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朋友啊。”老族长意味深长地拖长了语调,布满老茧的手指摩挲着温热的搪瓷缸壁,没有再追问,而是话锋一转,指向脚下奔腾的瀑布和那略显破败的观景台。
“景明,江局长,你们电话里说的,要大升级,要搞那个……5A标杆,具体是个啥子章程?去年听你的。
让外面公司来弄,热闹是热闹了,可这才一年,木头烂了,路也挤了,垃圾也多了……这回想咋弄?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虎头蛇尾咧。”
话题立刻切入正题,带着对过去一年管理不善的诘问和对未来的期盼。江珊珊示意小陈展开带来的升级方案图纸,铺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上。苏景明蹲下身,指着图纸上全新的标记,开始详细解说:
“老族长,各位阿公,去年的基础开发方向是对的,让我们看到了潜力,但后续的管理和投入没跟上,这次不一样。”
他的手指点在瀑布顶端一侧更为稳固的岩壁上,“我们计划彻底改造这个观景区域。拆除旧的木质结构,利用这边更坚实的岩体,嵌入一个悬挑式的、全透明玻璃观景平台。
材料会用最高标准的防爆玻璃,结构由顶尖团队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为了解决之前游客拥挤、安全隐患和生态干扰的问题。”
一位寨老吐出一口烟圈,皱着眉头:“玻璃?悬出去?听着就悬乎!去年那木头台子都有人说怕,这玻璃的,谁还敢上?别又把客人吓跑了!”
江珊珊笑着接话,语气却带着斩钉截铁的信心:“阿公,此一时彼一时!去年是试水,今年咱们目标是天花板!要的就是这种‘云端漫步’的极致体验!
咱们这瀑布够雄奇,配上这无敌的悬空视角,就是咱们冲击省文旅标杆的王炸!到时候,不光不怕没人来,还得限流!
这新平台面积更大,设计更合理,能彻底解决之前人挤人的乱象,对周边植被的保护也比以前那种粗放式的观景台强得多!”
苏景明补充道,语气沉稳务实:“安全性是绝对的第一位。所有设计和施工都会严格按照最高标准。这次升级不仅是观景台,还包括智能导流系统、环保污水处理、专业的运营维护团队。
徐氏集团前期管理确实有疏漏,这次中标后,我会亲自盯流程,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落到实处,目标是打造一个能持续发展、能真正让村里人长期受益的标杆项目,而不是短期热闹。”
老族长沉默地听着,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目光在图纸、苏景明认真的脸以及脚下那略显凌旧的现有设施上来回移动。
另一位寨老则更关心实际问题:“景明,你说到受益,去年人来是多了,但钱大多让外面公司赚走了,村里就收了点租金和零工钱。这次呢?”
“这次格局完全不同!”江珊珊立刻接过话头,语气铿锵,“省里、市里都下了决心,要把七小河和九洞天打造成黔西北旅游的名片!政策、资金都会倾斜。
我们旅游局牵头,会成立村集体入股的合作公司,收益按比例分成!村民不仅可以拿租金、挣工资,还能享受分红!培训合格的,优先进入管理岗位!就是要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咱们金山银山!”
莎玛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这场关乎这片山水未来命运的讨论。
她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工程术语和当地土话,但从苏景明沉稳务实、直面问题的解说,江珊珊充满激情与信心的描绘。
以及老族长和寨老们时而回忆过往、时而担忧现实、时而充满期盼的神情中,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比单纯商业开发更复杂、更深刻的东西。
这里面有对过去失误的反思,有对自然馈赠的敬畏,更有一种想要抓住机遇、为子孙后代谋一个更好未来的迫切。这远非她所熟悉的那些冰冷资本游戏可比。
她看着苏景明蹲在石头旁,手指在图纸上细致地划过,耐心地解答着老人们一个又一个基于过去经验产生的疑虑,侧脸在弥漫的水汽中显得格外专注和……值得信赖。
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她心底涌动。她似乎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他宁愿放弃巨大利益也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这片山水,更是生活在这片山水间的人们的希望。
就在这时,老族长忽然将目光再次投向一直沉默的莎玛,用他那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位外国女娃,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见识多,也帮我们看看,景明娃子他们想的这个新‘玻璃台子’,还有这大升级,到底要得不?能不能帮我们把‘亏’掉的,赢回来?”
突然被点名,且问题如此直接和实际,莎玛微微一怔。所有人的目光,包括苏景明那带着一丝更深探究意味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岩架上,瀑布的轰鸣声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莎玛身上。
老族长那双阅尽沧桑、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带着一种混合着朴拙好奇与实质期盼的复杂情绪,并无半分刁难之意,却让莎玛感到一股比之前更为具体的压力。
她甚至能感觉到苏景明投来的目光,平静之下蕴藏着更深的审视,仿佛想透过她这个“异乡客”的眼睛,折射出这条升级之路是否真的清晰可行。
江珊珊双手抱胸,嘴角噙着的笑意收敛了些,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显然也想听听这位来自国际视野的旁观者,如何评价这立足于本土、旨在弥补过去、开创未来的宏大计划。
杨老黑则更加紧张了,几乎屏住了呼吸,看看莎玛,又看看苏景明,生怕这外国姑娘一句话,影响了寨子里期盼已久的新机遇。
莎玛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郁水汽和草木清香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岩架的边缘,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已有磨损痕迹的旧观景台上,木头栏杆上甚至被游客刻下了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
然后,她才抬头,俯瞰着下方那雷霆万钧、奔腾不休的巨大瀑布。飞溅的水沫扑面而来,带着沁入骨髓的凉意,让她因爬山而有些燥热的皮肤瞬间起了一层细小的粟粒。
那磅礴的自然伟力,与旁边人工设施显露的疲态,形成了一种刺眼的对比。
她想起迪拜那些不断迭代、追求极致体验的旅游项目,它们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对细节的苛刻和对原真性的巧妙利用与保护。
她转过身,面对着一众等待的目光,尤其是迎上苏景明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她整理了一下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粗辫子,用她那带着独特异国腔调、却努力咬字清晰的普通话,缓缓开口:
“族长爷爷,各位长者。”她用了非常中式的敬称,语气比之前更加慎重,“我来自一个……很擅长‘建造’的地方。我们不断用新的、更惊人的东西,去吸引世界的目光。”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旧的观景台和宏伟的瀑布,“我看到,这里已经有了开始,但……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像幼苗需要更精心的照料才能长成大树。”
“景明,江局长,你们电话里说的,要大升级,要搞那个……5A标杆,具体是个啥子章程?去年听你的。
让外面公司来弄,热闹是热闹了,可这才一年,木头烂了,路也挤了,垃圾也多了……这回想咋弄?可不能再像之前那样,虎头蛇尾咧。”
话题立刻切入正题,带着对过去一年管理不善的诘问和对未来的期盼。江珊珊示意小陈展开带来的升级方案图纸,铺在一块相对平整的大石头上。苏景明蹲下身,指着图纸上全新的标记,开始详细解说:
“老族长,各位阿公,去年的基础开发方向是对的,让我们看到了潜力,但后续的管理和投入没跟上,这次不一样。”
他的手指点在瀑布顶端一侧更为稳固的岩壁上,“我们计划彻底改造这个观景区域。拆除旧的木质结构,利用这边更坚实的岩体,嵌入一个悬挑式的、全透明玻璃观景平台。
材料会用最高标准的防爆玻璃,结构由顶尖团队设计,不仅是视觉上的震撼,更是为了解决之前游客拥挤、安全隐患和生态干扰的问题。”
一位寨老吐出一口烟圈,皱着眉头:“玻璃?悬出去?听着就悬乎!去年那木头台子都有人说怕,这玻璃的,谁还敢上?别又把客人吓跑了!”
江珊珊笑着接话,语气却带着斩钉截铁的信心:“阿公,此一时彼一时!去年是试水,今年咱们目标是天花板!要的就是这种‘云端漫步’的极致体验!
咱们这瀑布够雄奇,配上这无敌的悬空视角,就是咱们冲击省文旅标杆的王炸!到时候,不光不怕没人来,还得限流!
这新平台面积更大,设计更合理,能彻底解决之前人挤人的乱象,对周边植被的保护也比以前那种粗放式的观景台强得多!”
苏景明补充道,语气沉稳务实:“安全性是绝对的第一位。所有设计和施工都会严格按照最高标准。这次升级不仅是观景台,还包括智能导流系统、环保污水处理、专业的运营维护团队。
徐氏集团前期管理确实有疏漏,这次中标后,我会亲自盯流程,确保每一分投入都落到实处,目标是打造一个能持续发展、能真正让村里人长期受益的标杆项目,而不是短期热闹。”
老族长沉默地听着,吧嗒吧嗒地抽着烟,目光在图纸、苏景明认真的脸以及脚下那略显凌旧的现有设施上来回移动。
另一位寨老则更关心实际问题:“景明,你说到受益,去年人来是多了,但钱大多让外面公司赚走了,村里就收了点租金和零工钱。这次呢?”
“这次格局完全不同!”江珊珊立刻接过话头,语气铿锵,“省里、市里都下了决心,要把七小河和九洞天打造成黔西北旅游的名片!政策、资金都会倾斜。
我们旅游局牵头,会成立村集体入股的合作公司,收益按比例分成!村民不仅可以拿租金、挣工资,还能享受分红!培训合格的,优先进入管理岗位!就是要让绿水青山,实实在在地变成咱们金山银山!”
莎玛站在一旁,安静地听着这场关乎这片山水未来命运的讨论。
她虽然听不懂那些复杂的工程术语和当地土话,但从苏景明沉稳务实、直面问题的解说,江珊珊充满激情与信心的描绘。
以及老族长和寨老们时而回忆过往、时而担忧现实、时而充满期盼的神情中,她能清晰地感受到一种比单纯商业开发更复杂、更深刻的东西。
这里面有对过去失误的反思,有对自然馈赠的敬畏,更有一种想要抓住机遇、为子孙后代谋一个更好未来的迫切。这远非她所熟悉的那些冰冷资本游戏可比。
她看着苏景明蹲在石头旁,手指在图纸上细致地划过,耐心地解答着老人们一个又一个基于过去经验产生的疑虑,侧脸在弥漫的水汽中显得格外专注和……值得信赖。
一种莫名的情绪在她心底涌动。她似乎更加具体地感受到,他宁愿放弃巨大利益也要守护的,不仅仅是这片山水,更是生活在这片山水间的人们的希望。
就在这时,老族长忽然将目光再次投向一直沉默的莎玛,用他那带着口音的普通话,饶有兴致地问道。
“这位外国女娃,你从那么远的地方来,见识多,也帮我们看看,景明娃子他们想的这个新‘玻璃台子’,还有这大升级,到底要得不?能不能帮我们把‘亏’掉的,赢回来?”
突然被点名,且问题如此直接和实际,莎玛微微一怔。所有人的目光,包括苏景明那带着一丝更深探究意味的目光,都落在了她身上。
岩架上,瀑布的轰鸣声仿佛瞬间被按下了静音键,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莎玛身上。
老族长那双阅尽沧桑、如同鹰隼般锐利的眼睛,带着一种混合着朴拙好奇与实质期盼的复杂情绪,并无半分刁难之意,却让莎玛感到一股比之前更为具体的压力。
她甚至能感觉到苏景明投来的目光,平静之下蕴藏着更深的审视,仿佛想透过她这个“异乡客”的眼睛,折射出这条升级之路是否真的清晰可行。
江珊珊双手抱胸,嘴角噙着的笑意收敛了些,眼神也变得认真起来,显然也想听听这位来自国际视野的旁观者,如何评价这立足于本土、旨在弥补过去、开创未来的宏大计划。
杨老黑则更加紧张了,几乎屏住了呼吸,看看莎玛,又看看苏景明,生怕这外国姑娘一句话,影响了寨子里期盼已久的新机遇。
莎玛深吸了一口带着浓郁水汽和草木清香的空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她并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向前走了几步,来到岩架的边缘,目光首先落在了那已有磨损痕迹的旧观景台上,木头栏杆上甚至被游客刻下了一些歪歪扭扭的字迹。
然后,她才抬头,俯瞰着下方那雷霆万钧、奔腾不休的巨大瀑布。飞溅的水沫扑面而来,带着沁入骨髓的凉意,让她因爬山而有些燥热的皮肤瞬间起了一层细小的粟粒。
那磅礴的自然伟力,与旁边人工设施显露的疲态,形成了一种刺眼的对比。
她想起迪拜那些不断迭代、追求极致体验的旅游项目,它们成功的关键,往往在于对细节的苛刻和对原真性的巧妙利用与保护。
她转过身,面对着一众等待的目光,尤其是迎上苏景明那双仿佛能洞悉一切的眼眸。她整理了一下被风吹得有些凌乱的粗辫子,用她那带着独特异国腔调、却努力咬字清晰的普通话,缓缓开口:
“族长爷爷,各位长者。”她用了非常中式的敬称,语气比之前更加慎重,“我来自一个……很擅长‘建造’的地方。我们不断用新的、更惊人的东西,去吸引世界的目光。”
她停顿了一下,目光扫过那旧的观景台和宏伟的瀑布,“我看到,这里已经有了开始,但……似乎遇到了一些困难,就像幼苗需要更精心的照料才能长成大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