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正德年间,扬州府有个盐商子弟姓莫名聪,表字慧卿。生得面如傅粉,唇若涂朱,自小聪颖过人,十五岁便进学成了秀才。父亲莫广财中年得子,爱如珍宝,专请了西席教授举业。谁知这莫聪虽才高八斗,却偏厌时文,专爱看些杂剧话本,更与江湖术士学习丹青之术。
这年重阳,莫聪与同窗游平山堂。见个白发老翁摆摊卖画,中有一幅《璇玑图》,用五色丝线绣成八百余字,纵横反复皆成诗句。莫聪爱不释手,老翁道:“此乃前朝苏若兰真迹,与公子有缘,只需三钱银子。”同窗皆笑老翁癫狂,莫聪却如数付钱。老翁临别赠言:“璇玑暗藏天机,遇火方显真意。”
当夜莫聪在书房赏玩,烛火误坠绣品。急扑灭时,见焦处显出朱砂小字:“嘉靖壬寅,三塔寺东。”正惊疑间,那焦痕竟自行蔓延,织成新图——却是扬州城廓,城西标着红点。次日携仆往视,竟掘出紫檀匣子,内贮羊皮卷,绘着海外诸国航道图,并番文注记。
时有葡萄牙商船泊于瓜洲,通译见图骇然:“此乃葡国亲王秘藏海图,正德年间沉船所失!”总督闻奏,呈报京师。嘉靖帝大喜,赏莫聪五品虚衔,准其随使团出洋。莫广财惊忧交加,怎奈圣命难违,只得娶了表妹林氏与儿子冲喜,即日成婚。
三月后使船发漳州,遇飓风漂至暹罗。莫聪于王宫宴间展现画艺,为国王绘《四海朝贡图》。适逢缅甸来袭,莫聪依海图指引,献计走水路奇袭。暹罗军大胜,国王以公主赐婚,莫聪泣诉已有妻室。国王怒,囚之水牢。
却说林氏在家,夜梦丈夫披枷戴锁。晨起告翁姑,莫广财只道思念所致。忽有游方僧叩门化缘,见林氏面有忧色,道:“施主眉间晦纹,当主夫妻阻隔。老衲有珊瑚数珠,可焚香祝之。”林氏依言,每夜焚珠一粒。至第七夜,满室异香中现出莫聪影像,正于铁窗望月长叹。
林氏痛哭不已,竟变卖钗环欲往南洋。婢女春桃谏道:“少奶奶金枝玉叶,怎经得风浪?不如求签问卜。”遂往大明寺拜佛。方丈了缘禅师见林氏虔诚,道:“女施主可识得璇玑图否?”林氏惊答乃夫君之物。禅师颔首:“老衲师兄了尘昔年云游暹罗,今为皇家国师。老衲修书一封,或可相助。”
林氏携书南下,至广州遇番舶。船长见女子独行拒载,忽有官员赶来:“可是莫宜人?今上特旨命下官护送你往暹罗。”原来嘉靖帝得报莫聪被困,念其献图之功,特遣锦衣卫暗助。
及至暹罗,了尘国师已圆寂七日。遗书国王:“大明星使厄满,当释之。”国王仍不允。是夜宫中闹鬼,称莫聪乃文曲星下凡,囚之将致国祸。国王惧,释莫聪却扣其画具。夫妇重逢,抱头痛哭。归国途中船队遇盗,莫聪以炭笔画浪形,竟现真实巨浪击退贼船。众始知其画艺通神。
归扬州后,莫聪闭门作画。三月绘就《万里海疆图》,进献朝廷。嘉靖帝展卷惊叹,见波涛涌动似闻潮声,海鸟欲出画屏,立赐“丹青圣手”金匾。时值倭患,总督胡宗宪依图中海流用兵,大破徐海于舟山。莫聪竟得军功,授杭州同知。
赴任途中,于西湖遇老翁垂钓。识得正是卖璇玑图者!老翁笑曰:“公子可知?那海图实乃令祖莫怀仁所藏。昔年令祖为泉州市舶使,救过葡国亲王,得赠此图。后因党争辞官,埋图三塔寺。”莫聪方悟世代因果。
在杭城任上,莫聪断案如神。有绸商诉伙计盗银,莫聪令众人执笔写字,观其墨迹断出真盗——原那伙计写字时墨中掺醋,与账房遗留盗契墨迹相同。又富户争产,莫聪命两子分绘亡父肖像,幼子所画耳后有痣,遂得识真孝子。满城传为“神笔判官”。
忽一日,有京官来谒。乃是严世蕃心腹,索要《海疆图》真迹。莫聪婉拒,竟被罗织罪名下狱。林氏再次南奔求救,幸遇旧日暹罗公主——已嫁满剌加国王为妃。王妃修书严府,称莫聪为暹罗驸马。严党惧挑起边衅,只得放人。
莫聪看破官场,辞官归里。重修三塔寺时,于地基得铁函。内藏祖父手书:“吾藏海图,待有缘子孙。然宦海风波恶,愿后人莫仕。”莫聪大恸,自此绝意功名,专以教画为生。弟子中多有成才者,竟成“扬州画派”开山之祖。
林氏寿至八十无疾而终。殡葬之日,突有双鹤绕棺,其中一鹤翅缘竟带丹青之色。送葬者皆言乃莫聪精魂所化——原来三日前莫聪作《跨鹤图》毕,掷笔而逝。夫妻合葬之日,坟头生出并蒂灵芝,经冬不凋。有诗赞云:
璇玑暗度有奇缘,彩笔通灵证海天。
丹青解困暹罗国,墨韵平冤西子湖。
宦海终迷归鹤路,情根永系并头莲。
试看艺苑传灯者,尽是维扬弟子贤。
再说万历初年,京师有个裁缝唤作张巧手。妻早亡,独女玉姐生得纤巧秀丽,学得一手好针线。这日兵部尚书府召裁缝制衣,玉姐代父前往。为夫人量体时,忽屏风后转出公子王舜卿。见玉姐美貌,竟动手动脚。玉姐情急刺以金针,逃归家中间知闯祸。
果然王府来拿人,张巧手替女顶罪下狱。玉姐变卖家产营救,遇个瞎眼婆子卖针线。玉姐怜其目盲,尽数买下。婆子道:“姑娘心善,老身传你‘天孙织锦术’。”遂教以七色丝线叩指节辨色,三月后玉姐竟能闭目绣花。
时值李太后寿辰,王尚书献百鸟朝凤屏风。玉姐连夜绣就双面异色《麻姑献寿图》,托人献入宫中。太后大喜,问知乃罪囚之女所作,特旨赦免张巧手。王尚书反因屏风内藏讥讽诗(实乃仇家做手脚)被黜官。
王舜卿怀恨,使人纵火焚张家。父女逃出,困顿街头痛哭。忽有轿马停驻,竟是昔日瞎婆——原是大长公主微服!公主携玉姐入府,认作义女。后玉姐为驸马绣麒麟补子,针法惊动内廷。万历帝赐婚,配与翰林学士为妻。那张巧手得享遐龄,寿终时满室异香。
最奇者,玉姐产子那日,帐外忽现七彩丝线萦绕,接生婆拾得金针一枚,上刻“天孙赐福”。此子后来官至工部侍郎,督造皇陵时见地宫壁画,竟与母亲所绣如出一辙。方士言乃织女星君托生,故有夙慧。
这段故事名为《莫聪得图参海事,玉姐拈针动宫廷》。看官们须信:一技精通可动天,心存善念结奇缘。莫道丹青乃小术,能安社稷画江山。诗云:
五色璇玑隐玄机,万里沧波现端倪。
彩笔能破千军阵,金针可绣百鸟衣。
官海沉浮终有数,世情冷暖岂无稽?
劝君但修慈悲术,自有天道护痴愚。
这年重阳,莫聪与同窗游平山堂。见个白发老翁摆摊卖画,中有一幅《璇玑图》,用五色丝线绣成八百余字,纵横反复皆成诗句。莫聪爱不释手,老翁道:“此乃前朝苏若兰真迹,与公子有缘,只需三钱银子。”同窗皆笑老翁癫狂,莫聪却如数付钱。老翁临别赠言:“璇玑暗藏天机,遇火方显真意。”
当夜莫聪在书房赏玩,烛火误坠绣品。急扑灭时,见焦处显出朱砂小字:“嘉靖壬寅,三塔寺东。”正惊疑间,那焦痕竟自行蔓延,织成新图——却是扬州城廓,城西标着红点。次日携仆往视,竟掘出紫檀匣子,内贮羊皮卷,绘着海外诸国航道图,并番文注记。
时有葡萄牙商船泊于瓜洲,通译见图骇然:“此乃葡国亲王秘藏海图,正德年间沉船所失!”总督闻奏,呈报京师。嘉靖帝大喜,赏莫聪五品虚衔,准其随使团出洋。莫广财惊忧交加,怎奈圣命难违,只得娶了表妹林氏与儿子冲喜,即日成婚。
三月后使船发漳州,遇飓风漂至暹罗。莫聪于王宫宴间展现画艺,为国王绘《四海朝贡图》。适逢缅甸来袭,莫聪依海图指引,献计走水路奇袭。暹罗军大胜,国王以公主赐婚,莫聪泣诉已有妻室。国王怒,囚之水牢。
却说林氏在家,夜梦丈夫披枷戴锁。晨起告翁姑,莫广财只道思念所致。忽有游方僧叩门化缘,见林氏面有忧色,道:“施主眉间晦纹,当主夫妻阻隔。老衲有珊瑚数珠,可焚香祝之。”林氏依言,每夜焚珠一粒。至第七夜,满室异香中现出莫聪影像,正于铁窗望月长叹。
林氏痛哭不已,竟变卖钗环欲往南洋。婢女春桃谏道:“少奶奶金枝玉叶,怎经得风浪?不如求签问卜。”遂往大明寺拜佛。方丈了缘禅师见林氏虔诚,道:“女施主可识得璇玑图否?”林氏惊答乃夫君之物。禅师颔首:“老衲师兄了尘昔年云游暹罗,今为皇家国师。老衲修书一封,或可相助。”
林氏携书南下,至广州遇番舶。船长见女子独行拒载,忽有官员赶来:“可是莫宜人?今上特旨命下官护送你往暹罗。”原来嘉靖帝得报莫聪被困,念其献图之功,特遣锦衣卫暗助。
及至暹罗,了尘国师已圆寂七日。遗书国王:“大明星使厄满,当释之。”国王仍不允。是夜宫中闹鬼,称莫聪乃文曲星下凡,囚之将致国祸。国王惧,释莫聪却扣其画具。夫妇重逢,抱头痛哭。归国途中船队遇盗,莫聪以炭笔画浪形,竟现真实巨浪击退贼船。众始知其画艺通神。
归扬州后,莫聪闭门作画。三月绘就《万里海疆图》,进献朝廷。嘉靖帝展卷惊叹,见波涛涌动似闻潮声,海鸟欲出画屏,立赐“丹青圣手”金匾。时值倭患,总督胡宗宪依图中海流用兵,大破徐海于舟山。莫聪竟得军功,授杭州同知。
赴任途中,于西湖遇老翁垂钓。识得正是卖璇玑图者!老翁笑曰:“公子可知?那海图实乃令祖莫怀仁所藏。昔年令祖为泉州市舶使,救过葡国亲王,得赠此图。后因党争辞官,埋图三塔寺。”莫聪方悟世代因果。
在杭城任上,莫聪断案如神。有绸商诉伙计盗银,莫聪令众人执笔写字,观其墨迹断出真盗——原那伙计写字时墨中掺醋,与账房遗留盗契墨迹相同。又富户争产,莫聪命两子分绘亡父肖像,幼子所画耳后有痣,遂得识真孝子。满城传为“神笔判官”。
忽一日,有京官来谒。乃是严世蕃心腹,索要《海疆图》真迹。莫聪婉拒,竟被罗织罪名下狱。林氏再次南奔求救,幸遇旧日暹罗公主——已嫁满剌加国王为妃。王妃修书严府,称莫聪为暹罗驸马。严党惧挑起边衅,只得放人。
莫聪看破官场,辞官归里。重修三塔寺时,于地基得铁函。内藏祖父手书:“吾藏海图,待有缘子孙。然宦海风波恶,愿后人莫仕。”莫聪大恸,自此绝意功名,专以教画为生。弟子中多有成才者,竟成“扬州画派”开山之祖。
林氏寿至八十无疾而终。殡葬之日,突有双鹤绕棺,其中一鹤翅缘竟带丹青之色。送葬者皆言乃莫聪精魂所化——原来三日前莫聪作《跨鹤图》毕,掷笔而逝。夫妻合葬之日,坟头生出并蒂灵芝,经冬不凋。有诗赞云:
璇玑暗度有奇缘,彩笔通灵证海天。
丹青解困暹罗国,墨韵平冤西子湖。
宦海终迷归鹤路,情根永系并头莲。
试看艺苑传灯者,尽是维扬弟子贤。
再说万历初年,京师有个裁缝唤作张巧手。妻早亡,独女玉姐生得纤巧秀丽,学得一手好针线。这日兵部尚书府召裁缝制衣,玉姐代父前往。为夫人量体时,忽屏风后转出公子王舜卿。见玉姐美貌,竟动手动脚。玉姐情急刺以金针,逃归家中间知闯祸。
果然王府来拿人,张巧手替女顶罪下狱。玉姐变卖家产营救,遇个瞎眼婆子卖针线。玉姐怜其目盲,尽数买下。婆子道:“姑娘心善,老身传你‘天孙织锦术’。”遂教以七色丝线叩指节辨色,三月后玉姐竟能闭目绣花。
时值李太后寿辰,王尚书献百鸟朝凤屏风。玉姐连夜绣就双面异色《麻姑献寿图》,托人献入宫中。太后大喜,问知乃罪囚之女所作,特旨赦免张巧手。王尚书反因屏风内藏讥讽诗(实乃仇家做手脚)被黜官。
王舜卿怀恨,使人纵火焚张家。父女逃出,困顿街头痛哭。忽有轿马停驻,竟是昔日瞎婆——原是大长公主微服!公主携玉姐入府,认作义女。后玉姐为驸马绣麒麟补子,针法惊动内廷。万历帝赐婚,配与翰林学士为妻。那张巧手得享遐龄,寿终时满室异香。
最奇者,玉姐产子那日,帐外忽现七彩丝线萦绕,接生婆拾得金针一枚,上刻“天孙赐福”。此子后来官至工部侍郎,督造皇陵时见地宫壁画,竟与母亲所绣如出一辙。方士言乃织女星君托生,故有夙慧。
这段故事名为《莫聪得图参海事,玉姐拈针动宫廷》。看官们须信:一技精通可动天,心存善念结奇缘。莫道丹青乃小术,能安社稷画江山。诗云:
五色璇玑隐玄机,万里沧波现端倪。
彩笔能破千军阵,金针可绣百鸟衣。
官海沉浮终有数,世情冷暖岂无稽?
劝君但修慈悲术,自有天道护痴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