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明兰暗递锦囊计-《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穿越版》

  一次,华兰借着带儿子回盛家小住的机会,终于忍不住,向正好也回娘家的明兰吐露了更多心声。她说着说着,便落下泪来:“……六妹妹,你说,这日子怎么就过成了这样?我自问入门以来,兢兢业业,从未行差踏错半分,为何婆婆总是看我不顺眼?官人他……他但凡能替我说一句话,我也不至于如此艰难……”

  明兰看着华兰明显清减了的面容和眼底的疲惫,心中很是不忍。她屏退左右,拉着华兰的手,低声道:“大姐姐,你的苦处,我明白。只是,事已至此,一味的隐忍退让,并非长久之计。你越是退让,她便越是觉得你好拿捏,愈发变本加厉。”

  华兰拭着泪,茫然道:“那我还能如何?难道与她吵闹不成?那岂不更是授人以柄,说我这个儿媳不孝不贤?”

  “自然不是与她正面冲突。”明兰眸光沉静,缓缓道,“大姐姐,你要明白,在这高门内宅里生存,光会做事是不够的,还需懂得‘做人’。婆婆为何能拿捏你?一则是因为姐夫软弱,二则是因为她抓住了‘孝道’和‘规矩’这两柄尚方宝剑。你要破局,便不能在这两点上与她硬碰硬,反而要做得比她更周全,让她无错可挑,甚至……让她有所顾忌。”

  华兰听得入神,忙问:“如何做得更周全?又如何能让她顾忌?”

  明兰细细分析道:“首先,晨昏定省,伺候饮食,这些表面功夫一定要做得滴水不漏,甚至要比她要求的更好。她若故意刁难,你便当着下人或伯爷的面,更加恭顺谦卑,甚至主动请罪,将‘过错’揽到自己身上,反而显得她吹毛求疵,不容人。次数多了,明眼人自然看在眼里,伯爷即便不管事,心里难道就没杆秤?下人们私下议论,那话传出去,于她的名声也无益。”

  “其次,管理中馈,这是你的职责,也是你的权柄。账目一定要清晰明白,每笔开销都要有据可查。她若想插手或是挑刺,你便捧着账本与她细细分说,让她挑不出错处。甚至,你可以主动将一些棘手又容易得罪人的琐事,‘请示’她的意思,让她来做决定。她若做得好,功劳少不了她一份;她若做得不好,或是惹了怨言,那便是她决策失误,与你无干。这叫‘以退为进’。”

  “最重要的是姐夫那里。”明兰压低了声音,“姐夫性子软,你不能指望他主动为你出头。但你也不能总在他面前抱怨婆婆的不是,那只会让他更加烦躁,躲着你。你要换一种方式。比如,在他心情好时,不经意地流露出你的疲惫和委屈,但要说‘为了官人,为了这个家,我再辛苦也值得’,让他心生怜惜。又或者,借他人之口,比如让孩子天真地说‘祖母今日又骂母亲了’,或是让你的心腹丫鬟‘无意’中将你受的委屈透露给姐夫信任的小厮……总之,要让他自己‘发现’你的艰难,而不是你‘告诉’他。男人嘛,有时对自己发现的事情,反而更容易上心。”

  “此外,”明兰眼中闪过一丝锐光,“袁家虽是勋贵,但如今朝中局势微妙,勋贵之家更需谨言慎行。我们盛家,你大哥长柏如今在朝中地位稳固,深得帝心;你妹夫顾廷烨虽致仕,余威犹在,旧部遍布朝野军营。这些,你婆婆心里难道不清楚?她敢如此待你,无非是觉得你性子柔顺,不会、也不敢动用娘家的势力罢了。你不必真的做什么,只需偶尔在言谈间,不经意地提一提大哥又得了陛下嘉奖,或是宥阳侯府又收到了哪位大人的年礼问候……让她时刻记得,你并非无根无基、可以任她搓圆捏扁的孤女。她心中有了顾忌,行事自然会收敛几分。”

  这一番话,如同拨云见日,让华兰茅塞顿开!她从未想过,应对婆母的刁难,竟有这许多弯弯绕绕的门道。她看着明兰,眼中充满了感激和佩服:“六妹妹,你……你怎懂得这些?”

  明兰微微一笑,笑容里带着几分历经世事后的通透与淡然:“不过是经的事多了,看的也多了些罢了。大姐姐,记住,软弱和一味忍让换不来尊重和平安。你要让自己立得住,手中要有牌,心中要有计,方能在这深宅大院里有尊严地活下去。这不是算计,而是自保之道。”

  华兰紧紧握住明兰的手,仿佛抓住了救命稻草,重重地点了点头:“六妹妹,谢谢你!我……我记下了,我回去就试试!”

  回到袁家后,华兰努力振作精神,按照明兰的建议,开始一点点改变策略。她将表面功夫做得更加完美,账目打理得更加清晰,对袁文绍也不再是抱怨,而是适时地展现柔弱与坚韧并存的一面,并偶尔巧妙地提及娘家的近况。

  起初,袁夫人并未察觉,依旧习惯性地刁难。但渐渐地,她发现这个儿媳似乎变得有些不同了。依旧恭顺,却恭顺得让她挑不出错;依旧管家,却将权柄握得更稳,甚至能将一些麻烦事推到自己这里来;儿子似乎也对华兰多了几分体贴,看自己的眼神偶尔会带着一丝不认同;下人们议论的风向也似乎悄悄变了……

  袁夫人心中虽不快,却也不得不有所顾忌。她终究是个精明人,知道盛家确实今非昔比,若真闹得太过,于袁家并无好处。于是,她对华兰的刁难,虽未完全停止,却明显减少了频率和强度。

  华兰的日子,终于稍稍好过了一些。她心中对明兰的感激,无以复加。也更深切地体会到,在这世间,女子生存之艰难,以及拥有智慧和手段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