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独立团有个能耐大的参谋!-《抗战:时空倒爷,老李要欣赏樱花》

  李清河早料到这反应,也不恼,等声音渐渐小了,才缓缓说道:

  “我知道你们不信。

  可我要告诉你们——我们现在用的普通子弹,打在坦克上就跟挠痒差不多,穿不透,伤不了核心。”

  “而这颗‘毛利’,不一样。”

  他卷起袖子,指着图纸上的结构:“它的弹头经过特殊设计,重心靠前,击发后旋转更稳,最关键的是,内部加了钨芯,硬度极高。

  只要角度对,五十米内,能啃穿三十毫米厚的钢板!”

  全场骤然安静。

  “接下来我会组织实弹测试,”他收起子弹,语气坚定,“如果成功,这种子弹将批量生产,配发前线。”

  风掠过操场,吹动军旗猎猎作响。

  没有人再质疑了。

  “我手里这颗毛利子弹,是根据咱们军械库里各种型号的子弹,结合它们各自的外形和性能特点重新设计出来的——说白了,就是改良型子弹。

  经过特殊加工后,它在飞行速度、弹头硬度这些关键指标上都达到了目前的最优水平。”

  李清河一边讲解,一边用指尖轻轻点着子弹的各个部位,好让围在一旁的战士们看得更清楚、听得更明白。

  “你们得记住,弹头越扎实,飞出去的速度就越快,动能自然也就越大!”

  “最关键的是,这种子弹射出之后,能在很长一段距离里保持稳定,几乎不减速。

  打到敌人坦克或装甲车上的时候,就能把威力发挥到极致——说得直白点,就是穿甲能力特别强!”

  “真有这么神?谁说得准呢……不过话说回来,之前哪次打赢不是靠李参谋出的主意?”

  底下一群战士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议论起来,语气里满是信服。

  听着战友们的夸奖,李清河脸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暖洋洋的。

  这时,李云龙踱步走了过来,眉头微皱:“清河啊,既然这子弹这么厉害,那咱们库房里那些老枪还能不能用上?别到时候枪配不上弹,反倒浪费了。”

  李清河笑了笑:“这个问题我在昨天试验时就想到了。

  要是没法通用,我还费这劲儿搞它干啥?”

  李云龙一听,顿时眉开眼笑:“哎哟,那你还不赶紧说?你们这群愣头青还杵着干什么?快去把库里的枪全搬出来,让李参谋装弹试试效果!”

  “等等,”李清河抬手拦了一下,“现在都中午了,大家先吃饭休息,下午照常时间,老地方集合就行。”

  命令一下,战士们立刻散开准备。

  到了下午,操场上早早聚齐了人,人人背着自己的步枪,满脸期待。

  李清河也提着几箱装备赶到现场,里面全是特制的防护板和废弃装甲残片。

  他在操场中央一一摆开,布置成靶阵。

  没过多久,整片场地就被各类测试材料占满了。

  一切就绪后,他朝李云龙点了点头。

  “第一组,上前准备!”

  “放!”

  “砰——砰——”

  口令刚落,原本安静的训练场瞬间被枪声撕裂。

  密集的火光闪烁中,一颗颗子弹如雨点般扑向远处的目标。

  很快,第一轮射击结束。

  李清河叫上李云龙走到场地中央,查看射击成果。

  眼前的景象让李云龙瞪大了眼睛——那些原本坚硬如铁的模拟装甲板,竟被打得千疮百孔,有的甚至直接崩裂成碎片。

  察觉到李云龙的震惊,李清河嘴角轻轻扬起:“怎么样,威力还过得去吧?”

  李云龙这才回过神来,忍不住一拍大腿:“我的个老天爷,活了半辈子,今天才算开了眼界!”

  “好!真是好东西!哈哈哈,我这就写报告上报组织,把你这功劳大大地记一笔,让大家都知道咱独立团有个能耐大的参谋!”

  说着,他还竖起了大拇指。

  李清河连忙摆手:“别别别,上报就算了,我可不想站到风口浪尖上去。”

  两人相视一笑,气氛轻松愉快。

  整整一个下午的实弹测试下来,结果令人振奋。

  “行了同志们,今天大家都辛苦了。”李云龙收起笑容,正色道,“效果怎么样,眼睛都看见了,我也就不啰嗦了。”

  顿了顿,他又转头看向李清河,咧嘴一笑:“诶,清河同志,这么好的枪,总得取个响亮点的名字吧?”

  李清河早有准备:“名字我想好了——反坦克步枪,代号K490。”

  “好!好名字!”

  话音未落,四周已是掌声雷动,喝彩声此起彼伏。

  “K490?听着就带劲!这名字我老李认了,就这么定!”

  说完,李云龙一把抄起步枪,爱不释手地摩挲着枪管,笑得合不拢嘴。

  就在这热闹当口,刘玉祥政委风尘仆仆地回来了。

  李云龙见状,赶紧放下枪迎上去打招呼。

  刘玉祥环顾四周:整齐列队的士兵、硝烟未散的靶场、还有李清河身旁那支从未见过的新型步枪,不由得心头一奇。

  “你们这是在搞什么名堂?”

  “嘿嘿,政委同志,您还不知道咱们清河有多能耐吧?”

  李云龙笑着望向一旁的李清河,语气里满是自豪。

  “前些日子您让我们去摸一摸油田基地后头的情况,我们绕到那边一看,嘿,不看不知道——在那片油区背面,竟还藏着一个日军大本营,规模说不定比油田这边还大。”

  “这段时间,那边车来车往就没停过。

  清河同志仔细琢磨了下,觉得鬼子恐怕是在捣鼓什么新式武器,搞不好要搬出坦克、装甲车这类家伙,专门用来对付咱们。”

  “所以清河从回来那天起就一头扎进研究,琢磨怎么破这些铁疙瘩。

  您猜怎么着?真让他搞出来了!”

  话音刚落,李云龙便顺手抄起身边的枪,把弹匣退出来递给刘玉祥政委细看。

  李清河也凑上前,一边指着子弹结构,一边低声解释它的独特之处。

  片刻沉默后,刘玉祥忽然仰头笑了起来。

  “好哇!真是好样的!你们这是拿命在拼啊,为了队伍的安全,一点都没顾自己。”

  他由衷地赞叹道,“这些日子,真是辛苦你们了!”

  “不过也有个好消息——上级批了,让大家放一天假,好好松快松快。

  我也想了想,确实该歇一歇了。”

  “自从跟那个油田据点较上劲以来,哪天不是紧绷着过?我回来路上发现山那边有个湖,风景不错,水也清亮。

  你们安排一下,记得叫上张阳和高明生,明天咱们一起去透透气。”

  话音未落,周围的战士们顿时欢呼起来,一个个咧着嘴直蹦高。

  李云龙和李清河也都乐得合不拢嘴。

  “说真的,自从我来到这儿,还没真正喘过一口气呢。”

  李清河心里默默想着,“这回正好,趁这个机会彻底放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