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破局之刃与家的灯塔-《重钓人生路》

  “自然之息”概念的提出,如同在“旭遇”应对国际标准壁垒的沉闷战场上,投下了一颗充满生命力的震撼弹。陈遇立刻召集了核心团队,进行紧急战略部署。

  会议室里,气氛与以往的技术攻关或市场策划截然不同,多了几分破釜沉舟的锐气与开拓新路的兴奋。

  “各位,”陈遇开门见山,目光扫过在场每一位,“对手想用环保标准锁死我们,那我们就给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贯穿始终的环保理念!‘自然之息’项目,就是我们破局的利刃!”

  周凯第一个跳了起来,激动得脸颊发红:“遇哥!这思路太绝了!‘绿色垂钓系统’!这概念一旦推出去,绝对是降维打击!那些只会盯着碳布树脂做文章的家伙,格局太小了!我们不仅要讲钓竿的环保,更要讲钓鱼行为本身的环保!这才是真正的行业引领者姿态!宣传包在我身上,保证把这个故事讲得深入人心,让全球钓友都觉得,不用咱们的‘绿色系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环保钓者!”

  孙宇推了推眼镜,冷静地补充技术层面的可行性:“从技术角度,‘自然之息’饵料完全采用天然可降解材料,其生产过程几乎零化学污染,与我们的中低温固化树脂技术理念一脉相承,可以形成完整的技术叙事闭环。如果配合权威机构的检测认证,其说服力会非常强。”

  李文博点头:“我们需要尽快完成‘自然之息’的配方稳定化和功效量化测试,尤其是其对水体的实际影响数据。王教授团队在环境微生物方面很有研究,可以请他们协助进行第三方评估。”

  王小虎摩拳擦掌:“生产没问题!饵料生产线改造比钓竿简单多了!俺这就去清理场地,定制设备!保证用最快的速度,把强子需要的东西弄出来!”

  赵强更是激动得满脸红光,嗓门震得会议室嗡嗡响:“遇哥!各位!俺老赵别的不敢说,搞饵料,尤其是这种纯天然的,那是俺老本行!山里的那些宝贝,俺门儿清!小默和小磊那两个小子也给力,鼻子灵,手也稳!俺保证,‘自然之息’不止是环保,诱鱼效果也绝对杠杠的!要让那些老外知道,咱们老祖宗传下来的东西,加上咱们的新脑子,比他们那些化学香精强到不知道哪里去了!”

  毛蛋也兴奋地插话:“没错!咱们这是用东方智慧,破解西方的规则游戏!到时候往国际展会上一摆,现场用‘自然之息’配着‘轩辕’钓竿开钓,钓上来的鱼当场检测,保证惊掉他们下巴!谈判桌上也能多几分底气!”

  林莉保持着财务总监的审慎,但眼中也闪烁着光芒:“这个方向确实能极大提升品牌形象和社会责任感,其带来的潜在市场价值和品牌溢价,可能远超项目本身的直接收益。预算方面,我会全力保障,确保研发和宣传资源到位。”

  张伟最后发言,语气依旧冷静:“我会密切关注标准委员会的动态,并利用‘自然之息’项目,反向收集对我们有利的舆论和专家意见。同时,确保项目核心配方和工艺的绝对保密。”

  “好!”陈遇一拳轻轻砸在桌面上,斩钉截铁,“战略方向已定!各部门协同,全力推进‘自然之息’项目!孙宇、文博,技术支持;强子,研发主导;虎子,生产保障;凯子,宣传预热;莉莉,资源协调;伟哥,信息与安保。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把这把‘破局之刃’打磨锋利!”

  整个“旭遇”再次高效运转起来,目标明确,斗志昂扬。

  就在“自然之息”项目紧锣密鼓推进的同时,陈遇并没有忘记对家庭的关怀,尤其是对父亲陈平那份微妙的“心结”。

  这天周末,陈遇特意带着“轩辕之翼”的第一支工程样品,来到了父母家。

  陈平和毛凤英正在阳台摆弄花草,看到儿子来了,毛凤英自然是喜笑颜开,忙着去倒茶切水果。陈平则只是抬了抬眼,嗯了一声,继续摆弄着他那盆长势喜人的兰花,但那眼神却不自觉地往陈遇手里那个细长的、印着“旭遇”Logo的碳纤维竿盒上瞟。

  陈遇心中暗笑,面上却不动声色。他走过去,将竿盒放在客厅茶几上,打开。通体流线型设计、呈现出深邃星空蓝的“轩辕之翼”样品,在阳光下流淌着内敛而高级的光泽。

  “爸,妈,这是我们下一代主力产品‘轩辕之翼’的工程样品,刚出来。”陈遇语气平常,仿佛在说一件再普通不过的事情,“技术上是‘轩辕’的下放,用了优化后的‘应力引导’理念和吉化最新的碳丝,性能比现在的‘掠食者·破浪’提升不小,重量还轻了些。”

  毛凤英不懂这些,只是看着竿子漂亮,连声夸赞:“哎哟,这竿子真俊!看着就高级!”

  陈平终于放下了手里的喷壶,慢悠悠地踱步过来,背着手,故作随意地打量着茶几上的钓竿,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

  陈遇见状,拿起钓竿,递到父亲面前,语气带着恰到好处的请教意味:“爸,您是老钓手了,经验丰富,眼光毒辣。这支样品,您帮着‘掌掌眼’,看看这做工,这调性,还有哪里需要改进的?给我们提提意见。”

  这话算是说到了陈平的心坎里。他轻咳一声,接过钓竿,入手那极致的轻量与凝而不发的腰力感,让他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惊艳,但他很快掩饰过去,开始像检验精密仪器一样,仔细检查竿身的每一处细节:接口的平整度、导环的镶嵌精度、漆水的均匀度……

  “嗯……做工还行,比以前的强点。”陈平勉强评价了一句,轻轻挥动了一下,感受着那流畅的力量传导,心里其实早已波澜起伏。这手感,这平衡感,比他收藏的任何一支老竿子都不知道强了多少倍!臭小子,还真弄出点好东西了!

  “爸,您觉得这调性,钓混养塘的大鲫鱼和三五斤的鲤鱼,合适不?”陈遇继续虚心求教。

  陈平又试了试手感,沉吟道:“偏点三七调吧?守大鱼稳当,钓鲫鱼也不算太笨。腰力倒是足……嗯,总体还行。”他嘴上说着“还行”,但那爱不释手的样子,早已出卖了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陈遇心中大定,顺势说道:“那这支样品,就放您这儿吧。您有空拿去实际试试,感受一下在不同鱼情下的表现,给我们反馈反馈使用体验。后续量产版的调校,还得靠您这样的老手多提宝贵意见。”

  陈平愣了一下,看着儿子真诚(且带着一丝狡黠)的眼神,又看看手里这支梦寐以求的顶级钓竿,心中那点小小的“吃味”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被尊重、被需要的满足感。他努力维持着严父的威严,嘴角却忍不住微微上扬:“哼,就知道给我找事……行吧,我帮你看看。”

  毛凤英在一旁看着这对父子的互动,忍不住笑出声,对陈遇投去一个“还是你有办法”的眼神。

  家庭的小小波澜,就此平息。陈平得了新“玩具”,第二天就迫不及待地约了几个老钓友去了熟悉的钓场,美其名曰“帮儿子测试新产品”,实则好好炫耀了一番,引得老友们羡慕不已,让他心里那份自豪感得到了极大的满足。

  培训基地那边,在程老爷子和秦老爷子的持续敲打下,队员们的心态逐渐沉淀下来,训练更加刻苦。李默在完成日常训练和饵料学习的间隙,开始主动研究国内外顶尖高手的比赛录像,分析他们的战术思路和临场应变,笔记做了厚厚一本。

  他的沉稳和钻研精神,深深影响了“遇龙”战队的其他人。孙小海也不再浮躁,开始认真打磨自己的基本功,甚至主动加练。他发现,当自己真正沉下心来,反而能捕捉到以前忽略的许多浮漂细微信号。

  “掠食者”战队的赵猛,则在老韩教练的指导下,开始练习更复杂的拟饵操控技巧和应对不同干扰的战术。一次队内对抗中,他再次遭遇战术干扰,这次他没有像以前那样硬碰硬,而是利用一个巧妙的变向和加速,不仅成功规避了干扰,还顺势将拟饵送到了更理想的标点,成功中鱼。这份成长,让场边的老韩教练忍不住大声叫好。

  “旭日”战队的周小波,则在周凯的策划下,开始尝试新的直播内容。他不再仅仅局限于比赛解说和搞笑互动,而是开设了一个“小波探营”的栏目,带着观众深入“旭遇”的饵料实验室、装备维护车间,甚至邀请孙宇、李文博等技术大拿进行科普讲解,赵强也偶尔出镜,用他特有的幽默方式讲解饵料搭配奥秘。这种专业与趣味结合的内容,吸引了大量渴望深入了解钓鱼技术的粉丝,进一步巩固了“旭日”战队“专业又亲民”的形象。

  然而,国际市场上的暗流愈发汹涌。张伟监测到,日利和“巨物猎手”加大了游说力度,并且开始在一些国际钓鱼媒体上释放不利于“旭遇”的软文,暗示“某些新兴品牌”在环保问题上“避重就轻”,“技术华丽但缺乏可持续性”。

  同时,“钓客天堂”的亚太区总裁也私下联系毛蛋,语气委婉地表示,总部那边受到了一些压力,对合作协议的最终签署产生了些许疑虑,希望“旭遇”能在“环保资质”方面提供更“有力”的证明。

  压力,如同不断收紧的绞索。

  “遇哥,对方这是步步紧逼啊。”毛蛋在电话里的声音带着一丝焦虑,“‘钓客天堂’那边要是黄了,咱们国际化战略可就受挫了。”

  陈遇站在办公室的落地窗前,望着窗外。暮色四合,“遇龙苑”的灯火次第亮起,如同黑暗中海面上指引方向的灯塔。他的目光坚定。

  “他们越是这样,越是说明我们打到了他们的痛处。”陈遇语气沉稳,“告诉‘钓客天堂’,让他们稍安勿躁。很快,我们会给他们,给整个行业,一个无法拒绝的答案。”

  他转身,对等候在旁的周凯和张伟下令:“凯子,‘自然之息’的预热可以开始了,保持神秘,但要突出其‘纯天然、零污染、颠覆传统’的核心。伟哥,把我们收集到的、关于日利旗下产品使用某些高污染化学添加剂(这是赵强根据对方产品气味反推出来的可能性)的线索,通过可靠渠道,‘不经意’地透露给几家有影响力的国际环保组织。”

  “明白!”周凯和张伟领命而去。

  家里,小希希对生态鱼缸里的鱼儿越发着迷。林莉趁机开始教他认识不同的鱼种,小家伙学得津津有味,已经能指着鱼缸准确说出“鲤鱼”、“金鱼”等名字。

  这天晚上,陈遇抱着儿子,指着鱼缸里悠然摆尾的鱼儿,温和地问:“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