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平阳郡主的刁难-《搬空库房:侯门弃女娇养了摄政王》

  春桃柳眉倒竖,一步上前护在宋时愿身前。

  “放肆,求医问诊,岂容你等在此呼喝?懂不懂规矩。”

  那华服女子的丫鬟秋菊立刻尖声回怼:“规矩,你算什么东西?!敢教训我们小姐,信不信……”

  “够了。”

  宋时愿冷声打断,眸光冷冷扫过秋菊,最终落在华服女子脸上。

  “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丈。若连人话都不会说,趁早滚蛋,别耽误真正求医之人。”

  “你!”秋菊气得跳脚。

  围观百姓早就看不惯了,纷纷出声:

  “就是,求医还这副嘴脸,当自己是谁啊。”

  “神医免费给咱们穷人看病,你们有钱了不起啊,滚一边儿去!”

  “对,滚一边儿去,别耽误神医。”

  平阳郡主何曾受过这等辱骂,俏脸气得煞白。

  奈何她是偷偷回京,这会儿不能暴露身份,要不然,她定要将这些人全都抓起来打死!

  秋菊还想呵斥百姓,被平阳郡主一个眼神制止。

  她深吸一口气,强压怒火,随后从袖中掏出一锭沉甸甸的金元宝。

  “哐当”一声重重砸在宋时愿的诊桌上。

  “治好我娘,这金子就是你的。”

  见宋时愿不说话。

  平阳郡主下巴微抬,带着施舍与挑衅,故意扬声道:“怎么,不敢接?怕露馅?”

  “你该不会是什么赤脚大夫,出来行骗的吧。”

  宋时愿看都没看那金子,目光若有似无地扫过平阳郡主身后的妇人。

  眼神闪烁,连神情也是异常紧张。

  宋时愿唇角勾起一丝几不可察的讥诮,慢悠悠道:

  “非是不敢接。只是,”她故意顿了顿,声音清晰传遍全场:“令堂面色红润,何来重病?这金子,姑娘还是收回去吧,别糟蹋了。”

  “你,”平阳郡主被当众戳穿,心头剧震,脸上闪过一丝慌乱,但依旧强作镇定嗤笑。

  “区区一锭金子而已,我既拿出来了,自然没有收回的道理。就当本小姐赏你了,你就说,这病你看不看?”

  宋时愿像是听到什么笑话,大大方方将金子收入袖中:“傻子才跟金子过不去。既然姑娘非要送,我岂有不收之理,请令堂坐吧。”

  秋菊见状,立刻得意地朝人群嚷嚷:“看到没,什么神医,见钱眼开的庸医罢了,我家小姐一锭金子,她就得乖乖低头。”

  宋时愿置若罔闻。

  示意紧张得手心冒汗的张氏伸手。

  指尖搭上脉搏,只片刻,宋时愿心中冷笑更甚。

  脉象平和,气血充足,哪有什么病,倒像是,在害怕。

  她收回手,语气平淡却不容置疑:“夫人身体康健,只是有些常见的妇人虚症,调理即可,无需施针用药。”

  “胡说八道,”平阳郡主猛地一拍桌子,声色俱厉:“我娘明明病入膏肓,你竟敢为了金子信口雌黄,你不是会扎针吗,立刻给她施针,否则就是庸医害命。”

  宋时愿双臂环胸,好整以暇地看着她,眼神锐利:“这位小姐,你究竟是何居心,令堂明明无病,你偏要逼我施针,莫非,是想栽赃陷害,说我治死了人?”

  她不给平阳郡主狡辩的机会,声音陡然拔高,响彻全场。

  “若不信我诊断,大可当场另请高明,若有误诊,这金子,我十倍奉还。”

  “对,再找个大夫来。”

  “神医都敢赌十倍了,你怕什么。”

  “我看你就是存心捣乱,快滚吧。”

  平阳郡主被宋时愿那洞悉一切的目光,和周围汹涌的指责逼得脸色青白交加,知道今日计划彻底败露。

  剜了宋时愿一眼后,才从牙缝里挤出两个字:“我们走。”

  宋时愿看也不看她们离去的背影,拿出袖子里那锭金子,随手抛给隔壁负责香火的僧人:“大师,替刚才那位慷慨的小姐捐了,添作香油钱,算是积点口德。”

  “阿弥陀佛,善哉。”

  周围百姓见状更是爆发掌声和叫好。

  灵隐寺外。

  刚才看病的妇人见四周无人才开口说,“郡主,老奴还……还吃药吗?”

  平阳郡主冷哼一声。

  “不必了,你现在死了,也栽不到她身上。”

  妇人这才松了一口气,握着袖子里的毒药的手,已经沁满了汗水。

  上了马车。

  平阳郡主“砰”地一声将滚烫的茶盏狠狠砸在秋菊头上。

  “废物,都是废物。”

  这个宋时愿,比她想象的还要有心机。

  她今日经过灵隐寺,想着来上炷香。

  没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宋时愿。

  她在封地的时候听说过她,早让人画了画像来。

  没想到,她比画像上的还要好看。

  平阳郡主承认,自己是遇到对手了。

  本想当众刁难羞辱她的,谁知道她居然不上当。

  平阳郡主的计划是,让她的奶娘假装她娘,让宋时愿替她看病,只要宋时愿现场给她走针,就让奶娘找机会服下毒药。

  到时候,就可以栽赃到宋时愿的身上,说她谋财害命。

  可没想到,宋时愿居然不上钩。

  平阳郡主气死了。

  秋菊额头瞬间鲜血直流,痛得浑身发抖,却死死咬着嘴唇不敢吭声,跪伏在地。

  “宋,时,愿,”平阳郡主咬牙切齿,指甲深深掐进掌心。

  “你给本郡主等着,这事没完。”

  ……

  那跋扈女子狼狈离去后,宋时愿的义诊摊前人气暴涨。

  “神医仁心”的赞叹不绝于耳,队伍排成了长龙。

  宋时愿抬眼看了看日头,朗声道:“诸位乡亲,今日义诊到此为止,再诊三位便收摊。”

  接下来的看诊就顺利许多。

  主要是僧人收了金子后,特意派了专人维持秩序。

  想看病的人太多,宋时愿挑出三位衣衫最为褴褛、病容最是深重的贫苦患者。

  倾力施治,分文不取。

  待秦老夫人一行归来,她正好送走最后一位千恩万谢的病人。

  在无数感激的目光中,宋时愿从容收摊,与秦家女眷一同返程。

  马车上,秦老夫人握着宋时愿的手,感慨道:“愿丫头今日功德无量。只是,做善事也要当心,莫要被小人缠上。”

  宋时愿浅笑:“祖母放心,但行好事,莫问前程罢了。”

  “你能这样想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