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刚漫过窗台,小虎就被檐角的滴水声吵醒了。他揉着眼睛坐起来,看见窗纸上印着细碎的光斑,是冰棱融化的水珠折射的光。“娘,冰棱在哭呢。”他扒着窗户纸往外喊,声音还带着刚睡醒的含糊。
李家婶子正在灶台前揉面,闻言笑着回头:“那是冰棱在跟冬天说再见呢。快起来洗漱,早饭蒸了红糖糕,再不吃就被你爹吃光了。”
小虎趿着鞋跑到屋檐下,仰头看那些悬挂的冰棱。一夜之间,它们短了大半,尖梢滴着水,“嘀嗒、嘀嗒”打在下面的青石板上,积了个小小的水洼。他伸手够了够最低的一根,指尖刚碰到,冰棱就“啪”地断了,凉丝丝的冰碴落在手心里,很快化成了水。
“碎了!”他举着半截冰棱跑进灶间,献宝似的递给爹,“爹你看,它变成小刀子了!”爹正坐在灶门前添柴,接过冰棱放在手里转了转,冰面映着灶膛的火光,像块会发光的玻璃。“这叫冰刃,以前你爷爷说,正月里的冰棱最利,能划开冻住的河面。”
“真的吗?”小虎眼睛一亮,又要往外跑,被娘一把拉住,“先把糕吃了!红糖糕蘸蜂蜜,甜得能粘住牙!”竹蒸笼掀开时,白汽“腾”地冒起来,裹着红糖的甜香扑了满脸,六个圆滚滚的米糕躺在笼屉里,表面的红糖浆亮晶晶的,像裹了层琥珀。
小虎抓了一个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呼气,红糖浆顺着嘴角往下流,他用手背一抹,反倒蹭了满脸,惹得爹娘直笑。“慢点吃,锅里还有呢。”娘拿出帕子给他擦脸,帕子上还带着灶间的烟火气。
正吃着,院门口传来“吱呀”一声,张爷爷背着个竹筐走进来,筐里装着些枯枝,上面还挂着冰碴。“小虎,要不要跟我去拾柴?河边的柳树枝都冻脆了,一折就断,最适合引火。”小虎嘴里塞满糕,含混不清地应着,抓起棉袄就往外跑,娘在后面喊:“戴上手套!别冻着小手!”
河边的风果然比村里冷,吹在脸上像小刀子。柳树枝确实冻得厉害,张爷爷抓住一根细枝,轻轻一掰就“咔嚓”断了,递给他:“你看,这断口多齐,像用剪子剪的。”小虎也学着掰,可他力气小,憋得脸通红才掰断一根,断口处渗出点水,很快又冻成了冰。
“这叫‘冻折’,”张爷爷边拾柴边说,“冬天的树也在睡觉,把水分都收在根里,枝桠就变脆了。等开春回暖,它又会把水分送到枝梢,那时就掰不断了。”小虎似懂非懂,把断枝往筐里扔,树枝碰撞着发出“哗啦”声,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飞到对岸的柳树上,留下几片羽毛悠悠飘下来。
拾了半筐柴,张爷爷忽然指着河面说:“你看那冰。”小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河面上结的冰已经有了裂纹,阳光照在上面,像碎了一地的玻璃。“再过几天,这冰就化了,能看见鱼游了。”张爷爷蹲下来,用树枝戳了戳岸边的薄冰,冰面立刻裂开蛛网似的纹路,“春天要来了,冰棱化了,河水也快醒了。”
往回走时,小虎看见自家屋檐下的冰棱几乎都化完了,只剩下几根短得像手指头的,滴下的水在石板上积了个小水洼,里面映着天上的云,云一动,水洼里的影子也跟着晃。他蹲在水洼边看,忽然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小的自己,正咧着嘴笑,脸上还沾着红糖印。
“快进来暖暖!”娘在门口喊,手里拿着杯姜茶,冒着热气。小虎跑进屋,接过姜茶一饮而尽,辣辣的暖流从喉咙一直流到肚子里,刚才冻僵的手指也渐渐有了知觉。爹正在给灶膛添柴,他把拾来的柳枝递过去:“爹,用这个引火。”爹拿起一根,放进灶膛,柳枝很快就“噼啪”燃起来,火苗蹿得老高,带着股淡淡的柳香。
娘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手,水里还放了些花椒,暖暖的。“你看,”娘指着窗外,“冰棱都化没了,再过阵子,就能去地里挖荠菜了。”小虎看着空荡荡的屋檐,忽然有点舍不得那些冰棱,但想到挖荠菜,又立刻兴奋起来,荠菜包子的香味好像已经飘进了鼻子里。
灶膛里的柳枝越烧越旺,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屋檐下的滴水声也慢慢停了,只有石板上的水洼还在,像块亮晶晶的镜子,照着天上的云慢慢飘。
李家婶子正在灶台前揉面,闻言笑着回头:“那是冰棱在跟冬天说再见呢。快起来洗漱,早饭蒸了红糖糕,再不吃就被你爹吃光了。”
小虎趿着鞋跑到屋檐下,仰头看那些悬挂的冰棱。一夜之间,它们短了大半,尖梢滴着水,“嘀嗒、嘀嗒”打在下面的青石板上,积了个小小的水洼。他伸手够了够最低的一根,指尖刚碰到,冰棱就“啪”地断了,凉丝丝的冰碴落在手心里,很快化成了水。
“碎了!”他举着半截冰棱跑进灶间,献宝似的递给爹,“爹你看,它变成小刀子了!”爹正坐在灶门前添柴,接过冰棱放在手里转了转,冰面映着灶膛的火光,像块会发光的玻璃。“这叫冰刃,以前你爷爷说,正月里的冰棱最利,能划开冻住的河面。”
“真的吗?”小虎眼睛一亮,又要往外跑,被娘一把拉住,“先把糕吃了!红糖糕蘸蜂蜜,甜得能粘住牙!”竹蒸笼掀开时,白汽“腾”地冒起来,裹着红糖的甜香扑了满脸,六个圆滚滚的米糕躺在笼屉里,表面的红糖浆亮晶晶的,像裹了层琥珀。
小虎抓了一个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呼气,红糖浆顺着嘴角往下流,他用手背一抹,反倒蹭了满脸,惹得爹娘直笑。“慢点吃,锅里还有呢。”娘拿出帕子给他擦脸,帕子上还带着灶间的烟火气。
正吃着,院门口传来“吱呀”一声,张爷爷背着个竹筐走进来,筐里装着些枯枝,上面还挂着冰碴。“小虎,要不要跟我去拾柴?河边的柳树枝都冻脆了,一折就断,最适合引火。”小虎嘴里塞满糕,含混不清地应着,抓起棉袄就往外跑,娘在后面喊:“戴上手套!别冻着小手!”
河边的风果然比村里冷,吹在脸上像小刀子。柳树枝确实冻得厉害,张爷爷抓住一根细枝,轻轻一掰就“咔嚓”断了,递给他:“你看,这断口多齐,像用剪子剪的。”小虎也学着掰,可他力气小,憋得脸通红才掰断一根,断口处渗出点水,很快又冻成了冰。
“这叫‘冻折’,”张爷爷边拾柴边说,“冬天的树也在睡觉,把水分都收在根里,枝桠就变脆了。等开春回暖,它又会把水分送到枝梢,那时就掰不断了。”小虎似懂非懂,把断枝往筐里扔,树枝碰撞着发出“哗啦”声,惊起几只麻雀,扑棱棱飞到对岸的柳树上,留下几片羽毛悠悠飘下来。
拾了半筐柴,张爷爷忽然指着河面说:“你看那冰。”小虎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河面上结的冰已经有了裂纹,阳光照在上面,像碎了一地的玻璃。“再过几天,这冰就化了,能看见鱼游了。”张爷爷蹲下来,用树枝戳了戳岸边的薄冰,冰面立刻裂开蛛网似的纹路,“春天要来了,冰棱化了,河水也快醒了。”
往回走时,小虎看见自家屋檐下的冰棱几乎都化完了,只剩下几根短得像手指头的,滴下的水在石板上积了个小水洼,里面映着天上的云,云一动,水洼里的影子也跟着晃。他蹲在水洼边看,忽然发现里面还有个小小的自己,正咧着嘴笑,脸上还沾着红糖印。
“快进来暖暖!”娘在门口喊,手里拿着杯姜茶,冒着热气。小虎跑进屋,接过姜茶一饮而尽,辣辣的暖流从喉咙一直流到肚子里,刚才冻僵的手指也渐渐有了知觉。爹正在给灶膛添柴,他把拾来的柳枝递过去:“爹,用这个引火。”爹拿起一根,放进灶膛,柳枝很快就“噼啪”燃起来,火苗蹿得老高,带着股淡淡的柳香。
娘端来一盆热水,让他泡手,水里还放了些花椒,暖暖的。“你看,”娘指着窗外,“冰棱都化没了,再过阵子,就能去地里挖荠菜了。”小虎看着空荡荡的屋檐,忽然有点舍不得那些冰棱,但想到挖荠菜,又立刻兴奋起来,荠菜包子的香味好像已经飘进了鼻子里。
灶膛里的柳枝越烧越旺,映得每个人的脸都红扑扑的,屋檐下的滴水声也慢慢停了,只有石板上的水洼还在,像块亮晶晶的镜子,照着天上的云慢慢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