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是后半夜落的,细细密密的,打在窗纸上沙沙响,像谁在用指尖轻叩。哑女天刚亮就爬起来,披了件厚棉袄往菜园跑——苗床里的稻种刚冒出芽尖,嫩黄得像撒了把碎金,最是经不起骤雨,得赶紧去盖层草帘挡挡。
“慢着点,地滑。”小虎拿着草帘从后面追上来,裤脚沾着晨露,头发上还挂着水珠,“我听着雨不大,是毛毛细雨,李叔说‘春雨贵如油’,这样的雨润苗最是好,比去年那场急雨强多了。”他指的是去年,一场暴雨把刚出的秧苗打得东倒西歪,两人蹲在泥里扶了半宿,膝盖都泡肿了。
哑女却还是不放心,跑到苗床边掀开塑料布一角看:芽尖上挂着小小的雨珠,亮晶晶的,非但没被打蔫,反倒挺得更直了,像喝饱了奶水的娃娃,透着股精神头。她松了口气,指尖碰了碰芽尖,凉丝丝的,带着点湿土的腥气。
“你看,”小虎把草帘放在田埂上,“这雨下得匀,土面润得刚好,芽根能扎得更深。去年那雨太急,把土都冲板结了,苗根钻不动,才长得蔫。”他蹲下来,用手指扒开土面看,“根须都冒出来了,白生生的,比去年的密。”
雨丝在风里斜斜地织,把菜园的土润得发黑,散着股清新的腥气。哑女想起育秧时拌的草木灰,此刻定在土里慢慢化开,给芽尖添养分。她忽然看见苗床边的向日葵种子也冒了芽,两瓣子叶圆圆的,像对小耳朵,正竖着听雨声。
“前儿撒的菠菜籽也该出了。”小虎往菠菜畦里看,果然见土缝里冒出点浅绿,细细的像根线,“这雨一场,菜苗准能蹿半寸,比浇水来得匀。”他去年种的菠菜总浇不透,长得黄瘦,哑女就挑着水桶一趟趟往畦里运,肩膀磨出了红印,如今看着这被雨水润透的土,心里踏实多了。
雨渐渐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露出来,照在苗床的塑料布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哑女把塑料布掀开个大些的口透气,芽尖在光里轻轻晃,像在伸懒腰。“得勤通风,”她说,“不然闷得慌,容易烂根。”
小虎点点头,从竹篮里拿出个小喷壶——这是用旧酒壶改的,壶嘴钻了几个小孔,能喷出细雾。“张婶说,出芽后得喷点温水,”他往壶里倒了点井水,又兑了点灶上的热水,试了试温度,“不凉不烫正好,比去年直接浇凉水强,苗不容易受激。”
他往芽尖上轻轻喷水,水雾落在嫩黄的叶瓣上,凝成小小的珠,顺着叶尖往下滴,像给苗儿洗了个澡。哑女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前几日他熬夜给喷壶钻孔,手指被锥子扎了个小口,血流在木塞上,他却笑着说“没事,这点小伤算啥”,如今看着这好用的喷壶,心里又暖又疼。
菜畦边的蒲公英开了,嫩黄的花盘顶着水珠,像撒了把碎金。哑女摘了朵,别在小虎的草帽上,逗得他抬手去摸,结果碰掉了草帽,露出被雨打湿的头发,贴在额头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该回去做早饭了,”哑女帮他把草帽戴好,“张婶说今早蒸了红糖糕,让咱过去尝尝。”
小虎应着,却没动,只是盯着苗床的芽尖笑:“你看这苗,多精神,今年定能长好。等移栽的时候,咱多雇头牛,别像去年似的,靠人拉犁,累得你直不起腰。”
哑女摇摇头:“不用雇牛,咱的小牛犊长大了,能帮着拉了。”她指的是去年秋收后买的小牛犊,如今长得壮实,正拴在院角的槐树下,嚼着新冒的嫩草,尾巴甩得欢。
往家走的路上,田埂被雨水润得软乎乎的,踩上去陷个小坑,混着青草的香。哑女看着路边的野草都冒出了绿,心里忽然觉得这雨润新苗的日子,就像这刚出芽的苗儿,看着柔弱,却在一场春雨的滋养里,一点阳光的照拂里,藏着股向上的劲。它们不像夏苗那样旺盛,却带着初醒的嫩,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点点扎根,一寸寸生长,把这早春的盼,都长成满田的绿。
回到家时,小牛犊“哞”地叫了一声,像是在打招呼。哑女去牛棚添了把新割的青草,小虎则坐在门槛上擦喷壶,壶嘴的水雾还没干,在光里闪着亮。“等会儿吃完早饭,”他忽然说,“去后山割点嫩柴,晾着当引火柴,雨后的柴好烧,烟少。”
哑女笑着点头,往灶房走去。灶上的粥已经熬好了,是小米混着南瓜煮的,稠稠的冒着香。她盛了两碗,又从坛里夹了点腌萝卜,脆生生的带着点辣。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院角的月季上,花苞鼓鼓的,像要炸开似的。
她忽然觉得这日子真好——有苗可盼,有雨可润,有个人在身边,连雨后的风都带着甜。这刚出的芽尖,这湿润的泥土,还有那顶别着蒲公英的草帽,都藏着寻常日子里的暖,像这场春雨,不声不响,却把希望都润进了土里,等着秋天结出沉甸甸的果。
“慢着点,地滑。”小虎拿着草帘从后面追上来,裤脚沾着晨露,头发上还挂着水珠,“我听着雨不大,是毛毛细雨,李叔说‘春雨贵如油’,这样的雨润苗最是好,比去年那场急雨强多了。”他指的是去年,一场暴雨把刚出的秧苗打得东倒西歪,两人蹲在泥里扶了半宿,膝盖都泡肿了。
哑女却还是不放心,跑到苗床边掀开塑料布一角看:芽尖上挂着小小的雨珠,亮晶晶的,非但没被打蔫,反倒挺得更直了,像喝饱了奶水的娃娃,透着股精神头。她松了口气,指尖碰了碰芽尖,凉丝丝的,带着点湿土的腥气。
“你看,”小虎把草帘放在田埂上,“这雨下得匀,土面润得刚好,芽根能扎得更深。去年那雨太急,把土都冲板结了,苗根钻不动,才长得蔫。”他蹲下来,用手指扒开土面看,“根须都冒出来了,白生生的,比去年的密。”
雨丝在风里斜斜地织,把菜园的土润得发黑,散着股清新的腥气。哑女想起育秧时拌的草木灰,此刻定在土里慢慢化开,给芽尖添养分。她忽然看见苗床边的向日葵种子也冒了芽,两瓣子叶圆圆的,像对小耳朵,正竖着听雨声。
“前儿撒的菠菜籽也该出了。”小虎往菠菜畦里看,果然见土缝里冒出点浅绿,细细的像根线,“这雨一场,菜苗准能蹿半寸,比浇水来得匀。”他去年种的菠菜总浇不透,长得黄瘦,哑女就挑着水桶一趟趟往畦里运,肩膀磨出了红印,如今看着这被雨水润透的土,心里踏实多了。
雨渐渐停了,太阳从云缝里露出来,照在苗床的塑料布上,反射出细碎的光。哑女把塑料布掀开个大些的口透气,芽尖在光里轻轻晃,像在伸懒腰。“得勤通风,”她说,“不然闷得慌,容易烂根。”
小虎点点头,从竹篮里拿出个小喷壶——这是用旧酒壶改的,壶嘴钻了几个小孔,能喷出细雾。“张婶说,出芽后得喷点温水,”他往壶里倒了点井水,又兑了点灶上的热水,试了试温度,“不凉不烫正好,比去年直接浇凉水强,苗不容易受激。”
他往芽尖上轻轻喷水,水雾落在嫩黄的叶瓣上,凝成小小的珠,顺着叶尖往下滴,像给苗儿洗了个澡。哑女看着他认真的样子,忽然想起前几日他熬夜给喷壶钻孔,手指被锥子扎了个小口,血流在木塞上,他却笑着说“没事,这点小伤算啥”,如今看着这好用的喷壶,心里又暖又疼。
菜畦边的蒲公英开了,嫩黄的花盘顶着水珠,像撒了把碎金。哑女摘了朵,别在小虎的草帽上,逗得他抬手去摸,结果碰掉了草帽,露出被雨打湿的头发,贴在额头上,像刚从水里捞出来似的。
“该回去做早饭了,”哑女帮他把草帽戴好,“张婶说今早蒸了红糖糕,让咱过去尝尝。”
小虎应着,却没动,只是盯着苗床的芽尖笑:“你看这苗,多精神,今年定能长好。等移栽的时候,咱多雇头牛,别像去年似的,靠人拉犁,累得你直不起腰。”
哑女摇摇头:“不用雇牛,咱的小牛犊长大了,能帮着拉了。”她指的是去年秋收后买的小牛犊,如今长得壮实,正拴在院角的槐树下,嚼着新冒的嫩草,尾巴甩得欢。
往家走的路上,田埂被雨水润得软乎乎的,踩上去陷个小坑,混着青草的香。哑女看着路边的野草都冒出了绿,心里忽然觉得这雨润新苗的日子,就像这刚出芽的苗儿,看着柔弱,却在一场春雨的滋养里,一点阳光的照拂里,藏着股向上的劲。它们不像夏苗那样旺盛,却带着初醒的嫩,能在往后的日子里,一点点扎根,一寸寸生长,把这早春的盼,都长成满田的绿。
回到家时,小牛犊“哞”地叫了一声,像是在打招呼。哑女去牛棚添了把新割的青草,小虎则坐在门槛上擦喷壶,壶嘴的水雾还没干,在光里闪着亮。“等会儿吃完早饭,”他忽然说,“去后山割点嫩柴,晾着当引火柴,雨后的柴好烧,烟少。”
哑女笑着点头,往灶房走去。灶上的粥已经熬好了,是小米混着南瓜煮的,稠稠的冒着香。她盛了两碗,又从坛里夹了点腌萝卜,脆生生的带着点辣。窗外的阳光越来越亮,照在院角的月季上,花苞鼓鼓的,像要炸开似的。
她忽然觉得这日子真好——有苗可盼,有雨可润,有个人在身边,连雨后的风都带着甜。这刚出的芽尖,这湿润的泥土,还有那顶别着蒲公英的草帽,都藏着寻常日子里的暖,像这场春雨,不声不响,却把希望都润进了土里,等着秋天结出沉甸甸的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