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讲究方式方法!-《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高育良脸上依旧挂着笑容,仿佛侯亮平说的根本不是他的家。

  祁同伟却听出了话里的弦外之音,刚想开口,就被高育良抢先说道:

  “同伟,抽屉里有沙瑞金送的茶叶,拿出来泡一壶,就那个龙井。

  你们年纪也大了,喝点绿茶,清清火气。

  特别是你们证法口的,更要注意身体,不然落下一身毛病。

  老梁当年就是这样。”

  祁同伟一听就明白了,高育良这是在给侯亮平台阶下。

  他也不好说什么,毕竟这是高育良的家,怎么做主还是他说了算。

  于是点点头,取出茶叶。

  高育良则坐在沙发上,依旧笑眯眯地问道:“亮平,这次来汉东感觉怎么样?工作还顺利吗?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有什么想说的,尽管跟老师说。”

  此时的高育良,就像一位慈祥的长者,目光柔和地望着自己的学生。

  他对侯亮平,是真心关心的。

  即使侯亮平这么久没来看他,他也毫无怨言。

  侯亮平心中自然也不是毫无波澜。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块柔软的地方。

  他也不例外。

  但他不是普通人,他的目标不是来叙旧的。

  哪怕内心有所触动,也不会改变他的想法和做法。

  这就是他的坚持。

  他有意无意地看了祁同伟一眼,随后转头看向高育良,缓缓开口道:

  “老师,这次来汉东,我收获很多,尤其是在师哥的帮助下。

  他做事干脆利落,特别是在京海那次行动中,给了我很大启发。

  让我明白了地方办案,原来可以这样处理。”

  这次行动干脆利落地解决了京海多年难治的问题,比以往在京城的任何一次行动成果都要显着。

  这份成绩,得归功于师兄。

  他给了我一个学习的机会,让我真正了解了该如何办事。”侯亮平此刻说的这番话,若是一般人听了,还以为他在夸祁同伟。

  可在场的人心里都清楚,他到底在表达什么。

  他学到了什么?是直接在李达康的车上动手抓人?是对祁同伟展开调查?就是这些吗?如今的侯亮平心里并不服气,满是怨气。

  为什么祁同伟做出格的事没人计较,而自己稍有举动就被严厉批评?只要事情出在他身上,就注定被扣帽子。

  祁同伟却能从中获利,还被大加赞赏。

  现在的他,完全成了众矢之的,被指责、被轻视。

  他搞不明白,所以当高育良问他时,他也毫不掩饰地表达了出来。

  这也是侯亮平最大的问题——他一路升迁顺风顺水,没有遇到什么波折,自然不懂官场的复杂与险恶。

  有人替他铺好路,自然走得轻松。

  祁同伟不一样,他是从底层一步步拼上来的。

  吃过多少苦,受过多少罪?虽然晋升得快,但背后付出的代价,谁能看见?替领导挡事,照顾上级情绪,为下属谋福利,无论哪一样,他都尽心尽力。

  正因为这样,他才比侯亮平快了一步,仅是副部这个台阶而已。

  但就是这一步,他付出了多少?而侯亮平呢?最大的委屈,无非就是在家里受点气罢了。

  祁同伟根本懒得回应侯亮平的话,他连看都没看他一眼。

  这些话,对他而言毫无分量。

  他不懂,高育良却明白得很。

  他清楚自己不是主角,更知道该如何自处。

  只是面带笑意地喝茶,不插话。

  高育良望了祁同伟一眼,眼神里闪过一丝复杂。

  随后转向侯亮平,语气中带着责备:“你学的,只是表面功夫。

  那些人在京海算得了什么?抓了就抓了,没人会在意。

  也不会有政治影响。

  但欧阳靖不同,即便你有证据,也得先上报。

  这样一来,责任就不在你了。

  不是说你不能担责,而是这种做法太冲动。

  你虽有背景,但你也该明白一句话:强龙压不过地头蛇。做事要讲究方式方法。

  “事情已经过去了,以后就别再提了。但你今后要稳重一些,能不冲动就不冲动。你现在是局长,不是刚入行的小年轻,别什么事都冲在最前头。你要做的是统筹全局,这才是你该干的事。”

  “等眼前的事忙完,老季也该退了。你和陈海再竞争一次,谁赢谁上。这一回,我不会偏向任何人。该是谁的,就是谁的。”

  此刻的高育良,像是一个操心的父亲,耐心地教导着自己争气的儿子。

  换成别人,看到这一幕恐怕都会动容。

  可侯亮平偏偏不是。

  他只觉得虚伪。

  他甚至想当场掏出那张照片,给这位道貌岸然的老师看看,在女人面前,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

  那张照片,可是实实在在的证据。

  他真想看看,面对这样的东西,老师是否还能维持这副慈祥教导的模样。

  侯亮平盯着高育良,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语气轻松地说道:“老师,您的安排我当然尊重。

  不过我的资历,怕是还不够和陈海比吧?您也知道,他现在可是副检察长,是二把手。

  我这个位置,还是他让出来的呢。要是您不帮我一把,我也很难上去啊。”

  高育良听了这话,忍不住笑了出来。

  当年在学校里,他对侯亮平的偏爱一直很明显。

  也正是因为这样,陈海心里一直有些不舒服,每次提起都闷闷不乐,甚至还被陈岩石训了一顿。

  而这些往事,对高育良而言,都是回忆里的温情片段。

  这些往事始终萦绕在心头,成为难以割舍的记忆。

  每当夜深人静,侯亮平都会想起当年那些学生。

  他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都深深刻在他的心里。

  此时侯亮平提起这些,语气中带着几分感慨。

  高育良听后也露出了笑意,仿佛回到了年轻时的那段岁月。

  他笑着指了指侯亮平,带着几分调侃的口吻说:

  “你这家伙,还敢拿话挤兑我?我从上任以来,还没怎么安排过重要岗位。这个位置,就是特意给你和另一个人留的;好好干,别掉链子。现在是关键时候,给我长点脸。你们都是我教出来的学生,别松懈。不然就算你们开口求情,我也不会手软,毕竟这职位又不是非你们不可,只是你们优先考虑。”

  这番话听起来严厉,其实是在给侯亮平铺路。

  这个职位前途明朗,未来升副部基本没有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