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幽冥一诺(终)-《听书客:茶馆志怪》

  说书人将油灯拨至最亮,那光芒虽仍昏黄,却仿佛驱散了前两回的阴霾。他挺直了微驼的脊背,沙哑的嗓音里竟透出几分金石之音。诸位,这便到了那牛头马面勾魂差事的最终章,且看这桩情与法交织的公案,在那森罗殿前,如何落槌定音!

  且说牛头马面带着张铁牛那已无牵挂、安然顺从的魂魄,穿过幽冥迷雾,踏过黄泉路,不多时便回到了威严肃穆的阎罗殿前。

  殿内阴气森森,鬼火幢幢。十殿阎罗之首,秦广王端坐于高大的判官案后,面如古玉,不怒自威。两旁侍立着判官、无常、夜叉等一众鬼吏,气氛凝重得能冻结魂魄。

  牛头马面押着张铁牛的魂魄上殿,躬身复命。

  “启禀陛下,”马面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将泾河县石桥村勾拿张铁牛魂魄的经过,原原本本禀明,既未隐瞒张铁牛初始的抗命,也未遗漏其祖孙情深与最终自行了断牵挂的经过,更将自己与牛头权宜之下,允其一夜时辰之事,坦然陈述。

  殿内一片寂静,唯有鬼火跳跃的噼啪声。众鬼吏目光皆聚焦于那跪伏在地、魂体淡薄却异常平和的张铁牛身上。

  秦广王沉默片刻,目光如电,先扫向牛头马面:“牛头、马面,尔等可知,私允阳魂滞留,已触阴律?”

  牛头心头一紧,正要开口,马面却已坦然应道:“回陛下,臣等知罪。然,当时情景,若强行锁拿,其魂必因执念过甚而剧烈抗拒,恐有损伤,甚或酿成厉鬼之祸,反而不美。允其一夜,乃权衡之下,为保全其魂、维系阴阳稳定之策。臣等甘愿领罚。”

  秦广王不置可否,又将目光投向张铁牛:“张铁牛,你阳寿已尽,初时抗命,可知罪?”

  张铁牛魂魄伏地,虽不能言,但那意念却清晰传来,充满了悔意与诚恳:“小人知罪!小人一时情急,牵挂孤孙,冒犯了阴帅,触犯了天条,甘愿受罚!只求陛下念在小人孙女年幼孤苦,莫要牵连于她。”

  此时,一旁的察查司判官翻开了厚重的功过簿,朗声禀报道:“陛下,已查清张铁牛生前功过。其人一生,打铁为生,诚信无欺,乐于助人,乡邻有口皆碑。曾于三十年前泾河泛滥时,冒险救起落水孩童三人。生平无大恶,唯有小过数次,如年轻时曾因口角与人殴斗。总体而言,功大于过。其临终抗命,事出有因,乃慈心所致,与其生平品性相符。其滞留阳间一夜,凭借执念驱动铁器,为孙女留生存之资,并未借此惊扰乡里、为非作歹,反而更显其情之真、志之坚。”

  功过簿上,张铁牛的名字后面,那代表功德的数字,明显亮过代表过失的微光。

  秦广王闻言,威严的脸上神色稍霁。他缓缓开口,声如洪钟,震动殿宇:

  “阴阳有序,法度森严,此乃天地根基,不容轻慢。牛头、马面,擅自允诺阳魂滞留,虽情有可原,然终究有亏职守。罚尔等三月俸禄,以儆效尤,日后行事,当更谨守律条,不得再犯!”

  牛头马面心中一块大石落地,躬身领命:“臣等领罚,谢陛下开恩!”

  秦广王目光再次落回张铁牛魂魄之上:

  “张铁牛,尔阳寿尽而抗命,本应受那刀山油锅之苦,挫磨尔之执念。然,念尔一生勤勉善良,功德在身,临终抗命实为慈祖之心,其情可悯。更兼尔滞留阳间,未借法力行恶,反以残魂铸锄留布,全乎人伦,其志可嘉!朕特准,免去尔刑罚之苦!”

  张铁牛魂魄激动得连连叩首(虚礼)。

  “然,”秦广王话锋一转,“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尔抗命之举,不可不罚。现判尔——延迟轮回一纪(十二年)!此十二年间,尔需在地府功过司听用,以自身打铁之能,协助打造、修缮各类刑具法器,以工抵过!待刑期届满,依尔功德,再行安排投生善道!”

  此言一出,殿内众鬼皆微微颔首。此判决既维护了阴司法度的威严,又体现了对善魂的体恤与慈悲。延迟轮回是罚,在功过司效力是让其有用武之地,亦是一种修行。

  张铁牛魂魄更是感激不尽。延迟轮回他并不在意,能在阴间以己之长效力,等待与小丫将来(或许)的再见之机,已是莫大恩典。他再次深深拜伏。

  牛头马面亦相视一眼,牛头那巨大的牛嘴角,似乎微不可察地向上牵动了一下。马面眼中,也闪过一丝如释重负。

  “带下去吧。”秦广王一挥手。

  牛头马面领命,带着张铁牛的魂魄退出森罗殿。这一次,勾魂锁链并未加身,只是在前引路。

  殿外,昏暗的幽冥之中,似乎隐约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那是一个祖父,在另一个世界,用另一种方式,继续着他未尽的守护与修行。

  ……

  后来,据说那石桥村的小丫,在乡邻扶持下平安长大,性情坚韧善良,如同其祖父。她始终记得那个雨夜,爷爷“显灵”为她打完锄头、留下花布的奇迹。她不知,在遥不可及的幽冥,有一位铁匠之魂,正挥汗如雨,为她积攒着来世的福缘。

  而牛头马面经此一役,虽被罚了俸禄,在地府众鬼吏中,却似乎更受了几分敬重。毕竟,能在那铁面无私的律条之下,存有一丝通达人情的“活络”,方显真正的神通与器量。

  说书人缓缓坐下,将惊堂木轻轻放回案上,那最后一丝余音也消散在空气中。

  他端起那碗早已冷透的茶,一饮而尽,仿佛饮下的不是茶,而是这红尘浊世的万千感慨。

  “诸位,书到此处,已然终了。可见这阴阳之道,并非全然冰冷。法理之外,尚有人情;铁律之中,亦存慈悲。但存善念,勇担责任,纵是鬼神,亦当敬之三分。”

  “牛头马面,勾的是命,索的是魂,量的是功过,证的……又何尝不是这人心善恶,情义深浅?”

  (静默片刻,声音归于平淡)

  “好了,今夜书尽,散了吧。”

  茶馆内,灯火依旧昏黄,众人却觉心中块垒尽去,一片澄明。悄然起身离去,耳边仿佛还回荡着那幽冥铁匠铺中,为爱与责任而响起的、穿越阴阳的叮当之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