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真相水落石出!-《名义:正义化身,开局先拷侯亮平》

  李部长当面点明要害,向祁同伟揭示内幕,并借机谋取利益。

  这一切,李书籍全然不知情。

  祁同伟强自镇定,神色凝重地望着李书籍说道:“李书籍,您指示得对。

  我也隐约察觉缅北势力背后有国内势力支撑,但始终雾里看花。

  我接触层面有限,只能捕捉到蛛丝马迹。

  没想到您这么快就掌握了核心情报,实在令我惭愧。”

  这番恭维虽无实质作用,却表明了立场——他祁同伟唯李书籍马首是瞻。

  单就当前任务而言,他甘愿听从调遣。

  此刻的祁同伟无师自通,将见风使舵的本事发挥得淋漓尽致。

  作为高层领导,李书籍自然洞若观火。

  但他不以为意,只是淡然一笑:“缅北集团一直是我们重点调查对象。

  这些年他们迅速扩张,武器装备主要来自我国。

  九年前开始,大量诈骗分子依附当地武装,不仅骗取资金,更荼毒我国百姓,这是绝不能容忍的。”

  “国家等待多年,就是在寻觅合适人选。

  祁同伟,你就是我们要找的人。

  这次缅北首脑全部落网,审讯揭露出幕后主使——原汉东省韦书籍赵立春。

  他通过女儿赵瑞霞,为缅北集团更新装备,换取巨额利益。

  仅赵家就涉案千亿,还有数千亿不明资金,都是侵吞改革开放成果的赃款。”

  “现在真相水落石出。

  祁同伟,我正式代表组织任命你为专项行动总指挥!“李书籍递过盖着鲜红大印的委任书,那庄严的印章令祁同伟心头震颤。

  如此高规格的任命前所未有,他一时怔在原地。

  李书籍理解这种反应。

  当年他初见自己的名字出现在这样的文件上时,同样难以自持。

  这方印章承载着至高荣誉,是多少人毕生追求的目标。

  此刻的祁同伟,真正进入了核心视野——即便作为执行者,也堪称奇迹。

  毕竟,有几个寒门子弟能走到这一步?

  祁同伟很快意识到失态,歉然道:“李书籍见谅,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名字与国印并列,有些恍惚。”

  李书籍摆摆手表示理解。

  虽出身不同,但面对这种殊荣,任谁都难掩激动。

  他暗自钦佩这个从基层一步步闯出来的同僚——没有走精英捷径,而是实打实从乡镇摸爬滚打上来的。

  这件事,光是想想就让人脊背发凉。

  可偏偏,它实实在在地落在了祁同伟头上。

  毫不夸张地说,全国都找不出几桩类似的案例。

  面对这样的人物,李书籍必须拿出应有的尊重。

  这与对待沙瑞金截然不同,其中的差别显而易见。

  “同伟,有什么想法尽管说。

  这里没有外人,不必顾虑。

  你是总指挥,该由你来做决定,我们绝不插手。”

  祁同伟闻言一怔。

  这份信任来得太重——总指挥的头衔挂在身上,上级却完全不干涉,这简直是破天荒的待遇。

  谁不知道,上面最喜欢的就是事无巨细地指挥?

  这一套,任谁都逃不过。

  关键就看执行者如何周旋。

  可眼下,祁同伟竟被赋予了全权处理的权力。

  这让他既惊且疑。

  既然如此,他决不能露怯。

  至少,这份答卷必须及格,否则他的仕途就将戛然而止。

  别听陈部长嘴上说得多漂亮,

  真出了事,他跑得比谁都快。

  现实就是如此,祁同伟还没天真到全盘相信的地步。

  略作沉吟后,祁同伟开口道:

  “李书籍,此事不宜遮掩。

  我建议在众目睽睽之下,彻底铲除这颗毒瘤。

  就选在工作日,

  公开将赵立春带走审查,向全社会宣告

  党和国家反腐的决心,无惧任何诋毁。

  同时,所有涉案人员

  一并缉拿,对外通报。

  接受群众监督,向世界展现我们的自我净化能力。

  时代的洪流不可阻挡,任何人

  都休想拖住前进的脚步!“

  李书籍听罢,赞许地点头。

  随即拍了拍手,十余名西装平头青年应声而入。

  “同伟,这一切

  就托付给你了。”

  身着副总警监制服的祁同伟带队下车时,

  阵仗格外浩大。

  这场面

  让他心潮起伏——

  他竟成了那个角色,

  那个亲手终结赵立春时代的人。

  要知道

  前世赵立春落马时,

  直到对方畏罪自尽,

  他还蒙在鼓里,傻乎乎地打电话

  想找老领导疏通。

  当时高小琴还说

  “大领导日理万机“云云。

  哪知道那时的赵立春早已沦为阶下囚,

  其党羽也随之土崩瓦解。

  而今,他祁同伟竟站到了历史的反面,

  成为率队抓捕赵立春的那个人。

  一时间

  他几乎不敢相信——

  那个在汉东盘踞十八年的庞然大物,

  八年省掌,十年书籍,

  其根基之深无人能及。

  而现在,这段历史

  将由他祁同伟亲手画上句号。

  尽管手持逮捕令,祁同伟仍不免忐忑。

  赵立春何等人物?如今已是

  高高在上的领导人。

  相比之下,

  他祁同伟算什么?屁都不算。

  可偏偏是这般悬殊的差距下,

  重任落在了他肩上。

  个中压力,可想而知。

  但祁同伟没有犹豫,大步迈入机关大院。

  此刻他竟有些好奇:

  那位不可一世的赵书籍,

  此刻会是怎样的表情?

  平头青年在前引路,众人神色紧绷。

  谁都明白——

  这不是闲庭信步的时候。

  稍有差池,

  在场所有人,

  包括祁同伟在内,

  都将万劫不复。

  沿途遇到的工作人员纷纷避让,

  如同躲避瘟神。

  这些老江湖。

  早嗅出了危险气息——

  西装革履的陌生面孔突然现身,必是来者不善。

  没人愿意触这个霉头。

  一路上基本没遇到什么阻碍,但总有几个不识相的掏出手机偷拍。

  不过无一例外,全被那些平头青年迅速制服——这帮人就是吃这碗饭的,动作快得普通人根本来不及反应。

  尤其对付这种小喽啰,简直跟闹着玩似的,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

  等他们在暗处亮出证件,那些举着摄像设备的家伙立刻躲得老远,再没人敢挡道。

  当祁同伟看见挂着“赵立春“门牌的办公室时,身后的小伙子刚要踹门,就被他抬手制止。”你们在外头候着,“他声音不大却透着不容置疑,“我单独会会他。”领头的青年明显怔住了——他们常年执行这类任务,太清楚瞬息万变的道理。

  这些老狐狸但凡嗅到风声,立刻就会负隅顽抗。

  几人交换着警惕的眼神,却见祁同伟冷峻的目光扫过来:“行动由我指挥。

  要不服,现在就可以滚。”那刀锋般的语气让年轻人们不自觉后退半步。

  叩门声响起时,赵立春正戴着老花镜批阅文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