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如此无耻!-《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虽说一开始是高配正厅,但只要熬到时间,副部是十拿九稳的事。

  没人能卡这个位置,哪怕上面有人想压,也会有人出面理论。

  检察院是块特殊的地方,既有中央管,也有地方管。

  在上头的授意下,可以动任何人。

  这样的位置,谁不眼红?

  可惜,眼前就有一个不开窍的。

  听着这些话,侯亮平心里却越来越不舒服。

  他当然也想升职,但更让他在意的是祁同伟走得比他快太多。

  虽然高育良已经给他指明了方向,但他心里总觉得别扭。

  这不是师徒情深,这是在施舍。

  用公家的权力来拉私人关系,还说得冠冕堂皇。

  侯亮平心里升起一阵反感,甚至有些瞧不起这种做法。

  他真想问一句:难道没有你的支持,我就上不去?

  这正是他最讨厌的事——前途被人安排。

  当初他选择来汉东,就是为了争取一个晋升的机会。

  那是他自己努力争取来的,不是靠谁的安排。

  所以他义无反顾地来了,做了反贪局长。

  但他没想过,沙瑞金为什么要他来?

  还不是因为钟家的背景?

  现在的侯亮平,正是那种端起碗吃肉,放下碗骂娘的典型。

  他的一切都受益于钟家的扶持,但他偏偏否认这一切,觉得自己有这个能力。

  听起来有些讽刺,可他自己却浑然不觉,只觉得自己是在坚持正义。

  他想揭穿高育良那虚伪的面具。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高育良,笑着说:

  “老师,有个东西别人交给我的,我看不太懂。想请您看看,有什么建议。”

  高育良笑着接过信封,边拆边说:

  “我就知道,你这小子不会无缘无故来找我。果然,有事了吧。没事,我帮你看看。”

  可当他打开信封,看到里面的内容时,笑容瞬间消失了。

  而原本一脸平静的侯亮平,嘴角却微微扬起。

  高育良脸色凝重,满脸疑惑。

  他实在想不通,这东西怎么会落到侯亮平手里?

  要知道,关于小高的事,知道的人极少,而且那些人都不可能拿出这种证据。

  小高对他来说,既是知己,也是他的软肋。

  他当初认识小高时就知道,这是一个危险的诱惑。

  但没办法,为了前程,他只能硬着头皮接受。

  那是赵家对他的考验,如果当时他不接纳小高,他的省韦常委位置也就泡汤了。

  现实就是如此,他也清楚背后的推手是赵家,但又能怎样?

  赵瑞龙几句话,他就明白了,在这些人眼里,权力不过是玩具。

  高育良或许谈不上信仰崩塌,但他确实看到了另一种权力游戏的方式。

  他选择了接受,把小高留在身边。

  在当时看来,这不过是件小事。

  一个女人而已,既是投名状,也是敲门砖。

  越往上走,他越觉得无所谓。

  这种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这种事顶多算是私德有亏,谈不上触犯法律。

  再说,不过就是几张稍微亲密点的照片而已,能说明什么呢?祁同伟连那种暧昧照都不怕。

  更别说眼下高育良看到的这点事,连事都算不上。

  此时的高育良,脸上还带着笑意,语气平和地说道:

  “亮平,怎么了?是不是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说吧,我该解释的会解释清楚,不会藏着掖着。”

  此刻的侯亮平,真是想破脑袋也不明白,为什么现在的高育良,竟能如此无耻。

  明明证据已经摆到眼前了,他还能笑得出来。

  这让侯亮平愈发愤怒,要知道,他带来的这些材料已经够直接了,可高育良却依旧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

  他实在难以接受,一个省掌竟能如此,这种人,怎么配坐上这个位置?

  他咽不下这口气,也容不得这种事继续发生。

  此时的侯亮平,气得牙根发紧,脸色铁青,一字一顿地开口:

  “老师,您看完这些照片,难道就没话要对我们说吗?在您亲传弟子面前,连一句解释都不愿给?您可知道,我看到这些照片时有多震惊、多害怕。我们敬重的省掌、尊敬的老师,居然做出这种有违道德的事,让我们以后怎么相信您?”

  祁同伟听到这话,心里一紧,这侯亮平不会真把高育良惹毛了吧?

  正准备起身劝阻,就听高育良开口:

  “同伟,别急。我也有几句想问我这位优秀的学弟。”

  高育良嘴角依旧挂着笑,仿佛刚才那一切,只是寻常对话。

  祁同伟这才稍稍安心,坐回原位继续观察。

  他也没想到,侯亮平竟敢如此放肆。

  要知道,在汉东,谁见了高育良不得客气几分?即便是沙瑞金或上面来的督导组,也不过是因为职务所在,才该有的礼数。

  高育良身为省掌,在行政权限上,才是汉东真正的第一负责人。

  沙瑞金被称为一把手。

  是因为在省韦掌握人事和重大决策权,但日常行政事务中,省掌才是最高行政长官,统管全省。

  就是上面来人,也得客客气气地打招呼。

  可侯亮平倒好,拿着几张照片,就想给省掌施压,高育良真是又好气又好笑。

  这也太不按常理出牌了,还是他亲自带出来的学生,真是少见。

  高育良接着笑吟吟地问:

  “亮平,我想知道,你带这些照片来,是请教?是例行询问?还是正式调查?你说清楚,我再回答。毕竟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我该怎么回应你,得看你怎么来。老师让你选,你觉得如何?”

  这番话,足见高育良的政治智慧。

  看似简单的几个选择,实则将侯亮平置于被动。

  如果是请教,那他作为老师解释清楚。

  学生自然就没话说了;要是询问,那你侯亮平级别不够,得让反贪总局来人,带文件、走程序;至于调查,这里面的门道就多了,既可能是对高小琴的调查,也可能牵涉自己。

  这里面有分寸、有空间,也是给侯亮平一个台阶,看他能不能读懂其中深意。

  高育良如今的地位,用人已不单看个人喜好,而是看每个人能发挥什么作用。

  如果侯亮平能抓住他给的这个机会,他也不介意给他一个成长的空间。

  毕竟眼下整个汉东的局面,都在他的掌控之中。

  大大小小的事务,都需要他从中调和处理。

  侯亮平这个人,确实有他的作用。

  不过更重要的是,他是否具备可塑之才。

  这个判断,正是眼下必须做出的决定。

  祁同伟自然看在眼里,心里也有些好奇。

  侯亮平能否做出正确的选择。

  此时的祁同伟,已经站在与高育良平视的位置上。

  在他们看来,这件事并不复杂。

  不过是种考验罢了,说实话。

  虽然侯亮平并不讨喜,但仍有可利用之处。

  关键就看侯亮平如何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