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都明白,军工研发不是儿戏,一环扣一环,流程乱了,后面全得崩。等发现问题的时候,钱花了,时间没了,人也拖垮了,啥都没捞着。就算以前在部队研究所,那也是流程严得像铁板,谁也不能乱来。毕竟一个项目里,要是人人都觉得自己最聪明,非得按自己的路子走,那这个项目早晚会散架。所以靳允刚才的做法,一点毛病没有。“靳厂长您放心,我们一定按流程来,绝不越线!”“没错!您都把关键技术和方向给了我们,只要跟着您的思路走,电磁火箭炮肯定能按时搞出来!”几个项目组的骨干立马表态,语气一个比一个坚定。靳允满意地点头。“我相信各位的专业和拼劲。”“不过,刚才缪部长说的事,大家也都听到了。”“接下来两个月,东中那边的土豪——头巾骆驼国,要买一批远程火箭炮。”“上面对此非常重视。”“这不光是一单大买卖。”“更关键的是,头巾骆驼在东中影响力不小,要是我们能把这单拿下,等于直接撬开了整个东中的军火市场!”“这对咱们飞翔军工厂是天大的机会,对整个龙国的军售格局,也是个大转折。”东中这地方,一向被称为蓝星最不平静的火药桶。地底下全是油,储量吓人。老话讲得好:普通人没罪,就因为怀里揣着块宝玉,就成了别人眼里的猎物。东中有油没错,可正是这油,惹来了全世界列强的觊觎。哪个大国不想插一脚?谁不想在那儿多捞点好处?于是这片地,就成了各方势力角力的牺牲品。地方不大,却分成了十几个国家,你看着我不顺眼,我信你不虔诚,历史旧账加宗教纷争,打来打去就没停过。头巾骆驼国虽然军力比不上伊骆驼、贝雷帽骆驼,但在这片区域说话很有分量。只要能把电磁助推火箭炮卖给他们,就等于拿到了东中军售市场的入场券。甚至,以后还能顺带争取石油和其他战略资源。“所以,我们的电磁火箭炮研发,必须提速。”“我的打算是——一个月内,搞定全部研发工作。”“再花十天,把样炮造出来。”“大家有没有这个决心?”靳允声音不高,但每个字都像钉子一样,砸在地上。一个月?搞出电磁火箭炮?在场所有人一听这话,全愣住了。虽说核心技术和思路靳允已经交了底,可这不代表剩下的活就能一蹴而就。毕竟,这电磁推进火箭炮可是被陆军列为了今年的头等大事,属于战略级重点项目。从各项技术的试验验证,到不同技术路线的融合整合,再加上那些虽不是核心,但同样卡人的末端技术攻关,哪一块都不是省油的灯。按原先的计划,就算没有徐兵中途乱来,只靠靳允给的技术方案,少说也得半年往上走。现在倒好,项目被他这么一搅和,进度才刚过一半。一个月内搞定?听上去就跟天方夜谭差不多。“靳厂长,这时间……是不是太紧了点?”一个负责火箭炮研发的专家搓着手,语气里全是迟疑。“这电磁推进系统可不是小打小闹,哪怕最要命的那块技术您已经解决了,可剩下的一堆技术难点也不轻松啊。这些看似‘边角料’的技术,哪一个不是研究所常年啃的硬骨头?”“咱们想在这么短时间里全搞定,难度太大了。”“说实话,我真怕咱们扛不下来。”他话一出,其他专家纷纷点头,表情一个比一个愁。这种级别的军工项目,哪怕把陆军火箭研究院的主力团队调过来,都不敢打包票一个月搞定。更别说他们这一群还处在成长期的年轻人了。在他们眼里,靳允这任务根本就是让人跳过悬崖,连桥都不给搭。可靳允却一脸淡定,一点不慌。“刚才你们交上来的研发进度表,我看了。”“现在电磁火箭炮系统卡得最死的,主要是两个地方——局部冷却和电磁屏蔽。”“这两块你们别操心,交给飞翔技校的学生去攻。”“他们之前接触过类似课题,有些底子。”“你们就把精力放在剩下的几项辅助技术上,做好论证和配套就行。”“至于炮弹部分,我自己来。”这话一出,全场都傻了。所有人的目光,“唰”地一下,全都集中到了汪兴菊和柯东博身上。刚才靳允说的那两个技术,虽然不算是最核心,但也是仅次于核心的难关。就连顶尖研究所的老专家,想在一月内突破,都得脱层皮。现在居然要交给一群学生来干?真不是开玩笑?靳允没理会众人震惊的眼神,直接点了名。“柯东博、汪兴菊,这俩项目你们带头,再配二十个学生。”“我现在正式任命你们为项目正副组长,全权负责电磁火箭炮系统的整体推进。”“一个月内拿下那两个技术,有没有问题?”他笑着看向两人,语气轻松得像在问晚饭吃什么。其实他心里有数。有系统加持,飞翔技校这批学生的科研实力,早就摸到了顶尖国防院校的水平。尤其是这俩,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虽然还是学生身份,但论军工技术积累和实操经验,连不少干了几十年的老专家都未必比得上。要不是靳允本人太抢眼,这两人早就在军工圈里名声大噪了。“没问题。”柯东博淡淡应了一句,脸色平静得像在接一个普通作业任务。“校长放心。”汪兴菊笑了笑,眼神亮得惊人。“保证按时交工。”“好!”靳允满意地点点头。接着一转身,又点了另外两个人的名字。“武鹏涛、洛溪瑶,炮弹研发你们负责。”“遇到问题随时来找我。”这俩人的整体水平虽然略逊于柯东博和汪兴菊,但他们脑子活,点子多,经常能在技术死胡同里搞出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