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龙凤猪”中的猪-《始皇的小公主在后世稿天幕直播》

  【嬴子慕继续扒饭。

  阿父能有什么坏心思呢?

  昨天看了自己那规模宏大、被后人围着啧啧称奇的兵马俑陪葬坑,虽然面上不显,心里指不定怎么个五味杂陈呢。

  现在提议去看茂陵?呵,无非就是想拉个“垫背”的出来对比对比,看看还有谁比他更惨呗。

  毕竟,人嘛,就怕有对比,一对比就发现,哦,原来朕还不是最惨的那一个。

  行吧行吧,阿父这点小心思,当女儿的还能看不透?必须得满足!

  “既然今天要去茂陵,”嬴子慕吃完饭后喝了口水,放下杯子放下,

  “那我们就先预热一下,介绍介绍茂陵的主人吧。”

  “昨天我们去大唐不夜城的时候,天幕应该已经给大家播放过‘天可汗’李世民的生平事迹了吧?

  大家也都知道了,李世民也是后世公认的‘三大千古一帝’中的一位。”

  嬴子慕语速轻快,“他排行第二,又写过着名的《威凤赋》,所以后世的网友们亲切地称他为二凤。”

  “那么,”她话锋一转,带着点狡黠的笑意,

  “这千古一帝的组合里,龙是我家阿父。龙有了,凤也有了,”

  嬴子慕双手一摊,笑容更加灿烂,带着一种“你懂的”的调侃,

  “那这组合还缺个啥呢?对喽,就剩下‘猪’了!也就是今天要去的茂陵的主人--汉武帝刘彻了”】

  天幕之下,汉长安城,未央宫。

  正饶有兴致看着天幕的刘彻,脸上的笑容瞬间僵住。

  “猪?!”刘彻猛地从御座上弹了起来,指着天幕,气得胡子都要翘起来了,

  “大胆!放肆!你才是猪!你全家都是猪!”他几乎要跳脚,帝王的威仪在这一刻被“猪”这个称呼冲击得七零八落。

  侍立在一旁的冠军侯霍去病,少年俊朗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近乎呆滞的表情,眼睛瞪得溜圆,难以置信地看向他的陛下:陛下……是猪? 这个念头太过于震撼,让他一时忘了反应。

  殿内侍立的其他大臣们反应极快,“唰”地一下全体低头,动作整齐划一,仿佛在演练过无数次。

  他们的目光死死钉在地板上繁复精美的花纹上,肩膀微微耸动,不是因为害怕被迁怒,而是怕一个不小心笑出声来——憋笑憋得实在太辛苦了!

  “陛下息怒!陛下息怒!”大将军卫青反应最快,连忙上前一步,声音沉稳地劝慰。

  他脑子转得飞快,试图为这匪夷所思的“尊称”找个合理的、正面的解释。

  “陛下,请听臣一言。这‘猪’……呃,在臣看来,未必是后世在辱骂陛下。

  陛下可知,野猪性情何等凶猛?它们獠牙锋利,力大无穷,在丛林之中,连猛虎有时也要避其锋芒!

  它们好勇斗狠,一往无前,这恰恰象征着勇猛、刚烈、无畏啊!陛下北击匈奴,开疆拓土,其勇武雄烈,冠绝古今,与这野猪的勇猛特质,何其相似!

  后世以‘猪’代指陛下,臣以为,正是取其勇猛好斗、开疆拓土的象征之意,是对陛下赫赫武功的一种……呃,一种别样的肯定与推崇!”

  卫青越说越顺,努力把“猪”往“勇猛战神”的形象上靠拢。

  刘彻胸膛剧烈起伏了几下,卫青的话像是一盆冰水,暂时浇熄了他爆发的怒火。

  刘彻及众人仔细一想:对啊!《礼记》里还说‘豕曰刚鬣’,形容猪的刚硬鬃毛。

  先秦乃至我大汉,猪(豕)都是祭祀的重要牺牲,象征着力量和丰饶。

  后世的猪……似乎是有一次好像是嬴子慕他们路过两个人,一个人骂另一个人“蠢笨如猪”,

  他们都一致认定后世的“猪”也代表贪婪、懒惰、愚笨等负面特质,都差点忘了野猪在他大汉代表什么意思了。

  看这天幕上后人行事风格,未必是这个意思?

  难道真是夸朕勇猛如野猪?

  想到自己打得匈奴的功绩,……似乎也不是完全不能接受?

  至少比“蠢猪”强多了!

  他重重地哼了一声,重新坐回御座,虽然脸色依旧有些黑沉,但眼神锐利地盯着天幕,倒要看看这嬴家丫头还能说出什么来。

  现代

  【嬴子慕并没管自己一句“猪”差点让汉武大帝原地爆炸。

  她清了清嗓子,开始正式介绍:

  “据野史《汉武故事》记载,汉景帝曾梦到高祖刘邦,刘邦说王美人生的儿子应取名为‘彘’。

  景帝因此为刘彻取名‘彘’,而‘彘’在古汉语中意为‘猪’。

  《汉武故事》虽是野史,也不知道作者是谁,但是因为流传盛广,很多人以为《汉武故事》是正史来的,以为汉武帝小名就叫‘彘’。

  所以后世人也称汉武帝为‘猪猪陛下’。”

  嬴子慕一手握拳抵在唇前咳了咳,清清嗓子,以缓解上翘的嘴角,

  “能被后世与我家阿父、唐太宗并列,称为‘千古一帝’之一,茂陵的主人——汉武帝刘彻,自然有其非凡的功绩。”】

  历朝历代天幕上的画面随之变化,一分为二,左边展现嬴子慕等人的现代画面,右边展现出辽阔的草原、奔腾的战马、庄严的朝堂。

  【“汉武帝刘彻,在位五十四年,是大汉王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

  他的功绩,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外攘夷狄,内修法度’!”

  “第一,也是最耀眼的功绩:北击匈奴,开疆拓土!”】

  天幕上的右边出现了霍去病、卫青等将领的英姿,以及汉军铁骑横扫大漠的场景。

  【“他任用卫青、霍去病等天才将领,发动了决定性的河南之战、河西之战、漠北之战!

  将困扰中原王朝百年的匈奴势力击溃,打得匈奴远遁漠北,

  唱出了‘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悲歌!

  一举奠定了汉帝国在东亚的绝对霸权,打通了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的繁盛奠定了基础。

  他开疆拓土,设立河西四郡也就是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将南越、闽越、西南夷等地纳入版图,大大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疆域!”

  “第二,思想奠基,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历朝天幕右边的画面变为董仲舒进言和太学讲经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