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并没什么特别的优势-《满地机甲,你说这只是技校军训?》

  他顿了顿,又从公文包里抽出一个牛皮纸文件夹:“还有一件事。东中那边,头巾骆驼有意采购一批远程火箭炮。”“这是情报部门整理的资料,你先看看。”头巾骆驼?靳允眼皮一跳,心里顿时乐了。这可是出了名的有钱主,每次买武器都是一车一车地刷卡,毫不手软。要是能拿下这单,系统给的那个百亿军火任务,指不定真能完成。他马上翻开文件,一页页细看。这俩老对手这些年瓜分了东中大半军火市场,手里还有拿得出手的家伙。他们的远程火箭炮技术成熟,性能不比龙国差,甚至在某些细节上还占点便宜。所以现在龙国这边,并没什么特别的优势。“罗老把宝押在你们飞翔军工厂了。”缪远山盯着靳允,“接下来这两个月,能不能把电磁火箭炮搞出来,就看你们的了。”靳允合上文件,点了点头。他清楚,火箭炮这东西,门槛低,谁都能捣鼓出个能打的;可要想做到顶尖,那真是拼国力、拼技术、拼积累。目前全球远程火箭炮这块,真正站在第一梯队的,也就龙国、自由国、白熊国三家。白熊国不用多说。“炮兵是战争之神”这句话,就是从他们那儿传出来的。他们的老祖宗彼得大帝打起仗来就爱堆大炮,后来的思大林更是把“炮弹开路”当家常便饭。白熊国陆军打仗,讲究的就是一个“轰”字——炮越多越好,弹越密越爽,前线但凡有点动静,立马万炮齐发,炸得对方连土都翻三遍。在他们的武器库中,火箭炮一直是拳头产品。当年二战时的bm-13,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喀秋莎,是世界上第一款大规模投入实战的火箭炮。那玩意儿在战场上一响,敌军魂都吓飞了。龙国后来能搞出自己的火箭炮体系,根子就在这喀秋莎上。当年靠着它,不知多少次在战场上撕开口子,打得敌人鬼哭狼嚎。虽然现在喀秋莎早过时了,但白熊国在火箭炮这条路上,始终没掉队。情报显示,这次他们准备拿出来的,是bm-30龙卷风系统的升级版。靳允对这玩意儿不陌生。龙卷风是白熊国第三代火箭炮的代表作,前有喀秋莎开路,中有冰雹撑场,到了它这儿,已经是集大成者。冰雹火箭炮当年风靡全球,装备了五十六个国家的军队,影响力仅次于AK-47。要论传播广度,连龙国和自由国都比不上。可这几年,自由国的m270系统横空出世,自动化程度高,反应速度快,硬生生抢走了一大片市场。白熊国哪能忍?立马加码,搞出了bm-30龙卷风。这炮一出来,火力、精度、射程全拉满,直接重回世界顶尖。而这次他们要推的改进型,性能只会更强。另一边,自由国也不容小觑。他们虽然主攻海空军,但底子厚,技术储备多,陆军装备照样不含糊。m270刚被反超,人家转头就掏出一款新家伙——m142,外号“海马斯”。这炮才刚完成测试,还没正式列装部队。但光看公布的试验数据,加上在贝雷帽骆驼那儿的实弹演练表现,已经足够吓人。关键是靳允心里清楚,这款海马斯,哪怕放到二十年后,依然是全球最能打的远程火箭炮之一。所以啊,要是白熊国那个bm-30龙卷风火箭炮的升级版没啥大进步,估计就要被自由国的海马斯甩在后头了。可话又说回来,不管是白熊国还是自由国,咱们龙国目前手里的卫士-1型大口径火箭炮,真要硬碰硬较量,还是挺难拼得过的。“看完这份材料,心里是不是沉甸甸的?”缪远山看着靳允,眉头微皱,语气里带着点担心。他自己可是刚把对手要卖的新火箭炮资料翻了一遍,越看越觉得压力山大。“有压力,但没那么夸张。”靳允笑了笑,语气平静却透着底气。“我现在唯一的压力就是——得赶在头巾骆驼掏钱下单之前,把咱们的电磁助推火箭炮给搞出来。”在他看来,不管是白熊国那套老式改良版龙卷风,还是自由国主打的海马斯,说到底还是火药烧出来的玩意儿,属于上一代的路子。而他们手头在搞的电磁火箭炮,那可是跨了一代的技术,完全是降维打击。拿下头巾骆驼,根本不在话下。听靳允说得这么稳,缪远山终于松了口气。“你这话一说,我心里就踏实了。”“对你,对你们飞翔军工厂,我一直都很放心。”“头巾骆驼那边的联络,你们不用操心,我们陆军总装部亲自对接。”“你们只管一门心思把技术往前推。”“研发上遇到任何问题,随时找我。”“陆军上下,都会给你们撑腰。”这话他说得郑重,承诺也亮堂。“那我先谢谢缪部长了。”靳允笑着点点头。很快,徐兵也被缪远山带来的人一起带走了。会议室又恢复了安静。刚才那一幕,陆军总装部一把手对靳允的态度有多尊重,大伙儿都看在眼里。原本还吊儿郎当、一脸不屑的那些火箭炮专家们,现在一个个全闭了嘴,大气都不敢出。咳……咳……靳允轻咳两声,站起身来,脸上带着笑。“各位专家,我一直都很敬重你们这样的人才。”“咱们飞翔军工厂虽然是民营的,但目标跟你们一样——就是给龙国军队造出顶呱呱的装备。”“让我们国家的国防,真正站在这个世界最前面!”“所以,我希望大家能齐心协力,把这摊事干成。”“有想法是好事。”“但规矩不能乱。谁要是不打招呼,私自改流程、动项目,那我肯定第一个不同意。”他这话一出口,满屋子的专家纷纷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