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当日,鹤公子智战蚌郎君难舍难分,兜头窜出来狐仙人羽壳俱嚼……”许家堂屋,吃过圆子,也同邻里贺过年的许家人坐在一屋,听中间坐着的郑梦拾随口说故事。
郑梦拾说到高昂处扬声立手,脸上表情活灵活现,看得许家二老都咧了嘴,当时场面称得上是彩衣娱亲。
回笼觉睡清醒的许青峰本来听得津津有味,手去抓果干的时候一愣,扭头看看中间张牙舞爪的爹,这场景怎么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许青峰沉思,余光瞥见身边听得聚精会神,频频点头的妹妹。
脑中如闪电劈过,许青峰想明白妹妹的嘴随家里谁了,还是爹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君子风范营造太好了,竟是让他现在才发现。
我呢,我随谁啊!许青峰看看眼里冒着光听爹爹讲话的娘亲,自我感受一下,不行,这必不可能,我是沉稳之人!
临近午时,许老太太带头,许金枝和郑梦拾随后,三个家里做饭能拿的出手的人前后脚儿进了厨房。
今日过年,这年饭午时庆一桌,晚上摆一桌,靠一人可不好忙,自然要老少都上阵。
看女儿女婿两人在灶前,一个切肉,一个热锅,正是锅刀和鸣。
“那我这老婆子就晚点儿再往上凑。”许老太太不往灶前走,给年轻人留出空间。
旁边的大陶盆里面是早早在昨日就已泡好的糯米,许老太太掏出一把看看,现在正是泡到合适的时候。
“青峰,铃铛。”许老太太端着盆儿,绷着气往堂屋去,许老爷子看见了,赶紧搭把手接过去。
“你们帮外婆捣米,这样外婆可以做年糕吃。”许老太太召集童工。
“老头子,你帮着把米沥好水啊。”见许老爷子跟过来,许老太太满意,挺好,不用她叫了。
待得锅热肉码好,许老太太撸撸袖子,拿起大勺,新熬的猪肉不心疼的化开两勺,姜片葱丝爆香,刘家送来的野山葱是好东西,加入提味,待炊烟升腾,倒入猪肉丝过油,一盘香色俱佳的菜肴便好了。
蒸青鱼,煲鸭汤,笋丝炒咸肉……一道道丰盛佳肴从厨房端出来,摆上堂屋的饭桌,许青峰和许铃铛小兄妹早就守在门口了,外婆怎么还没出现?
手底下拿着剩下的浆糊粘旧书的许老爷子也往门口频繁的看,老婆子怎么还没出现?
今天大过年,一家子齐着吃饭,记得明明白白讲吃饭的规矩,长者入座为先,长者动筷方随。
现在,许老太太是长者,又是掌勺人,这一桌子菜多数出自她手,就算是许老爷子,也得等着自家老婆子入座,天大地大,掌勺的最大。
“来来来,最后一道,八宝甜羹……”许老太太往前头走,喊话开道,后头许金枝端着个大盘,由郑梦拾护送着进了屋。
“还真是好久没这么正经的做上一大桌子菜了。”许老太太搓搓手,坐在许老爷子拉开的椅子上。
“今天过年,来,咱们举杯,先贺一贺。”老伴儿也落座了,一家之主许老爷子举起手中杯子招呼大家。
“岁岁嘉安——”许家人一起举杯,不管是杯中是佳酿,还是像模像样倒的汤,都饮了个干净。
“爹,娘~我和相公祝你们新岁逢春,迎福开泰。”许金枝带头站起来给许家二老祝酒。
“外公,外婆,明年继续身康体健,财源滚滚。”许青峰和许铃铛跟在爹娘后面祝酒。
“好,好!”许老太太笑的红光满面,许老爷子美的眼不见牙。
“快吃,快吃,尝尝我这过年菜。”许老太太带头举筷子。
半日暖宵过,便是到了午后该歇着的时辰,街面上还是偶尔传来炮仗炸响的声音和随之而来的犬吠。
“不晓得是哪家孩子捣乱呢!”许老爷子很有经验的判断。
歇息够了的许老太太拽着老头子去蒸年糕了,虽然老头子不是好人上灶,但是她缺个干体力的。
“老头子,你继续捣米。”许老太太将蒸好的熟糯米碎交给老头子。
蒸好的糯米捣的极粘,混进切好的枣子,然后压方成型,这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吃了,如小铃铛般着急尝新的,就会捧个小碗眼神渴盼,让外婆不得不纵容的给她挖两勺黏黏的糕,这才心满意足。
打发走小贪吃鬼,许老太太将剩下的年糕压实,放在阴凉通风处,这年糕还要晾晒,才能更好的成型,到时候用刀切片,吃时蒸热,或是加入菜肴炒制,都是美味。
讨糕的是许铃铛,吃糕的许铃铛和许青峰。
午后无聊,手边儿有剪窗花剩下的边角料碎红宣纸,许铃铛转转眼珠子,计上心来,拉着她哥一起去给驴子和羊贴了大大小小的的红花,生生造出来三只红红火火的牲畜。
年夜饭后,许家小兄妹将上回买来的手提红灯笼提在手上,央求着爹爹给点上蜡,在院子里提着蹦跶了好一会儿,把脸映照的红彤彤的。
兔窝里熬夜的兔子拉到一半儿,天,突然亮红亮红的。
兔:毫无隐私,猝不及防,一世英名被毁,如有翻身之期,我必让……
一晚上玩够闹够了,正年这天就过去了,等许老爷子晚上上了茅厕,想着今天过年,给家里驴和羊的草料都多添了些,也不知道吃完了没有,就去看一看。
到地方,正月之初月似无,许老爷子举灯盏观之,吓的一口气差点没憋上来。
“我的……”许老爷子看着一身挂红的一驴二羊,本着敬孔孟礼仪之教化吞下就要脱口而出的话。
许老爷子环顾四周,夜风凉,心茫然,一时不知道该骂谁,大半夜的,许老爷子悻悻回了屋子,躺在床上舒气。
“怎么的了?”
“无事,无事,青峰啥时候回学堂,还有铃铛,翻年又大一岁,商量商量,让孩子学点儿什么吧。”许老爷子深呼吸,可不能总在家里了,虽然多数时候是小心肝,但是偶尔天马行空的来这么一下子,他老汉也吓不起。
郑梦拾说到高昂处扬声立手,脸上表情活灵活现,看得许家二老都咧了嘴,当时场面称得上是彩衣娱亲。
回笼觉睡清醒的许青峰本来听得津津有味,手去抓果干的时候一愣,扭头看看中间张牙舞爪的爹,这场景怎么有种似曾相识之感,许青峰沉思,余光瞥见身边听得聚精会神,频频点头的妹妹。
脑中如闪电劈过,许青峰想明白妹妹的嘴随家里谁了,还是爹平日里一本正经的君子风范营造太好了,竟是让他现在才发现。
我呢,我随谁啊!许青峰看看眼里冒着光听爹爹讲话的娘亲,自我感受一下,不行,这必不可能,我是沉稳之人!
临近午时,许老太太带头,许金枝和郑梦拾随后,三个家里做饭能拿的出手的人前后脚儿进了厨房。
今日过年,这年饭午时庆一桌,晚上摆一桌,靠一人可不好忙,自然要老少都上阵。
看女儿女婿两人在灶前,一个切肉,一个热锅,正是锅刀和鸣。
“那我这老婆子就晚点儿再往上凑。”许老太太不往灶前走,给年轻人留出空间。
旁边的大陶盆里面是早早在昨日就已泡好的糯米,许老太太掏出一把看看,现在正是泡到合适的时候。
“青峰,铃铛。”许老太太端着盆儿,绷着气往堂屋去,许老爷子看见了,赶紧搭把手接过去。
“你们帮外婆捣米,这样外婆可以做年糕吃。”许老太太召集童工。
“老头子,你帮着把米沥好水啊。”见许老爷子跟过来,许老太太满意,挺好,不用她叫了。
待得锅热肉码好,许老太太撸撸袖子,拿起大勺,新熬的猪肉不心疼的化开两勺,姜片葱丝爆香,刘家送来的野山葱是好东西,加入提味,待炊烟升腾,倒入猪肉丝过油,一盘香色俱佳的菜肴便好了。
蒸青鱼,煲鸭汤,笋丝炒咸肉……一道道丰盛佳肴从厨房端出来,摆上堂屋的饭桌,许青峰和许铃铛小兄妹早就守在门口了,外婆怎么还没出现?
手底下拿着剩下的浆糊粘旧书的许老爷子也往门口频繁的看,老婆子怎么还没出现?
今天大过年,一家子齐着吃饭,记得明明白白讲吃饭的规矩,长者入座为先,长者动筷方随。
现在,许老太太是长者,又是掌勺人,这一桌子菜多数出自她手,就算是许老爷子,也得等着自家老婆子入座,天大地大,掌勺的最大。
“来来来,最后一道,八宝甜羹……”许老太太往前头走,喊话开道,后头许金枝端着个大盘,由郑梦拾护送着进了屋。
“还真是好久没这么正经的做上一大桌子菜了。”许老太太搓搓手,坐在许老爷子拉开的椅子上。
“今天过年,来,咱们举杯,先贺一贺。”老伴儿也落座了,一家之主许老爷子举起手中杯子招呼大家。
“岁岁嘉安——”许家人一起举杯,不管是杯中是佳酿,还是像模像样倒的汤,都饮了个干净。
“爹,娘~我和相公祝你们新岁逢春,迎福开泰。”许金枝带头站起来给许家二老祝酒。
“外公,外婆,明年继续身康体健,财源滚滚。”许青峰和许铃铛跟在爹娘后面祝酒。
“好,好!”许老太太笑的红光满面,许老爷子美的眼不见牙。
“快吃,快吃,尝尝我这过年菜。”许老太太带头举筷子。
半日暖宵过,便是到了午后该歇着的时辰,街面上还是偶尔传来炮仗炸响的声音和随之而来的犬吠。
“不晓得是哪家孩子捣乱呢!”许老爷子很有经验的判断。
歇息够了的许老太太拽着老头子去蒸年糕了,虽然老头子不是好人上灶,但是她缺个干体力的。
“老头子,你继续捣米。”许老太太将蒸好的熟糯米碎交给老头子。
蒸好的糯米捣的极粘,混进切好的枣子,然后压方成型,这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吃了,如小铃铛般着急尝新的,就会捧个小碗眼神渴盼,让外婆不得不纵容的给她挖两勺黏黏的糕,这才心满意足。
打发走小贪吃鬼,许老太太将剩下的年糕压实,放在阴凉通风处,这年糕还要晾晒,才能更好的成型,到时候用刀切片,吃时蒸热,或是加入菜肴炒制,都是美味。
讨糕的是许铃铛,吃糕的许铃铛和许青峰。
午后无聊,手边儿有剪窗花剩下的边角料碎红宣纸,许铃铛转转眼珠子,计上心来,拉着她哥一起去给驴子和羊贴了大大小小的的红花,生生造出来三只红红火火的牲畜。
年夜饭后,许家小兄妹将上回买来的手提红灯笼提在手上,央求着爹爹给点上蜡,在院子里提着蹦跶了好一会儿,把脸映照的红彤彤的。
兔窝里熬夜的兔子拉到一半儿,天,突然亮红亮红的。
兔:毫无隐私,猝不及防,一世英名被毁,如有翻身之期,我必让……
一晚上玩够闹够了,正年这天就过去了,等许老爷子晚上上了茅厕,想着今天过年,给家里驴和羊的草料都多添了些,也不知道吃完了没有,就去看一看。
到地方,正月之初月似无,许老爷子举灯盏观之,吓的一口气差点没憋上来。
“我的……”许老爷子看着一身挂红的一驴二羊,本着敬孔孟礼仪之教化吞下就要脱口而出的话。
许老爷子环顾四周,夜风凉,心茫然,一时不知道该骂谁,大半夜的,许老爷子悻悻回了屋子,躺在床上舒气。
“怎么的了?”
“无事,无事,青峰啥时候回学堂,还有铃铛,翻年又大一岁,商量商量,让孩子学点儿什么吧。”许老爷子深呼吸,可不能总在家里了,虽然多数时候是小心肝,但是偶尔天马行空的来这么一下子,他老汉也吓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