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漏三更,宫道寂寥。
苏识披着素青色斗篷穿过层层回廊,脚步轻得像一片落叶滑过石阶。
风从朱墙高处灌下,吹得檐角铜铃轻响,如同鬼魅低语。
她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火光在黑暗中摇曳不定,映出她眸底深不见底的冷静。
“天库案”掀开的不只是静虚观地窖里的铁匣与账册,更是百年来盘踞于王朝命脉之上的邪祟根系。
而在这张巨网的最幽暗一角,苏识却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不属于权谋、不源于贪腐,而是彻头彻尾的情感操控。
皇后每一次发病的时间,精准得近乎刻意。
她翻遍十年医案,逐条比对朝局动荡节点:先帝驾崩前七日,皇后梦游至太庙焚香;太子被废当日,她在昭阳殿撕毁御赐凤袍,咬破指尖写下“负我”二字;就连今上登基大典那夜,她也突然呕血三升,口中喃喃:“你说永不分离……为何先走?”
这已不是普通的疯癫。
这是被精心豢养的精神牢笼。
苏识闭了闭眼,脑中闪过无数动漫角色的记忆碎片——那个总在祭坛前跪拜亡妻的病娇科学家,那个为死去恋人制造克隆体的疯狂母亲,还有那个将全世界都视为替身的偏执少女……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情感锚点一旦断裂,便会陷入不可逆的崩溃循环。
而皇后的锚点,正是那个“染疫身亡”的贴身宦官。
华贵妃那一句迟疑的吐露,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真相门缝。
“他叫沈砚舟,”她当时望着窗外海棠,声音微颤,“长得极好,一双桃花眼含情带笑,说话温软如春风。皇后待他……逾矩。先帝知情,却默许了。直到某日清晨,内侍发现他在值房断气,尸身直接火化,连棺都没入。”
苏识当时便心头一震。
没有尸检,没有验毒记录,甚至连死亡时间都不明确。
更重要的是——一个能让皇后十年痴念不散的人,怎会默默无闻、悄然而逝?
她立刻召见柳绿。
影阁主事是她亲手培养的情报暗手,擅摹形绘神,尤精心理诱导图像设计。
当宫人零星描述出沈砚舟的模样时,柳绿仅用半日便还原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眉目清俊,唇角微扬,左眼角有一粒极淡的朱砂痣,仿佛天生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纸背用药水写一句话。”苏识低声吩咐,笔尖蘸墨,在宣纸上缓缓落下,“‘你说永不分离,为何先走?’字要小,藏在折痕里,遇汗即显。”
柳绿抬眸:“夫人是要让她看见‘他还记得’?”
“不。”苏识垂眸,指尖轻轻抚过画像的眼部,“我要让她相信——他从未离开,只是被人囚禁。”
计划悄然展开。
一名老宫女奉命打扫佛堂,在蒲团下“遗落”画卷。
翌日清晨,昭阳殿传来剧烈哭嚎。
太医急报:皇后抱画不肯松手,连服三剂镇定汤药仍浑身抽搐,口中反复呢喃“阿舟”二字。
成功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杀招藏在那些无人注意的“平安帖”里。
十年来,每逢皇后情绪濒临失控,便会收到一封匿名书信,内容简短,无非是“我安好,勿念”“等你来寻我”之类。
笔迹看似不同,实则经过巧妙伪装。
苏识调取历年文书样本,用游戏攻略中常用的“动作轨迹分析法”,对比行间距、落笔压力、转折弧度——结果惊人一致。
有人在模仿沈砚舟的字!
顺藤摸瓜,线索指向掖庭一名老绣娘,姓沈,乃当年宦官远房表亲。
审讯之初她死不开口,直到柳绿拿出一张泛黄旧照——那是少年时期的沈砚舟与她在庭院合影,身后绣架上正是一幅未完成的并蒂莲。
她终于崩溃痛哭。
“太后命我写的……每月初一,必须寄一封。若停笔,我全家性命不保!她说……只有让皇后一直想着那人,才能让她疯得刚好,不至于清醒反噬,也不会彻底失控……她是皇上用来牵制皇帝的锁链!”
苏识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边缘。
原来如此。
太后以虚假书信维系亡者的存在感,让皇后活在被背叛又被期待的夹缝中,精神日渐崩坏,却又始终保留一丝理智去执行她的使命——比如,在关键时刻装病避政,或在皇帝欲行改革时突然发难扰乱朝纲。
这不是疯,是被驯化的疯。
是最高级的情感操控。
暴雨初歇,晨雾弥漫。
苏识站在昭阳殿外,看着宫人端出染血的帕子,听着里面断续的呜咽与咒骂交织成曲。
她手中抱着一只紫檀木匣,里面封存着画像、书信、口供、医案——所有证据一字未动,原样收拢。
推开殿门时,铜炉香烟缭绕,满地狼藉。破碎的瓷片间,红衣如血。
皇后蜷缩在床榻一角,腕上刀痕狰狞,嫁衣浸透鲜血,宛如披着袈裟赴死的新娘。
她抬头望来,眼神空洞又炽烈,像是地狱深处爬出的怨魂。
苏识缓步走近,在她面前缓缓蹲下,目光平视,声音轻得几乎融化在寂静里:
“你想见他吗?”夜漏未尽,昭阳殿内香烬如灰。
苏识蹲在血泊边缘,指尖未沾半分猩红,眼神却比寒刃更冷。
她从袖中取出一幅新绘的画像——这一次,画中人不再是静默凝视的幻影,而是双目微启,唇角含笑,仿佛自死境归来,带着未尽之言。
左眼角那粒朱砂痣,在烛火下泛着诡异微光,像一滴将落未落的血泪。
“这不是幻觉。”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吹过经幡,“沈砚舟不是病死的。他是被人灭口的,而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皇后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原本涣散的瞳孔猛地收缩,像是被无形之手拽回人间。
染血的手指痉挛般抠进掌心,指甲断裂处渗出新的血丝。
她死死盯着那幅画,喉咙里滚出破碎的呜咽:“……是他……只有他……会那样叫我‘阿礼’……”
“可她告诉你,他只是走了,总有一天会回来。”苏识缓缓接话,语调平稳得近乎残忍,“十年间,每月一封平安帖,字迹不同,笔意却同。你以为是他在等你,其实——那是太后的命令。”
“她说他会回来……骗我……” 皇后突然仰头嘶吼,声如裂帛,眼眶竟沁出血痕,“她说只要我听话,不动权、不干政、在他灵前焚发守节,阿舟就能活着回来!可他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
她猛地抓起碎瓷片划向脖颈,却被苏识早有预判地扣住手腕。
力道极大,几乎捏碎骨头。
“你要见他?”苏识俯身逼近,眸光如刀,“那就别死。活着,才能撕开谎言;活着,才能把那些踩着你疯癫往上爬的人,一个个拖进地狱。”
皇后怔住,泪水混着血水滑落。
那一瞬,苏识看见了她灵魂深处最后一点清明——不是爱,不是恨,而是被愚弄一生后的滔天怒焰。
她松开手,将画像轻轻放在皇后染血的膝上。
“他是为你死的。而害他的人,至今高坐慈宁。”
风穿窗而入,吹动画像一角,仿佛那人真的在低语:来寻我。
当夜三更,暴雨再临。
一道赤足身影披发狂奔于宫道之上,红衣如炬,手中利剪寒光闪烁。
皇后直冲慈宁宫门,嘶声凄厉:“你还我阿舟!你还我十年痴梦!你说他会回来……你说的啊——!!!”
宫灯尽灭,唯有雷光照亮她扭曲面容。
白砚早已率禁军列阵于两宫交界处,铁甲森然,长戟如林。
一声令下,宫墙暗哨尽起,弩箭上弦,封锁所有通路。
他亲自迎上,声音沉稳却不容抗拒:“皇后失仪,惊扰太后清修,请回昭阳殿静养。”
“我不回去!”她疯狂挥剪,“我要见她!我要问她——为何用我的痛,做你们母子夺权的阶梯!”
没人听见她的话。史官不会记,太医只会写“疯症复发”。
但在偏殿烛影下,萧玦静静看着苏识递来的紫檀木匣。
一层层打开:画像、药方、伪造书信的墨样对比图、老绣娘的血书口供……完整得如同宿命拼图。
他指尖抚过“永不分离”四字显影痕迹,嗓音沙哑如锈铁摩擦:“你早知道……她不是疯。”
“她是被喂养成疯的。”苏识立于窗畔,目光穿透雨幕,“情感是最锋利的枷锁。让她以为爱人尚存,又永远无法相见——既不会彻底清醒反噬,也不会彻底崩溃无用。十年如牲畜般豢养,只为在关键时刻,成为搅乱朝局的一枚活棋。”
萧玦闭眼,眉宇间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痛楚。
那是属于少年时目睹生母被废、自己沦为弃子的旧伤。
“所以你给她真相。”他睁开眼,黑瞳深不见底,“哪怕这真相会点燃战火。”
“火本就在烧。”苏识冷笑,“我只是掀开了盖子。”
窗外雷霆炸响,照亮她清冷侧脸。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掠过屋脊,停驻檐角片刻,随即隐入黑暗——似有若无的铃音随风飘散,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前奏。
苏识蓦然蹙眉,望向慈宁宫方向。
那里,一盏素白灯笼正缓缓升起,悬于庭中古槐之下。
通灵祭台……今夜开坛?
苏识披着素青色斗篷穿过层层回廊,脚步轻得像一片落叶滑过石阶。
风从朱墙高处灌下,吹得檐角铜铃轻响,如同鬼魅低语。
她手中提着一盏琉璃灯,火光在黑暗中摇曳不定,映出她眸底深不见底的冷静。
“天库案”掀开的不只是静虚观地窖里的铁匣与账册,更是百年来盘踞于王朝命脉之上的邪祟根系。
而在这张巨网的最幽暗一角,苏识却嗅到了一丝异样的气息——不属于权谋、不源于贪腐,而是彻头彻尾的情感操控。
皇后每一次发病的时间,精准得近乎刻意。
她翻遍十年医案,逐条比对朝局动荡节点:先帝驾崩前七日,皇后梦游至太庙焚香;太子被废当日,她在昭阳殿撕毁御赐凤袍,咬破指尖写下“负我”二字;就连今上登基大典那夜,她也突然呕血三升,口中喃喃:“你说永不分离……为何先走?”
这已不是普通的疯癫。
这是被精心豢养的精神牢笼。
苏识闭了闭眼,脑中闪过无数动漫角色的记忆碎片——那个总在祭坛前跪拜亡妻的病娇科学家,那个为死去恋人制造克隆体的疯狂母亲,还有那个将全世界都视为替身的偏执少女……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点:情感锚点一旦断裂,便会陷入不可逆的崩溃循环。
而皇后的锚点,正是那个“染疫身亡”的贴身宦官。
华贵妃那一句迟疑的吐露,像一把钥匙,打开了尘封已久的真相门缝。
“他叫沈砚舟,”她当时望着窗外海棠,声音微颤,“长得极好,一双桃花眼含情带笑,说话温软如春风。皇后待他……逾矩。先帝知情,却默许了。直到某日清晨,内侍发现他在值房断气,尸身直接火化,连棺都没入。”
苏识当时便心头一震。
没有尸检,没有验毒记录,甚至连死亡时间都不明确。
更重要的是——一个能让皇后十年痴念不散的人,怎会默默无闻、悄然而逝?
她立刻召见柳绿。
影阁主事是她亲手培养的情报暗手,擅摹形绘神,尤精心理诱导图像设计。
当宫人零星描述出沈砚舟的模样时,柳绿仅用半日便还原出一幅栩栩如生的画像:眉目清俊,唇角微扬,左眼角有一粒极淡的朱砂痣,仿佛天生带着安抚人心的力量。
“纸背用药水写一句话。”苏识低声吩咐,笔尖蘸墨,在宣纸上缓缓落下,“‘你说永不分离,为何先走?’字要小,藏在折痕里,遇汗即显。”
柳绿抬眸:“夫人是要让她看见‘他还记得’?”
“不。”苏识垂眸,指尖轻轻抚过画像的眼部,“我要让她相信——他从未离开,只是被人囚禁。”
计划悄然展开。
一名老宫女奉命打扫佛堂,在蒲团下“遗落”画卷。
翌日清晨,昭阳殿传来剧烈哭嚎。
太医急报:皇后抱画不肯松手,连服三剂镇定汤药仍浑身抽搐,口中反复呢喃“阿舟”二字。
成功了。
但这只是第一步。
真正的杀招藏在那些无人注意的“平安帖”里。
十年来,每逢皇后情绪濒临失控,便会收到一封匿名书信,内容简短,无非是“我安好,勿念”“等你来寻我”之类。
笔迹看似不同,实则经过巧妙伪装。
苏识调取历年文书样本,用游戏攻略中常用的“动作轨迹分析法”,对比行间距、落笔压力、转折弧度——结果惊人一致。
有人在模仿沈砚舟的字!
顺藤摸瓜,线索指向掖庭一名老绣娘,姓沈,乃当年宦官远房表亲。
审讯之初她死不开口,直到柳绿拿出一张泛黄旧照——那是少年时期的沈砚舟与她在庭院合影,身后绣架上正是一幅未完成的并蒂莲。
她终于崩溃痛哭。
“太后命我写的……每月初一,必须寄一封。若停笔,我全家性命不保!她说……只有让皇后一直想着那人,才能让她疯得刚好,不至于清醒反噬,也不会彻底失控……她是皇上用来牵制皇帝的锁链!”
苏识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摩挲着腰间玉佩边缘。
原来如此。
太后以虚假书信维系亡者的存在感,让皇后活在被背叛又被期待的夹缝中,精神日渐崩坏,却又始终保留一丝理智去执行她的使命——比如,在关键时刻装病避政,或在皇帝欲行改革时突然发难扰乱朝纲。
这不是疯,是被驯化的疯。
是最高级的情感操控。
暴雨初歇,晨雾弥漫。
苏识站在昭阳殿外,看着宫人端出染血的帕子,听着里面断续的呜咽与咒骂交织成曲。
她手中抱着一只紫檀木匣,里面封存着画像、书信、口供、医案——所有证据一字未动,原样收拢。
推开殿门时,铜炉香烟缭绕,满地狼藉。破碎的瓷片间,红衣如血。
皇后蜷缩在床榻一角,腕上刀痕狰狞,嫁衣浸透鲜血,宛如披着袈裟赴死的新娘。
她抬头望来,眼神空洞又炽烈,像是地狱深处爬出的怨魂。
苏识缓步走近,在她面前缓缓蹲下,目光平视,声音轻得几乎融化在寂静里:
“你想见他吗?”夜漏未尽,昭阳殿内香烬如灰。
苏识蹲在血泊边缘,指尖未沾半分猩红,眼神却比寒刃更冷。
她从袖中取出一幅新绘的画像——这一次,画中人不再是静默凝视的幻影,而是双目微启,唇角含笑,仿佛自死境归来,带着未尽之言。
左眼角那粒朱砂痣,在烛火下泛着诡异微光,像一滴将落未落的血泪。
“这不是幻觉。”她的声音轻得像风吹过经幡,“沈砚舟不是病死的。他是被人灭口的,而你……早就知道了,是不是?”
皇后的呼吸骤然停滞。
她原本涣散的瞳孔猛地收缩,像是被无形之手拽回人间。
染血的手指痉挛般抠进掌心,指甲断裂处渗出新的血丝。
她死死盯着那幅画,喉咙里滚出破碎的呜咽:“……是他……只有他……会那样叫我‘阿礼’……”
“可她告诉你,他只是走了,总有一天会回来。”苏识缓缓接话,语调平稳得近乎残忍,“十年间,每月一封平安帖,字迹不同,笔意却同。你以为是他在等你,其实——那是太后的命令。”
“她说他会回来……骗我……” 皇后突然仰头嘶吼,声如裂帛,眼眶竟沁出血痕,“她说只要我听话,不动权、不干政、在他灵前焚发守节,阿舟就能活着回来!可他再也没有回来……再也没有……”
她猛地抓起碎瓷片划向脖颈,却被苏识早有预判地扣住手腕。
力道极大,几乎捏碎骨头。
“你要见他?”苏识俯身逼近,眸光如刀,“那就别死。活着,才能撕开谎言;活着,才能把那些踩着你疯癫往上爬的人,一个个拖进地狱。”
皇后怔住,泪水混着血水滑落。
那一瞬,苏识看见了她灵魂深处最后一点清明——不是爱,不是恨,而是被愚弄一生后的滔天怒焰。
她松开手,将画像轻轻放在皇后染血的膝上。
“他是为你死的。而害他的人,至今高坐慈宁。”
风穿窗而入,吹动画像一角,仿佛那人真的在低语:来寻我。
当夜三更,暴雨再临。
一道赤足身影披发狂奔于宫道之上,红衣如炬,手中利剪寒光闪烁。
皇后直冲慈宁宫门,嘶声凄厉:“你还我阿舟!你还我十年痴梦!你说他会回来……你说的啊——!!!”
宫灯尽灭,唯有雷光照亮她扭曲面容。
白砚早已率禁军列阵于两宫交界处,铁甲森然,长戟如林。
一声令下,宫墙暗哨尽起,弩箭上弦,封锁所有通路。
他亲自迎上,声音沉稳却不容抗拒:“皇后失仪,惊扰太后清修,请回昭阳殿静养。”
“我不回去!”她疯狂挥剪,“我要见她!我要问她——为何用我的痛,做你们母子夺权的阶梯!”
没人听见她的话。史官不会记,太医只会写“疯症复发”。
但在偏殿烛影下,萧玦静静看着苏识递来的紫檀木匣。
一层层打开:画像、药方、伪造书信的墨样对比图、老绣娘的血书口供……完整得如同宿命拼图。
他指尖抚过“永不分离”四字显影痕迹,嗓音沙哑如锈铁摩擦:“你早知道……她不是疯。”
“她是被喂养成疯的。”苏识立于窗畔,目光穿透雨幕,“情感是最锋利的枷锁。让她以为爱人尚存,又永远无法相见——既不会彻底清醒反噬,也不会彻底崩溃无用。十年如牲畜般豢养,只为在关键时刻,成为搅乱朝局的一枚活棋。”
萧玦闭眼,眉宇间掠过一丝几不可察的痛楚。
那是属于少年时目睹生母被废、自己沦为弃子的旧伤。
“所以你给她真相。”他睁开眼,黑瞳深不见底,“哪怕这真相会点燃战火。”
“火本就在烧。”苏识冷笑,“我只是掀开了盖子。”
窗外雷霆炸响,照亮她清冷侧脸。
一道黑影悄无声息掠过屋脊,停驻檐角片刻,随即隐入黑暗——似有若无的铃音随风飘散,像是某种古老仪式的前奏。
苏识蓦然蹙眉,望向慈宁宫方向。
那里,一盏素白灯笼正缓缓升起,悬于庭中古槐之下。
通灵祭台……今夜开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