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禁足被解-《搬空库房:侯门弃女娇养了摄政王》

  很快,宋时愿和春桃进了一家气派的当铺。

  刚进门,就撞见一个衣衫洗得发白的妇人,死攥着一个陈旧的木盒,对着柜台后的胖掌柜苦苦哀求。

  “掌柜的,求您行行好,这真是我家祖传的救命药,我男人等着钱救命啊,五十两,五十两不够啊。”

  妇人声音凄楚,眼泪扑簌簌往下掉。

  胖掌柜一脸不耐,三角眼耷拉着,像赶苍蝇似的挥手:“滚滚滚,就你这破树根,五十两都是看它长得怪,爱当不当,不当赶紧滚,别在这儿嚎丧,晦气。”

  他使了个眼色,两个凶神恶煞的伙计就要上前拉扯妇人。

  宋时愿眉头一拧,几步上前,往妇人前面一挡:“慢着。”

  特意给声音做了一下变声,带着一股煞气,震得那两个伙计动作一滞。

  目光扫过妇人手中木盒里那株其貌不扬、根须虬结的褐色药材,心头猛地一跳,这分明是……

  “五百两。”

  宋时愿直接看向妇人,斩钉截铁,“卖不卖?”

  妇人惊呆了,泪珠还挂在脸上,难以置信地瞪大了眼睛:“五……五百两?掌柜他只给五十……”

  “现银,不卖我走了。”

  宋时愿作势转身。

  “卖,我卖。”

  妇人如梦初醒,生怕她反悔,忙不迭地将木盒塞到宋时愿手里。

  宋时愿也不含糊,直接点出五百两银票拍在妇人手中。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胖掌柜在一旁看得眼珠子都红了,阴阳怪气地嗤笑:“哼,傻大个,被人当冤大头宰了还乐呢,那玩意儿……”

  “闭嘴,当你的东西。”

  宋时愿凶狠地瞪了他一眼,眼神带着压迫,胖掌柜脖子一缩,后面的话全噎了回去。

  等宋时愿和春桃办完自己的事,揣着银票出来,她没耽搁,直奔回春堂。

  进了后院,宋时愿卸下“凶汉”伪装,恢复本音,将那个装着药材的木盒递给孙大夫:“孙老,您瞧瞧这个。”

  孙大夫漫不经心地接过,打开盒盖——

  只一眼,他整个人如同被雷劈中,瞬间僵在原地。

  脸上的血色“唰”地褪得一干二净,捧着木盒的手颤抖起来。

  还没说话,就流泪了。

  “孙老?您怎么了?”宋时愿吓了一跳。

  孙大夫像是没听见一样,只死死盯着盒中那株药材,嘴唇哆嗦着。

  缓了缓情绪,孙大夫才说,当年他和药王谷闹掰,就是因为这一株药材。

  “是它,真的是它,‘七窍还魂草’,师父的命根子,师妹的救命药啊。”

  他缓了好一阵,才用袖子狠狠抹了把脸。

  “当年,我是药王谷大师兄,师父最器重的弟子,小师妹自娘胎里带了奇毒,体弱多病,师父耗尽心血寻得一方,需以此草为引,待她十六岁方能解毒。”

  “那日,本该我值守药圃,前夜谷中聚会,我只饮了三杯,却醉得不省人事。”

  孙大夫眼中充满了冤屈和痛苦,“醒来时,药圃一片狼藉,七窍还魂草被啃噬殆尽,地上,只有野猪的蹄印。”

  “师父,他认定是我贪杯误事,是我害了师妹唯一的生机,他暴怒如雷,不听我任何辩解,我,我是被他亲手,像丢垃圾一样,打出药王谷的啊。”

  孙大夫泣不成声。

  那些年他们一直都在寻找可以解毒的药材,本打算等小师妹十六岁的时候,替她解毒。

  谁知道,里面最关键的一味引子,就在解毒之前,被毁了。

  还毁于他的疏忽。

  “这些年,我开回春堂拼命攒钱,就盼着,盼着老天开眼,让我再遇到一株,不是为了回去,只想赎罪,只想救我那苦命的小师妹啊,否则,我死,都闭不上眼。”

  宋时愿静静地听完,心中亦是唏嘘。

  看着孙大夫,她没有丝毫犹豫。

  伸出手,将装着“七窍还魂草”的木盒,往孙大夫怀里推了推。

  “孙老,”宋时愿的声音坚定,“药材天生地养,本就是用来救人性命的。它兜兜转转到了我手里,或许,就是为了让我把它送到真正需要它、也真正懂得它价值的人面前。”

  她看着孙大夫瞬间瞪大的眼睛,微微一笑:

  “收拾一下。这株‘七窍还魂草’,您亲自带着。回头,我陪您走一趟药王谷。”

  “郡……郡主?!”

  “郡主大恩,恩同再造,老朽,老朽……”

  他泣不成声,千言万语堵在喉头。

  最终只化作一声声压抑了数十年的、悲喜交加的呜咽。

  随后便将那株承载着救赎希望的药草,紧紧抱在怀里。

  ……

  宋时愿在外忙着“销赃”大业,萧凛那边也忙了起来。

  祭祀爆炸案被大理寺卿查出来,或许跟当初的炮仗爆炸案有关。

  当初炮仗案,是以大皇子幕僚“私自囤货牟利”草草结案。

  若两案并查,牵扯出幕后主使,那事儿可就大了。

  一时间,弹劾大皇子的奏章如同雪片般飞向御案。

  大皇子跪在养心殿外哭天抢地喊冤,场面混乱不堪。

  事情闹的太大,皇上召来太子,问太子如何看待此事。

  太子趁机说:“父皇,此案牵连甚广,迷雾重重,非雷霆手段不足以震慑宵小,儿臣举荐一人——翎王叔,请父皇解其禁足,授其专断之权,彻查此案,以王叔之能,定能拨云见日,揪出真凶。”

  皇帝眼中精光一闪。

  翎王在朝廷里是孤臣,也是因为这一点,皇上一直都很信任萧凛。

  听到太子这样说,皇上当即下旨:“准,太子,你亲自去宣旨。”

  翎王府内,香炉青烟袅袅。

  宣旨后,太子屏退左右,让随行的宫人在外面等他,他有话要跟翎王叔说。

  萧凛望着太子,问他还有何事。

  “王叔,禁足已解。”

  太子将圣旨放在案上,目光复杂地看着萧凛,“此事,多亏了永安郡主提点,是她找到孤,直言王叔乃破局关键,恳请孤设法劝父皇解禁,幸而,孤做到了。”

  萧凛摩挲着冰冷的圣旨边缘,抬眼,目光如渊:“太子殿下不惜以身涉险,助本王脱困,所求为何?还是,黑甲军虎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