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已经深了。
市委大楼里,绝大部分办公室的灯光早已熄灭,只剩下走廊里惨白的安全灯,将一切都照得有些不真切。
综合科的办公室里,林望还靠在自己的椅子上。他没有开灯,窗外城市零星的灯火,勾勒出他沉默的轮廓。同事们都已经离开,空气中还残留着他们离去时那股如释重负的松弛感,以及一丝淡淡的汗味和泡面味,那是鏖战过后的独特勋章。
然而,林望的心,却远没有这间办公室来得平静。
他闭着眼,脑海中反复回放着离开前,眼角余光瞥见的那一幕——斜对面的副秘书长办公室里,张建民打电话时,头顶一闪而逝的那枚深紫色标签。
[嫉恨]。
这个词,像一根淬了毒的冰刺,扎进了他刚刚因为胜利而有些温热的神经里。
嫉妒,他能理解。自己一个代理科长,在此次事件中大放异彩,风头甚至盖过了许多老资格的处级干部,招来几句酸话,几道不服气的目光,都在情理之中。
但“恨”,则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
恨,意味着不死不休。意味着对方会主动寻找机会,不计代价地将你扳倒。
林望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但他的大脑,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感,刺激得前所未有的清醒。他强撑着精神,在脑海中调出了【关系链】功能。
他将自己的头像和副秘书长张建民的头像连接在了一起。
果然,一条代表着[敌对]的深红色线条,清晰地横亘在两人之间。而顺着张建民的关系网延伸出去,林望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原综合科长,刘安。
在张建民对刘安的标签上,赫然标注着[庇护]与[惋惜]。
原来如此。
林望心中了然。刘安是张建民的人,自己扳倒了刘安,又借着这次突发事件一步登天,这无异于当众打了张建民一个响亮的耳光。他不仅抢了刘安的位置,更破坏了张建民在市委办辛苦建立的派系平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职场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阵地争夺。
这股[嫉恨],根深蒂固,绝无化解的可能。
一股寒意,顺着林望的脊椎缓缓爬上。他意识到,自己刚刚打赢了一场看得见的战争,却也让自己,彻底暴露在了一场看不见的、更凶险的战争中。
“荣耀,有时候比危机更危险。”林望喃喃自语。
在危机面前,敌人是明确的,目标是一致的,所有人的力量都可以拧成一股绳。可当荣耀加身,聚光灯打在一个人身上时,他也就成了黑暗中所有猎手最清晰的靶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大脑深处传来的阵痛,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对自己使用【因果线】。
这是他第一次,将这个刚刚解锁的、足以窥探未来的强大功能,对准自己。他想看看,赵安邦书记那句分量千钧的“器重”,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
【因果线】功能启动。
林望的意识仿佛被瞬间抽离,沉入一片由无数光线交织而成的网络之中。这片网络的核心,是一个耀眼的金色光团,上面标注着事件的起点——“林望因应急预案获书记器重”。
从这个光团开始,无数条或明或暗的【因果线】,向着未知的未来延伸出去。
一条最粗壮、最明亮的金色线条,笔直地向上延伸。
[器重]→[赋予重任]→[崭露头角]→[职位提升]→[实现抱负]。
这条线,代表着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梦寐以求的理想轨迹。
然而,在这条金色主线的周围,密密麻麻地缠绕着无数条颜色各异的、散发着危险气息的线条。
林望将意识集中在其中一条深紫色的线上,它正是从张建民的方向延伸而来。
[器重]→[张建民的嫉恨]→[寻找把柄]→[暗中构陷]→[信任危机]。
这条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恶意。林望甚至能模糊地看到,在[暗中构陷]的标签后面,隐约浮现出“文件泄密”、“男女关系”之类肮脏的字眼。张建民,是真的想置他于死地。
他的心,沉了下去。
这还不是全部。
他发现,自己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的要大。
另一条灰色的线条,来自于市委办另一个与综合科平级的处室。那个处长之前一直保持着[中立]和[观望]的态度。但现在,【因果线】显示,林望的[器重]标签,导致了那位处长头顶的[平衡被打破]标签亮起,并最终延伸向一个灰色的未来——[排挤]与[孤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的异军突起,已经让那些习惯了论资排辈、四平八稳的“老同志”,感受到了威胁。
更让林望感到心惊的是,就连自己最信任的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他看到,从孙宇和王姐等人头顶延伸出的【因果线】,在通向[忠诚]和[敬佩]的同时,也分化出了一条极细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暗线。
[敬佩]→[过度依赖]→[丧失主见]→[团队短板]。
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一直这样大包大揽,像个战神一样冲在最前面,固然能赢得一时的胜利和拥戴。但长此以往,整个团队都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自己的附庸。一旦自己遇到麻烦,这个团队就会瞬间垮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也是一样。”
林望退出了【因果线】功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精神上的疲惫感,远胜于身体。他靠在冰冷的椅背上,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满是冷汗。
这一刻,他无比清醒地认识到,赵安邦书记的那句“考验,才刚刚开始”,绝不是一句场面上的敲打。
从今天起,他要面对的,不再是具体的事件,而是复杂的人心。他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不仅要防备敌人的明枪暗箭,更要懂得如何团结盟友,如何管理下属的期望,如何藏锋守拙。
他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勇猛,更是运筹帷幄的智慧。
“呼……”
林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无论前路有多少刀光剑影,饭要吃,觉要睡。他关上办公室的门,拖着疲惫的脚步向楼下走去。
经过一楼大厅的布告栏时,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
布告栏上,一张刚刚贴上去的红头文件,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关于对“11·15”蓝天化工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报表扬》。
他一眼就看到了“市委办公室综合科”这几个字,被列在了集体表扬的第一位。在个人表扬的名单里,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排在第一。
书记的肯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直接。
这本该是荣耀的顶点。
林望的目光,却缓缓下移,落在了通报文件的落款处。
那里,并排盖着两个鲜红的印章。
一个,是“市委办公室”。
而另一个,赫然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林望的瞳孔,猛地一缩。
一份市委办内部的表扬通报,为何会盖上政府办的章?这完全不合规矩。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个人表扬名单的末尾。在所有名字的最后,还有一个补充说明的职务——“本次应急处置联合指挥小组副组长”。
而在那个职务后面,跟着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李明华。
云州市市长。
林望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终于明白,政府办的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市长李明华,用这样一种看似合规、实则强硬的方式,硬生生地从书记主导的这场危机处置中,分走了一杯羹。
这不仅仅是抢功,更是一种政治宣告。
他仿佛看到,在云州市这张巨大的棋盘上,市委书记赵安邦刚刚落下一子,市长李明华便毫不犹豫地落下了另一子,针锋相对。
而自己,这颗刚刚被书记提拔起来的、最显眼的棋子,正不偏不倚地,处在两位巨头目光交锋的最中心。
市委大楼里,绝大部分办公室的灯光早已熄灭,只剩下走廊里惨白的安全灯,将一切都照得有些不真切。
综合科的办公室里,林望还靠在自己的椅子上。他没有开灯,窗外城市零星的灯火,勾勒出他沉默的轮廓。同事们都已经离开,空气中还残留着他们离去时那股如释重负的松弛感,以及一丝淡淡的汗味和泡面味,那是鏖战过后的独特勋章。
然而,林望的心,却远没有这间办公室来得平静。
他闭着眼,脑海中反复回放着离开前,眼角余光瞥见的那一幕——斜对面的副秘书长办公室里,张建民打电话时,头顶一闪而逝的那枚深紫色标签。
[嫉恨]。
这个词,像一根淬了毒的冰刺,扎进了他刚刚因为胜利而有些温热的神经里。
嫉妒,他能理解。自己一个代理科长,在此次事件中大放异彩,风头甚至盖过了许多老资格的处级干部,招来几句酸话,几道不服气的目光,都在情理之中。
但“恨”,则完全是另一个层面的东西。
恨,意味着不死不休。意味着对方会主动寻找机会,不计代价地将你扳倒。
林望的身体疲惫到了极点,每一个细胞都在叫嚣着需要休息。但他的大脑,却被这突如其来的危机感,刺激得前所未有的清醒。他强撑着精神,在脑海中调出了【关系链】功能。
他将自己的头像和副秘书长张建民的头像连接在了一起。
果然,一条代表着[敌对]的深红色线条,清晰地横亘在两人之间。而顺着张建民的关系网延伸出去,林望很快就找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原综合科长,刘安。
在张建民对刘安的标签上,赫然标注着[庇护]与[惋惜]。
原来如此。
林望心中了然。刘安是张建民的人,自己扳倒了刘安,又借着这次突发事件一步登天,这无异于当众打了张建民一个响亮的耳光。他不仅抢了刘安的位置,更破坏了张建民在市委办辛苦建立的派系平衡。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职场竞争,而是你死我活的阵地争夺。
这股[嫉恨],根深蒂固,绝无化解的可能。
一股寒意,顺着林望的脊椎缓缓爬上。他意识到,自己刚刚打赢了一场看得见的战争,却也让自己,彻底暴露在了一场看不见的、更凶险的战争中。
“荣耀,有时候比危机更危险。”林望喃喃自语。
在危机面前,敌人是明确的,目标是一致的,所有人的力量都可以拧成一股绳。可当荣耀加身,聚光灯打在一个人身上时,他也就成了黑暗中所有猎手最清晰的靶子。
他深吸一口气,强忍着大脑深处传来的阵痛,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对自己使用【因果线】。
这是他第一次,将这个刚刚解锁的、足以窥探未来的强大功能,对准自己。他想看看,赵安邦书记那句分量千钧的“器重”,究竟会给自己带来一条怎样的未来之路。
【因果线】功能启动。
林望的意识仿佛被瞬间抽离,沉入一片由无数光线交织而成的网络之中。这片网络的核心,是一个耀眼的金色光团,上面标注着事件的起点——“林望因应急预案获书记器重”。
从这个光团开始,无数条或明或暗的【因果线】,向着未知的未来延伸出去。
一条最粗壮、最明亮的金色线条,笔直地向上延伸。
[器重]→[赋予重任]→[崭露头角]→[职位提升]→[实现抱负]。
这条线,代表着一条金光闪闪的康庄大道,是每一个体制内的人,都梦寐以求的理想轨迹。
然而,在这条金色主线的周围,密密麻麻地缠绕着无数条颜色各异的、散发着危险气息的线条。
林望将意识集中在其中一条深紫色的线上,它正是从张建民的方向延伸而来。
[器重]→[张建民的嫉恨]→[寻找把柄]→[暗中构陷]→[信任危机]。
这条线上的每一个节点,都充满了恶意。林望甚至能模糊地看到,在[暗中构陷]的标签后面,隐约浮现出“文件泄密”、“男女关系”之类肮脏的字眼。张建民,是真的想置他于死地。
他的心,沉了下去。
这还不是全部。
他发现,自己的成功,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的涟漪远比想象的要大。
另一条灰色的线条,来自于市委办另一个与综合科平级的处室。那个处长之前一直保持着[中立]和[观望]的态度。但现在,【因果线】显示,林望的[器重]标签,导致了那位处长头顶的[平衡被打破]标签亮起,并最终延伸向一个灰色的未来——[排挤]与[孤立]。
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自己的异军突起,已经让那些习惯了论资排辈、四平八稳的“老同志”,感受到了威胁。
更让林望感到心惊的是,就连自己最信任的团队内部,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
他看到,从孙宇和王姐等人头顶延伸出的【因果线】,在通向[忠诚]和[敬佩]的同时,也分化出了一条极细的、几乎难以察觉的暗线。
[敬佩]→[过度依赖]→[丧失主见]→[团队短板]。
他意识到,如果自己一直这样大包大揽,像个战神一样冲在最前面,固然能赢得一时的胜利和拥戴。但长此以往,整个团队都会失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变成自己的附庸。一旦自己遇到麻烦,这个团队就会瞬间垮掉。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也是一样。”
林望退出了【因果线】功能,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精神上的疲惫感,远胜于身体。他靠在冰冷的椅背上,大口地喘着气,额头上满是冷汗。
这一刻,他无比清醒地认识到,赵安邦书记的那句“考验,才刚刚开始”,绝不是一句场面上的敲打。
从今天起,他要面对的,不再是具体的事件,而是复杂的人心。他不仅要会做事,更要会做人。不仅要防备敌人的明枪暗箭,更要懂得如何团结盟友,如何管理下属的期望,如何藏锋守拙。
他需要的,不再仅仅是冲锋陷阵的勇猛,更是运筹帷幄的智慧。
“呼……”
林望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站起身,活动了一下僵硬的四肢。无论前路有多少刀光剑影,饭要吃,觉要睡。他关上办公室的门,拖着疲惫的脚步向楼下走去。
经过一楼大厅的布告栏时,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
布告栏上,一张刚刚贴上去的红头文件,在灯光下格外醒目。
《关于对“11·15”蓝天化工厂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中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的通报表扬》。
他一眼就看到了“市委办公室综合科”这几个字,被列在了集体表扬的第一位。在个人表扬的名单里,他的名字也赫然在列,排在第一。
书记的肯定,来得如此之快,如此直接。
这本该是荣耀的顶点。
林望的目光,却缓缓下移,落在了通报文件的落款处。
那里,并排盖着两个鲜红的印章。
一个,是“市委办公室”。
而另一个,赫然是——“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林望的瞳孔,猛地一缩。
一份市委办内部的表扬通报,为何会盖上政府办的章?这完全不合规矩。
他的目光,死死地盯住了个人表扬名单的末尾。在所有名字的最后,还有一个补充说明的职务——“本次应急处置联合指挥小组副组长”。
而在那个职务后面,跟着一个他既熟悉又陌生的名字。
李明华。
云州市市长。
林望的心,瞬间沉到了谷底。他终于明白,政府办的章,为什么会出现在这里。
市长李明华,用这样一种看似合规、实则强硬的方式,硬生生地从书记主导的这场危机处置中,分走了一杯羹。
这不仅仅是抢功,更是一种政治宣告。
他仿佛看到,在云州市这张巨大的棋盘上,市委书记赵安邦刚刚落下一子,市长李明华便毫不犹豫地落下了另一子,针锋相对。
而自己,这颗刚刚被书记提拔起来的、最显眼的棋子,正不偏不倚地,处在两位巨头目光交锋的最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