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霜气尚未散尽,宫道上已有无数脚步匆匆碾过青砖。
刑部大狱的铁链声一路响到宫门,牵出满朝风云变色。
“断续膏出自北营戍军药库!”
“查实了!是九皇子旧部经手流出!”
“难怪贵妃中毒——这是冲着龙嗣去的啊!”
流言如刀,在宫墙内外飞蹿。
苏识站在御前廊下,听着内侍们压低声音传递的消息,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份尚未递出的密档。
纸页冰冷,却烧着她心头一把火。
她早该想到的。
皇后不会任由赵明凰翻盘,更不会让一桩“假孕”丑闻毁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贤德之名。
于是毒来了,罪名也来了——不是后宫争宠,而是谋害皇嗣的大逆。
而最合适的替罪羊,从来都不是贵妃,而是那个从不参与宫斗、却被皇帝忌惮已久的九皇子萧玦。
借贵妃之口控诉皇后,再由皇后反手将罪责引向边军旧部……好一招移花接木。
但她看得清楚:时间对不上。
断续膏若真从北营流出,经驿站转运入京,至少需二十七日。
可据她调取的边境雨雪记录,上月连降暴雪,山道封绝整整九天。
商队通关文牒显示,最近一批合法药材入京是在贵妃“中毒”前三日才抵达——根本来不及炼制成毒、混入茶水。
逻辑漏洞如针扎眼。
可当她捧着三份密档走向御前时,掌印太监却冷冷拦住:“九皇子之事,御前不议。”
一句话,封死了所有正道。
苏识垂眸,唇角微扬。
不让我走正道?那我就送一场棋局给你看。
当夜,冷月悬空。
白砚悄然潜出宫城,怀中紧贴一只斑驳旧棋匣,匣底夹层里藏着那三份足以翻转乾坤的文书。
目的地:城西“松雪书肆”——萧玦每月必至之处,非为买书,而是独坐二楼临窗位,执黑子对弈虚空。
他不爱权斗,却痴迷棋局。
而苏识知道,棋盘之上,万物皆可推演。
次日早朝,风动殿旌。
谁也没料到,一向沉默寡言的九皇子竟主动出列。
他身披玄纹锦袍,面无表情,手中托着一只古朴棋盘,置于丹墀之下。
“臣请以棋代奏。”
满殿哗然。
皇帝眯起眼:“你说什么?”
萧玦抬首,目光如刃:“断续膏一事,疑点重重。臣愿以黑白子为引,推演此药自北营至宫闱之路线,请陛下与诸公共鉴。”
他说得平静,却字字如钉入地。
随即,黑子落下——代表北营药库。
白子跟进——象征宫中贵妃寝殿。
灰子穿插其间——为驿站、关卡、人情贿赂之节点。
他的手指稳定而冷峻,每一落子都附一句简短说明:“暴雪封山九日,物流停滞。”
“此关吏受贿三两银,放行无批文书车队。”
“内廷太监周通,月收边商孝敬十二金,专管‘杂药’入库登记。”
朝臣的脸色随着棋路推进一点点发白。
礼部尚书额头冒汗,刑部侍郎频频侧目——这些细节,竟与暗查线索完全吻合!
尤其是最后三子连点,直指皇后身边亲信太监——那条隐秘的贪腐链条,竟被他用一副棋盘生生剖开!
“荒谬!”左相怒喝,“你凭何断定?不过臆测罢了!”
萧玦终于抬头,眼神淡漠:“若为臆测,那请诸位解释——为何贵妃‘中毒’之时,北营药库尚存三百斤未启封?又为何,唯一能绕过兵部稽查的私运路线,恰好经过此人堂弟所辖的雁门关卡?”
死寂。
皇帝猛地站起,龙袍翻卷:“来人!即刻查抄周通宅邸,封锁内药房出入名录!若有隐瞒,株连九族!”
圣怒如雷,两名内官当场被拖出大殿。
百官噤若寒蝉。
而这一切发生时,苏识始终立于御阶右侧,神色不动,仿佛只是旁观了一场无关紧要的博弈。
直到退朝钟响,人群散去。
一道身影停在她面前。
玄衣猎猎,剑未出鞘,寒意却已逼人眉睫。
是萧玦。
他盯着她,眸光深不见底,像冬夜冻湖下的暗流。
“你送的不是证据。”他嗓音低哑,一字一顿,“是你亲手布好的局。”
苏识迎上他的视线,没有退缩,也没有否认。
风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一声碎响。
他缓缓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你以为我看不穿你?”夜色如墨,九皇子府幽深静谧,檐角挑着一弯残月,冷光洒在青石阶上,映出一道孤峭的身影。
萧玦立于廊下,玄衣猎风,剑未出鞘,却已让整座庭院陷入寒霜般的死寂。
苏识缓步而入,裙裾拂过落叶,声息极轻,心却如擂鼓。
她知道这一面迟早会来——当她在朝堂之上,借他之手将那盘棋推至天下人眼前时,便已撕开了彼此之间最后一层薄纱。
不是盟友,也不是主仆,而是共谋者,是把刀刃共同抵向皇权咽喉的逆臣。
“你以为我看不穿你?”萧玦开口,声音像从冰窟深处传来。
风掠过屋脊,吹动他的衣袂,也卷起一片枯叶,轻轻落在肩头。
他不动,只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盯着她,仿佛要将她剖开,看尽所有算计与野心。
“你利用赵明凰中毒一事引火烧身,早就算准皇后必反扑,也料定朝廷对边军旧部心存忌惮。”他一字一顿,像是在复盘一场早已布好的杀局,“你本可直接呈递密档,却偏要绕道我这里——因为你需要一个‘意外’,一个能打破帝王心防的‘合理质疑’。而我,是你选中的执棋人。”
苏识静静听着,没有辩解。
她说不出“冤枉”,因为她本就不冤。
良久,她抬眸,直视他:“我要的,从来不是自保。”
夜风骤紧,檐铃轻颤。
“我要的是你活到看见太阳那天。”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钉,“你若倒下,这宫里,再没人能挡她献祭。”
而萧玦,是唯一能让这场献祭中断的人。
因为他不怕死,也不贪权,更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她。
所以他才会站在这里,以剑相问。
院中寂静得可怕。远处更鼓三响,天地仿佛凝固。
萧玦终于动了。
他右手微扬,一道寒光破空而落,轻巧地插进苏识案前的檀木几上——是一柄无铭短剑,通体乌黑,不见锋刃,却透着凛冽杀意。
“下次,”他冷冷道,“别用棋盘。”
“用这个。”
苏识低头,看着那柄剑。
它安静地立在那里,像一头蛰伏的兽,只等主人一声令下,便撕碎一切虚伪与谎言。
她缓缓伸手,指尖触上剑柄。
冰冷,坚硬,带着某种不容拒绝的力量。
就在这一刻,窗外忽有火光跃起,猩红如血,映亮半边天际。
风送来焦灼的气息。
紧接着,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似有人狂奔而来。
但她没有回头。
她的手紧紧攥住短剑,指节发白,眼神沉静如渊。
火光可以烧毁宫殿,也可以照亮真相。
而现在,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救火——
而是封口。
刑部大狱的铁链声一路响到宫门,牵出满朝风云变色。
“断续膏出自北营戍军药库!”
“查实了!是九皇子旧部经手流出!”
“难怪贵妃中毒——这是冲着龙嗣去的啊!”
流言如刀,在宫墙内外飞蹿。
苏识站在御前廊下,听着内侍们压低声音传递的消息,指尖轻轻摩挲着袖中那份尚未递出的密档。
纸页冰冷,却烧着她心头一把火。
她早该想到的。
皇后不会任由赵明凰翻盘,更不会让一桩“假孕”丑闻毁掉自己苦心经营多年的贤德之名。
于是毒来了,罪名也来了——不是后宫争宠,而是谋害皇嗣的大逆。
而最合适的替罪羊,从来都不是贵妃,而是那个从不参与宫斗、却被皇帝忌惮已久的九皇子萧玦。
借贵妃之口控诉皇后,再由皇后反手将罪责引向边军旧部……好一招移花接木。
但她看得清楚:时间对不上。
断续膏若真从北营流出,经驿站转运入京,至少需二十七日。
可据她调取的边境雨雪记录,上月连降暴雪,山道封绝整整九天。
商队通关文牒显示,最近一批合法药材入京是在贵妃“中毒”前三日才抵达——根本来不及炼制成毒、混入茶水。
逻辑漏洞如针扎眼。
可当她捧着三份密档走向御前时,掌印太监却冷冷拦住:“九皇子之事,御前不议。”
一句话,封死了所有正道。
苏识垂眸,唇角微扬。
不让我走正道?那我就送一场棋局给你看。
当夜,冷月悬空。
白砚悄然潜出宫城,怀中紧贴一只斑驳旧棋匣,匣底夹层里藏着那三份足以翻转乾坤的文书。
目的地:城西“松雪书肆”——萧玦每月必至之处,非为买书,而是独坐二楼临窗位,执黑子对弈虚空。
他不爱权斗,却痴迷棋局。
而苏识知道,棋盘之上,万物皆可推演。
次日早朝,风动殿旌。
谁也没料到,一向沉默寡言的九皇子竟主动出列。
他身披玄纹锦袍,面无表情,手中托着一只古朴棋盘,置于丹墀之下。
“臣请以棋代奏。”
满殿哗然。
皇帝眯起眼:“你说什么?”
萧玦抬首,目光如刃:“断续膏一事,疑点重重。臣愿以黑白子为引,推演此药自北营至宫闱之路线,请陛下与诸公共鉴。”
他说得平静,却字字如钉入地。
随即,黑子落下——代表北营药库。
白子跟进——象征宫中贵妃寝殿。
灰子穿插其间——为驿站、关卡、人情贿赂之节点。
他的手指稳定而冷峻,每一落子都附一句简短说明:“暴雪封山九日,物流停滞。”
“此关吏受贿三两银,放行无批文书车队。”
“内廷太监周通,月收边商孝敬十二金,专管‘杂药’入库登记。”
朝臣的脸色随着棋路推进一点点发白。
礼部尚书额头冒汗,刑部侍郎频频侧目——这些细节,竟与暗查线索完全吻合!
尤其是最后三子连点,直指皇后身边亲信太监——那条隐秘的贪腐链条,竟被他用一副棋盘生生剖开!
“荒谬!”左相怒喝,“你凭何断定?不过臆测罢了!”
萧玦终于抬头,眼神淡漠:“若为臆测,那请诸位解释——为何贵妃‘中毒’之时,北营药库尚存三百斤未启封?又为何,唯一能绕过兵部稽查的私运路线,恰好经过此人堂弟所辖的雁门关卡?”
死寂。
皇帝猛地站起,龙袍翻卷:“来人!即刻查抄周通宅邸,封锁内药房出入名录!若有隐瞒,株连九族!”
圣怒如雷,两名内官当场被拖出大殿。
百官噤若寒蝉。
而这一切发生时,苏识始终立于御阶右侧,神色不动,仿佛只是旁观了一场无关紧要的博弈。
直到退朝钟响,人群散去。
一道身影停在她面前。
玄衣猎猎,剑未出鞘,寒意却已逼人眉睫。
是萧玦。
他盯着她,眸光深不见底,像冬夜冻湖下的暗流。
“你送的不是证据。”他嗓音低哑,一字一顿,“是你亲手布好的局。”
苏识迎上他的视线,没有退缩,也没有否认。
风吹动檐角铜铃,叮当一声碎响。
他缓缓开口,声音轻得几乎听不见:
“你以为我看不穿你?”夜色如墨,九皇子府幽深静谧,檐角挑着一弯残月,冷光洒在青石阶上,映出一道孤峭的身影。
萧玦立于廊下,玄衣猎风,剑未出鞘,却已让整座庭院陷入寒霜般的死寂。
苏识缓步而入,裙裾拂过落叶,声息极轻,心却如擂鼓。
她知道这一面迟早会来——当她在朝堂之上,借他之手将那盘棋推至天下人眼前时,便已撕开了彼此之间最后一层薄纱。
不是盟友,也不是主仆,而是共谋者,是把刀刃共同抵向皇权咽喉的逆臣。
“你以为我看不穿你?”萧玦开口,声音像从冰窟深处传来。
风掠过屋脊,吹动他的衣袂,也卷起一片枯叶,轻轻落在肩头。
他不动,只用那双深不见底的眼盯着她,仿佛要将她剖开,看尽所有算计与野心。
“你利用赵明凰中毒一事引火烧身,早就算准皇后必反扑,也料定朝廷对边军旧部心存忌惮。”他一字一顿,像是在复盘一场早已布好的杀局,“你本可直接呈递密档,却偏要绕道我这里——因为你需要一个‘意外’,一个能打破帝王心防的‘合理质疑’。而我,是你选中的执棋人。”
苏识静静听着,没有辩解。
她说不出“冤枉”,因为她本就不冤。
良久,她抬眸,直视他:“我要的,从来不是自保。”
夜风骤紧,檐铃轻颤。
“我要的是你活到看见太阳那天。”她的声音很轻,却字字如钉,“你若倒下,这宫里,再没人能挡她献祭。”
而萧玦,是唯一能让这场献祭中断的人。
因为他不怕死,也不贪权,更不信任任何人——包括她。
所以他才会站在这里,以剑相问。
院中寂静得可怕。远处更鼓三响,天地仿佛凝固。
萧玦终于动了。
他右手微扬,一道寒光破空而落,轻巧地插进苏识案前的檀木几上——是一柄无铭短剑,通体乌黑,不见锋刃,却透着凛冽杀意。
“下次,”他冷冷道,“别用棋盘。”
“用这个。”
苏识低头,看着那柄剑。
它安静地立在那里,像一头蛰伏的兽,只等主人一声令下,便撕碎一切虚伪与谎言。
她缓缓伸手,指尖触上剑柄。
冰冷,坚硬,带着某种不容拒绝的力量。
就在这一刻,窗外忽有火光跃起,猩红如血,映亮半边天际。
风送来焦灼的气息。
紧接着,急促的脚步声由远及近,似有人狂奔而来。
但她没有回头。
她的手紧紧攥住短剑,指节发白,眼神沉静如渊。
火光可以烧毁宫殿,也可以照亮真相。
而现在,她要做的第一件事,不是救火——
而是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