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章 假方案的“完美”破绽-《重生1981:成了科技流氓》

  晨光微露,陈默将光盘轻轻装入信封。他没有立即离开,而是在桌前多坐了片刻,再次确认了文件名。三个文档的编号都已修改过,乍看像是临时整理的初稿,连页眉都还保留着"测试勿用"的水印。

  他轻轻吹去键盘上的浮尘,起身更衣。

  室外晨风微凉,他仔细锁好实验室的门,骑上那辆老旧的自行车往校门口去。路上遇见几个晨跑的学生,有人向他问好,他点头回应,脚下却未停。

  星辰集团在市区租了间临时办公室,离学校不远。陈默抵达时,艾琳已在会议室等候。她今天穿了身深灰色西装,发髻梳得一丝不苟。

  "早。"她接过信封,随手翻看,"这就是你们最新的协议草案?"

  "内部刚完成初步测试的数据。"陈默落座,"还有些兼容性问题需要解决,建议你们先做小范围验证。"

  艾琳抬眼,"你不担心我们直接投入使用?"

  "担心也无济于事。"陈默微微一笑,"技术这东西,看得懂和做得出来,完全是两码事。"

  她沉默不语,指尖轻叩桌面。片刻后,她唤人将光盘送往技术组,要求当天开始测试。

  陈默没有久留,寒暄几句便告辞了。临出门时,他回头瞥见艾琳正低头翻阅那份打印稿,眉头微蹙。

  他没有直接回学校,而是拐进街角一家小面馆,点了碗素汤面。边吃边掏出随身携带的笔记本,在空白页画了几道线,标注了几个代号。

  用完早餐,他才不紧不慢地骑车返回。

  实验室空无一人。沈如月昨晚请假说家中有事。陈默打开主机,插入另一个U盘,调出后台日志界面。

  屏幕上跳出一行提示:【外部读取请求已建立,数据流追踪开启】

  他点击确认。

  时间显示上午十点十七分。

  一小时后,第一条异常记录跃入眼帘。

  【校验模块加载失败,错误代码E307】

  陈默抿了口茶,继续注视着屏幕。

  又过了四十分钟,第二条记录出现。

  【同步进程中断,重试三次未响应】

  他放下茶杯,靠在椅背上,目光始终未离显示器。

  中午时分,沈如月打来电话。

  "老师,星辰那边开始测试我们提供的方案了,他们的技术人员刚才向我咨询接口定义的事。"

  "你怎么回答的?"

  "我说我不清楚,得问您。"

  "就说你只是助理,接触到的都是成文资料,具体细节不在你的职责范围内。"

  "明白了......另外,艾琳似乎很着急,要求加快进度。"

  "让她急。"陈默轻声说,"越急越好。"

  挂断电话,他重新将注意力投向主屏幕。新的日志正在刷新。

  【尝试调用底层协议失败,系统自动重启】

  他唇角微扬。

  下午两点,星辰集团的技术主管亲自来电。语气还算客气,但问题一个比一个尖锐。

  "你们这个纠错机制是怎么设计的?为什么每次传输到第三阶段就会丢包?"

  "可能是参数没有对齐。"陈默说,"我们自己也还在调试。"

  "但你们提交的文档里写的是稳定运行。"

  "那是在模拟环境下。"他的声音平稳,"现实总会存在误差。"

  对方沉默片刻,"我们需要更详细的说明。"

  "我这边也在排查。"陈默说,"有结果会及时通知你们。"

  通话结束。

  陈默放下听筒,起身走到窗边。楼下的树影轻轻摇曳,一辆黑色轿车停在路边,车门开了又关。

  他没有多看,转身回到座位。

  五点十八分,监控程序弹出一条红色警告。

  【检测到暴力破解行为,三级防护触发】

  他知道,对方开始使用蛮力算法撞击密钥了。

  这种做法耗资源,效率低,还会留下痕迹。但他没有阻止,反而悄悄开启了数据快照功能,开始记录所有访问路径。

  晚上七点,林晚晴预定的饭局时间到了。

  陈默看了眼手机,没有动静。他也没有主动联系任何人,只是继续守在电脑前。

  八点二十三分,新消息进来。

  是沈如月发来的微信——现在团队都用上了单位配发的通讯工具。

  【他们发现协议里有个嵌套层打不开。主管问是不是故意设置了门槛】

  陈默回复:【告诉他们可能是版本混乱,早期做过加密实验,后来删掉了】

  【可他们说结构太复杂,不像临时测试】

  【那就让他们继续查。查不出来是他们的事】

  发出这条消息,他合上笔记本,换了台备用机登录内网。

  不到十分钟,一份加密报告被推送到他的权限区。

  标题是《关于"诱饵_B"方案的技术复核意见》,落款是星辰集团亚太研发部。

  他点开附件。

  第一段就明确指出:"初步判断该协议存在结构性缺陷,核心逻辑自相矛盾,无法支撑实际通信需求。"

  后面还附了十几页分析图。

  陈默快速浏览完毕,关闭文件。

  他重新打开监控面板,放大数据流图谱。画面中央,一条异常脉冲正在不断重复,仿佛陷入了某个无法脱身的循环。

  他知道,那是伪量子校验模块在发挥作用。这个模块表面上负责纠错,实际上会在特定条件下制造虚假信号,诱导系统进入死循环。

  普通人看不出来,因为它完全符合数学规范。只有知道密钥生成规则的人,才懂得如何解开。

  而这个规则,只存在于他的记忆里。

  深夜十一点,他又收到一条消息。

  这次是沈如月偷偷转发的星辰内部技术群组截图。

  【已经试了六种解码方式,全部失败】【怀疑中方保留了关键参数】【建议暂停项目,重新谈判】

  下面有人回复:【老板不同意,说再给两天时间】

  陈默看完,将截图存入加密文件夹。

  他站起身,活动了下肩膀,然后坐回来,打开录音笔。

  "十一月五日,晚上十一点十二分。"他低声说,"'诱饵_B'已激活,目标陷入调试困境。下一步,等他们主动找上门。"

  说完,他关掉录音,拔出U盘锁进抽屉。

  整个实验室重归寂静。

  只剩下主机风扇还在运转。

  他靠在椅子上,闭目养神。脑海中闪过一段模糊的画面——前世某次会议上,一位外国专家在台上宣布,他们成功破解了某国的卫星系统。

  当时他说:"这根本不是什么新技术,只是一个存在漏洞的设计。"

  而现在,同样的台词,即将由别人来说出。

  凌晨两点十七分,警报响起。

  屏幕上跳出一条紧急日志。

  【检测到大规模数据导出请求】

  陈默立即睁眼。

  他调出流量监控图,发现对方正在批量复制原始文件,而且连接的是境外服务器地址。

  动作很急,没有隐藏IP。

  他冷笑一声,启动追踪程序,同时按下隐藏按钮,将所有交互记录自动备份到军工所指定通道。

  三分钟后,导出完成。

  对方断开了连接。

  陈默注视着那一长串日志条目,缓缓摘下眼镜,用衣角擦拭镜片。

  "行啊。"他低声自语,"这就打算拿回去交差了?"

  他重新戴上眼镜,手指在键盘上敲击几下,发送了一条指令。

  【自毁程序已标记,等待触发】

  完成这些,他没有离开。

  而是打开一个新的文本框,开始撰写一份清单。

  第一条写着:【何时开始反向定位】

  第二条:【准备移交证据的时间】

  第三条后面还没写完,门外传来脚步声。

  他抬头。

  门把手转动。

  一个穿着白大褂的身影走进来,手里抱着一台设备。

  "陈老师?"那人愣住,"您还在这里?"

  "嗯。"陈默合上笔记本,"这么晚了,你还来做测试?"

  "电机组出了点问题,得赶紧修理。"那人把设备放在角落的架子上,"您不累吗?"

  "不累。"他说,"还有事情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