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露,陈默将光盘轻轻装入信封。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桌前多坐了片刻,再次确认了文件名。三个文档的编号都已修改过,乍看像是临时整理的初稿,连页眉都还保留着"测试勿用"的水印。
他轻轻吹去键盘上的浮尘,起身更衣。
室外晨风微凉,他仔细锁好实验室的门,骑上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往校门口去。路上遇见几个晨跑的学生,有人向他问好,他点头回应,脚下却未停。
星辰集团在市区租了间临时办公室,离学校不远。陈默抵达时,艾琳已在会议室等候。她今天穿了身深灰色西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早。"她接过信封,随手翻看,"这就是你们最新的协议草案?"
"内部刚完成初步测试的数据。"陈默落座,"还有些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建议你们先做小范围验证。"
艾琳抬眼,"你不担心我们直接投入使用?"
"担心也无济于事。"陈默微微一笑,"技术这东西,看得懂和做得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她沉默不语,指尖轻叩桌面。片刻后,她唤人将光盘送往技术组,要求当天开始测试。
陈默没有久留,寒暄几句便告辞了。临出门时,他回头瞥见艾琳正低头翻阅那份打印稿,眉头微蹙。
他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拐进街角一家小面馆,点了碗素汤面。边吃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空白页画了几道线,标注了几个代号。
用完早餐,他才不紧不慢地骑车返回。
实验室空无一人。沈如月昨晚请假说家中有事。陈默打开主机,插入另一个U盘,调出后台日志界面。
屏幕上跳出一行提示:【外部读取请求已建立,数据流追踪开启】
他点击确认。
时间显示上午十点十七分。
一小时后,第一条异常记录跃入眼帘。
【校验模块加载失败,错误代码E307】
陈默抿了口茶,继续注视着屏幕。
又过了四十分钟,第二条记录出现。
【同步进程中断,重试三次未响应】
他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目光始终未离显示器。
中午时分,沈如月打来电话。
"老师,星辰那边开始测试我们提供的方案了,他们的技术人员刚才向我咨询接口定义的事。"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我不清楚,得问您。"
"就说你只是助理,接触到的都是成文资料,具体细节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
"明白了......另外,艾琳似乎很着急,要求加快进度。"
"让她急。"陈默轻声说,"越急越好。"
挂断电话,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主屏幕。新的日志正在刷新。
【尝试调用底层协议失败,系统自动重启】
他唇角微扬。
下午两点,星辰集团的技术主管亲自来电。语气还算客气,但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你们这个纠错机制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每次传输到第三阶段就会丢包?"
"可能是参数没有对齐。"陈默说,"我们自己也还在调试。"
"但你们提交的文档里写的是稳定运行。"
"那是在模拟环境下。"他的声音平稳,"现实总会存在误差。"
对方沉默片刻,"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说明。"
"我这边也在排查。"陈默说,"有结果会及时通知你们。"
通话结束。
陈默放下听筒,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的树影轻轻摇曳,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了又关。
他没有多看,转身回到座位。
五点十八分,监控程序弹出一条红色警告。
【检测到暴力破解行为,三级防护触发】
他知道,对方开始使用蛮力算法撞击密钥了。
这种做法耗资源,效率低,还会留下痕迹。但他没有阻止,反而悄悄开启了数据快照功能,开始记录所有访问路径。
晚上七点,林晚晴预定的饭局时间到了。
陈默看了眼手机,没有动静。他也没有主动联系任何人,只是继续守在电脑前。
八点二十三分,新消息进来。
是沈如月发来的微信——现在团队都用上了单位配发的通讯工具。
【他们发现协议里有个嵌套层打不开。主管问是不是故意设置了门槛】
陈默回复:【告诉他们可能是版本混乱,早期做过加密实验,后来删掉了】
【可他们说结构太复杂,不像临时测试】
【那就让他们继续查。查不出来是他们的事】
发出这条消息,他合上笔记本,换了台备用机登录内网。
不到十分钟,一份加密报告被推送到他的权限区。
标题是《关于"诱饵_B"方案的技术复核意见》,落款是星辰集团亚太研发部。
他点开附件。
第一段就明确指出:"初步判断该协议存在结构性缺陷,核心逻辑自相矛盾,无法支撑实际通信需求。"
后面还附了十几页分析图。
陈默快速浏览完毕,关闭文件。
他重新打开监控面板,放大数据流图谱。画面中央,一条异常脉冲正在不断重复,仿佛陷入了某个无法脱身的循环。
他知道,那是伪量子校验模块在发挥作用。这个模块表面上负责纠错,实际上会在特定条件下制造虚假信号,诱导系统进入死循环。
普通人看不出来,因为它完全符合数学规范。只有知道密钥生成规则的人,才懂得如何解开。
而这个规则,只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深夜十一点,他又收到一条消息。
这次是沈如月偷偷转发的星辰内部技术群组截图。
【已经试了六种解码方式,全部失败】【怀疑中方保留了关键参数】【建议暂停项目,重新谈判】
下面有人回复:【老板不同意,说再给两天时间】
陈默看完,将截图存入加密文件夹。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然后坐回来,打开录音笔。
"十一月五日,晚上十一点十二分。"他低声说,"'诱饵_B'已激活,目标陷入调试困境。下一步,等他们主动找上门。"
说完,他关掉录音,拔出U盘锁进抽屉。
整个实验室重归寂静。
只剩下主机风扇还在运转。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海中闪过一段模糊的画面——前世某次会议上,一位外国专家在台上宣布,他们成功破解了某国的卫星系统。
当时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一个存在漏洞的设计。"
而现在,同样的台词,即将由别人来说出。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条紧急日志。
【检测到大规模数据导出请求】
陈默立即睁眼。
他调出流量监控图,发现对方正在批量复制原始文件,而且连接的是境外服务器地址。
动作很急,没有隐藏IP。
他冷笑一声,启动追踪程序,同时按下隐藏按钮,将所有交互记录自动备份到军工所指定通道。
三分钟后,导出完成。
对方断开了连接。
陈默注视着那一长串日志条目,缓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
"行啊。"他低声自语,"这就打算拿回去交差了?"
他重新戴上眼镜,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发送了一条指令。
【自毁程序已标记,等待触发】
完成这些,他没有离开。
而是打开一个新的文本框,开始撰写一份清单。
第一条写着:【何时开始反向定位】
第二条:【准备移交证据的时间】
第三条后面还没写完,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
门把手转动。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设备。
"陈老师?"那人愣住,"您还在这里?"
"嗯。"陈默合上笔记本,"这么晚了,你还来做测试?"
"电机组出了点问题,得赶紧修理。"那人把设备放在角落的架子上,"您不累吗?"
"不累。"他说,"还有事情要做。"
他轻轻吹去键盘上的浮尘,起身更衣。
室外晨风微凉,他仔细锁好实验室的门,骑上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往校门口去。路上遇见几个晨跑的学生,有人向他问好,他点头回应,脚下却未停。
星辰集团在市区租了间临时办公室,离学校不远。陈默抵达时,艾琳已在会议室等候。她今天穿了身深灰色西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早。"她接过信封,随手翻看,"这就是你们最新的协议草案?"
"内部刚完成初步测试的数据。"陈默落座,"还有些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建议你们先做小范围验证。"
艾琳抬眼,"你不担心我们直接投入使用?"
"担心也无济于事。"陈默微微一笑,"技术这东西,看得懂和做得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她沉默不语,指尖轻叩桌面。片刻后,她唤人将光盘送往技术组,要求当天开始测试。
陈默没有久留,寒暄几句便告辞了。临出门时,他回头瞥见艾琳正低头翻阅那份打印稿,眉头微蹙。
他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拐进街角一家小面馆,点了碗素汤面。边吃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空白页画了几道线,标注了几个代号。
用完早餐,他才不紧不慢地骑车返回。
实验室空无一人。沈如月昨晚请假说家中有事。陈默打开主机,插入另一个U盘,调出后台日志界面。
屏幕上跳出一行提示:【外部读取请求已建立,数据流追踪开启】
他点击确认。
时间显示上午十点十七分。
一小时后,第一条异常记录跃入眼帘。
【校验模块加载失败,错误代码E307】
陈默抿了口茶,继续注视着屏幕。
又过了四十分钟,第二条记录出现。
【同步进程中断,重试三次未响应】
他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目光始终未离显示器。
中午时分,沈如月打来电话。
"老师,星辰那边开始测试我们提供的方案了,他们的技术人员刚才向我咨询接口定义的事。"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我不清楚,得问您。"
"就说你只是助理,接触到的都是成文资料,具体细节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
"明白了......另外,艾琳似乎很着急,要求加快进度。"
"让她急。"陈默轻声说,"越急越好。"
挂断电话,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主屏幕。新的日志正在刷新。
【尝试调用底层协议失败,系统自动重启】
他唇角微扬。
下午两点,星辰集团的技术主管亲自来电。语气还算客气,但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你们这个纠错机制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每次传输到第三阶段就会丢包?"
"可能是参数没有对齐。"陈默说,"我们自己也还在调试。"
"但你们提交的文档里写的是稳定运行。"
"那是在模拟环境下。"他的声音平稳,"现实总会存在误差。"
对方沉默片刻,"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说明。"
"我这边也在排查。"陈默说,"有结果会及时通知你们。"
通话结束。
陈默放下听筒,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的树影轻轻摇曳,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了又关。
他没有多看,转身回到座位。
五点十八分,监控程序弹出一条红色警告。
【检测到暴力破解行为,三级防护触发】
他知道,对方开始使用蛮力算法撞击密钥了。
这种做法耗资源,效率低,还会留下痕迹。但他没有阻止,反而悄悄开启了数据快照功能,开始记录所有访问路径。
晚上七点,林晚晴预定的饭局时间到了。
陈默看了眼手机,没有动静。他也没有主动联系任何人,只是继续守在电脑前。
八点二十三分,新消息进来。
是沈如月发来的微信——现在团队都用上了单位配发的通讯工具。
【他们发现协议里有个嵌套层打不开。主管问是不是故意设置了门槛】
陈默回复:【告诉他们可能是版本混乱,早期做过加密实验,后来删掉了】
【可他们说结构太复杂,不像临时测试】
【那就让他们继续查。查不出来是他们的事】
发出这条消息,他合上笔记本,换了台备用机登录内网。
不到十分钟,一份加密报告被推送到他的权限区。
标题是《关于"诱饵_B"方案的技术复核意见》,落款是星辰集团亚太研发部。
他点开附件。
第一段就明确指出:"初步判断该协议存在结构性缺陷,核心逻辑自相矛盾,无法支撑实际通信需求。"
后面还附了十几页分析图。
陈默快速浏览完毕,关闭文件。
他重新打开监控面板,放大数据流图谱。画面中央,一条异常脉冲正在不断重复,仿佛陷入了某个无法脱身的循环。
他知道,那是伪量子校验模块在发挥作用。这个模块表面上负责纠错,实际上会在特定条件下制造虚假信号,诱导系统进入死循环。
普通人看不出来,因为它完全符合数学规范。只有知道密钥生成规则的人,才懂得如何解开。
而这个规则,只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深夜十一点,他又收到一条消息。
这次是沈如月偷偷转发的星辰内部技术群组截图。
【已经试了六种解码方式,全部失败】【怀疑中方保留了关键参数】【建议暂停项目,重新谈判】
下面有人回复:【老板不同意,说再给两天时间】
陈默看完,将截图存入加密文件夹。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然后坐回来,打开录音笔。
"十一月五日,晚上十一点十二分。"他低声说,"'诱饵_B'已激活,目标陷入调试困境。下一步,等他们主动找上门。"
说完,他关掉录音,拔出U盘锁进抽屉。
整个实验室重归寂静。
只剩下主机风扇还在运转。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海中闪过一段模糊的画面——前世某次会议上,一位外国专家在台上宣布,他们成功破解了某国的卫星系统。
当时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一个存在漏洞的设计。"
而现在,同样的台词,即将由别人来说出。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条紧急日志。
【检测到大规模数据导出请求】
陈默立即睁眼。
他调出流量监控图,发现对方正在批量复制原始文件,而且连接的是境外服务器地址。
动作很急,没有隐藏IP。
他冷笑一声,启动追踪程序,同时按下隐藏按钮,将所有交互记录自动备份到军工所指定通道。
三分钟后,导出完成。
对方断开了连接。
陈默注视着那一长串日志条目,缓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
"行啊。"他低声自语,"这就打算拿回去交差了?"
他重新戴上眼镜,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发送了一条指令。
【自毁程序已标记,等待触发】
完成这些,他没有离开。
而是打开一个新的文本框,开始撰写一份清单。
第一条写着:【何时开始反向定位】
第二条:【准备移交证据的时间】
第三条后面还没写完,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
门把手转动。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设备。
"陈老师?"那人愣住,"您还在这里?"
"嗯。"陈默合上笔记本,"这么晚了,你还来做测试?"
"电机组出了点问题,得赶紧修理。"那人把设备放在角落的架子上,"您不累吗?"
"不累。"他说,"还有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