仗义援手李卫东之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颗石子,其漾开的涟漪在县城的小圈子里悄然扩散,为程立秋本就响亮的名声又增添了一抹重情义、有担当的暖色。然而,程立秋本人却并未过多沉浸于此事的余韵中,他的目光早已越过眼前的人情世故,投向了更远处,投向了那次携眷出游时在他心中埋下的种子——利用黑瞎子沟得天独厚的山水资源,发展旅游。
这个念头,在亲眼见识了镜泊湖、长白山等地虽显稚嫩却已初现端倪的旅游热潮后,便变得无比清晰和迫切。他深知,单纯依靠人参种植和海上捕捞,产业根基虽稳,但终究有其天花板,且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旅游,则是一条能将黑瞎子沟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更能带动整个屯子乃至周边区域的发展。
回到黑瞎子沟后,他立刻召集了核心成员会议。依旧是那间宽敞的办公室,程立秋坐在主位,左边是王铁山、李建军等管理骨干,右边是王栓柱、程大海等老班底。
程立秋没有绕弯子,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在咱们黑瞎子沟,投资建一个‘山野人家’农家乐,不,规模要大一点,叫‘山庄’更合适。依托咱们这儿的山林、溪流、参田,还有咱们地道的东北民俗,吸引城里人、外地人来游玩、住宿、体验。”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除了李建军似乎有所预料,眼神中带着思索,其他人都露出了惊愕和不解的神情。
“农家乐?山庄?”王栓柱挠了挠头,一脸茫然,“立秋,那是个啥玩意儿?请人来咱这山沟沟里玩?有啥好玩的?咱这除了山就是树,还能看个啥?”
“就是啊,立秋哥,”程大海也皱着眉头,“城里人金贵着呢,能吃得惯咱这的苦?睡得了咱这的土炕?费那劲干啥,咱老老实实种参打渔多稳当。”
就连王铁山,也表达了谨慎的担忧:“立秋哥,想法是好的。但搞旅游,投入肯定不小,修路、盖房子、买设施,都是钱。而且,人来人往的,安保压力也大,鱼龙混杂,容易出乱子。”
面对众人的疑虑,程立秋并不意外。他知道,让这些习惯了面朝黑土背朝天,或者与风浪搏击的兄弟们,一下子理解并接受“旅游经济”这个概念,并不容易。
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黑瞎子沟及周边区域地图前,拿起一根细木棍,开始娓娓道来,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分析猎场的每一个细节。
“栓柱哥,大海哥,铁山,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他先肯定了大家的担忧,随即话锋一转,“但你们想想,咱们黑瞎子沟,真的只有山和树吗?”
木棍点在地图上黑瞎子岭的主峰:“咱们这山,是原始次生林,有红松、白桦、柞树,秋天五彩斑斓,不比我在小兴安岭看的差!山里还有温泉眼,虽然小,但水质好!”
木棍滑向山间的溪流:“这条溪,水清见底,里面有冷水鱼,两岸景色优美。”
木棍又指向那片广阔的参田:“咱们的参田,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可以让游客参观,了解人参是怎么种出来的,甚至可以体验一下起参!”
最后,木棍在屯子所在的位置画了一个圈:“咱们屯子,保留着最地道的东北老屯风貌,土坯房、木篱笆、大酱缸、热炕头……这些在咱们看来平常的东西,对城里人来说,可能就是最新奇的体验!”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说服力:“咱们不需要搞得多豪华,就突出一个‘原汁原味’!住,就住改造过的干净暖和的农家火炕;吃,就吃咱们地道的杀猪菜、小鸡炖蘑菇、山野菜、河鱼;玩,可以跟着咱们的猎户(由王铁柱的狩猎队带领,确保安全)进山体验巡山、辨认动物足迹、设置无害的观察陷阱,可以在溪边钓鱼,可以跟着参农学习人参知识,冬天还能滑雪、坐马拉爬犁!”
他描绘的这幅图景,生动而具体,渐渐驱散了众人脸上的迷茫。王栓柱眼睛亮了起来:“咦?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意思?让城里人也尝尝咱这的野味儿,看看咱这的参是怎么长的?”
程大海也摸着下巴沉吟:“要是真有人来,咱那渔船是不是也能带他们出海转转?看看打渔?”
王铁山思考的则是另一方面:“如果规划好区域,将住宿区和核心参田、办公区用绿植或者栅栏隔开,实行预约制,控制人流量,安保上应该可以做到可控。”
李建军适时补充道:“程总这个想法,我认为很有前景。我查过一些资料,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片蓝海市场。我们可以先小规模试点,逐步完善。投入方面,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利用咱们现有的资源改造,比如将几处闲置的老宅子改造成特色民宿,减少初期投资。”
见核心成员的态度开始转变,程立秋心中一定。他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这件事,我看准了,就必须干!而且要大干!这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咱们黑瞎子沟,给咱们的子孙后代,开辟一条活路!一条既能保住咱们的青山绿水,又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活路!”
他强大的决心和清晰的规划,最终说服了所有人。会议决定,立即启动“黑瞎子沟山野人家”项目,由程立秋总负责,李建军具体牵头规划和建设,王铁山负责安保方案和人员培训,王栓柱、程大海等人协助,充分利用各自领域的资源。
说干就干。程立秋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魄力。他亲自带着李建军、王栓柱等人,花了几天时间,踏遍了黑瞎子沟的每一个角落,精心选址。
最终,山庄的地址选定在屯子东头,背靠黑瞎子岭余脉,面朝一条清澈山溪的一片缓坡上。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绝佳,既与屯子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保证了私密性和管理便利,又能方便地获取屯里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规划图很快在李建军的主持下绘制出来。整体风格定位为“古朴自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一期工程主要包括:
一座兼具接待、餐饮、娱乐功能的主楼,采用原木和青石结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十栋独立分散的、仿照东北传统民居改造的“农家小院”,每个小院都带有独立的篱笆院落和火炕。
沿着溪流修建木质栈道和垂钓平台。
开辟一条相对平缓、安全的“山林体验径”,由王铁柱负责设计路线和设置安全观察点。
修建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和公共卫生间。
资金方面,程立秋大手笔地投入了前期启动资金,并表示后续会根据需要持续追加。他深知,要做就要做好,不能因小失大,砸了招牌。
建设队伍迅速组建起来,主要以屯里的壮劳力为主,由程立秋支付高于市场价的工资,这也间接带动了屯里的收入。一时间,黑瞎子沟东头那片原本寂静的坡地,变得热火朝天。砍伐杂木、平整土地、开挖地基、运输建材……号子声、锯木声、夯土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山沟往日的宁静。
程立秋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监督施工质量,对细节要求极高。一块石头的摆放,一根木头的打磨,他都要亲自过问。他要求所有建筑必须牢固安全,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乡土特色,不能用城里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木头廊柱,不要刷那么亮的漆,保持木头的原色,打磨光滑就行!”
“这火炕,盘得要够热乎,烟道要通畅,不能呛着客人!”
“院子里种点家常菜,茄子、辣椒、小葱,让客人来了能自己摘点尝尝鲜!”
在他的严格把关下,山庄的雏形一天天显现。那原木结构的屋舍,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古朴的篱笆墙,以及远处苍翠的山林和潺潺的溪流,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田园画卷。
与此同时,王铁山也加强了屯子周边和山庄建设区域的巡逻,制定了详细的游客管理预案。王栓柱则开始组织参农,准备“参田参观”和“人参知识小课堂”的内容。程大海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将“滨海611”号的常规捕捞航线,设计成一条安全又有趣的“近海观光”路线。
整个黑瞎子沟,都因为这一个项目而被调动起来,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期待。乡亲们虽然还不太完全理解“旅游”到底能带来什么,但他们相信程立秋的眼光,相信跟着他干,准没错。
程立秋站在初具规模的山庄工地上,看着忙碌的景象,听着山溪欢快的流淌声,心中豪情涌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山庄,这是他商业版图上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是他将黑瞎子沟推向更广阔世界的第一步。山水依旧,却因人的智慧和魄力,被赋予了汇聚财富的崭新意义。投资建山庄,聚拢的不仅是财源,更是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希望的,无比坚实的梦想。
这个念头,在亲眼见识了镜泊湖、长白山等地虽显稚嫩却已初现端倪的旅游热潮后,便变得无比清晰和迫切。他深知,单纯依靠人参种植和海上捕捞,产业根基虽稳,但终究有其天花板,且受自然条件和市场波动影响较大。而旅游,则是一条能将黑瞎子沟的“绿水青山”真正转变为“金山银山”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更能带动整个屯子乃至周边区域的发展。
回到黑瞎子沟后,他立刻召集了核心成员会议。依旧是那间宽敞的办公室,程立秋坐在主位,左边是王铁山、李建军等管理骨干,右边是王栓柱、程大海等老班底。
程立秋没有绕弯子,直接抛出了自己的想法:“我打算在咱们黑瞎子沟,投资建一个‘山野人家’农家乐,不,规模要大一点,叫‘山庄’更合适。依托咱们这儿的山林、溪流、参田,还有咱们地道的东北民俗,吸引城里人、外地人来游玩、住宿、体验。”
这话一出,会议室里出现了短暂的寂静。除了李建军似乎有所预料,眼神中带着思索,其他人都露出了惊愕和不解的神情。
“农家乐?山庄?”王栓柱挠了挠头,一脸茫然,“立秋,那是个啥玩意儿?请人来咱这山沟沟里玩?有啥好玩的?咱这除了山就是树,还能看个啥?”
“就是啊,立秋哥,”程大海也皱着眉头,“城里人金贵着呢,能吃得惯咱这的苦?睡得了咱这的土炕?费那劲干啥,咱老老实实种参打渔多稳当。”
就连王铁山,也表达了谨慎的担忧:“立秋哥,想法是好的。但搞旅游,投入肯定不小,修路、盖房子、买设施,都是钱。而且,人来人往的,安保压力也大,鱼龙混杂,容易出乱子。”
面对众人的疑虑,程立秋并不意外。他知道,让这些习惯了面朝黑土背朝天,或者与风浪搏击的兄弟们,一下子理解并接受“旅游经济”这个概念,并不容易。
他没有急于反驳,而是站起身,走到墙上那幅巨大的黑瞎子沟及周边区域地图前,拿起一根细木棍,开始娓娓道来,如同一个经验丰富的猎人在分析猎场的每一个细节。
“栓柱哥,大海哥,铁山,你们说的都有道理。”他先肯定了大家的担忧,随即话锋一转,“但你们想想,咱们黑瞎子沟,真的只有山和树吗?”
木棍点在地图上黑瞎子岭的主峰:“咱们这山,是原始次生林,有红松、白桦、柞树,秋天五彩斑斓,不比我在小兴安岭看的差!山里还有温泉眼,虽然小,但水质好!”
木棍滑向山间的溪流:“这条溪,水清见底,里面有冷水鱼,两岸景色优美。”
木棍又指向那片广阔的参田:“咱们的参田,本身就是一道风景!可以让游客参观,了解人参是怎么种出来的,甚至可以体验一下起参!”
最后,木棍在屯子所在的位置画了一个圈:“咱们屯子,保留着最地道的东北老屯风貌,土坯房、木篱笆、大酱缸、热炕头……这些在咱们看来平常的东西,对城里人来说,可能就是最新奇的体验!”
他目光扫过众人,声音沉稳而充满说服力:“咱们不需要搞得多豪华,就突出一个‘原汁原味’!住,就住改造过的干净暖和的农家火炕;吃,就吃咱们地道的杀猪菜、小鸡炖蘑菇、山野菜、河鱼;玩,可以跟着咱们的猎户(由王铁柱的狩猎队带领,确保安全)进山体验巡山、辨认动物足迹、设置无害的观察陷阱,可以在溪边钓鱼,可以跟着参农学习人参知识,冬天还能滑雪、坐马拉爬犁!”
他描绘的这幅图景,生动而具体,渐渐驱散了众人脸上的迷茫。王栓柱眼睛亮了起来:“咦?你这么一说,好像……是有点意思?让城里人也尝尝咱这的野味儿,看看咱这的参是怎么长的?”
程大海也摸着下巴沉吟:“要是真有人来,咱那渔船是不是也能带他们出海转转?看看打渔?”
王铁山思考的则是另一方面:“如果规划好区域,将住宿区和核心参田、办公区用绿植或者栅栏隔开,实行预约制,控制人流量,安保上应该可以做到可控。”
李建军适时补充道:“程总这个想法,我认为很有前景。我查过一些资料,随着经济发展,城市居民对回归自然、体验乡村生活的需求会越来越大。这是一片蓝海市场。我们可以先小规模试点,逐步完善。投入方面,可以分阶段进行,先利用咱们现有的资源改造,比如将几处闲置的老宅子改造成特色民宿,减少初期投资。”
见核心成员的态度开始转变,程立秋心中一定。他最后掷地有声地说道:“这件事,我看准了,就必须干!而且要大干!这不光是为了赚钱,更是为了给咱们黑瞎子沟,给咱们的子孙后代,开辟一条活路!一条既能保住咱们的青山绿水,又能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的活路!”
他强大的决心和清晰的规划,最终说服了所有人。会议决定,立即启动“黑瞎子沟山野人家”项目,由程立秋总负责,李建军具体牵头规划和建设,王铁山负责安保方案和人员培训,王栓柱、程大海等人协助,充分利用各自领域的资源。
说干就干。程立秋展现出惊人的效率和魄力。他亲自带着李建军、王栓柱等人,花了几天时间,踏遍了黑瞎子沟的每一个角落,精心选址。
最终,山庄的地址选定在屯子东头,背靠黑瞎子岭余脉,面朝一条清澈山溪的一片缓坡上。这里视野开阔,风景绝佳,既与屯子保持了一定的距离,保证了私密性和管理便利,又能方便地获取屯里的物资和人力支持。
规划图很快在李建军的主持下绘制出来。整体风格定位为“古朴自然”,尽可能保留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被。一期工程主要包括:
一座兼具接待、餐饮、娱乐功能的主楼,采用原木和青石结构,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十栋独立分散的、仿照东北传统民居改造的“农家小院”,每个小院都带有独立的篱笆院落和火炕。
沿着溪流修建木质栈道和垂钓平台。
开辟一条相对平缓、安全的“山林体验径”,由王铁柱负责设计路线和设置安全观察点。
修建一个小型的停车场和公共卫生间。
资金方面,程立秋大手笔地投入了前期启动资金,并表示后续会根据需要持续追加。他深知,要做就要做好,不能因小失大,砸了招牌。
建设队伍迅速组建起来,主要以屯里的壮劳力为主,由程立秋支付高于市场价的工资,这也间接带动了屯里的收入。一时间,黑瞎子沟东头那片原本寂静的坡地,变得热火朝天。砍伐杂木、平整土地、开挖地基、运输建材……号子声、锯木声、夯土声此起彼伏,打破了山沟往日的宁静。
程立秋几乎每天都泡在工地上,亲自监督施工质量,对细节要求极高。一块石头的摆放,一根木头的打磨,他都要亲自过问。他要求所有建筑必须牢固安全,同时又要最大限度地保持乡土特色,不能用城里那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这木头廊柱,不要刷那么亮的漆,保持木头的原色,打磨光滑就行!”
“这火炕,盘得要够热乎,烟道要通畅,不能呛着客人!”
“院子里种点家常菜,茄子、辣椒、小葱,让客人来了能自己摘点尝尝鲜!”
在他的严格把关下,山庄的雏形一天天显现。那原木结构的屋舍,青石板铺就的小路,古朴的篱笆墙,以及远处苍翠的山林和潺潺的溪流,构成了一幅浑然天成的田园画卷。
与此同时,王铁山也加强了屯子周边和山庄建设区域的巡逻,制定了详细的游客管理预案。王栓柱则开始组织参农,准备“参田参观”和“人参知识小课堂”的内容。程大海甚至开始琢磨,如何将“滨海611”号的常规捕捞航线,设计成一条安全又有趣的“近海观光”路线。
整个黑瞎子沟,都因为这一个项目而被调动起来,充满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活力与期待。乡亲们虽然还不太完全理解“旅游”到底能带来什么,但他们相信程立秋的眼光,相信跟着他干,准没错。
程立秋站在初具规模的山庄工地上,看着忙碌的景象,听着山溪欢快的流淌声,心中豪情涌动。他知道,这不仅仅是一个山庄,这是他商业版图上至关重要的一块拼图,是他将黑瞎子沟推向更广阔世界的第一步。山水依旧,却因人的智慧和魄力,被赋予了汇聚财富的崭新意义。投资建山庄,聚拢的不仅是财源,更是一个关于未来、关于希望的,无比坚实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