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露水还凝在麦仓的木栏上,小虎已经扛着半袋新麦往石磨走去。石磨旁的梧桐叶上沾着雾,被他路过时带起的风掀得轻颤,露水“滴答”落在磨盘的凹槽里,混着麦粒的清香漫开来。
“哑女,把骰子拿来。”小虎把麻袋往磨盘边一放,弯腰扫去磨盘上的浮尘,手掌抚过冰凉的石面,去年磨麦时留下的划痕还在,像刻在时光里的印。他抓起一把麦粒,指尖捻了捻,饱满的颗粒硌着手心,“今年的麦瓷实,磨出的面定发得好。”
哑女抱着竹筛从厨房出来,筛底的细竹条泛着浅黄的光,是去年用旧了的那只。她把筛子放在磨旁的石桌上,见小虎正往磨眼里填麦,伸手按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捡出混在麦粒里的草屑——去年磨面时没捡干净,蒸出的馒头总带着点渣。
“别急,”她抬头时额角蹭到小虎的胳膊,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脸颊泛起的红比朝阳还艳,“有草。”
小虎笑了,任由她细细挑拣,自己则推着磨杆转了半圈,试了试轻重。石磨“咯吱”一声转起来,磨齿间挤出细碎的麦粉,像雪一样落在接粉的木盆里。“去年你总嫌磨杆沉,今年我在磨轴上涂了些桐油,试试?”
哑女握住木杆的另一端,指尖刚碰到光滑的木杆,就被小虎握住手。他的掌心粗糙,带着麦壳的碎屑,却稳得像块石头:“跟着我转,慢些,别夹手。”
石磨缓缓转动,磨眼里的麦粒“簌簌”往下落,每转一圈,就有新的麦粉簌簌落下。哑女跟着小虎的节奏迈步,磨杆压得肩膀微微发酸,却舍不得松开——他的手始终覆在她手背上,体温透过粗布衣裳渗过来,比磨盘里的麦粉还暖。
“你看这粉,”小虎停下磨,用指尖沾了点木盆里的粉,递到哑女嘴边,“比去年的白多了。”
哑女张口含住他的指尖,麦粉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忽然被他指腹轻轻刮了下唇角,惊得她后退半步,磨杆“哐当”撞在磨盘上,溅起的麦粉落在两人衣襟上,像撒了把碎星。
“正经点。”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却忍不住笑,伸手拍掉他肩头的粉,“张婶说今早要来借面,得赶在她来之前磨好。”
小虎重又扶住磨杆,故意把步子迈得缓,让她能跟上:“知道,她要给孙子做麦饼。去年借的面,还回来时多加了把红糖,说谢咱的。”
石磨转得越来越稳,磨出的面渐渐积了小半盆,哑女换了只手推磨,忽然想起什么,停下手往厨房跑。小虎正纳闷,就见她端着个粗瓷碗出来,碗里是泡好的薄荷水,叶片上还沾着水珠。
“歇会儿。”她把碗递给他,自己先喝了一大口,凉丝丝的薄荷味顺着喉咙往下滑,刚磨出的热意消了大半。
小虎接过碗时故意碰了碰她的手指,见她缩手,低笑出声:“去年你喝呛了,咳得满脸通红,还记得不?”
哑女别过脸,假装看磨盘里的麦粉:“谁让你转那么快。”话虽硬,却弯腰往磨眼里添了把麦,磨杆转动时,悄悄往他那边靠了靠——今年的磨杆确实轻了,他定是费了不少劲打理。
日头爬到竹梢时,木盆里的麦粉已经堆成了小山,白花花的像团云。小虎用刮板把粉归拢到一起,哑女拿起竹筛开始过筛,细粉漏进新的木盆,粗麸留在筛里,要再磨一遍。
“够了够了,”小虎按住她的筛子,“张婶要两升,咱留着做馒头的也够了,剩下的粗麸喂鸡。”他低头看她筛粉时颤动的睫毛,忽然说,“下午去给你扯块布,做件新褂子,就用卖麦的钱。”
哑女的筛子顿了下,细粉“噗”地落在木盆外,她赶紧用手去拢,却被小虎抓住手腕。他的指腹摩挲着她腕上的红痕——那是去年推磨时磨出的印,如今淡得快看不见了。
“别用手,”他拿来小扫帚,一点点扫进盆里,“仔细硌着。”
石磨还在轻轻晃,像在回味刚才的转动。梧桐叶上的露水早已晒干,麦香漫过石磨,漫过竹筛,漫过两人交叠的影子,把清晨的时光染成了甜的。哑女望着木盆里的白面粉,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石磨,慢慢转,细细磨,再糙的麦粒,也能磨出最软的甜。
“哑女,把骰子拿来。”小虎把麻袋往磨盘边一放,弯腰扫去磨盘上的浮尘,手掌抚过冰凉的石面,去年磨麦时留下的划痕还在,像刻在时光里的印。他抓起一把麦粒,指尖捻了捻,饱满的颗粒硌着手心,“今年的麦瓷实,磨出的面定发得好。”
哑女抱着竹筛从厨房出来,筛底的细竹条泛着浅黄的光,是去年用旧了的那只。她把筛子放在磨旁的石桌上,见小虎正往磨眼里填麦,伸手按住他的手,另一只手捡出混在麦粒里的草屑——去年磨面时没捡干净,蒸出的馒头总带着点渣。
“别急,”她抬头时额角蹭到小虎的胳膊,像被烫了似的缩回手,脸颊泛起的红比朝阳还艳,“有草。”
小虎笑了,任由她细细挑拣,自己则推着磨杆转了半圈,试了试轻重。石磨“咯吱”一声转起来,磨齿间挤出细碎的麦粉,像雪一样落在接粉的木盆里。“去年你总嫌磨杆沉,今年我在磨轴上涂了些桐油,试试?”
哑女握住木杆的另一端,指尖刚碰到光滑的木杆,就被小虎握住手。他的掌心粗糙,带着麦壳的碎屑,却稳得像块石头:“跟着我转,慢些,别夹手。”
石磨缓缓转动,磨眼里的麦粒“簌簌”往下落,每转一圈,就有新的麦粉簌簌落下。哑女跟着小虎的节奏迈步,磨杆压得肩膀微微发酸,却舍不得松开——他的手始终覆在她手背上,体温透过粗布衣裳渗过来,比磨盘里的麦粉还暖。
“你看这粉,”小虎停下磨,用指尖沾了点木盆里的粉,递到哑女嘴边,“比去年的白多了。”
哑女张口含住他的指尖,麦粉的清甜在舌尖散开,忽然被他指腹轻轻刮了下唇角,惊得她后退半步,磨杆“哐当”撞在磨盘上,溅起的麦粉落在两人衣襟上,像撒了把碎星。
“正经点。”她嗔怪地瞪了他一眼,却忍不住笑,伸手拍掉他肩头的粉,“张婶说今早要来借面,得赶在她来之前磨好。”
小虎重又扶住磨杆,故意把步子迈得缓,让她能跟上:“知道,她要给孙子做麦饼。去年借的面,还回来时多加了把红糖,说谢咱的。”
石磨转得越来越稳,磨出的面渐渐积了小半盆,哑女换了只手推磨,忽然想起什么,停下手往厨房跑。小虎正纳闷,就见她端着个粗瓷碗出来,碗里是泡好的薄荷水,叶片上还沾着水珠。
“歇会儿。”她把碗递给他,自己先喝了一大口,凉丝丝的薄荷味顺着喉咙往下滑,刚磨出的热意消了大半。
小虎接过碗时故意碰了碰她的手指,见她缩手,低笑出声:“去年你喝呛了,咳得满脸通红,还记得不?”
哑女别过脸,假装看磨盘里的麦粉:“谁让你转那么快。”话虽硬,却弯腰往磨眼里添了把麦,磨杆转动时,悄悄往他那边靠了靠——今年的磨杆确实轻了,他定是费了不少劲打理。
日头爬到竹梢时,木盆里的麦粉已经堆成了小山,白花花的像团云。小虎用刮板把粉归拢到一起,哑女拿起竹筛开始过筛,细粉漏进新的木盆,粗麸留在筛里,要再磨一遍。
“够了够了,”小虎按住她的筛子,“张婶要两升,咱留着做馒头的也够了,剩下的粗麸喂鸡。”他低头看她筛粉时颤动的睫毛,忽然说,“下午去给你扯块布,做件新褂子,就用卖麦的钱。”
哑女的筛子顿了下,细粉“噗”地落在木盆外,她赶紧用手去拢,却被小虎抓住手腕。他的指腹摩挲着她腕上的红痕——那是去年推磨时磨出的印,如今淡得快看不见了。
“别用手,”他拿来小扫帚,一点点扫进盆里,“仔细硌着。”
石磨还在轻轻晃,像在回味刚才的转动。梧桐叶上的露水早已晒干,麦香漫过石磨,漫过竹筛,漫过两人交叠的影子,把清晨的时光染成了甜的。哑女望着木盆里的白面粉,忽然觉得,日子就像这石磨,慢慢转,细细磨,再糙的麦粒,也能磨出最软的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