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荣耀之后与新的浪涌-《重钓人生路》

  “轩辕”限量版的惊天问世与暗处危机的完美化解,如同给“旭遇”这艘已然扬帆的巨轮注入了双核动力,不仅在国际高端钓具市场树立了无可撼动的技术丰碑,更在内部凝聚起一股“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磅礴士气。然而,站在荣耀之巅的陈遇,眼神却已投向更远的地平线,那里既有诱人的机遇,也潜藏着未知的风浪。

  “旭遇”培训基地,因战队在全国赛的优异表现和“轩辕”的巨大成功,笼罩在一层耀眼的光环之下。少年们训练起来更是干劲十足,仿佛每一下挥杆都带着破风的气势。然而,总教练程老爷子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睛,却看到了光环之下悄然滋生的微妙变化。

  这天下午,台钓战队进行常规的变速抛投训练。孙小海完成一组练习后,习惯性地甩了甩手腕,动作带着一丝不自觉的浮夸,仿佛自己已然是领奖台上的常客。他瞥了一眼旁边依旧一丝不苟、每次抛投都力求极致的李默,忍不住凑过去低声道:“默哥,咱现在可是全国季军的队伍了,这种基础训练,是不是可以稍微……嗯,灵活点?意思到了就行吧?你看我这手腕,昨天还有点酸呢。”

  李默停下动作,擦了擦额角的汗,目光平静地看着孙小海:“小海,程老说过,台钓无捷径。冠军的底座,就是由这些成千上万次‘意思到了’的基础垒起来的。手腕酸,是不是发力点不对?要不要等下请韩教练帮着看看?”

  孙小海被噎了一下,讪讪地嘟囔:“我这不是想着保存实力,备战下次大赛嘛……”

  话音未落,一个沉稳却带着不容置疑威严的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保存实力?就凭你现在这脚下无根、手上发飘的架势?”

  孙小海吓得一激灵,回头一看,只见程老爷子不知何时已背着手站在那儿,眉头微蹙。秦老爷子也在一旁,慢悠悠地盘着核桃,似笑非笑。

  程老爷子走到孙小海刚才的钓位前,用脚尖点了点地面:“心浮了,气就躁;气躁了,根就不稳。你以为全国季军是终点?在老头子我看来,那不过是拿到了通往真正高手殿堂的入场券!门槛刚迈过去一只脚,另一只还在外面晃荡呢,就想着偷懒耍滑了?”

  他目光扫过周围因听到动静而停下训练的队员们,声音提高了几分,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都给我听好了!荣耀,是过去的汗水换来的,不是你们将来可以躺在上面睡大觉的垫子!‘轩辕’再厉害,它自己不会跑到水里去钓鱼!‘旭遇’牌子再响亮,也需要你们用实实在在的成绩去擦亮!谁要是觉得现在可以松口气、歇歇脚了,趁早给老子卷铺盖走人!我这里,不养骄兵,更不养懒兵!”

  这番话说得毫不留情,如同三九天的冰水,兜头浇醒了有些飘飘然的年轻人们。孙小海脸涨得通红,低着头不敢吭声。李默深吸一口气,眼神更加坚定,默默调整姿势,再次挥杆,动作比之前更加沉稳专注。

  秦老爷子这时才悠悠开口,像是补充,又像是总结:“老程话糙理不糙。钓鱼这行当,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们现在这点成绩,放在全国青年圈子里算是不错,但放眼全球呢?放在那些浸淫此道几十年的老怪物面前呢?差得远喽!别忘了,陈总搞这个基地,组建战队,目标可不是让你们在省内、国内称王称霸,是要你们将来能代表中国钓手,去世界舞台上扬名立万的!”

  两位老爷子一唱一和,一个唱黑脸,一个唱白脸,却精准地掐灭了队伍里刚刚冒头的骄娇二气。训练场上的气氛重新变得凝练、扎实。连最跳脱的周小波,在后续的镜头感练习中,也收敛了那份因“最佳人气主播”奖项带来的些许浮躁,更加注重解说内容的专业性和深度。

  基地里发生的这一幕,很快便传到了陈遇耳中。他正在办公室与林莉、孙宇、李文博商讨“轩辕”技术下放和下一代主力产品线规划的事宜。

  “程老和秦老真是咱们的定海神针。”林莉听闻后,不禁感慨,“孩子们取得成绩,最容易心态起伏,有他们二老时刻敲打着,是战队之福。”

  孙宇推了推眼镜,从技术角度分析:“心态稳定是保证技术稳定发挥的前提。尤其是在高强度竞技中,细微的心态波动都可能影响操作精度和判断力。两位老爷子这是在给队员们打造最坚实的心理基础。”

  李文博点头附和:“没错。而且,这也提醒我们,在后续的产品研发中,尤其是面向竞技领域的产品,不仅要追求性能极致,也要考虑其在不同心态下使用的稳定性和容错率。”

  陈遇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目光深邃:“老爷子们做得对。荣耀过后,最忌懈怠。这不仅是对战队的要求,也是对我们整个‘旭遇’的要求。”他看向孙宇和李文博,“‘轩辕’立了标,接下来的‘普惠’计划,必须尽快拿出方案。我们要让更多追求极致的钓友,能用上承载了‘轩辕’核心技术的产品。”

  “普惠”计划,是陈遇在“轩辕”成功发布后立即提出的新战略,旨在将“应力引导”等核心技术进行优化和成本控制,应用到更广阔的中高端产品线,打造“轩辕之翼”系列,真正实现技术引领市场。

  孙宇立刻调出初步规划图:“陈总,我们初步设想是,保留‘应力引导’的核心结构理念,但在材料上,采用优化后的吉化高模量碳丝为主,只在关键部位少量使用石墨烯改性材料作为增强。这样能在保证性能显着提升的同时,将成本控制在‘掠食者·破浪’系列的1.5倍左右。”

  “工艺上,”李文博补充,“我们正在简化‘轩辕’那套过于复杂的卷制流程,设计更适合规模化生产的标准化模块。王厂长那边已经在配合进行生产线适应性改造的预研。”

  “好!”陈遇果断拍板,“莉莉,你配合做好预算和供应链保障。孙宇,文博,尽快拿出详细方案和样品时间表。我们要在竞争对手还没从‘轩辕’的打击中完全回过神来时,迅速推出‘轩辕之翼’,巩固并扩大我们的技术优势和市场地盘。”

  “明白!”三人齐声应道。

  就在这时,办公室门被敲响,毛蛋和王小虎一前一后走了进来。毛蛋脸上带着惯有的、略显夸张的兴奋,而王小虎则是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遇仔!莉莉!有大生意上门了!”毛蛋人未到声先至,挥舞着手里的一份传真件,“北美‘钓客天堂’连锁,亚太区总裁亲自发来的合作意向!想引入咱们的‘轩辕’限量版和整个‘掠食者’系列,作为他们亚太区旗舰店的镇店之宝和主力销售产品!条件开得相当有诚意!”

  “钓客天堂”是北美乃至全球最大的钓具连锁零售商之一,其渠道影响力巨大。若能成功入驻,对“旭遇”品牌的国际化提升将是质的飞跃。

  王小虎接着毛蛋的话头,瓮声瓮气地说:“遇哥,这可是个大单子!要是谈成了,咱们的生产线得开足马力!俺已经让车间提前保养设备,备足原材料了,就等你们一声令下!”

  这无疑是个好消息。林莉快速浏览着传真上的条件,眼中露出惊喜:“确实很有诚意,采购量和分成比例都比我们预期的要好。看来‘轩辕’的轰动效应已经开始显现了。”

  陈遇接过传真仔细看着,脸上也露出了笑容:“这是个好机会。毛蛋哥,这件事由你全权负责跟进,组建谈判团队,务必拿下这个战略合作伙伴。虎子,生产这边你提前做好准备,确保订单一旦下来,能第一时间响应,质量和交货期绝不能出问题。”

  “放心吧!谈判我在行!保证把条件谈到最优!”毛蛋拍着胸脯,信心满满。

  “遇哥,生产交给俺,绝对没问题!”王小虎也把胸脯拍得砰砰响。

  然而,商业的赛场从未有一帆风顺。就在“旭遇”上下为新的机遇摩拳擦掌时,张伟再次带来了不容乐观的消息。

  深夜,张伟的身影如同融入夜色的幽灵,出现在陈遇的办公室。

  “遇哥,”张伟的声音一如既往的平稳,但内容却带着寒意,“我们监测到,日利集团和‘巨物猎手’在遭遇上次的挫败后,并未死心。他们似乎改变了策略,不再试图直接窃取技术,而是转向了联合游说和标准壁垒。”

  他调出平板上的信息:“他们正在积极接触国际钓具标准化组织的一些关键成员,试图推动一项新的、关于‘钓具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环保性及可回收性’的强制标准。标准草案中对某些化学物质残留和回收工艺的要求极为严苛,几乎是针对我们‘中低温固化树脂技术’的特点量身定做。如果这项标准被强行通过,我们的主力产品,包括‘掠食者’系列,很可能因‘技术性不符’而被排斥在欧美主流市场之外。”

  陈遇眼神一凝:“标准壁垒……这确实是更隐蔽、也更难对付的手段。他们这是想从根本上否定我们的技术路线。”

  “不仅如此,”张伟继续道,“我们还发现,他们同时在接触几家我们正在洽谈的、潜在的海外代工厂,开出更优厚的条件,试图截断我们海外产能扩张的路径。双管齐下,是想把我们困在国内市场。”

  情况陡然变得严峻起来。明枪易躲,暗箭难防,而这种利用行业规则和资本优势构建的壁垒,更是商业竞争中最难破解的困局。

  陈遇沉默片刻,脑中飞速运转。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遇龙苑”温暖的灯火和远处沉睡的厂区,缓缓开口:“看来,一场硬仗又在所难免了。他们想玩规则,我们就陪他们玩规则。”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张伟:“伟哥,两件事。第一,动用我们一切可以动用的资源,密切关注这项标准草案的推进进程,尽可能收集对方游说的证据。第二,立刻联系范·德·桑德,以及我们在国际钓具界所有能说上话的朋友、合作伙伴,包括‘钓客天堂’,我们需要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在国际上发出我们的声音,阐述我们技术的先进性和环保优势,不能让他们的一面之辞主导舆论。”

  “明白。我马上去办。”张伟领命,身影再次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门外。

  新的挑战如同乌云般压来,但陈遇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慌乱,反而有种跃跃欲试的沉着。他知道,企业的发展,就是在一个接一个的挑战中螺旋上升的。既然避不开,那就战!

  接下来的几天,“旭遇”总部气氛明显紧张起来。毛蛋带领的谈判团队与“钓客天堂”展开了密集的磋商,双方在细节上反复拉锯。而张伟的信息团队则日夜不停地收集、分析着来自国际标准组织和竞争对手的动态。

  孙宇和李文博更是加快了“轩辕之翼”的研发进度,几乎住在了实验室。他们很清楚,只有拿出更具竞争力、更符合甚至超越潜在新标准的产品,才能在这场规则之争中掌握主动权。

  王小虎则一头扎进车间,带着老师傅们对生产线进行预调整,确保无论“轩辕之翼”的最终方案如何,生产线都能以最快速度完成切换,他嘴里常念叨着:“兵马拉出来能不能打,就看咱后勤跟不跟得上!俺这儿,绝不能掉链子!”

  在这片紧张忙碌中,家庭的温暖依旧是陈遇最坚实的后盾。这天晚上,他拖着略显疲惫的身子回到“遇龙苑”顶层的家。刚打开门,一个小炮弹就冲了过来,结结实实地抱住了他的腿。

  “爸爸!爸爸回来啦!”小希希仰着红扑扑的小脸,乌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兴奋。小家伙现在语言能力爆发,小嘴叭叭地能说会道。

  陈遇一天的疲惫瞬间消散大半,弯腰将儿子抱起来,掂了掂:“哎呦,我们家希希又重了!今天在家乖不乖啊?”

  “乖!希希最乖!”小家伙用力点头,然后献宝似的指着客厅角落,“爸爸看!鱼鱼!默哥哥给的!”

  陈遇顺着儿子指的方向看去,只见客厅的生态鱼缸里,多了几尾色彩斑斓的观赏鱼,正在水草间悠闲地游动。林莉系着围裙从厨房走出来,笑着解释:“下午李默他们训练休息,去附近溪流采风,捞了几条漂亮的小鱼,特意送过来给希希玩的。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