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老李家的爱好-《天幕:对!我爹洪武三十五年传位》

  贞观年间

  李靖的兵书全都失传了?

  诸夏自古讲究一个学艺、齐天下、传道、名千古的人生梦想,像是李靖这种基本上已经超额完成了诸夏人的人生目标了。

  害怕自己的本事被别人学会?

  那诸子百家的圣贤们到底在图什么?

  甘露殿里的众人忍不住感到心疼,就连李靖也内心在滴血。

  他这辈子人臣已经做到了极致,当然司马宣王的那种不算。

  至于名垂千古,后世都把他奉为天王了,还有什么大奢求?

  孙子厉害吧?

  吴子厉害吧?

  论起打仗和业绩来,李靖自问不输于这些前辈。

  可就差一个传道了。

  所以,自从大唐皇帝没有再用他出征后,老李就一直在家琢磨着总结自己的用兵之道。

  名字都想好了。

  《六军镜》,《阴符机》,《玉帐经》......

  现在后世人告诉他,自己引以为傲的李氏卫公兵法居然失传了......

  李靖陷入了浓浓的沉思里......

  “药师将军,我有个主意。”一旁的李世??见到李靖低头沉思的模样,好声提醒道:

  “不如你把自己的兵书多抄录一份带到坟墓里,如何呢?”

  嘶~

  众人倒吸一口凉气,这个方法乍一听很不靠谱,可是认真思考下来就很靠谱啊!

  最起码有唐一代,都不会有人敢盗李靖的墓。

  人家可是陪葬昭陵的,盗李靖的墓,昭陵卫都能给他剁成肉末了。

  “好主意!”李靖抚须大赞。

  房玄龄笑道:“大争之世,唯有纵横战功者方为第一流。如今太平治世,如何传道授业于天下人,才是第一流。”

  大唐皇帝点了点头,十分认同这个说法:“药师将军尽管去写,怎么保存和流传后代,朕替你想办法!”

  李靖感激的点了点头。

  其实二凤倒是想得很简单,无非是臣子名气越大,他这个皇帝也就跟着越水涨船高。

  都有人震惊于他怎么驾驭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了,还不能证明他这个观点吗?

  往后天下会愈发承太平,越是太平盛世,越是需要以莫大的文治武功来奠基,需要以传世的文臣武将来彰显。

  也就越需要皇帝怎么荣待功勋来激励天下百姓,也就越需要天下百姓来为功勋卓着的国家英雄传名颂功。

  “污蔑啊!”李靖忽然就叫冤。

  “老夫何曾有过这老牛吃嫩草的行为了?”

  李靖刚才还在抚美须,被天幕后面的一条惊人言论震惊的手一抖,硬生生薅下了几根美胡须下来,痛啊!

  老夫儿子都有儿子了,一把年纪了,为人尊长还娶个和孙子一样大的妻子?

  闹呢!

  紧接着,又是一大片的人乌泱泱的跟着叫冤枉,尉迟恭还好说,程咬金叫得最凶了:

  “陛下,您是知道我的,我家夫人去世之后,我才续弦的啊!”

  “而且,您也知道,俺老程的世子是原配夫人所出的。”

  “这天幕搬倒是非,搞得俺老程是那种三心二意的人一样!”

  古人对这种事情是很看重的,你今天敢抛弃糠糟之妻,明天就能背弃旧主。

  守节,不止是守君子之节。

  如果这么一顶大帽子扣在程咬金身上,那别人会不会诬告他:“陛下,程咬金今天能休妻娶世家千金,明天就敢忘恩负义去造反!”

  “此人对发妻不管不顾,患难之情尚且不能唤醒良心,难道他日后就不会背叛您了吗?”

  正常人富贵之后肯定是不敢这么做的,除非妻子死得早还没有后代留下,才会娶新妇立新子。

  但凡发妻有儿子,你都不能擅立新妇的子嗣,废嫡灭长传出去名声可就坏透了。

  看着群臣一个个叫冤叫屈的样子,李世民也赶紧出声安抚:“朕知道你们的为人,这定然是后世人曲意解读。”

  众人被安抚后,尉迟恭才闷闷的开口:“陛下,臣都一把年纪了,一个浑人是万万配不上公主的千金之躯!”

  “公主是天家贵胄,应该配有才有德之人。”

  “还请您三思!”

  长孙皇后偷偷掐了一把李二腰间的软肉,嗔怪的睨了眼李二。

  大唐皇帝吃痛,也只得打哈哈道:“这后宫之事朕还是不要多管了好啊!”

  “交给皇后来办,朕才放心。”

  李世民心有戚戚,真不敢在乱点鸳鸯谱了,给人家尉迟敬德整的差点下不来台了。

  还是交给皇后来办吧,谁想娶公主,哪个公主到了适婚的年龄,让长孙皇后去操心最合适了。

  秦朝

  “这唐太宗倒是有趣,喜欢把自己女儿送给功臣。”嬴政失笑。

  他倒不是认为勋贵们配不上皇帝的女儿,为国奉献了一辈子建立了文治武功的大臣凭什么不能享受了?

  但天幕也说了,勋贵们都一把年纪了,皇帝女儿才几岁十几岁......

  让二代们婚配还行,但你让自己小女儿嫁给半截身子入土的老汉......

  嬴政咂舌不已。

  老李家指定是有什么爱好的!

  他自己就有女儿,也会善待自己的功臣,但嬴政扪心自问是绝不会牺牲自己的女儿来陪勋贵的。

  不说别的,这咸阳宫里的勋贵们谁好意思娶?

  殿中的扶苏忍不住沉思去想了一下,自己宠爱的妹妹,妙龄少女嫁给......嗯......就例如王翦将军......

  咦~!画面太美丽了,不敢想。

  估计王翦第二天就得负荆入宫,跪在地上发问:

  “陛下何故如此羞辱臣?”

  “臣要是做了什么错事,您要打要杀随便,何必拿臣的名节来侮辱?!”

  这不是皇帝的女儿和勋贵配不配的问题,这是特么纯乱点鸳鸯谱啊!

  见到在场的众人都在发笑,冯去疾摇了摇头,幽默道:

  “也许,是唐太宗惦记上勋贵的家产,实行的功勋回收计划呢?”

  “哈哈哈!冯相你真幽默!”

  众人哈哈大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