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朕会给你一切-《奉天承孕:帝王抛朱砂痣后沦陷了》

  近来朝廷上风云变幻,动荡不安,两件大事搅得人心惶惶。

  被押送回京的长广王与青州刺史、风梧郡守等地方官员勾结逆党,意图谋反,即刻处以极刑。

  此令一下,朝野震惊。昨日还是高高在上的王爷官宦,今日便成了阶下囚,身首异处。

  长广王一死,也代表与先帝有直接血脉的宗亲彻底绝后,谢临渊拔除了心头大患,再无旁人可与他争夺正统之位。

  另一件大事则是眼下高盛康正要宣布的圣旨。

  “程仪贪墨一案,经三四会审,多方查证实属冤屈,今追封程仪为忠毅侯,赐还府邸,寻回流放亲族归京……钦此!”

  “陛下!”圣旨一下便有宋家阵营的武将出列,铠甲碰撞声铿锵作响,“程仪一案先帝在位时已定案,如今翻案,恐有损先帝圣明,非但如此也会有损陛下清誉。”

  程仪可是姝贵妃的生父,谁人不知姝贵妃在宫里的地位,程家翻案定然是姝贵妃给陛下吹了枕边风。

  谢临渊知他话中有话,眸光一冷,还未开口陆明远已缓步出列。

  他一身绯红官袍,掷地有声:“将军此言差矣,陛下圣明断不会听信谗言被蒙蔽。

  何况程仪蒙冤的证据确凿,陛下追封程仪,寻回程家人,赐还府宅皆是为了彰显圣恩,安抚忠良之后,拨乱反正。

  将军不信程仪蒙冤,难道是手里有更多的贪墨证据?”

  南巡归来的陆明远已从户部郎中擢升为户部侍郎,成为陛下跟前的红人,他不仅三言两语驳回宋党的质疑,更是埋了个坑,等着对方跳进去。

  若对方坚持程仪贪墨,那便要拿出更确凿的证据,可这样的证据为何当初审案时不拿出来,难道他也与贪墨案有所牵扯?

  对方可不想沾染贪墨一案,更不想被陛下猜忌,拂袖退了回去,“陆大人言重,微臣与贪墨案绝无关系。”

  这便是不再插手干预陛下为程家正名之事。

  陆明远一番话说的有理有据,让心有疑虑的众臣都哑口无言。

  当初声名显赫的高门程家终于得以沉冤昭雪。

  早朝后谢临渊来到景仁宫。

  程明姝见他到来起身相迎,谢临渊快步上前按住她的肩膀,“别动,仔细身子。”

  程明姝点着脑袋,莞尔笑道:“陛下怎么这般早来臣妾这处儿了?可是有何事?”

  按照以往辰时是谢临渊在太极殿处理政务的时候,他只在空闲时才会踏足后宫。

  谢临渊眉梢挂着笑意,“朕来的确有事,且关乎于你。”

  “关乎臣妾?”

  谢临渊温柔捋过她鬓边发丝,“明姝,朕已宣旨昭告天下程仪没有贪墨,程家是被冤枉的,但程仪已逝,朕只好追封他为忠毅侯。”

  “另外朕已寻到你家人的下落,不日便会将他们带回京城,赶在中秋前让你们阖家团圆。”

  程明姝怔了怔,眼尾却默默漫上绯红,嗓音发哽,不由他分说起身行礼,“臣妾代父亲与程家感谢陛下!”

  见她高兴落泪,谢临渊亦是心中熨帖,拉起她的身子说:“平反昭雪本就是朕该做的,况且你我之间何须言谢?”

  谢临渊忧心程明姝情绪过激,便让人将太极殿的折子搬来景仁宫处理,一面批奏折一面与明姝相处。

  是夜,用过晚膳后的谢临渊也未离宫,而是宿在明姝处儿。

  锦纱帐内,程明姝散着丝绸般的长发,谢临渊的长指穿行其间,像是捧了一泓冰凉的溪水。

  程明姝窝在他怀中,颈侧枕在他手臂。

  两人虽只是单纯躺卧在一起,却也浓情蜜意。

  谢临渊在她光洁额头上轻轻一吻,低声承诺:“明姝,朕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她善解人意,洞察他的心。

  她婉婉有仪,能将后宫事务打理井井有条,毫无差池。

  她还为他抚养子嗣,不让他分心。

  世间没有比她更好的女子,谢临渊有时会感叹有女如此夫复何求?

  程明姝望着帐顶的芙蓉承尘,本想说:若她要凤位呢?陛下给还是不给?

  可话到嘴边,还是忍住了。

  有些东西不必急于一时。

  烛火煌煌,映得程明姝眉目娇媚,眼波盈盈,情至深处谢临渊将眉心的吻落到她朱唇,以唇封缄。

  帝王之吻向来充满了霸道、掠夺、侵占,让她无法承受。

  可这个吻却十分温柔克制,宽厚大掌覆在她小腹,锦衾下的体温熨帖着彼此。

  程明姝不是黄花大闺女,能感受到他压抑的炙热坚硬的谷欠望。

  她想若陛下打定主意要她,她该如何拒绝?

  毕竟怀中孩子还未满三月,并不稳当。

  但出乎她意料的是正值龙精虎猛、血气方刚的谢临渊,却生生压制下去,没有动她。

  程明姝第一次切切实实体会到被他珍视的感觉。

  他是君王啊,可以不必压抑自己的欲望,就算不动她,也可以回乾清宫召其他的女子。

  但他没有,只是拢着她,与她同床共枕。

  程明姝眼里的眸光暗了暗,有刹那的沉沦,但很快清醒。

  她没忘记,谢临渊喜欢的只是她精心编造的假象。

  若有朝一日,他得知假象后的真面目,又会如何呢?

  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是她的,至于帝王的心她也不想放过。

  几家欢喜几家愁,宫墙内外光景大异。

  程家冤情得雪,荣耀复归,一时间风光无限。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却是如坠阴霾、愁云惨淡的宋家。

  宋大将军巡边之时不甚遭敌暗袭,身上负伤,本以为只是小伤,调养些时日便能痊愈,却不想伤势严重,久治不愈。

  消息传到京城,宋家上下无不为之担忧,都巴巴望着陛下能下旨召宋大将军回京,可圣旨迟迟不来。

  宋家往宫里的宋佩英递去家书,言语间希望她能提醒陛下,尽快让宋大将军回京疗伤。

  宋佩英一为父亲担忧,二也被家书催得焦头烂额,打算去乾清宫求见陛下。

  她还拎了一只食盒,里面放着她亲手制作的糕点。

  宋家女郎的手只拿过细针绣绷,提过长剑刀枪,却没有沾过阳春水。

  但为了父亲,为了宋家的将来,宋佩英不得不试着沾一沾阳春水,十指都被烫出了泡。

  她立在乾清宫外的汉白玉阶上,秋风卷着她青色裙摆。

  “烦请高大监通传陛下,就说妾给陛下做了桂花糕,想请陛下浅尝。”

  高盛康转身入内,片刻后走出来,躬身堆笑道:“陛下说政务繁忙,宋美人请回吧。”

  边关军情瞒不过陛下的耳朵,陛下这是……不打算见她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