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苏雪的采访机危机-《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陈默盯着屏幕右下角不断弹出的提示框,眉头渐渐皱紧。"本地备份已完成"——这行字已经第五次跳出来了,可他明明没有启动过自动备份程序。

  他的手指在键盘上停顿了一下,迅速调出后台日志。一条陌生的进程正通过蓝牙连接着桌角那台银灰色的采访机,文件传输进度条已经走到百分之六十三,目标路径指向一个境外中转服务器。

  "苏雪。"他声音不高,但足够让坐在副操作台前整理资料的女孩立刻抬起头。

  "别碰机器。"他说完就利落地拔掉了实验室的主网线,接着从柜子里取出一台从未联网的备用笔记本,插上离线电源,快速启动系统。

  苏雪站起身,脚步有些僵硬地走过来。"它自己开机了......我刚才明明关了的。"

  那台采访机屏幕泛着诡异的红光,所有按键都失灵了,侧边的接口微微发烫。她伸手想去按强制断电键,被陈默一把拉住手腕。

  "不能硬关。"他松开她,坐回位置,双手在键盘上快速敲击,"他们在等你断电。只要设备中断响应,所有缓存数据就会自动打包上传。"

  苏雪站在原地没动,呼吸变得沉重。她想起这台机器里存了多少东西——不止是校报的采访录音,还有陈默让她临时保管的几份材料参数草稿,那些连正式编号都没来得及打上的原始数据。

  "他们是不是以为......我是故意的?"她的声音有些发抖,"我是不是连累你了?"

  陈默没有回头,语气依然平稳:"不是你密码太简单,是他们盯得太准。现在后悔没用,得把路堵死。"

  他一边说着,一边输入一串极简化的密钥协议代码。这是某次深夜翻资料时突然出现在脑海里的东西,没有来源,也没有说明,就像凭空冒出来的一段公式。他知道这叫"量子密钥分发"的简化模型,能生成不可逆向破解的验证信号。

  程序跑通后,他将伪装成正常响应的数据包反向发送回去,模拟设备仍在稳定传输的状态。果然,对方没有察觉异常,继续接收着伪造的信息。

  "成了。"他低声说。

  屏幕上跳出追踪窗口,IP地址开始快速跳转:曼谷→吉隆坡→仰光→新加坡。四层跳板,典型的掩护路径。

  苏雪凑近细看,手指无意识地掐进掌心。"查得到吗?"

  "查得到。"陈默冷笑了一下,"但他们忘了,跳得太花哨反而会露馅。"

  在第三跳节点,他发现了协议漏洞——那个服务器使用的加密握手方式和标准版本有细微偏差,多了一个冗余字段。这种错误只会在特定型号的旧版防火墙里出现,而国内几乎没人使用。

  他调出记忆里那段关于"溯源欺骗防御机制"的片段,对比通信频率和延迟波动,最终锁定了真实源头。

  境外匿名主机,注册信息被抹除得干干净净,但通信特征完全匹配上了。

  "王振国。"他念出这个名字,像是在确认一件早已预料到的事。

  苏雪猛地抬头:"你是说......那个留学顾问?公安去年不是说他已经离开内地了吗?"

  "人走了,网没撤。"陈默关闭追踪界面,转手启动磁屏蔽程序,切断采访机所有无线模块,然后拆开外壳,抽出存储芯片单独封入金属盒。

  做完这些,他才终于松了口气,靠在椅背上揉了揉太阳穴。

  "你早知道他会动手?"苏雪问。

  "不知道具体时间。"他摇头,"但从张教授死后我就在等。他们不会一直盯着实验室,总会找软肋下手。"

  "所以我就是那个软肋。"

  "不怪你。"他看着她,"是我疏忽。不该让你碰任何带数据的东西。哪怕只是草稿。"

  苏雪低头看着自己空下来的手,忽然觉得一阵发冷。她一直以为自己是在帮忙,在守护什么重要的东西。可现在才发现,自己可能早就成了别人眼里最容易突破的缺口。

  "接下来怎么办?"她问。

  "先把剩下的数据全部重编码。"陈默重新打开加密软件,导入备份文件,"以后所有移动终端都用双因子动态密钥,每次使用随机刷新。"

  "那这台机器呢?"

  "留着。"他把芯片放回原位,但切断了供电回路,"等他们再连上来,我们就送点假情报出去。"

  苏雪怔了怔:"你要反钓?"

  "钓鱼得有饵。"他笑了笑,"现在他们以为拿到了真东西,一定会继续跟进。我们只要等着,看谁先沉不住气。"

  他说完,拨通了一个号码,短促地报了一串代号:"标记M-7信号源,再次活跃。"

  电话那头应了一声就挂了。

  苏雪站在旁边,看着他重新投入工作。灯光落在他镜片上,映出一行行滚动的代码。她忽然意识到,这场仗从来不是一个人在打。

  "我想申请调岗。"她说。

  陈默停下敲击的手指,转头看她。

  "我不做记者了。"她声音不大,但很坚定,"我要去法务组,正式参与项目保护。用法律的方式守护这些东西。"

  他看了她几秒,点点头:"好。"

  两人之间安静下来。实验室里只剩下设备低沉的嗡鸣和键盘的敲击声。

  半小时后,新一批加密完成。陈默将文件分别存入三个独立硬盘,两个交由军工所指定通道传送,最后一个留在身边。

  他最后检查了一遍系统日志,确认所有可疑进程已被清除。刚准备起身活动,电脑突然震动了一下。

  一封未标记发件人的邮件静静躺在收件箱里,标题空白,附件是一个音频文件。

  "别点开。"苏雪立刻提醒。

  陈默没动鼠标,而是直接进入底层查看文件属性。这个音频经过多重封装,外层伪装成普通采访录音,内核却嵌套了一个远程唤醒程序。

  "还挺执着。"他冷笑。

  他没有删除,也没有打开,而是将整个邮件复制到另一台隔离设备中,准备慢慢拆解。

  "他们以为我会慌。"他轻声说,"其实我最不怕的就是他们现身。"

  苏雪站在他身后,看着屏幕上的代码层层展开,像剥开一层又一层的壳。

  "你还记得上次我说你密码太浪漫吗?"他又提起这事,语气忽然轻松了些。

  "生日加'陈默是笨蛋'怎么了?"她瞪他一眼,"至少比你现在弄的这些乱码强。"

  "强是强。"他笑出声,"但容易被人顺着藤摸上门。"

  "那你给我换个新的。"

  "行。"他敲了几下键盘,递过一张小纸条,"记住了,别存手机上。"

  她接过一看,是一串数字加字母的组合,毫无规律。

  "这什么意思?"

  "你生日减七十七。"

  "为什么?"

  "因为那是我重生那天。"

  她愣了一下,攥紧了纸条。

  外面走廊传来保洁员推车的声音,时间已近凌晨。

  陈默关掉主屏,只留下监控窗口运行。

  他知道这一晚不会太平。

  但他更知道,从现在开始,每一步都得算准。

  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一行字:【反制计划——代号清源】。

  笔尖划过纸面,发出沙沙的声响。

  苏雪坐回椅子,盯着那台被封存的采访机。

  灯影下,机器外壳还残留着一丝余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