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泄了气的皮球!-《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李云龙接过本子,低头看了半晌,忽然瞪大了眼,盯着李清河。

  “反坦克步枪?我这辈子还是头一回听说有这玩意儿!”

  “哎,清河啊,你可别糊弄我老李,真有这种枪?别是画饼充饥吧?”

  李云龙一脸狐疑,急着追问。

  “没有。”

  两个字干脆利落,李云龙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

  “嗐,我就说嘛,哪能凭空变出这等稀罕物?清河同志你就爱逗我。”

  “要是真有这东西,我老李都能给你鼓捣出架飞机来,还得是那种能挂满炸弹的大家伙!”

  他撇了撇嘴,满脸不信。

  “你还真猜着了——你说的那玩意儿,我也在琢磨。”

  李清河慢悠悠地抛出一句。

  “得了吧,别再拿我开涮了,这玩笑一点都不好笑。”

  李云龙一听,脸都拉下来了。

  “哈哈哈,好了好了,不逗你了。”李清河收起笑意,“实话跟你说,这枪确实有,但眼下我还摸不透门道。

  得先拿军械库里那些弹药材料试一阵子,才知道能不能鼓捣出来。”

  “行吧行吧,那你慢慢折腾,我不打扰了。”李云龙摆摆手,“做出来是本事,做不出来也正常,就当没提过这事。”

  说完,他转身往外走,屋子里只剩李清河一个人。

  他随即又埋头琢磨起那些武器材料的门道来。

  忙活了一上午,总算把军械库里常见的弹药材料摸了个七七八八。

  “这些弹壳太软,扛不住反坦克步枪的膛压;这些子弹头又太钝,只能用在手枪上……”

  他一边翻看一边嘀咕,眉头越皱越紧。

  最让他想不通的是,原本以为初速高、穿透强的尖头弹,理应适合对付装甲目标。

  可实验结果却让他傻了眼——这类子弹打在钢板上,不是被弹开,就是弹头直接变形磨损,根本穿不进去。

  “照这样看,库里的现成子弹全都不顶用啊,这可咋办?”

  李清河急得在屋里来回踱步,抓耳挠腮。

  “要是这些东西都用不了,那万一哪天小鬼子开着坦克、装甲车冲过来,咱们难道只能干等着挨打?”

  “总不能……把现有的子弹改一改?”

  “改……改!”

  他猛地一拍脑门,混沌的思路一下子清晰起来。

  “对啊!我怎么没想到还能改装子弹?”

  他忽然记起当初在部队时,班长教过他们怎么改造弹药——不同类型的子弹经过特殊处理后,威力能翻好几倍。

  “我记得……好像还真改过一种特制弹头,专用来对付铁皮车和装甲板。”

  想到这儿,李清河立刻坐回桌前,掏出工具和样品,一头扎进研究里。

  正专注着,身后忽然传来脚步声。

  “我说清河啊,都快中午了,折腾出个啥名堂没?有没有搞出什么神兵利器?”

  李云龙不知啥时候又溜了进来,一边说着,一边朝桌上瞅。

  一看桌面空荡荡的,啥也没有,心里顿时五味杂陈——既松了口气,又有点失落。

  “没事没事,咱手里枪多的是,打鬼子够使唤。

  就算没你嘴里说的那步枪,照样能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嘿嘿。”

  可李清河压根没搭理他,眼睛死死盯着手中的弹头,心思全在改进方案上。

  李云龙站在门口,看见这一幕,摸了摸后脑勺,讪讪地转身走了。

  天边泛着橙红,夕阳快沉下去的时候,村子里原本的宁静被一阵突如其来的喊声撕开了口子。

  “成了!真成了!我终于搞出来了!”

  李清河站在屋子里,声音都激动得发颤。

  李云龙听见动静,一脚踹开房门就冲了进来。

  “出啥事了?你这是疯魔了还是炸膛了?”

  李清河顾不上说话,一把抓起桌上那枚古怪的子弹塞到他眼前:“快瞧!就是它,我一整个下午的心血,总算没白费!”

  李云龙盯着那玩意儿看了半天,眉头越拧越紧,愣是没看出个所以然来。

  “这……就是你说的新式子弹?咋瞅着这么别扭呢?跟个铁钉似的,还带棱角。”

  “别扭就对了!”李清河咧嘴一笑,“要是跟你平时见的一样,我还费这劲干啥?这可是我一点一点改出来的,能让你一眼看明白,那还叫创新?”

  李云龙撇了撇嘴,半信半疑地打量着他:“吹得天花乱坠的,那你给它起名没?叫啥?”

  “毛利子弹。”

  “毛利?”李云龙一愣,“这名字听着咋那么软乎呢,跟似的。

  凭啥叫这名?”

  话刚出口,他就察觉到李清河脸上的笑意一点点淡了下去,眼神也沉了下来。

  屋里一下子安静得能听见窗外风吹树叶的声音。

  过了好一会儿,李清河才低声开口:“我刚入伍那会儿,日子不好过。

  新兵蛋子,谁都敢踩一脚。”

  “可有个人,从头到尾护着我——是我班长。”

  他顿了顿,喉头动了动。

  “训练场上他手把手教我,别人欺负我,他第一个站出来。

  那时候我就认定了,这个人比我亲哥还亲。”

  “后来上战场,我们被围在一处山沟里。

  那天鬼子火力猛,撤退时他把我扑倒压在身下……那一枪,穿的是他的身子。”

  说到这儿,他的声音有点发涩,眼眶不知不觉红了,一滴泪顺着脸颊滑下来,砸在桌角上。

  “这颗子弹,是我照着记忆里他的名字起的。

  毛利,王毛利。

  我的班长。”

  李云龙没再说话,只是默默点了点头,脸上那股玩世不恭的劲儿早就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肃穆和敬意。

  “老李我不会说漂亮话,”他闷声道,“但你这班长,是个顶天立地的军人。

  我服。”

  李清河抬头看了他一眼,嘴角终于又扬起来一点。

  “行了,你去通知队伍吧,让他们带上家伙,我去给大家讲讲这子弹到底有啥用。”

  “成,我这就去。”

  不多时,操场上已整整齐齐站满了人。

  李云龙站在队前,清了清嗓子:“今天大伙儿集合,是为了听咱们李参谋说件要紧事。

  下面,请李参谋讲话!”

  掌声哗地响了起来。

  李清河走上前,目光扫过一张张年轻的面孔。

  “同志们,前些日子我们去油田基地后面的山里勘察,发现了不少线索。

  根据情报分析,日军正在加紧研制新型重武器,包括重型坦克、装甲车这类能横冲直撞的铁疙瘩。”

  底下顿时嗡嗡作响,不少人交换着眼色,神情凝重。

  “但是!”李清河提高了嗓音,“就在昨天,我拿了一整天时间,试出了对付这些‘铁壳子’的办法。”

  “真的假的?一天就能搞定?”有人小声嘀咕。

  李清河没理会,从兜里掏出那枚特制子弹,高高举起。

  “这就是答案。”

  “这也能叫子弹?长得歪瓜裂枣的,怕是打出去自己先散架了吧?”台下又是一阵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