伪满康德五年的初秋,长白山下的靠山屯飘起了第一场霜。放山人老把头揣着他那杆用了三十年的索宝棍,站在屯子口的老榆树下,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长白山主峰,眉头拧成了个疙瘩。
“爹,真要带狗剩子去?那孩子才十六,毛还没长齐呢。”儿子栓柱蹲在地上,一边给爹的靰鞡鞋抹松油,一边嘟囔。
老把头往烟袋锅里塞了把烟丝,用火柴点着,深吸一口:“放山这行当,就得从小带。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着你爷爷上过三次山了。再说,咱家欠着地主的租子,不采棵大货出来,今冬就得喝西北风。”
狗剩子是村里的孤儿,爹娘前几年被山里的黑瞎子叼走了,老把头看他可怜,收留在身边当半个徒弟。这孩子机灵,就是性子野,上山掏鸟窝下河摸鱼,没他不敢干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老把头就带着狗剩子和栓柱上了路。三个人背着干粮、被褥和工具,踩着露水往长白山深处走。放山有放山的规矩,不能说“挖”要说“抬”,不能说“丢”要说“跑”,遇见蛇得叫“钱串子”,看见狼得喊“张三”,这些忌讳,老把头前一晚就跟狗剩子交代了三遍。
进了山,空气顿时变得潮湿,腐叶的气息混着松脂的香味,钻进鼻孔里。老把头手里的索宝棍在地上敲打着,“笃笃”的声音在林子里格外清晰。这棍子是他用百年老山桃木做的,据说能惊走山里的邪祟,还能探到人参的气息。
“师父,人参真长那样?红扑扑的,像个胖娃娃?”狗剩子好奇地问,眼睛瞪得溜圆。
“那是成了精的老参,”老把头放慢脚步,指着路边一株带着红籽的小草,“你看这就是三花,刚长三年,还没成形呢。要找就得找巴掌、二甲子,运气好碰上个四品叶,咱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栓柱在一旁补充:“要是能遇上六品叶,那可是活了上百年的宝贝,听说能治百病,还能……”
“闭嘴!”老把头猛地打断他,脸色沉了下来,“放山人讲究心诚,不能贪,更不能瞎念叨。山里的东西有灵性,听着了会不高兴的。”
栓柱赶紧闭了嘴,狗剩子吐了吐舌头,也不敢再多问。
三人在山里走了三天,除了些不值钱的草药,连棵巴掌参都没见着。干粮快见底了,水也只剩下半葫芦。这天傍晚,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搭了窝棚,准备过夜。
老把头用索宝棍在地上画了个圈,说是“安神圈”,能防野兽。栓柱拾柴生火,狗剩子则拿着小铲子,在附近挖野菜。
“师父,你看这是啥?”狗剩子忽然在一片乱石堆后面喊起来。
老把头和栓柱赶紧跑过去,只见狗剩子手里捧着株人参,绿油油的叶子分了四个叉,正是老把头说的四品叶!最奇的是,那参须又密又长,像小姑娘的头发,根须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看着就灵气十足。
“好家伙!”栓柱眼睛都直了,“这少说也有五十年了!”
老把头却没那么高兴,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片乱石堆,又摸了摸人参的根须,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对劲,这参长在石缝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须子?”
放山的都知道,人参喜阴湿,多生长在腐殖土厚的地方,石缝里养分少,很难长成四品叶,更别说这么完好的须子了。
“管它呢,挖出来再说!”栓柱急着想去拿红绳——按规矩,见了人参得先用红绳拴住,免得它“跑”了。
“等等。”老把头拉住他,从怀里掏出个小铜镜,对着人参照了照。镜子里的人参影子有些模糊,边缘还带着点黑气。
“邪门了。”老把头心里咯噔一下,他年轻时听师父说过,山里有种“假参”,看着像人参,其实是邪祟变的,人要是挖了,轻则大病一场,重则丢了性命。
“师父,咋了?”狗剩子看出他脸色不对。
老把头没说话,从地上捡起块小石头,朝着人参旁边的石缝扔过去。石头刚落地,就听见“吱”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石缝里叫。接着,那株四品叶人参忽然动了动,根须往石缝里缩了缩,像是要躲起来。
“果然是假的!”老把头脸色一变,拉着两个后生往后退,“这是山祟变的,想引咱们上钩!”
栓柱吓得脸都白了,狗剩子却不服气:“师父,说不定是风吹的呢?我看它挺好的……”
话没说完,就见那石缝里钻出个小东西,只有巴掌大,浑身白白胖胖的,脑袋上顶着几片绿叶子,看着真像个小人参娃娃。它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三人看了看,忽然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白牙。
“参娃!”狗剩子惊呼一声,就要往前冲。老把头赶紧把他拽住:“别碰!这东西邪性得很!”
那参娃见他们不动,又往外面爬了爬,小手朝着狗剩子招了招,像是在叫他过去。狗剩子看得入了迷,挣扎着想去抱它:“师父,它好像没恶意……”
“糊涂!”老把头照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这是想勾你的魂!当年你王大爷就是被这东西迷了,跟着它进了深山,再也没出来!”
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个装着黑狗血的葫芦,拔开塞子就往参娃身上泼。黑狗血落在参娃身上,它顿时尖叫起来,声音尖利得像指甲刮玻璃。原本白白胖胖的身子迅速变黑,脑袋上的叶子也蔫了下去,露出一张尖嘴猴腮的脸,哪还有半分可爱的样子。
“妈呀!”狗剩子吓得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那怪物尖叫着往石缝里钻,老把头捡起地上的索宝棍,朝着石缝狠狠捅了几下,只听见里面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就没了动静。
三人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直喘气。
“爹,这到底是啥东西?”栓柱心有余悸地问。
老把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是山祟修成的精怪,专挑咱们放山人下手。它们知道咱们想找人参,就变成长白山参的样子,引着人往深山里走,等走到迷魂阵里,就把人害死,吸人的精气。”
狗剩子这才明白过来,刚才差点就中了圈套,后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
天色渐渐黑了,山里起了雾,能见度越来越低。老把头说啥也不敢在这地方待了,让栓柱赶紧拆了窝棚,三人趁着还有点亮光,往山外走。
可走了没多远,就发现不对劲了——他们明明是朝着东南方向走,可走了半个时辰,竟然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山坳!
“坏了,遇上鬼打墙了!”栓柱吓得声音都抖了。
老把头也慌了,他掏出指南针一看,指针乱转,根本指不出方向。周围的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三尺,耳边还传来“呜呜”的哭声,像是有无数个小孩在哭。
“别出声!”老把头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三张黄符,分给栓柱和狗剩子,“贴在脑门上,能挡一挡。”
三人贴着符,互相拉着,继续往前走。这次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雾气忽然散了,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地上长着密密麻麻的人参,三花、巴掌、二甲子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几株五品叶!
“这么多……”栓柱眼睛都直了,忍不住就要冲过去。
“站住!”老把头厉声喝止,“你看这地方,哪有这么多人参长在一起的?又是那山祟的圈套!”
狗剩子仔细一看,果然不对劲。那些人参长得一模一样,连叶子的朝向都分毫不差,像是有人刻意摆上去的。
“那现在咋办?”狗剩子问。
老把头咬了咬牙:“烧!这邪祟怕火,咱们把带来的艾草点燃,冲出去!”
栓柱赶紧掏出火折子,点燃了背篓里的艾草。艾草燃起浓烟,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周围的人参忽然开始扭动,发出“吱吱”的怪叫,原本绿油油的叶子变得枯黄,根须里钻出无数条小虫子,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走!”老把头大喊一声,举着燃烧的艾草,带头往前冲。栓柱和狗剩子紧随其后,不敢回头。
穿过那片人参地,雾气彻底散了,月光洒在林子里,照亮了前方的路。三人一口气跑出老远,直到听见远处传来鸡叫,才敢停下来。
“爹,咱们……出来了?”栓柱喘着粗气问。
老把头抬头看了看天,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出来了,天快亮了,邪祟不敢露面了。”
三人瘫坐在地上,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这次进山不仅没挖到人参,还差点丢了性命,老把头心里又悔又怕,决定天亮就下山,再也不贪那口财了。
天亮后,他们顺着来时的路往山下走。路过一片松林时,狗剩子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前面:“师父,你看那是啥?”
老把头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一棵百年老松的树根下,长着株人参,茎秆粗壮,叶子分了六个叉,正是传说中的六品叶!这人参周围长着一圈红色的小浆果,根须从土里探出来,像银线一样闪闪发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栓柱眼睛都直了,刚想过去,就被老把头拉住:“别冲动,先看看是不是真的。”
老把头这次更谨慎了,他先是扔了块石头过去,人参没动;又用铜镜照了照,镜子里的影子清晰透亮,没有黑气。他还是不放心,从怀里掏出个装着糯米的小布包,撒了一把在人参周围。糯米落在地上,安安静静的,没有异常。
“是真的!”老把头激动得声音都颤了,“是百年老参!咱们遇上真宝贝了!”
按规矩,挖人参得用鹿骨刀,不能用铁器,还得用红绳先拴住。老把头小心翼翼地拿出红绳,围着人参绕了三圈,打了个活结,又让栓柱和狗剩子跪在地上,对着人参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叨着:“山神爷保佑,弟子无意冒犯,只求此参救急,日后定当还愿。”
念叨完,他才拿出鹿骨刀,一点点刨开人参周围的土。这活儿得慢,不能伤着一丝根须,不然参的灵性就跑了。老把头刨得满头大汗,栓柱和狗剩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足足刨了一个时辰,那株六品叶人参才完整地露了出来。根须长达三尺,须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整个参身像个胖乎乎的娃娃,透着淡淡的金光。
“好家伙,最少二百年!”老把头激动得手都抖了,小心翼翼地把人参放进铺着青苔的木盒里,“有了这东西,咱家的日子就翻身了!”
狗剩子和栓柱也咧着嘴笑,之前的恐惧一扫而空。
三人带着老参,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回到屯子,老把头没敢声张,悄悄找了个懂行的商人,把人参卖了个好价钱,不仅还清了地主的租子,还在屯子东头盖了三间大瓦房。
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没过多久,怪事就来了。
先是栓柱,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喊着头疼,夜里还做噩梦,梦见无数个小人参娃娃围着他哭,说要他还命。接着是狗剩子,身上长了好多红疹子,又疼又痒,找了多少郎中都治不好。
老把头自己也没好到哪去,他总觉得浑身无力,像是被抽走了精气,才五十出头的人,看着像七十岁的老头。
他这才明白过来,那株六品叶人参,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定,他们还是中了山祟的圈套。
这天,他请来了屯子里最老的张婆婆。张婆婆懂些阴阳八卦,看了看栓柱和狗剩子的症状,又问了问挖参的经过,叹了口气:“那参是真的,但它长在山祟的老巢旁边,吸了太多怨气,你们挖了它,就等于断了山祟的修行,它们能放过你们吗?”
“那咋办啊?”老把头急得直跺脚。
“解铃还须系铃人,”张婆婆说,“你们得把卖参的钱拿出来,买些贡品,回那地方祭拜山神和山祟,求它们原谅。再把那参须留下的一点根须埋回去,或许还能有救。”
老把头不敢耽搁,赶紧按照张婆婆说的,备了三牲祭品,带着栓柱和狗剩子,再次上了长白山,回到那棵老松下。
他们把祭品摆好,对着大山磕了无数个头,又把剩下的参须埋进土里。奇怪的是,刚埋好,就看见土里钻出几只小虫子,把参须拖进了深处,像是在接受他们的赔罪。
从那以后,栓柱的头疼好了,狗剩子身上的疹子也退了,老把头的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
只是,老把头再也没上过长白山。他把那杆索宝棍挂在墙上,每天看着它,就想起山里的经历。他常对人说,长白山里的宝贝多,但邪性也多,做人不能太贪,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强求来只会惹祸上身。
而那片长着无数人参的山坳,再也没人敢靠近。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还能看见那里有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人参地里跑来跑去,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放山人的故事,就像长白山的雾,一层叠着一层,藏着说不尽的诡异和敬畏。而那黑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这些故事里,慢慢学会了对自然的尊重,对欲望的克制。
“爹,真要带狗剩子去?那孩子才十六,毛还没长齐呢。”儿子栓柱蹲在地上,一边给爹的靰鞡鞋抹松油,一边嘟囔。
老把头往烟袋锅里塞了把烟丝,用火柴点着,深吸一口:“放山这行当,就得从小带。我像他这么大的时候,已经跟着你爷爷上过三次山了。再说,咱家欠着地主的租子,不采棵大货出来,今冬就得喝西北风。”
狗剩子是村里的孤儿,爹娘前几年被山里的黑瞎子叼走了,老把头看他可怜,收留在身边当半个徒弟。这孩子机灵,就是性子野,上山掏鸟窝下河摸鱼,没他不敢干的。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老把头就带着狗剩子和栓柱上了路。三个人背着干粮、被褥和工具,踩着露水往长白山深处走。放山有放山的规矩,不能说“挖”要说“抬”,不能说“丢”要说“跑”,遇见蛇得叫“钱串子”,看见狼得喊“张三”,这些忌讳,老把头前一晚就跟狗剩子交代了三遍。
进了山,空气顿时变得潮湿,腐叶的气息混着松脂的香味,钻进鼻孔里。老把头手里的索宝棍在地上敲打着,“笃笃”的声音在林子里格外清晰。这棍子是他用百年老山桃木做的,据说能惊走山里的邪祟,还能探到人参的气息。
“师父,人参真长那样?红扑扑的,像个胖娃娃?”狗剩子好奇地问,眼睛瞪得溜圆。
“那是成了精的老参,”老把头放慢脚步,指着路边一株带着红籽的小草,“你看这就是三花,刚长三年,还没成形呢。要找就得找巴掌、二甲子,运气好碰上个四品叶,咱家的日子就好过了。”
栓柱在一旁补充:“要是能遇上六品叶,那可是活了上百年的宝贝,听说能治百病,还能……”
“闭嘴!”老把头猛地打断他,脸色沉了下来,“放山人讲究心诚,不能贪,更不能瞎念叨。山里的东西有灵性,听着了会不高兴的。”
栓柱赶紧闭了嘴,狗剩子吐了吐舌头,也不敢再多问。
三人在山里走了三天,除了些不值钱的草药,连棵巴掌参都没见着。干粮快见底了,水也只剩下半葫芦。这天傍晚,他们在一处背风的山坳里搭了窝棚,准备过夜。
老把头用索宝棍在地上画了个圈,说是“安神圈”,能防野兽。栓柱拾柴生火,狗剩子则拿着小铲子,在附近挖野菜。
“师父,你看这是啥?”狗剩子忽然在一片乱石堆后面喊起来。
老把头和栓柱赶紧跑过去,只见狗剩子手里捧着株人参,绿油油的叶子分了四个叉,正是老把头说的四品叶!最奇的是,那参须又密又长,像小姑娘的头发,根须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看着就灵气十足。
“好家伙!”栓柱眼睛都直了,“这少说也有五十年了!”
老把头却没那么高兴,他蹲下身,仔细看了看那片乱石堆,又摸了摸人参的根须,眉头皱得更紧了:“不对劲,这参长在石缝里,怎么会有这么多须子?”
放山的都知道,人参喜阴湿,多生长在腐殖土厚的地方,石缝里养分少,很难长成四品叶,更别说这么完好的须子了。
“管它呢,挖出来再说!”栓柱急着想去拿红绳——按规矩,见了人参得先用红绳拴住,免得它“跑”了。
“等等。”老把头拉住他,从怀里掏出个小铜镜,对着人参照了照。镜子里的人参影子有些模糊,边缘还带着点黑气。
“邪门了。”老把头心里咯噔一下,他年轻时听师父说过,山里有种“假参”,看着像人参,其实是邪祟变的,人要是挖了,轻则大病一场,重则丢了性命。
“师父,咋了?”狗剩子看出他脸色不对。
老把头没说话,从地上捡起块小石头,朝着人参旁边的石缝扔过去。石头刚落地,就听见“吱”的一声,像是有什么东西在石缝里叫。接着,那株四品叶人参忽然动了动,根须往石缝里缩了缩,像是要躲起来。
“果然是假的!”老把头脸色一变,拉着两个后生往后退,“这是山祟变的,想引咱们上钩!”
栓柱吓得脸都白了,狗剩子却不服气:“师父,说不定是风吹的呢?我看它挺好的……”
话没说完,就见那石缝里钻出个小东西,只有巴掌大,浑身白白胖胖的,脑袋上顶着几片绿叶子,看着真像个小人参娃娃。它睁着乌溜溜的大眼睛,盯着三人看了看,忽然咧开嘴笑了,露出两颗小白牙。
“参娃!”狗剩子惊呼一声,就要往前冲。老把头赶紧把他拽住:“别碰!这东西邪性得很!”
那参娃见他们不动,又往外面爬了爬,小手朝着狗剩子招了招,像是在叫他过去。狗剩子看得入了迷,挣扎着想去抱它:“师父,它好像没恶意……”
“糊涂!”老把头照着他后脑勺拍了一下,“这是想勾你的魂!当年你王大爷就是被这东西迷了,跟着它进了深山,再也没出来!”
说着,他从腰间解下个装着黑狗血的葫芦,拔开塞子就往参娃身上泼。黑狗血落在参娃身上,它顿时尖叫起来,声音尖利得像指甲刮玻璃。原本白白胖胖的身子迅速变黑,脑袋上的叶子也蔫了下去,露出一张尖嘴猴腮的脸,哪还有半分可爱的样子。
“妈呀!”狗剩子吓得腿一软,瘫坐在地上。
那怪物尖叫着往石缝里钻,老把头捡起地上的索宝棍,朝着石缝狠狠捅了几下,只听见里面传来几声凄厉的惨叫,就没了动静。
三人这才松了口气,瘫坐在地上直喘气。
“爹,这到底是啥东西?”栓柱心有余悸地问。
老把头擦了擦额头的汗:“是山祟修成的精怪,专挑咱们放山人下手。它们知道咱们想找人参,就变成长白山参的样子,引着人往深山里走,等走到迷魂阵里,就把人害死,吸人的精气。”
狗剩子这才明白过来,刚才差点就中了圈套,后背顿时冒出一层冷汗。
天色渐渐黑了,山里起了雾,能见度越来越低。老把头说啥也不敢在这地方待了,让栓柱赶紧拆了窝棚,三人趁着还有点亮光,往山外走。
可走了没多远,就发现不对劲了——他们明明是朝着东南方向走,可走了半个时辰,竟然又回到了刚才那个山坳!
“坏了,遇上鬼打墙了!”栓柱吓得声音都抖了。
老把头也慌了,他掏出指南针一看,指针乱转,根本指不出方向。周围的雾气越来越浓,能见度不足三尺,耳边还传来“呜呜”的哭声,像是有无数个小孩在哭。
“别出声!”老把头压低声音,从怀里掏出三张黄符,分给栓柱和狗剩子,“贴在脑门上,能挡一挡。”
三人贴着符,互相拉着,继续往前走。这次走了约莫一个时辰,雾气忽然散了,眼前出现一片开阔地,地上长着密密麻麻的人参,三花、巴掌、二甲子到处都是,甚至还有几株五品叶!
“这么多……”栓柱眼睛都直了,忍不住就要冲过去。
“站住!”老把头厉声喝止,“你看这地方,哪有这么多人参长在一起的?又是那山祟的圈套!”
狗剩子仔细一看,果然不对劲。那些人参长得一模一样,连叶子的朝向都分毫不差,像是有人刻意摆上去的。
“那现在咋办?”狗剩子问。
老把头咬了咬牙:“烧!这邪祟怕火,咱们把带来的艾草点燃,冲出去!”
栓柱赶紧掏出火折子,点燃了背篓里的艾草。艾草燃起浓烟,散发出刺鼻的气味。周围的人参忽然开始扭动,发出“吱吱”的怪叫,原本绿油油的叶子变得枯黄,根须里钻出无数条小虫子,看着让人头皮发麻。
“走!”老把头大喊一声,举着燃烧的艾草,带头往前冲。栓柱和狗剩子紧随其后,不敢回头。
穿过那片人参地,雾气彻底散了,月光洒在林子里,照亮了前方的路。三人一口气跑出老远,直到听见远处传来鸡叫,才敢停下来。
“爹,咱们……出来了?”栓柱喘着粗气问。
老把头抬头看了看天,东方已经泛起鱼肚白:“出来了,天快亮了,邪祟不敢露面了。”
三人瘫坐在地上,浑身都被冷汗湿透了。这次进山不仅没挖到人参,还差点丢了性命,老把头心里又悔又怕,决定天亮就下山,再也不贪那口财了。
天亮后,他们顺着来时的路往山下走。路过一片松林时,狗剩子忽然停住脚步,指着前面:“师父,你看那是啥?”
老把头顺着他指的方向一看,只见一棵百年老松的树根下,长着株人参,茎秆粗壮,叶子分了六个叉,正是传说中的六品叶!这人参周围长着一圈红色的小浆果,根须从土里探出来,像银线一样闪闪发光,一看就不是凡品。
栓柱眼睛都直了,刚想过去,就被老把头拉住:“别冲动,先看看是不是真的。”
老把头这次更谨慎了,他先是扔了块石头过去,人参没动;又用铜镜照了照,镜子里的影子清晰透亮,没有黑气。他还是不放心,从怀里掏出个装着糯米的小布包,撒了一把在人参周围。糯米落在地上,安安静静的,没有异常。
“是真的!”老把头激动得声音都颤了,“是百年老参!咱们遇上真宝贝了!”
按规矩,挖人参得用鹿骨刀,不能用铁器,还得用红绳先拴住。老把头小心翼翼地拿出红绳,围着人参绕了三圈,打了个活结,又让栓柱和狗剩子跪在地上,对着人参磕了三个头,嘴里念叨着:“山神爷保佑,弟子无意冒犯,只求此参救急,日后定当还愿。”
念叨完,他才拿出鹿骨刀,一点点刨开人参周围的土。这活儿得慢,不能伤着一丝根须,不然参的灵性就跑了。老把头刨得满头大汗,栓柱和狗剩子在一旁紧张地看着,连大气都不敢喘。
足足刨了一个时辰,那株六品叶人参才完整地露了出来。根须长达三尺,须子上还挂着晶莹的露珠,整个参身像个胖乎乎的娃娃,透着淡淡的金光。
“好家伙,最少二百年!”老把头激动得手都抖了,小心翼翼地把人参放进铺着青苔的木盒里,“有了这东西,咱家的日子就翻身了!”
狗剩子和栓柱也咧着嘴笑,之前的恐惧一扫而空。
三人带着老参,高高兴兴地下了山。回到屯子,老把头没敢声张,悄悄找了个懂行的商人,把人参卖了个好价钱,不仅还清了地主的租子,还在屯子东头盖了三间大瓦房。
本以为日子会越来越好,可没过多久,怪事就来了。
先是栓柱,不知道怎么回事,天天喊着头疼,夜里还做噩梦,梦见无数个小人参娃娃围着他哭,说要他还命。接着是狗剩子,身上长了好多红疹子,又疼又痒,找了多少郎中都治不好。
老把头自己也没好到哪去,他总觉得浑身无力,像是被抽走了精气,才五十出头的人,看着像七十岁的老头。
他这才明白过来,那株六品叶人参,恐怕也不是什么好东西。说不定,他们还是中了山祟的圈套。
这天,他请来了屯子里最老的张婆婆。张婆婆懂些阴阳八卦,看了看栓柱和狗剩子的症状,又问了问挖参的经过,叹了口气:“那参是真的,但它长在山祟的老巢旁边,吸了太多怨气,你们挖了它,就等于断了山祟的修行,它们能放过你们吗?”
“那咋办啊?”老把头急得直跺脚。
“解铃还须系铃人,”张婆婆说,“你们得把卖参的钱拿出来,买些贡品,回那地方祭拜山神和山祟,求它们原谅。再把那参须留下的一点根须埋回去,或许还能有救。”
老把头不敢耽搁,赶紧按照张婆婆说的,备了三牲祭品,带着栓柱和狗剩子,再次上了长白山,回到那棵老松下。
他们把祭品摆好,对着大山磕了无数个头,又把剩下的参须埋进土里。奇怪的是,刚埋好,就看见土里钻出几只小虫子,把参须拖进了深处,像是在接受他们的赔罪。
从那以后,栓柱的头疼好了,狗剩子身上的疹子也退了,老把头的精神也慢慢好了起来。
只是,老把头再也没上过长白山。他把那杆索宝棍挂在墙上,每天看着它,就想起山里的经历。他常对人说,长白山里的宝贝多,但邪性也多,做人不能太贪,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是你的,强求来只会惹祸上身。
而那片长着无数人参的山坳,再也没人敢靠近。有人说,在月圆之夜,还能看见那里有个白白胖胖的小娃娃,在人参地里跑来跑去,像是在等着什么人。
放山人的故事,就像长白山的雾,一层叠着一层,藏着说不尽的诡异和敬畏。而那黑土地上的人们,也在这些故事里,慢慢学会了对自然的尊重,对欲望的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