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能量共振的倍增效应-《灵飞经:中微子纪元》

  “织网”计划的成功,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巨石,涟漪尚未平息,砺锋谷的研究者们却已经将目光投向了激起涟漪的那块石头本身——那远超个体力量简单叠加的、近乎奇迹般的能量倍增现象,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底层原理?

  “同步率百分之九十二,能量整合效率百分之八十五,这已经很高,但并非完美。”李慕白在实验总结会议上,指着光幕上“七星剑罡”的数据模型,眉头微蹙,“那流失的百分之十五能量去了哪里?更重要的是,为什么精确同步后,最终产生的法术威力,能达到理论个体叠加值的近三倍?这多出来的能量,源于何处?”

  传统的合击理论,最多奢望达到“1 1=2”的效果,而“织网”实现的,却是“1 1>3”,这违背了旧有认知的能量守恒观念。

  陈醒抱臂沉吟:“古籍中曾有‘同气连枝,其利断金’、‘万众一心,金石为开’的说法,但都流于形容。或许,这并非简单的能量叠加,而是触发了某种更深层次的……干涉效应?”

  苏青竹闻言,眼眸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她立刻起身,快步走向自己的资料库,翻找起来。片刻后,她捧着一卷颜色泛黄、以某种兽皮制成的古老卷轴回来,小心翼翼地摊开在桌上。

  “李师,陈师,诸位请看此物。”苏青竹的声音带着一丝发现宝藏的激动,“这是我从一批刚刚完成初步清理的‘巫祭骨片’伴生文物中发现的残卷,其上记载的并非具体功法,而是一些上古巫祭在举行大型仪式时,关于‘天地之息’与‘族众心力’相互感应的零星记述。”

  众人的目光聚焦在那古老的卷轴上,上面的文字比龙吟阁藏经阁的大部分古籍还要晦涩,夹杂着大量象征性的图画。

  苏青竹指着其中一段被描绘成无数细小波纹最终汇合成巨大波浪的图案,以及旁边难以辨识的注解:“根据我的初步校准,这段描述的可能是一种现象——当众多个体以特定的节奏、频率同时引导自身能量(他们称之为‘心力’或‘魂力’)时,会引动周围环境中某种更庞大的‘天地之息’(很可能就是我们定义的背景灵能场)发生同步振荡,从而产生远超个体总和的力量。”

  她又指向另一处,那里画着一个巨大的祭鼓,周围环绕着舞动的身影:“这里提到,‘鼓点如心搏,舞步如星轨,众念合一,则天地应和,伟力自生’。这‘鼓点’、‘星轨’,或许指的就是一种固定的、精确的节律和模式。而‘天地应和’……非常像是某种共振!”

  “共振!”李慕白猛地站起身,眼中爆发出璀璨的光芒,“是了!我怎么没想到!不是简单的叠加,是共振!是相干叠加引发的能量汲取和放大效应!”

  物理学中,当外部的驱动频率与系统的固有频率接近或一致时,系统会吸收远超过驱动能量的能量,振幅急剧增大,这便是共振现象!小到音叉共鸣,大到桥梁因齐步走而垮塌,乃至微观粒子的受激辐射,其核心都是共振!

  “我们之前的‘织网’系统,追求的只是波形的同步,避免相消干涉,实现相长干涉,这最多达到能量利用的最大化。”李慕白语速飞快,思路如泉涌,“但如果,我们不仅仅满足于自身能量的相长干涉,而是通过这种高度同步的、特定频率的集体能量输出,作为一个‘驱动源’,去主动‘敲击’周围环境这个更大的‘能量体’,引发其共振……”

  他快步走到一块空白的白板前,拿起灵能笔,飞速勾勒起来。

  “假设环境的背景灵能场拥有其特定的‘频谱’,存在无数个‘固有频率’。”

  “我们个体修士,就像一个个微小的振子。”

  “传统的、杂乱无章的合击,就像一群振子各自以不同频率振动,相互干扰,对环境的影响微乎其微。”

  “而‘织网’的精确同步,使得我们这群振子以同一频率、同一相位集体振动!”

  “当这个集体振动的频率,恰好与环境背景灵能场的某个‘固有频率’吻合时……”李慕白的笔在白板上重重一点,“环境灵能场就会被激发,产生强烈的共振! 我们输出的能量,就如同钥匙,打开了环境的能量宝库,引动了远超我们自身力量的、磅礴的环境能量参与其中!”

  整个会议室鸦雀无声,所有人都被这个大胆而极具说服力的猜想震撼了。

  那多出来的能量,并非无中生有,而是来自于被他们“共振”激发的环境灵能!那流失的百分之十五能量,很可能就是用于“驱动”环境共振的“代价”或者说“引信”!

  “立刻验证!”陈醒言简意赅,眼中燃烧着同样的火焰。

  新的实验被紧急设计。这一次,不再仅仅追求施法者之间的同步,更关键的是,要找到并主动匹配那个能引发环境共振的“关键频率”!

  “共鸣大厅”被再次启用,但这次布置了数以千计的高精度环境灵能探测节点,用以全方位监测实验过程中环境能量场的任何细微变化。

  楚风等人再次作为实验者入场。他们接到的任务更加复杂:在保持彼此高度同步的同时,需要根据控制室实时反馈的环境灵能场频谱数据,微调他们联合输出的灵能频率,寻找那个神秘的“共振点”。

  这是一个极其枯燥且耗费心神的过程。他们如同在无边无际的频率之海中航行,小心翼翼地调整着方向,寻找着能引起惊涛骇浪的那一缕微风。

  一次,两次,十次……几十次尝试过去,联合法术的威力虽然稳定在金丹初期水准,但始终未能突破。环境探测数据显示,环境灵能场只有微弱的、被动式的响应。

  就在一些人开始感到疲惫和怀疑时,控制室内,一直紧盯着全局频谱分析仪的苏青竹突然喊道:“停!保持这个频率!偏移量正百分之零点零零三!就是这个区间!”

  李慕白毫不犹豫,立刻将调整指令发送至所有“协同头环”。

  楚风七人精神一振,立刻按照新的频率参数,全力输出!

  起初,一切如常。

  但下一秒,异变陡生!

  嗡——!!!

  一声低沉浑厚、仿佛源自大地深处、又似来自九天之外的震鸣,毫无征兆地响起!整个“共鸣大厅”开始轻微却清晰地振动起来!内壁的吸能材料竟然发出了过载的微光!

  平台周围,那七座“协同塔”光芒大放,不再是柔和的指引光,而是变得如同七根燃烧的光柱!更为惊人的是,在大厅的穹顶和地面,无形的环境灵能受到牵引,自主地凝聚、显化,形成了肉眼可见的、如同极光般流淌的璀璨光带,纷纷汇入到七人联合施展的那道“庚金剑气”之中!

  原本凝练的金色剑罡,体积并未显着增大,但其颜色瞬间从亮金色转化为一种蕴含着恐怖威能的暗金色,表面甚至开始跳跃着细密的、仿佛能撕裂空间的黑色电芒!其散发出的灵压,如同实质的山岳,轰然降临,让控制室内所有修为稍低的研究员都感到呼吸一滞!

  “能量等级急剧攀升!突破金丹中期……金丹后期……还在上升!”监测员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

  “发射!”陈醒当机立断。

  那道暗金色的、缠绕着黑色电芒的剑罡,无声无息地射出。它没有撞击测试标靶,而是直接从标靶旁边掠过,射向了远处专门用于承受极限攻击的、厚达十丈、加持了多重复合阵法的超强化合金壁垒。

  没有声音。

  没有爆炸。

  剑罡掠过之处,空间仿佛都扭曲了一下。那坚不可摧的合金壁垒,如同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抹过,接触面的物质直接分解、消散,留下一个边缘光滑、深不见底的巨大切面!其破坏力,赫然已经逼近了元婴期修士的随手一击!

  而楚风七人,在发出这一击后,虽然灵能消耗巨大,脸色苍白,但并未受到反噬,只是目瞪口呆地看着自己造成的、远超想象的破坏景象。

  “共振频率锁定!环境能量汲取效率……百分之四百!法术最终威力为理论个体叠加值的……五点七倍!”最终的数据报出,整个控制室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随后爆发出震耳欲聋的欢呼!

  能量共振的倍增效应,被证实了!

  这不仅解释了“织网”计划成功的原因,更是打开了一扇通往全新力量领域的大门。这意味着,只要找到正确的“钥匙”(共振频率),即便是低阶修士,也能撬动天地伟力,发挥出毁天灭地的威能!

  李慕白看着光幕上那惊人的数据和远处壁垒上恐怖的伤痕,深吸一口气,缓缓说道:“从今天起,合击之术的范畴,需要重新定义了。这不再是‘协同’,而是……共鸣。”

  个体的力量在环境的共振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却又因为掌握了“共鸣”的钥匙,而拥有了无限的可能。砺锋谷,再次将科学修仙的边界,向前推进了革命性的一步。能量共振的发现,注定将在龙吟阁,乃至整个修真界,掀起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