脑海里:高能离子自愈机制触发条件——临界温度1180℃以上,梯度屏障激活。
他记住了这句话,没有解释,只是盯着屏幕,一动不动。
"再等三十秒。"他说。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警报声仍在响着,但没有人按下终止键。
三十秒后,温度稳定在一千二百整。那圈光芒骤然增强,形成一道环状脉冲,沿着材料表面扩散一周,随即消失。
与此同时,结构扫描图显示,原本因热应力产生的两处微观裂纹,正在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缓闭合。
"它......自己修好了?"沈如月声音发颤。
陈默这才松了口气,拿起记录板写下几个数字:"不是修好,是预防性修复。它在裂开之前,就把薄弱点补上了。"
军工所代表走近观察窗,仔细端详着取出的样品。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损伤痕迹。他伸手摸了摸防护罩外壁,那里刚才还残留着高温灼烧的余温。
"这不光是耐热。"他说,"它像是活的。"
"不算活。"陈默摇头,"只是设计得比较聪明。"
沈如月忽然跳起来,抱着记录本原地转了个圈:"我们做到了!天穹材料真的成了!"
军工所代表脸上也露出笑意,从公文包里拿出通讯器:"我现在就上报,这个项目可以准备终审了。"
"等等。"陈默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然后重新戴上,"它能耐高温,能自我修复,但我还不敢让它上天。"
两人同时看向他。
"敌人不会只用火烧它。"他转身调出一张模拟图,投影在主屏幕上。画面里,一颗卫星在轨道运行,突然被一道强光击中,外壳瞬间汽化。
"激光。"他说,"未来的太空战,第一威胁是定向能武器。我们现在测试的,只是基础生存能力。"
沈如月愣住了:"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测试条件......"
"那就建。"陈默指着图,"材料必须能反射或耗散高能光束,否则再稳定也没用。"
军工所代表沉默片刻:"你是说,还要改进?"
"不是改进。"陈默打开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激光防护模拟_草案】,"是升级。"
房间里安静下来。刚才的喜悦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过了几秒,军工所代表收起通讯器:"我不急着上报了。等你下一步的结果。"
"谢谢。"陈默点头,"这次,我不想交出半成品。"
沈如月重新坐下,翻开记录本,在标题下方加了一行字:"目标:抗激光冲击。"
她抬头问道:"接下来怎么做?"
"先做涂层试验。"陈默调出一组分子结构图,"在表面加一层复合氧化物,试试看能不能把光能转化成热能散出去。"
"可原料库里没有合适的靶材......"
"我去冶金厂要。"陈默说,"今天就去。"
军工所代表看着他:"你连下一步都准备好了?"
"不是准备好。"陈默笑了笑,"是不能停。"
沈如月低头写着参数,笔尖沙沙作响。她忽然想起什么:"陈老师,这种自修复特性......你怎么知道会出现?"
陈默顿了一下,望向反应舱里静静冷却的样品。
"我不知道。"他说,"我只是没放弃尝试。"
话音未落,主控台提示音响起——老化模拟程序完成,新一批数据生成。他点开结果,眉头微微皱起。
图谱显示,在连续十次热循环后,材料内部出现一处微弱的能量滞留点,位置靠近核心层。
"不对。"他低声说,"这里不该有积热。"
沈如月凑过来:"是不是梯度屏障太密,影响了导热?"
"有可能。"陈默放大局部结构,"或者......还有别的杂质没排干净。"
他调出原料使用日志,再次核对A-739批次铝锭的流向。这批材料虽然只用于早期试样,但留存样本已被检测确认含镓。他本以为问题就此闭环,但现在看来,可能还有遗漏环节。
"得查一遍所有入库记录。"他说,"特别是最近三个月进的金属粉。"
沈如月应了一声,打开档案系统。军工所代表站在一旁,没再提上报的事,而是默默记下了那个异常点的坐标编号。
凌晨四点十七分,第一批抗镓强化版样品出炉。共三块,每块指甲盖大小,表面呈哑光银灰色。陈默亲自将它们放入独立密封盒,贴上标签。
"一块送质检,一块留底,最后一块......"他顿了顿,"做激光预照射准备。"
沈如月接过盒子去登记。军工所代表看着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下一阶段?"
"越快越好。"陈默关掉主程序,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明天我就联系研究所,借他们的脉冲光源设备。"
"手续很麻烦。"
"我知道。"陈默笑了下,"所以我打算今晚就把申请书写完。"
军工所代表摇摇头,终究没再说什么。他拿起自己的公文包,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我明天带专家组来,别让我白跑一趟。"
门关上后,实验室恢复了安静。窗外天色渐亮,走廊里传来早班保洁员推车的声音。
沈如月趴在副操作台上打盹,手里还攥着笔。陈默看了她一眼,轻手轻脚地拿来一件外套盖在她肩上。
他回到座位,打开新文档,开始起草激光测试方案。写到一半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提醒:本地备份已完成。
他没在意,继续敲字。直到光标停在"预期风险"一栏,他忽然停下。
记忆深处,又闪过一丝碎片——模糊的公式,残缺的单位,还有一个词:多频段耦合失效。
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这不是警告。
是预告。
沈如月立刻从副操作台前坐直身子,眼睛紧紧盯着主控屏。她一夜没合眼,眼下泛着淡淡的青黑,但精神高度集中,不敢漏掉任何数据变化。昨晚陈默让她召集助手重新调整参数,所有人都以为是常规优化,只有她心里清楚,这是一次瞒着所有人、替换配方的秘密行动。
炉温缓慢上升,初始阶段一切平稳。陈默靠在椅背上,手指无意识地轻敲桌面,目光扫过每一行实时反馈的数据流。他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
凌晨三点,实验室的门被轻轻推开。军工所代表走进来,深灰色呢大衣上还带着外面的寒气。他没说话,只是静静站在观察窗前,注视着真空反应舱里那块正在缓慢结晶的银灰色材料。
"您来了。"陈默点头致意。
"听说今晚有新测试。"军工所代表声音低沉,"我得亲眼看看。"
"正好。"陈默站起身,"这一版,比之前更稳定。"
设备运行到升温中期,第三组加热环突然出现输出波动。警报灯闪了一下,沈如月猛地抬头:"温度场偏移0.7度!"
陈默立即调出电路监控界面,发现备用线路已经自动接入,但补偿不够精准。他快速切换控制权到手动模式,输入修正指令,同时对沈如月说:"冷却速率下调15%,我要它慢一点,稳一点。"
沈如月立即执行。几秒钟后,曲线重新归于平稳。
军工所代表看了他一眼:"你还懂电路?"
"不懂也得会。"陈默笑了笑,"设备老了,总要有人照看着。"
时间一分一秒流逝,炉温突破一千度。材料表面开始泛出微弱的金属光泽,结构扫描图显示晶格排列整齐,无明显畸变。
"抗镓层在起作用。"沈如月小声念着质谱仪传来的分析结果,"离子扩散路径被有效阻断了。"
陈默没有回应,继续盯着高温稳定性曲线。他知道,现在还没到松口气的时候。
当温度升至一千一百八十度时,主控屏突然跳出红色预警——材料表面检测到异常能量辐射峰值,数值持续攀升。
沈如月脸色变了:"这是......相变前兆?"
军工所代表皱眉:"要不要中止?"
陈默抬手制止。他的视线锁定在监控画面上,那块材料边缘正泛起一圈极淡的蓝白色光芒,像是电流掠过金属表面。
就在这一刻,一段信息毫无征兆地浮现在他脑海里:高能离子自愈机制触发条件——临界温度1180℃以上,梯度屏障激活。
他记住了这句话,没有解释,只是盯着屏幕,一动不动。
"再等三十秒。"他说。
房间里顿时安静下来。警报声仍在响着,但没有人按下终止键。
三十秒后,温度稳定在一千二百整。那圈光芒骤然增强,形成一道环状脉冲,沿着材料表面扩散一周,随即消失。
与此同时,结构扫描图显示,原本因热应力产生的两处微观裂纹,正在以肉眼不可见的速度缓缓闭合。
"它......自己修好了?"沈如月声音发颤。
陈默这才松了口气,拿起记录板写下几个数字:"不是修好,是预防性修复。它在裂开之前,就把薄弱点补上了。"
军工所代表走近观察窗,仔细端详着取出的样品。表面光滑如镜,没有任何损伤痕迹。他伸手摸了摸防护罩外壁,那里刚才还残留着高温灼烧的余温。
"这不光是耐热。"他说,"它像是活的。"
"不算活。"陈默摇头,"只是设计得比较聪明。"
沈如月忽然跳起来,抱着记录本原地转了个圈:"我们做到了!天穹材料真的成了!"
军工所代表脸上也露出笑意,从公文包里拿出通讯器:"我现在就上报,这个项目可以准备终审了。"
"等等。"陈默摘下眼镜,用袖口擦了擦镜片,然后重新戴上,"它能耐高温,能自我修复,但我还不敢让它上天。"
两人同时看向他。
"敌人不会只用火烧它。"他转身调出一张模拟图,投影在主屏幕上。画面里,一颗卫星在轨道运行,突然被一道强光击中,外壳瞬间汽化。
"激光。"他说,"未来的太空战,第一威胁是定向能武器。我们现在测试的,只是基础生存能力。"
沈如月愣住了:"可国内还没有这方面的测试条件......"
"那就建。"陈默指着图,"材料必须能反射或耗散高能光束,否则再稳定也没用。"
军工所代表沉默片刻:"你是说,还要改进?"
"不是改进。"陈默打开一个新文件夹,命名为【激光防护模拟_草案】,"是升级。"
房间里安静下来。刚才的喜悦像是被按下了暂停键。
过了几秒,军工所代表收起通讯器:"我不急着上报了。等你下一步的结果。"
"谢谢。"陈默点头,"这次,我不想交出半成品。"
沈如月重新坐下,翻开记录本,在标题下方加了一行字:"目标:抗激光冲击。"
她抬头问道:"接下来怎么做?"
"先做涂层试验。"陈默调出一组分子结构图,"在表面加一层复合氧化物,试试看能不能把光能转化成热能散出去。"
"可原料库里没有合适的靶材......"
"我去冶金厂要。"陈默说,"今天就去。"
军工所代表看着他:"你连下一步都准备好了?"
"不是准备好。"陈默笑了笑,"是不能停。"
沈如月低头写着参数,笔尖沙沙作响。她忽然想起什么:"陈老师,这种自修复特性......你怎么知道会出现?"
陈默顿了一下,望向反应舱里静静冷却的样品。
"我不知道。"他说,"我只是没放弃尝试。"
话音未落,主控台提示音响起——老化模拟程序完成,新一批数据生成。他点开结果,眉头微微皱起。
图谱显示,在连续十次热循环后,材料内部出现一处微弱的能量滞留点,位置靠近核心层。
"不对。"他低声说,"这里不该有积热。"
沈如月凑过来:"是不是梯度屏障太密,影响了导热?"
"有可能。"陈默放大局部结构,"或者......还有别的杂质没排干净。"
他调出原料使用日志,再次核对A-739批次铝锭的流向。这批材料虽然只用于早期试样,但留存样本已被检测确认含镓。他本以为问题就此闭环,但现在看来,可能还有遗漏环节。
"得查一遍所有入库记录。"他说,"特别是最近三个月进的金属粉。"
沈如月应了一声,打开档案系统。军工所代表站在一旁,没再提上报的事,而是默默记下了那个异常点的坐标编号。
凌晨四点十七分,第一批抗镓强化版样品出炉。共三块,每块指甲盖大小,表面呈哑光银灰色。陈默亲自将它们放入独立密封盒,贴上标签。
"一块送质检,一块留底,最后一块......"他顿了顿,"做激光预照射准备。"
沈如月接过盒子去登记。军工所代表看着他:"你打算什么时候开始下一阶段?"
"越快越好。"陈默关掉主程序,站起身伸了个懒腰,"明天我就联系研究所,借他们的脉冲光源设备。"
"手续很麻烦。"
"我知道。"陈默笑了下,"所以我打算今晚就把申请书写完。"
军工所代表摇摇头,终究没再说什么。他拿起自己的公文包,临走前留下一句话:"我明天带专家组来,别让我白跑一趟。"
门关上后,实验室恢复了安静。窗外天色渐亮,走廊里传来早班保洁员推车的声音。
沈如月趴在副操作台上打盹,手里还攥着笔。陈默看了她一眼,轻手轻脚地拿来一件外套盖在她肩上。
他回到座位,打开新文档,开始起草激光测试方案。写到一半时,电脑右下角弹出一条提醒:本地备份已完成。
他没在意,继续敲字。直到光标停在"预期风险"一栏,他忽然停下。
记忆深处,又闪过一丝碎片——模糊的公式,残缺的单位,还有一个词:多频段耦合失效。
他盯着屏幕,手指悬在键盘上方。
这不是警告。
是预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